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学案(打包11套)苏教版必修3.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学案打包11套苏教版必修3.zip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学案打包11套苏教版必修3.zip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0.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2.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3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4.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4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6.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5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8.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三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4.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88.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0.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2.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6.doc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8.doc
  • 全部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0.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3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4.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4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6.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5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108.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三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4.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88.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0.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6.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8082729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 1课时 内环境的稳态[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2.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概述稳态的概念。4.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控机制及其生理意义。方式一 观察下图,血细胞和草履虫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答案 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血细胞生活在生物体内的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导入 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不同,我们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方式二 联系实际导入我国航天员出舱行走2008年 9月 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7 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太空行走,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巨大飞跃。其中航天服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2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那么,你知道人体细胞需要怎样的环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吗?一、体液与内环境的组成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①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②组成及关系③作用: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3)体液组成体液Error!点拨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属于细胞外液。2.人体部分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 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血细胞 血浆33.请分析并完善血浆的主要成分示意图4.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及其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知识整合 内环境各组分的不同点成分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来源①组织液渗透进入毛细血管;②淋巴回流①血浆渗透出毛细血管;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毛细淋巴管吸收部分组织液生活于其中的细胞各种血细胞 绝大多数的组织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例 1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答案 C4解析 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血浆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一题多变结合上图回答:(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液体是③细胞内液。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2)②中的水分可以进入________中(填序号)。(3)给病人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4)②与①从化学成分上看,最大的差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淋巴和组织液 (2)①③④ (3)②、① (4)①中蛋白质含量高于②方法链接 细胞外液三种组成的判断方法(1)双向箭头的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2)只有单方向箭头的是淋巴,据此判断:①形成淋巴(指向淋巴)的是组织液。②淋巴流向(淋巴指向)的是血浆。例 2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 2、CO 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 2OC.纤维蛋白原、Ca 2+ 、载体D.Na + 、HPO 、葡萄糖、氨基酸2-4答案 D解析 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 项错误;过氧化氢酶是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 项错误;载体是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 项错误;O 2、CO 2、抗体、激素、H 2O、纤维蛋白原、葡萄糖、氨基酸以及无机盐离子都是内环境的成分,D 项正确。方法点拨 “四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1)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 2、CO 2、抗体、激素和代谢废物等,5一定属于内环境成分。(2)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若是在细胞内起作用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等),以及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受体蛋白,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若是存在于人体与外界相连通的各种腔、孔道内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乳汁、体腔液和关节液等)的成分,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四看是否属于人体吸收的物质若是人体不吸收的物质,如淀粉、纤维素等,则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1.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有关。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概念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与溶质微粒的关系影响因素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 和 Cl- ,K + 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大小 在 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酸碱度(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维持在在 37℃左右。3.稳态的生理意义(1)稳态的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6(2)生理意义①稳态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②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调节机制:反馈调节。(2)反馈调节的类型①正反馈调节:在机体中,当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调节作用时,输出信息会进一步增强的调节。②负反馈调节:在机体中,当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调节作用时,输出信息会减弱的调节。(3)负反馈调节的实例(人体血压稳态的调节)知识整合 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对象及调节(1)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对象包括两大方面:内环境成分(血糖、血脂、血钠、血钾等)和内环境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细胞内的物质改变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对象。