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创新设计浙江鸭2017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14分练120170208136.doc--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浙江鸭2017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14分练220170208137.doc--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浙江鸭2017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14分练320170208138.doc--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浙江鸭2017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14分练420170208139.doc--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浙江鸭2017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14分练520170208140.doc--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浙江鸭2017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14分练62017020814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二、实验题满分练实验题 14 分练(1)17.(5 分)如图 1 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图 1(1)(多选)关于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若滑块静止不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相等B.若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相等C.若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不相等D.若滑块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不相等(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面放上一点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A.为了增大指针受到的阻力B.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指针示数的最大值C.防止指针与弹簧测力计外壳间的摩擦D.防止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解析 (1)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关系与运动状态无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故选项 A、B 正确。(2)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面放上一点泡沫塑料,可以做成带“记忆功能”的弹簧测力计,在实验中泡沫塑料停在拉力最大的位置上,方便我们记录指针示数。故选项 B 正确。答案 (1)AB (2)B18.(5 分)小亮同学为研究某电学元件(最大电压不超过 2.5 V,最大电流不超过 0.55 A)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实验室找到了下列实验器材:A.电压表(量程 3 V,内阻 6 kΩ)B.电压表(量程 15 V,内阻 30 kΩ)C.电流表(量程 0.6 A,内阻 0.5 Ω)D.电流表(量程 3 A,内阻 0.1 Ω)2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5 Ω,额定电流为 0.6 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0 Ω,额定电流为 0.6 A)G.直流电源(电动势 E=3 V,内阻不计)H.开关、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I 和 U 分别表示电学元件上的电流和电压)。I/A 0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49 0.50U/V 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1)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选________;电压表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__。(以上均填写器材代号)(2)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解析 (1)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电流测量值 I 的范围为 0~0.50 A,电压测量值U 的范围为 0~2.00 V,因此电流表应选 C,电压表应选 A。因为本实验要测量多组(U, I)值,需使电压 U 连续变化,因此,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式,故选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E。(2)由表格中的数据,根据 R= ,估算电学元件的电阻值大约为几欧,因此电流表外接。UI电路图如图所示。答案 (1)C A E (2)见解析图21.(加试题)(4 分)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大和南大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利用先进的 DIS 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 T 与摆长 L 的关系” ,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了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 T2- L 图象,如图 2 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 A”或“ 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3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________。LALB图 2解析 由 T=2π 得, T2= L,根据图甲可知 ,即 gAgB,因为北大更靠Lg 4π 2g 4π 2gA 4π 2gB近北极,其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更大些,所以应选 B;根据图甲可知= = = ,由图乙可得 = ,由 T2= L 得, = =2。gAgB4π 2kA4π 2kB kBkA 89 TATB 32 4π 2g LALB答案 B 21实验题 14 分练(2)17.(5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图 1①小物块在 1 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落点记为 M1;②在钉子上分别套上 2 条、3 条、4 条……同样的橡皮筋,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重复步骤①,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 M2、 M3、 M4……;③测量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1)为求出小物块抛出时的动能,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小物块的质量 mB.橡皮筋的原长 xC.橡皮筋的伸长量 Δ x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 h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L(2)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的功分别记为 W1、 W2、 W3、……,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 L1、 L2、 L3、……。