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9260211.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12.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13.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14.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15.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16.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17.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18.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19.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0220.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安 徽 省 淮 南 二 中 2017 届 高 三 第 一 次 月 考地 理 试 卷一.单选题 (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50 分)下图是某区域地形图,完成 1~2 题。 1. 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西南向东北下表是上图所示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tan15°≈0.268 tan25°≈0.466 tan35°≈0.700) 2.若测得 a、b 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 2.5 厘米,判断 a、b 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为( )A. 农田 B.林、牧用地 C.梯田、经济林地 D.封山育林区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回答 3~4 题。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2A.东北信风强盛 B.暖流增温增湿C.盛行西风南移 D.雾霾提供大量凝结核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 10℃。与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的是 ( )A.拉萨夏季气温低 B.摩尔曼斯克港冬季不冻C.北极地区年气温低 D.城市热岛效应2016 年 8 月 5 日至 8 月 21 日,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图回答 5~6 题。5.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B.日出东北,昼短于夜且昼渐长C.受海洋影响,气温达全年最高 D.受西风影响,正值多雨的季节6.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亚马孙河 流程长、水量丰沛,内河航运发达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冬季当冷空气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就会上升冷却凝结降雪。在气象上,这种降雪称为“冷流降雪” 。烟台平均每年有 29 天的冷流降雪日,被称为“雪窝子” 。2016 年 1 月 23 日电,近日,受强寒潮影响,渤海海冰冰情发展迅速,辽东湾浮冰范围 62 海里,渤海湾、莱州湾最大浮3冰范围 5-15 海里,最大冰厚 10 厘米。读环渤海地区地形等高线图,完成 7~8 题。7.烟台号称“雪窝子” ,其影响因素包括 ( )①洋流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海陆分布 ⑤人类活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⑤ D.③④⑤8.监测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海冰覆盖面积以及分析海冰发展变化的现代化手段主要是( )A.GIS 和 GPS B.GPS 和 RS C.RS 和 GIS D.数字地球和 GIS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 为森林景观,200~400mm 为草原,小于 200mm 为荒漠。读图,完 成 9~10 题。9.森林景观出现在 ( )4A.甲 B. 乙 C.丙 D. 丁10.由材料和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蜂农为了 “追花夺蜜” ,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 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第 11~12 题。1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市场1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 1 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 1 时,则处于劣势。表 2 为我国某地形区主5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 13~14 题。 13.推断该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 原14.与该地形区相比,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质量较好,市场需求多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 地北缘) ,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 。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 的冰碛(冰川沉积的岩块物质)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5~16 题。15.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湖的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小 B.与④河相比,③河 流量季节变化大C.图中①②河流均可注入白湖 6D.与②河相比,①河流速更快16.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推测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B.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C.风浪的搬运、堆积作用 D.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城市化过程一般分为景观城市化(即可以被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的发展变化,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的变化)与人文城市化(即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人口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下图表示某城市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读图完成 17~18 题。17.该市中的 A、B 两个区域比较,有关其城市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区域较低 B.A 区域较高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18.B 区域 (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C.目前人文城市化指数较高,需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D.城市建设较落后,需提高人口素质下图是某校地理考查小组收集整理的“神秘的北纬 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719.到达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①地比②地多。 考查小组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应该是②地( )A.海拔高 B.阴雨、云雾天气多C.距海远 D.植被丰富读“我国某 地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表” 。据表完成 20~21 题。20.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21.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A.110°E B.115°E C.120°E D.125°E“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下图完成 22~23 题。 82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23.