(2)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3)稳态的功能基础是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例 3 (2017·江苏丹阳高中高二上期中)下列关于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其 pH仍将维持在 7.35~7.45 之间,与血浆中 HCO、HPO 等密切相关-3 2-4D.在寒冷的室外,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仍将维持在 37 ℃左右答案 A解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成分。7例 4 人在长期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C.淋巴生成速率低D.淋巴循环受阻答案 B解析 血浆蛋白降低从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由于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换的,组织液进入血浆的水分相对减少,使组织液量增加,引起组织水肿。拓展提升 组织水肿的原因例 5 (2018·南京调研)机体内环境保持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保持稳定不变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内环境维持较高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与功能C.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温度过高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体内各种化学反应D.通过反馈调节能确保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恒定答案 C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与功能,较高的渗透压会使细胞失水而影响其形态与功能;细胞外液的温度维持在 37 ℃左右,温度过高会影响酶活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体内各种化学反应;通过反馈调节能确保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易错易混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1)由于细胞不断进行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内环境,因此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2)内环境稳态的实例①体温、pH 相对稳定——保证酶活性、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8②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3)内环境成分①血糖含量和含氧量相对稳定——保证机体能量的供应。②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防止机体中毒。1.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细胞质基质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液 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答案 A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胆汁、胰液、原尿、胃液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2.(2018·淮安一中高二上月考)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③为细胞内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④为淋巴B.血红蛋白存在于②中C.①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9D.②→④过程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答案 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A 项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B 项错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即①中蛋白质多于②中蛋白质,C项正确;②→④过程受阻,使组织液积累,会导致组织水肿,D 项正确。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 Na+ 和 Cl-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 C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 和 Cl- 。4.(2018·辽宁大石桥市质检)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B.稳态是指机体内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答案 C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既包括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也包括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故 A、B 项错误,C 项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超过内环境的调节限度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被破坏,机体的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故 D项错误。5.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中 pH调节的问题:(1)人体血液的 pH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在起作用。(2)剧烈运动时,肌肉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血浆 pH有下降的趋势,但实际仍维持相对稳定,其调节过程是:乳酸和 NaHCO3/H2CO3中的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后者再分解产生 CO2和 H2O,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1011(3)pH稳定主要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的活性。答案 (1)7.35~7.45 缓冲物质 (2)乳酸 NaHCO 3 乳酸钠 H 2CO3 (3)酶解析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物质进入血液,都会使血液 pH发生变化。但血液的 pH却不会变化过大,而通常在 7.35~7.45 之间,原因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在起作用。[对点训练]题组一 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体液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交换关系的是( )答案 A解析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组织液可回流成为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融入血浆。2.血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答案 C解析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肌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中。3.(2017·南京一中高二期末)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乳酸转变成乳酸钠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葡萄糖合成糖原12答案 A解析 乳酸转变成乳酸钠是在血浆中完成的;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以及葡萄糖合成糖原是在细胞内进行的;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在消化道中进行,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4.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A.a、b、c 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a、b、c 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C.b、c、d 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D.b、c、d 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答案 D解析 根据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可以判断 a、b、c、d 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题组二 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5.下列物质中,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答案 A解析 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蛋白酶在细胞内或消化道内,呼吸酶在细胞内,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上述物质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故选 A项。6.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大量饮水,尿量增加13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答案 C解析 大量饮水,尿量增加以排出多余的水分,不能引起组织水肿,选 C项。7.(2018·江苏泰州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组织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则渗透压越大答案 D解析 渗透压是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组织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溶质微粒的多少,而与水分的多少成负相关,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小。8.(2017·河南长葛一中质检)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 K+C.血浆中的 pH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的 HCO 、HPO 等离子有关-3 2-4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答案 C解析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中血浆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大;当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时,会使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进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为 Na+ 和 Cl- 。题组三 内环境的稳态调节9.