若功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则应以 W为纵坐标、____________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解析 (1)根据动能的定义 Ek= 可知,要求出 Ek,需要测量 m、 v。而小物块离开桌mv22面做平抛运动,有 h= gt2, L= vt,得 v= L ,因此,只要测出 L、 h,就知 v,选项12 g2hA、D、E 正确。(2)因 v= L ,所以若 W∝ v2,则 W∝ L2(g、 h 为常量),应以 L2为横坐标。g2h答案 (1)ADE (2) L218.(5 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由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约2为 0.5 A)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除待测电池组、开关、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流表:量程 0.6 A,内电阻约 1 ΩB.电流表:量程 3 A,内电阻约 0.2 ΩC.电压表:量程 3 V,内电阻约 30 kΩD.电压表:量程 6 V,内电阻约 60 kΩE.滑动变阻器:0~1 000 Ω,额定电流 0.5 AF.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 2 A(1)为了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均填仪器的字母代号)(2)图 2 为正确选择仪器后,连好的部分电路。为了使测量误差尽可能小,还需在电路中用导线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连、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连、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连(均填仪器上接线柱的字母代号)。图 2解析 (1)因三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4.5 V,故电压表应选 D;因干电池放电电流不宜超过 0.5 A,故电流表应选 A;由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范围可知滑动变阻器选用 F 即可。(2)本实验的实验电路应如图所示。为了连接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还需要用导线将 a 与 d、 c 与 g、 f 与 h 相连。答案 (1)A D F (2) a d c g f h21.(加试题)(4 分)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条纹中心对齐,将该亮条纹定为第 1 条亮条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 3 甲所3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 6 条亮条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 ______mm,求得相邻亮条纹的间距 Δ x=______mm;已知双缝间距 d 为 2.0×10-4 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 l 为 0.700 m,由计算公式λ =__________,求得所测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mm。图 3解析 题图甲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 2 mm,可动刻度读数为 0.01×32.0 mm=0.32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 2.320 mm。题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3.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 0.01×37.0 mm=0.37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 13.870 mm。故Δ x= mm=2.310 mm13.870- 2.3206- 1由 Δ x= λ 可得: λ = Δ xld dl可求出: λ = ×2.310 mm=6.6×10 -4 mm2.0×10- 10.700答案 13.870 2.310 Δ x 6.6×10 -4dl1实验题 14 分练(3)17.(5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将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实验小车通过轻细线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小车与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f=50 Hz。在保持实验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放开钩码,小车加速运动,处理纸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图 1(1)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 2 所示,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个点上标明 A,第六个点上标明 B,第十一个点上标明 C,第十六个点上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上标明 E。测量时发现 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测得 AC 的长度为 12.30 cm, CD 的长度为 6.60 cm, DE 的长度为 6.90 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 2。图 2(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为纵轴,钩码的质量 m 为横轴,得到如图 3 所示的 a- m 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 m/s 2。图 3①由图象求出实验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kg;②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与水平实验台夹角的正切值约为________。解析 (1)设 A、 B 之间的距离为 x1, B、 C 之间的距离为 x2, C、 D 之间的距离为2x3, D、 E 之间的距离为 x4,由 Δ x= aT2得 x3- x1=2 a1T2, x4- x2=2 a2T2,所以小车的加速度 a= (a1+ a2)= = =0.3 m/s 212 x4+ x3- x2- x14T2 xCE- xAC4T2(2)由题意可知 a= - k,故 a- m 图线的斜率等于 ,由题图 3 可得 M 车 =1.0 kg;mgM车 gM车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与水平实验台的夹角较小,其正切值近似等于正弦值,由题图丙可知摩擦力约为 0.1 N,故夹角的正切值约为 0.01。答案 (1)0.3 (2)①1.0 ②0.0118.(5 分)如图 4 所示的电路中,1、2、3、4、5、6 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 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图 4(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 3 根导线,在连接点 1、2 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__挡。在连接点 1、2 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__挡。(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 5、6 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__________ (只填一处)可能有故障。