1、- 1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2019 届高三物理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 19-21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4在一个无风的天气里,当你骑车快速前行时,会感到风迎面吹来,这时你所确定的风向(空气流动方向)是( )A选择你自己作为参考系B选择空气作为参考系C选择路边的树木作为参考系D没有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考系1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
2、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1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刹车后位移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为 ,则从刹车st 250st开始, 内和 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2s5A B C D:4:3:4:3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 的滑决 和滑块 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1kgm2AB上处于静止状态, 和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拉力 作用在滑块 上,拉力 从A0.5FF开始逐渐增大到 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N7N)A当 时, 、 发生
3、了相对滑动5FNAB- 2 -B从一开始就发生了相对滑动C始终保持相对静止D开始相对静止,后来发生相对滑动18光滑的 型木板 放在固定光滑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LP板上表面的滑块 相连,如图所示。若 、 一起沿斜面减速上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QPQ的受力个数为( )PA B C D345619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管状轨道中,有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 的小球在管状轨道1kgm内部做圆周运动,当以 和 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2m/s6/,管的直径远小于轨道半径,则根据题中的信息可以求出( )210/sgA在最高点时轨道受到小球的压力大小为 8NB在最高点时
4、轨道受到小球的压力大小为 16C轨道半径 2mRD轨道半径 12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大圆环内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拉住一个小球,平衡时小球恰好处于圆环的圆心位置且绳 水平。现将整个装置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 ,在转AO90动过程中, 绳中的拉力 和 绳中的拉力 的变化情况为( )1TB2TA 先变小后変大1T- 3 -B 先変大后交小1TC 逐渐减小2D 最后减小到零21如图所示,平直木板 傾斜放置,板上的 点距 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ABPA因数由 到 逐渐减小先让物抉从 由静止开始滑到 ,然后,将 着地,抬高 ,使ABB木板的傾角与前-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 由静止开始滑到 上述
5、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A物块经过 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PB物块从顶端滑到 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第卷(非选择题部分,含选考共 18 题,共 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 33 题-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題(共 129 分)22 (5 分)如图所示为接在 低圧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云加速直线运动时50Hz打出的-条纸带,图中所标的是毎 计时点取-个计数点 、 、 、 等,但
6、第三个计ABDE数点 未标出,由图中给出的数据计算纸运动的加速度时 ;在打下计Ca2m/s数点 吋,纸带运动的瞬肘速B度 (其中用 表示 、 间距离,用 表示 、 间距离,结果保vm/s1sAB4sE留 3 位有效数字)23 (10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桶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辻増減木块上的砝码改変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
7、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填“远大于” 、 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 与拉力 的关系,aF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 、 ,甲、乙的木块与木m甲 乙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 ,由图知, ,甲 乙 甲 乙(均填“ ”“ ”或“ ”)m乙 乙 =24 (12 分)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 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410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 才能
8、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25m动。现在甲同学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 ,则:80%(l)乙同学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2)乙同学应在距离甲同学多远时起跑?25 (20 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作用力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物体受到的外力大- 5 -小不变,乙受到的外力大小是甲受到外力大小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甲物体受到的外力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乙物体受到的外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物体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位
9、移大小之比。(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3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选修 3-3】略34 【物理选修 3-4】(1) (5 分)如图为一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 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则下列说f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个得 分,选对 个得 分,选对 个得 分。每12435选错 个扣 分,最低得分为 分)130A波向左传播B质点 的运动方向与质点 的运动方向相同hfC质点 比质点 先回到平衡位置cbD质点 在此时的加速度最大eE质点 和质点 在此时的速度都为零g(2) (10
10、分)如图,一束水平光线透过容器射到液体内部的平面镜上的 点,已知这种液体O的折射率为 。(1)求这种液体的全反射临界角。(2)当平面镜以过 点垂直纸面的轴转动时,为使光线能够从液体表面射出,平面镜与入O射光的夹角 的取值范围应为多少?- 6 - 7 -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4 15 16 17 18 19 20 21A B C C A AC BC AD22 (1)200 (2)038323 (1)AD (2)远小于 (3) 24解:(1)对乙,匀加速运动 (2 分)2mvaS(2 分)2(0.8)mvaS所以 (2 分)0.16(2)设从乙起跑到接棒时间为 ,起跑时甲、乙相距为 ,t SV则 (
11、2 分)mvtSV(2 分)0.82t得: (1 分)4mvt(1 分)016S25解:设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未(时间 )的速度为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 。0tv1s受力为 ,加速度为 ;F1Fam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 ,加速度为 ,2s2Fam由运动学公式得 (2 分)10vt (2 分)210sat (2 分)22v设乙车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 )的速度为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加速度分0tv别为 、 ,位移分别为 、 。同样有 (2 分)1Fam2 1s2 10at (2 分)0st (2 分)22v- 8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 、 ,s则有 (2 分)12s (2 分)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4 分)57s34 (1) (5 分)ACE(2) (1)由题意得 (1 分)12sinC由式得 (1 分)45(2)光线从右上方射向液面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光路如图,由图可知 (2 分)290135C由式得 (1 分)13590.光线从液面射出,必须满足 (1 分光线从左上方射向液面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光路如图,由图可知 (1 分)29045C由式得 (1 分)2光线从液面射出,必须满足 67.5则光线能从液体表面射出, 的取值范围应为 (2 分)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