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答案 B14解析 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其稳态是存在的,A 项错误;依题意,由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 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得不出该选项结论,C 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细胞代谢和内环境稳态的关系,D 项错误。10.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 pH的相对稳定C.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D.若②为脑细胞,则 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则 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 b处答案 D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态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A 项错误;内环境包括血浆(④)、组织液(③)和淋巴(①)等,内环境的稳态即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B项错误;血浆(④)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而组织液(③)和淋巴(①)中较少,C 项错误;若②为脑细胞,其内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血液流经脑细胞时,氧气进入脑细胞中,a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中,进行有氧呼吸,则 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 b处,D 项正确。[综合强化]11.(2017·全国Ⅲ,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 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 C15解析 0.9%的 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溶液,不会引起血 浆 渗 透 压 上 升 , 但 是 机 体 血 浆 量 会 增 加 , 当 排 出 相 应 量 的 NaCl 和 水 后 会 恢 复 到 注 射 前水 平 。12.(2014·新课标Ⅱ,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 A解析 A 项,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经呼吸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B项,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C项,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D 项,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13.(2018·榆林质检)据图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其水的来源为________(填字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结构转移。(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16(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CO 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 组织液 组织水肿 C、A b 细胞膜、a 毛细血管壁 (2)2/3 蛋白质 细胞外液(内环境)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3)⑤→④→③→⑥→⑦ ⑦ 组织细胞14.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和人体内环境是能够相对稳定的,这种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的 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 pH将略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内环境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____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______。(3)对人体来说,体温恒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必不可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缓冲物质(缓冲对) 降低 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 CO2排出不畅 (2)组织液 水肿 (3)各种酶的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解析 (1)血浆中有缓冲物质,使血浆的 pH保持相对稳定。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 pH将略有降低,原因是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 CO2排出不畅。(2)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3)体温恒定有利于酶的催化反应正常进行。15.(2017·江苏海安高中高二期末)下面为肠腺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__共同构成内环境,其中__________与________的成分最相似,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填序号)。17(2)①③⑤⑧的内环境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②的渗透压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若其含量减少,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②④⑥ ④ ⑥ ② ④ (2)④ ②和④ ⑥和④ ② (3)无机盐 蛋白质 组织水肿解析 图中①是组织细胞,②是血浆,③是毛细血管壁,④是组织液,⑤是毛细淋巴管壁,⑥是淋巴,⑦是细胞内液,⑧是红细胞。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最相似。组织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红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所决定,若其含量减少,将会引起组织水肿。16.(2017·全国Ⅰ,31)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血浆 (2)增多 下降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升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第 2 课时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体温调节过程。2.描述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3.概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机制。方式一 用电视剧情景导入。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宫锁珠帘》(宫 2)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怜儿和雍正皇帝深陷险境,身受重伤的怜儿口渴想喝水,但是根本找不到水,雍正皇帝情急之下咬破指头,让怜儿喝血,竟然给怜儿解了渴,那么请问渴感是如何形成的呢?喝血止渴,这科学吗?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今天的这节课。方式二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的速度极为惊人,马拉松运动员可以每小时制造超过 1 000 千卡的热量。这样的产热速度之下,如果身体不能把热量散去,每两分钟体温将上升 1 ℃,十分钟后就达到足以使全身多种器官细胞受到热伤害的温度。导入 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这种调节过程的方式是怎样的?神经调节和体2液调节又有怎样的关系?一、体温调节1.体温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直肠温度、口腔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表示。2.体温的来源及恒定原理(1)体 温 的 相 对 恒 定 是 神 经 —体 液 的 共 同 调 节 下 , 人 体 的 产 热 和 散 热 过 程 保 持 动 态 平 衡 的结 果 。(2)热量来源:由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各组织细胞中分解代谢时产生。(3)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会剧增。(4)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点拨 (1)体温调节过程中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2)寒冷条件下直接参与产热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3.体温调节的机理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 —体液调节:(1)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进而减少散热量;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量增多,提高了肝和骨骼肌等细胞的代谢水平,引起机体细胞产热量增加。(2)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多,汗液的蒸发带走更多热量;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量减少,细胞代谢水平降低,产热量减少。4.人体体温恒定的生理意义(1)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2)当体温过低时,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变慢,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也会降低,甚至丧失,生命活动出现异常。知识整合 人体体温调节过程3例 1 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 D、E 和 F 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 B→C→G 完成调节C.D 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答案 A解析 当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是依靠皮肤和汗腺散热;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可通过B→C→G 这个反射弧来完成对体温的调节;D 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例 2 (2018·扬州高二质检)如图是当环境温度由 25 ℃降到 10 ℃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 25 ℃下降到 10 ℃时,从时间 t1到时间 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 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 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答案 D解析 本题中的个体处于正常状态,即体温保持恒定,不管在哪一温度下,个体始终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环境温度降低后由于温差增大,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时间 t3以后,4体温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 项错误。