解析 (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时必须将其从电路中断开,在连接点 1 和 2 已接好的情况下,应选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各器材两端的电压;连接点 1 和 2 同时断开时,可以用欧姆挡进行测量。(2)在开关闭合时,若测得 5、6 两点间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说明开关(或连接点5、6)出现故障。答案 (1)电压 欧姆 (2)开关(或连接点 5、6)21.(加试题)(4 分)如图 5 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得到的光路图,玻璃砖的入射面 AB 和出射面 CD 并不平行。则:3图 5(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_。(填“仍平行”或“不再平行”)。(2)以入射点 O 为圆心,以 R=5 cm 长度为半径画圆,与入射光线 PO 交于 M 点,与折射光线 OQ 交于 F 点,过 M、 F 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量得 =1.68 cm, =1.12 cm,则MN- FE- 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n=__________。解析 (1)因为上下表面不平行,光线在上表面的折射角在与下表面的入射角不等,则出射光线的折射角与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不等,可知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再平行。(2)根据折射定律得, n= =1.5。sin αsin β答案 (1)不再平行 (2)1.51实验题 14 分练(4)17.(5 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某研究小组采用了如图 1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系一金属小球,另一端固定于 O 点,记下小球静止时球心的位置 A,在 A 处放置一个光电门,现将小球拉至球心距 A 高度为h 处由静止释放,记下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 Δ t。图 1(1)如图乙,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 d=______cm;(2)该同学测出一组数据如下:高度 h=0.21 m,挡光时间 Δ t=0.005 2 s,设小球质量为 m=100 g, g=9.8 m/s 2。计算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 Ep=__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 Δ Ek=__________J,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0 mm+0.1×4 mm=10.4 mm=1.04 cm。(2)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 Ep= mgh=0.1×9.8×0.21 J≈0.206 J。小球通过最低点的速度 v= = m/s=2 m/sdΔ t 1.04×10- 20.005 2则动能的增加量 Δ Ek= mv2= ×0.1×22 J=0.200 J12 12可以看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球机械能守恒。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答案 (1)1.04 (2)0.206 0.200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小球机械能守恒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18.(5 分)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电路如图 2 甲所示,某实验小组利用滑动变阻器和毫安表2测量某一多用电表“×1 Ω”挡内部电源的电动势 E,实物电路如图乙。图 2(1)把多用表选择旋钮拨到欧姆挡的“×1 Ω”位置,将红、黑表笔短接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连接图乙的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闭合开关,调节滑动片 P,获取几组多用电表的电阻读数和毫安表的电流读数并记录。若某次实验毫安表的电流读数为 I,多用电表的示数 R 如图丙,则多用电表外部接入电路的电阻(即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和毫安表的内阻之和)为__________Ω。(3)根据欧姆挡表盘数据,可知多用表“×1 Ω”挡内部电路的总内阻为RΩ =__________Ω。解析 (1)多用电表在测量电阻时,每次换挡后均应进行欧姆凋零。(2)为了保护电表的安全,开始时滑动变阻器应调至最大;由图可知;指针读数为40;挡位取×1;则读数为:40×1 Ω=40 Ω。(3)当内外电阻相等时,指针恰指在中间位置,即 30 Ω,此值即为欧姆表内部电路的总电阻。答案 (1)欧姆调零 (2)大 40 (3)3021.(加试题)(4 分)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实验中:(1)首先要确定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间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流表量程为100 μA,电源电动势为 1.5 V,待选的保护电阻有三种 R1=20 kΩ, R2=1 kΩ, R3=100 Ω,应选用__________Ω 的电阻。3(2)已测得电流表指针向右偏时,电流是由正接线柱流入。由于某种原因,螺线管线圈绕线标识已没有了,通过实验查找绕线方向。如图 3 所示,当磁铁 N 极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如图 4 所示线圈的绕线方向是__________图(填“左”或“右”)。图 3 图 4(3)若将条形磁铁 S 极放在下端,从螺线管中拔出,这时电流表的指针应向__________偏(填“左”或“右”)。解析 (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R= = Ω=15×10 3 Ω, R1> R。EIg 1.5100×10- 6不会使电流表超过量程,达到保护的作用,所以应选 20 kΩ 的电阻。(2)当磁铁 N 极插入螺线管时,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增加,螺线管上端应为 N 极,下端为 S 极,又电流表指针向左偏,可知电流方向是由正电流表接线柱流出至螺线管上端接线柱,由安培定则可判断螺线管的绕线方向如左图所示。(3)若将条形磁铁 S 极放在下端,从螺线管中拔出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为阻碍磁通量的减少,螺线管上端应为 N 极,下端为 S 极,由螺线管的绕线方向可以判定电流是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故指针向左偏。答案 (1)20 k (2)左 (3)左1实验题 14 分练(5)17.(2016·9 月金华十校联考)(5 分)(1)在“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实验器材中需要用到的有________(多选)。(2)在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做下列学生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的实验有________。图 1A.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B.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C.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3)某同学在利用(2)题图中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①保证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M;②选取纸带上第一个点作为初速度为零的点。