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信 息 技 术 教 学 设 计.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0956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信 息 技 术 教 学 设 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信 息 技 术 教 学 设 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信 息 技 术 教 学 设 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信 息 技 术 教 学 设 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信 息 技 术 教 学 设 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文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学会2014 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征集评选登记表(征文封面)学科类别:初中信息技术论文题目 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作者姓名 李新 学校名称 黄道民族中学课题组成员姓名学校地址 铜仁市(州、地) 万山 县(区、市、特区) 黄道乡(镇)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15286723278论文内容摘要(200 字左右)用 QQ 诱骗、网络陷阱,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如何去防治它。同时,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防病毒意识,认识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个人诚信承诺(在括号

2、内打“” ):1.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并非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他人( )2.所写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 )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教学设计教师:李新课题 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 分析、评价、体会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以信息技术网络为基础,内容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黑客及网络和沉迷与网络陷阱这些内容如平铺直叙的话比较抽象和枯燥,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的去分析和发现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及法律的问题,能过教师设置的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性。通过创设情境。一切从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感受到网络带给我们刺激

3、的同时也带来麻烦,激发学习热情,从而能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身边事例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对象分析初一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适应他们学习的平台,这样给差生一定的照顾。教学设想本节以观看“用 QQ 诱骗”“网络陷阱”的相关信息的片段引出课题。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网络为以后作铺垫,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使之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并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让学

4、生从影片中的信息,说出自己身边的网络文明。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材分析教学难点如何辨别网络“真善美”知识目标1、掌握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2、明确信息在信息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3、明确网络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又要避免自己走向误区。法律目标1、学会网络自我保护;2、学会对网络负责,对他人负责。技能目标1、通过本李的学习,能掌握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的运用,并能处理简单的病毒2、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的基本准则。能力与情感目标不可能一两节课达到,可以在每节课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积累,久而久之,逐步达到目标。而有意识地培养很关键。教学目标行为与

5、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创新2、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和开发活动;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学生为主。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讨论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3、正确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4、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教学策略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同时与自主、合作、探究学

6、习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并采用自学、质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手段,使学生有感而发,再配合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及现实事例的使用。充分开放课堂。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最终目标。教学结构流程图身边事例引入课题讨论新课(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师生评价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准备与课时 投影,课件及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多媒体机房。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1、媒体播放“用 QQ诱骗”“网络陷阱”片段2、教师引导提问:1、网络有知识产权?2、同学们网络是什么?3、同学们从事件中尝到什么?师:看过影片后,同学们有何感想?大家想

7、说点什么? 师:病毒是怎样产生的?一、 新知探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多媒体演示 课题: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生 1:听到的看到的。生 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吸取教训,生: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世界中,我们要认准自已的位置。 学生猜想学生讨论得出: 通过影片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大胆猜想。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落实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应用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分析在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知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给其实际的生活的感受。 师:你能具体的谈谈吗?(多媒体演示)师:假如社会没有网络?人类又将何去何从。网络对你生活、学习有那些影响?生活中你运

8、用了那些技术手段?教师提问:通过学习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教师帮助多媒体演示)师:出 示自我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鼓励表扬。学生讨论得出:网络在现今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如好好利用对生活是笔财富,如不好好利用将是生活的绊脚石。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还知道如何去防治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防病毒意识,认识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还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这让我们受益匪浅。学生小结:网络是虚拟的但又有自己的规则,如果任意妄为也会法 律 制 裁任务小结: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所学的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9、的知识。培养分析能力。自主学习,培育阅读分析能力。 运用了鼓励评价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结合,充分发挥这些评价在教学中的正确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师总结1、对学生回答加以评价,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以多媒体方式展示横行因特网的几大计算机病毒,同时给告知学生这些病毒应当如何预防与处理。3、病毒的特征: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等。4、网络的特征:虚拟与现实并存。5、结合网络的发展对网络文明进行讨论,使学生对网络有更深刻的理解,为在上网中避免歧途。6、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从而消除他们的过分的好奇心,也因此对网络犯罪的诱惑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作业1、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你遇到计算机病毒的例子。 2、运用网络搜索计算机病毒对对计算机造成的实例。3、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处理计算机病毒。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教学引入设计新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揭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3、本节课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4、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法制教育如网络沉迷与网络陷阱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足之处:1、教师讲得太多不得于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学习,以后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的教学模式将更有得于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