易错易混 (1)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升高是由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引起的,体温下降是由散热量大于产热量造成的;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机体主要通过热辐射进行物理散热。无论是在高温环境,还是在低温环境中,只要体温保持恒定,都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只是在寒冷环境中,单位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大。(2)炎热时体温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神经调节。二、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在平衡调节中,由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排水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2.尿的形成(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单位Error!(2)尿的形成过程3.水平衡的调节(1)引起调节的因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2)调节中枢:下丘脑。(3)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4)参与调节的激素:抗利尿激素。(5)调节过程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导致排尿量减少,体内的水得以保留。同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还会引起大脑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恢复正常。②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减弱,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恢复正常。4.盐平衡调节一些无机盐的平衡也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完成的。知识整合51.尿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包括以下 3 个连续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一切水溶性物质都能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2)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某些溶质被管壁上皮细胞全部或部分重新吸收回到血液。葡萄糖和氨基酸全部被重新吸收,水和一些盐类中的 Na+ 、K + 、Ca 2+ 、Cl - 等大部分被重新吸收,尿素、尿酸则几乎不被重吸收。(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分泌作用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所产生的物质(如 H+ 、NH 3等)分泌到肾小管中。2.水平衡的调节(1)调节方式:受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2)水平衡的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3.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调节过程(“+”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2)醛固酮:是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在促进 Na+ 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也随之增加。醛固酮还能促进肾小管对 K+ 的分泌。简单地说就是“保 Na+ 排 K+ ”。例 3 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就是渴觉形成的中枢B.肾脏是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器官C.抗利尿激素由垂体某些分泌细胞分泌释放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增加可使尿量增加答案 B6解析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但渴觉形成的中枢是大脑皮层,A 项错误;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的某些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C 项错误;抗利尿激素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项正确。例 4 ( 2018·黑 龙 江 哈 尔 滨 六 中 高 二 月 考 )如 图 为 水 盐 平 衡 调 节 机 理 , 请 据 图 分 析 回 答 下列 问 题 :(1)图中 A 为__________激素,B 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C 为____________。(2)某人下丘脑受损,导致 A 激素减少,出现的症状为________________。(3)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或①→③→⑤D.②→①→④或②→①→③→⑤答案 (1)抗利尿 肾小管、集合管 大脑皮层 (2)尿量增加 (3)C解析 (1)由题图可和,C 能产生渴觉,则 C 为大脑皮层;B 能产生尿液,并且能够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则 B 为肾小管和集合管;A 来自垂体并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则 A 是抗利尿激素。(2)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会增加。(3)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如下:误区警示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的,贮存于垂体后叶中,在调节水盐平衡时再由垂体后叶释放出来起作用,不要误认为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渗透压感7受器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81.(2018·江苏创新学校高二上月考)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的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②⑤C.④⑤ D.②③答案 D解析 在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故①错误;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增多,故②正确;汗腺分泌增多,故③正确,④错误;代谢活动减慢,使产热减少,故⑤错误。综上所述,D项正确。2.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产生冷觉的神经中枢B.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C.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D.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答案 C解析 产生冷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A 项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B 项错误;寒冷条件下,肾上腺合成和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增强代谢,增加产热,C 项正确;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散热减少,D 项错误。3.下列哪项属于人体排出 Na+ 和 K+ 的共同途径( )①由肾排出 ②由皮肤排出 ③由肺排出 ④由大肠排出9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Na + 和 K+ 不能由肺排出。4.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 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答案 A解析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使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细胞吸水,从而使细胞肿胀,功能受损。治疗时可静脉滴注高浓度的 NaCl 溶液,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使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恢复正常。5.如图是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①~⑤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严重腹泻时会导致[ ]________________,此时应及时补充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渗透压感受器 ②下丘脑神经细胞 ③抗利尿激素 ④肾小管、集合管 ⑤细胞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2)饮 水 量 增 加 盐 分 丢 失 量 过 多 (3)⑤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生 理盐 水解析 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10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减少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相反,当人因饮水过多或是盐分丢失过多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时,就会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肾脏排出的水分就会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严重腹泻时既丢失水分,又丢失 Na+ 、K + 等无机盐离子,并使胃肠道对水、无机盐的吸收功能减弱,最终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因此,严重腹泻时应及时补充生理盐水,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点训练]题组一 体温调节1.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原因是( )A.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机体产热小于散热C.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D.体内物质代谢速率比变温动物快答案 C解析 恒温动物的体温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维持稳定,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是相等的。