以上操作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解析 (1)“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需要钩码和刻度尺,不需要打点计时器和秒表,故 A、D 正确。(2)线对小车的拉力需要作为合力时,就必须平衡摩擦力,否则不用,故应选 C。(3)为使小盘和砖码的重力充当小车加速的合力,需满足①才有利于减小误差。答案 (1)AD (2)C (3)①18.(5 分)用如图 2 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 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2图 2(a)电流表(量程 0.6 A 3A)(b)电压表(量程 3 V 15 V)(c)定值电阻(阻值 1 Ω,额定功率 5 W)(d)定值电阻(阻值 10 Ω,额定功率 10 W)(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 Ω,额定电流 2 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0 Ω,额定电流 1 A)那么:(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 A; R0应选择________ Ω 的定值电阻, R 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 Ω 的滑动变阻器。(2)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图 3 所示,请将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3)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触头 P 应在________端。图 3解析 (1)由电源电动势知电压表量程选 3 V,由 R= 计算知电流表量程选 0.6 A,最EI小电阻为 5 Ω,则保护电阻选 1 Ω,选择 0~10 Ω 的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3)连接电路之前,滑片 P 应放在 B 端,使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实物图如答案图所示。答案 (1)3 0.6 1 0~10(2)如图所示3(3)B21.(加试题)(4 分)用如图 4 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图 4(1)先测出滑块 A、 B 的质量 M、 m 及滑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μ ,查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2)用细线将滑块 A、 B 连接,使 A、 B 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块 B 紧靠在桌子的边缘;(3)剪断细线,测出滑块 B 做平抛运动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 x1,滑块 A 沿桌面滑行的距离为 x2。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写出还须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的字母__________。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剪断细线后 B 做平抛运动,要知道 B 的初速度,需要知道运动的高度和水平位移,所以还需要测量桌面离地面的高度 h;如果动量守恒,则剪断细线前后动量相等,剪断前两滑块速度都为零,所以总动量为零,剪断后, B 做平抛运动, t= , vB= = x12hg x1tg2hA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 Mv = μMgx 2,解得: vA= ,所以必须12 2A 2μ gx2满足的关系为MvA= mvB,代入数据得: M = mx12μ gx2g2h答案 桌面离地面的高度 h M = mx12μ gx2g2h1实验题 14 分练(6)17.(5 分)如图 1 所示,在竖直板上不同高度处各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相同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 A、 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离开圆弧轨道后, A 铁球做平抛运动, B 铁球进入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则:图 1(1)B 铁球进入水平轨道后将做__________;实验中只要 A 铁球能落到下面的轨道上,总能观察到 A 铁球正好砸在 B 铁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某次两个小铁球相碰的位置恰在水平轨道上的 P 点处,固定在竖直板上的方格纸的正方形小格每边长均为 5 cm,则可算出 A 铁球平抛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 s, A 铁球的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 g=10 m/s 2)答案 (1)匀速直线运动 A 球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0.3 118.(5 分)根据要求,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1)如图 2 甲所示,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后,再把木板竖立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 B 连有两条轻绳,跨过定滑轮后各拴一细绳套,分别挂上 3个钩码和 4 个钩码(每个钩码重 1 N),调整滑轮的位置,稳定后结点 B 位于 O 处,记下________和两条轻绳的方向,取下滑轮及钩码。图 22(2)如图乙所示,取某单位长度表示 1 N,用力的图示作出两条轻绳的拉力 F1和 F2;再用一个弹簧秤把结点也拉至 O 处,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F′=________N,取下弹簧秤。(3)在图丙中作出 F1和 F2的合力 F 及拉力 F′的图示。(4)对比 F 和 F′的大小和方向,发现它们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原因)。解析 (1)为使两次实验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两次拉橡皮筋,橡皮筋的伸长量应相等,为达到这一目的,开始拉橡皮筋拉到某一位置 O 时,要记录这一位置,只要第二次将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可。(2)弹簧秤的读数为 5.00 N。(3)测量值与理论值是存在误差的,因此图中的测量值 F′与理论值 F 是不重合的。所作的图示如图所示。(4)本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主要有测量误差;作图误差;弹簧秤自身重力的影响;滑轮与轻绳之间摩擦力的影响等。答案 (1) O 的位置 (2)5.00 (3)见解析 (4)测量存在误差;作图不准;弹簧秤自身存在重力;滑轮与轻绳之间有摩擦等(写出一个即可)21.(加试题)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中,小型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n1=120 匝、 n2=240 匝。在原线圈两端依次加上不同的电压,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学生电源提供的交流电压的标称值/V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V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U2/VU1/U21 4 3.9 8.22 6 5.9 11.83 8 7.8 14.8要求:(1)请算出 的值分别填入上表;U1U23(2)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 U1、 U2与匝数 n1、 n2关系应为 =__________;U1U2(3)该变压器是__________变压器(填“升压”或“降压”)。答案 (1)1∶2.1 1∶2 1∶1.9 (2) (3)升压n1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