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1税法基本原理1_80903294new.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07316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税法基本原理1_80903294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1税法基本原理1_80903294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1税法基本原理1_80903294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1税法基本原理1_80903294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1税法基本原理1_80903294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编 税法基本原理第一章 税收与税法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根据一税收的概念1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统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对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义务人)强制地、无偿地征收的货币、实物或行为的行为。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探讨:税收与收费的区别费改税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公路法养路费与燃油税:法律演变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国务院 1987 年 10 月 13 日发布、198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规定:“拥有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向公路养护部门缴纳养路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97 年 7 月 3 日第八届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 1999 年 10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该决定 ,修正后的公路法已经取消了对车主征收养路费的规定,并将其修改为由“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 。根据 2004 年 8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燃油税在中国的十年历程: 早在 1994 年,有关部门即正式提出开征燃油税的动议。 1994 年 1 月 1 日:海南经济特区机动车辆燃油附加费征收管理办法开始执行。 1997

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首次提出“公路养路费”改为“燃油附加费”的条款。拟从 199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决定。 1998 年 10 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有关燃油税的议案。同月,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公路法修正案草案,但期间,公路法修正案曾经两次遭否决,燃油税也跟着被推迟。 1999 年 10 月 3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才通过了公路法修正案,正式将“燃油附加费” 改为“燃油税 ”。 2001 年 1 月 4 日: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金人庆透露,燃油税出台工作已就绪,将在适当时候开征该税种。2004 年 1 月 13 日:时任

4、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表示,关于取消养路费、统一开征燃油税的工作已经进入审批程序。待油价合适时,就会开征燃油税。 2005 年 11 月 16 日: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出席第九届 CEO 年会发表主题演讲时再次表示,在今后五年中,中国将进一步加快税制改革,燃油税将择机出台。“当时中国要进行税费改革,人大代表们对混乱的路桥收费反映强烈,燃油税主要考虑的是改变公路乱收费现象,并没有考虑节能。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桓说。据 1999 统计,全国有收费项目 6900 多项,涉及金额 4200 多亿,其中道路交通收费占40,省以下部门越权设置的交通费用有 240 多项,征管人员 2

5、5 万,层层设卡,以费养人,每年仅养人就要花费几十亿元,也滋生了交通腐败。2税收的本质特征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关于税收本质特征的理论依据:强权说;分享说;补偿说分配关系:以劳动为基础的分配:一次分配利润、地租、利息、工 资薪金以权力为基础的分配:二次分配税收观点:以社会公益性捐助为特征的分配:三次分配消费:四次分配思考:税收调节社会公平的作用,在三次分配中的体现阅读参考资料:3税收的属性税收具有分配的属性,又具有历史的属性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有税收,具有共性;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具有不同的性质。4税收的概念税收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于国家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

6、纳税人强制、无偿地课征,是国家实现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财政收入:税收、发行债券、接受利润分配、罚款、没收、接受捐赠。观点:罚没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来源方式,但不能成为财政收入来源的基础;罚没收入必须上缴财政,杜绝腐败要割断执法部门的经济利益关系;接受捐赠的数量增加,有利于缓解贫富对立。(1)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现代社会中,政府的三大职能:统治职能经济职能公共职能观点:国家的统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独立和稳定所必须的;过分强调统治职能,忽略经济职能、公共职能是有害的;加强经济职能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注意发挥税收公共职能的作用。(2)税收的政治前提和法律依据税收的政治前提是国家权力;税收是

7、依法进行的,税法制定和实施的法律依据是宪法(3)征税主体税收征收的主体是国家,任何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制定税法和征税。税收权利是国家的专有权利。税收的专有权不能让度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和税务管理权的主体:政府依法纳税的主体:单位和个人(4)税收的形式特征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讨论:社会主义税收是否具有独特的返还性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5)区分税收与其余财政收入形式(6)税收的社会属性税收的本质是行为税收的对象是财富或物质税法调整的是分配关系税收是国家强制性的经济行为二税收的分类1根据税收行为针对的对象划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2根据税收最终归宿的不同划分直接税间接税纳税义务人和税负人思考:区分义务人和税负人的社会意义思考: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角度看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特点。3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分配的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4根据计税标准不同划分从价税从量税5根据税收的目的划分普通目的税特殊目的税:社会保障税、教育附加(费)税、城市建设税6根据计税价格中是否包含税收划分从价计征的税种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外税:增值税、关税价内税:其余从价税三税收的根据税收产生、存在、发展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即税收的根据。经济基础:居民的独立财产政治基础:国家的存在社会基础:国家的职能和社会需要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