2.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人的体温就是指皮肤的温度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答案 C解析 人的体温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C 项错误。3.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增加B.皮肤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B解析 人体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冷觉感受器会兴奋,皮肤血流量11减少,故 A 项错误;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故 B项正确;汗腺分泌减少,故 C 项错误;酶活性不变,故 D 项错误。4.(2018·咸阳高二上段测)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通过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答案 C解析 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是在神经-体液共同调节下维持体温平衡,A 项错误;从甲到乙和从丙到丁都表示散热,B 项错误;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 项正确;在寒冷环境中,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D 项错误。5. “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体温下降,代谢减弱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答案 C解析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作出的一系列反应为: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6.下图是健康人由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 “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12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答案 D解析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图中①→③→④→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参与调节,故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所以“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当人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会迅速散热,而体温调节特别是激素调节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进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7.(2017·海南,14)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A.马出汗 B.猴子在水里玩耍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牛排尿量减少答案 D解析 体内的水分排出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所以牛排尿量减少不利于散热。题组二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8.某人因轻度食物中毒,引起呕吐、腹泻,但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对此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此人因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所以没造成脱水D.失水几乎等于失盐的程度答案 D解析 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说明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几乎不变,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但由于呕吐、腹泻,导致细胞外液减少,属于脱水。9.吃的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B.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D.肾上腺和下丘脑答案 A解析 产生渴觉的感受器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但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产生感觉是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10.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13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 B解析 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吸收水分。11.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作用减弱答案 B解析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作用增强。[综合强化]12.(2016·江苏,16)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 1 L 清水、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c 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 d 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答案 B解析 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曲线为 b,由于人体排出增多的钠盐,排尿量略为增多,应为曲线 d,A、C 项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 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D 项错误。13.(2014·福建,2)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 Na+ 、Cl - 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14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 Na+ 需要消耗 ATP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答案 C解析 A 项,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大部分 Na+ 、Cl - 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这说明失水的量相对较多,导致血浆浓度升高,故血浆渗透压升高;B 项,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而汗液蒸发会带走部分热量,从而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C 项,排汗的过程中,汗液中大部分 Na+ 、Cl - 被重吸收,说明汗液中的 Na+ 和 Cl- 在浓度小于血浆中的情况下仍可以由汗液向血浆运输,可以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运输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ATP 供能)和载体蛋白;D 项,当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将增强。14.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①]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②③对水分的__________作用,调节水的平衡,这样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尿液浓度的变化是________。答案 (1)抗利尿激素 重新吸收 神经—体液调节 (2)盐分丢失过多 下降15.如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发生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体温平衡调节除有激素参与外,还有__________途径。(4)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 24 h 内都处于 38.5 ℃,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_______散热总量(填“” “”或“=”)。(6)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 28 ℃)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维持体温恒定 (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骨骼肌和肝脏 (3)神经调节 (4)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5)= (6)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解析 (1)寒冷环境时,机体打寒战能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弱、机体散热减少,有利于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2)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提高产热;人体产热的器官主要有骨骼肌和肝脏。(3)体温平衡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破坏下丘脑,动物体不能维持体温平衡。(5)根据题意可知,某人体温始终维持在 38.5 ℃,体温没有变化,表明产热量和散热量相同。(6)低温能降低细胞内酶活性,细胞代谢能力降低,耗氧少。16.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 A、B 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2)写出炎热环境下人体渗透压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 A 的调节效应是__________A 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答案 (1)下丘脑 垂体 (2)机体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新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3)抑制 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或系统或机体的相对稳定)解析 (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2)考查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后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通过反馈抑制下丘脑的活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减少。负反馈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