调节太阳能电池 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提高“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我国适合大范围建设“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地区,在下列四个日期中,正午时该夹角最大的是( ) A.1 月 1 日 B.5 月 1 日 C.7 月 1 日 D.10 月 1 日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 17 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 AB 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 4 米,OP 为 4 米,P 点为 AB 中点。读图完成 24~25 题。24.推断该树位于 ( )A.黑海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维多利亚湖沿岸 D.北美五大湖沿岸25.当树影顶端由 B 向 A 移动时 ( ) 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 B.非洲斑马迀往非洲赤道南部的赞比亚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孟买盛行风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9二、 综合题(本题共 7 题,其中 29,30,31 任选做 1 题,计 50 分)26. 花生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喜光热,以耕作层疏松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塞内加尔是世界重要的花生种植和花生油出口国。 读图回答:(14 分)(1)简析图示区域内大陆西岸南北气候特征的异同。(8 分)(2)推测该国主要的花生产地是甲乙丙丁中的哪一处,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6 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图10材料二:西南地区气候湿润,河流众多且流量丰富,地跨三级阶梯,落差大,水资源及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西南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境内河流的干支流上有建成、在建水电站已达几十座。(1)指出川滇两省区省会城市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 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6 分)(2)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用地理学原理为这两种观点各找出一定的理由来。 (8 分)支持的理由: (4 分)反对的理由: ( 4 分)28.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问题。(12 分)(1)②地位于①地________________方向,①地距③地约________________千米。(2)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_________;新一天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_(快或慢) ,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2 分)。(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___。(2 分)(5)比较此季节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3 分)29. 【地理—旅游地理】(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处滇西北地区。这里有中国最独特的山系,山高路险,山河并流;这里号称少数民族的风情长廊;这里保存了许多少 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观。下图为“三江并流”旅游资源分布图。11(1)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6 分)(2 )“三江并流”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请就此指出旅游开发中的应对措施。(4 分)30. 【自然灾害】(10 分)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到武汉去看海。 ”这是人们对武汉今年6、7 月份暴雨过后的一种调侃。右图是武汉某处暴雨过后的景象。试分析上述景象产生的地理原因。31. 【环境保护】(10 分)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读湘江流域图,回答问题。12分析湘江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并提出解决措施。132017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答案:(25×2=50 分)二、 综合题答案:(本题共答 4 题,计 50 分 )26. (1)相同:年平均气温高(2 分) ;不同: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大(2 分) ;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多,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少;(2 分)南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9 月) ,北部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小(2 分) 。 (共 8 分)(2)乙(2 分) ;判断理由:热带沙漠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沙质土壤更适宜花生生长(4 分) 。 (气候和土壤两个要点至少答 1 个) (共6 分)27.(1)差异:昆明年日照时数多(约 2400 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少(约 1200 小时)(2 分); 原因:昆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 分);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终年多云雾(多阴雨)天气,日照时间短(2 分)。(共 6 分)(2)支持的理由: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防洪抗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4 分)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和喀斯特地貌发育区,过多的水库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淹没有限的耕地资源;导致大量移民;危害当地生物多样性等。 (给出的支持和反对的理由都须 2点以上,每点 2 分,共 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D B C A B B B C B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C B C C C C B B C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C A D A D D1428.(12 分) (1)西北(1 分) 3330 千米(1 分)(2)18 时(1 分) 东经 90°向东到 180°(1 分)(3)快(1 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 分)(4)西北风(1 分) 寒冷晴朗(1 分)(5)②地气温比③地气温低 , (气温日较差大) (1 分)原因是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 (2 分)29.(1)①自然景观丰富,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多样;②拥有多项世界遗产、资源等级高,游览价值高;③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④交通通达性差;⑤远离客源(旅游消费)市场; ⑥生态环境脆弱。(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共6分)。(2)①保护环境和适度开发相结合;②合理控制游客数量;③鼓励生态旅游等(答出其中2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共4分)30. 自然原因:武汉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7 月份正值长江中下游梅雨时期;(2 分)降水持续时间长且多暴雨;(2 分)地处江汉平原,且市区很多地区地势低平,排水 不畅,容易积水;(2 分)人为原因: 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大,地表积水不易下渗;(2分)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水,积水成涝。 (2分) (答4点即可给满分)31. 主要环境问题: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产生酸雨危害,局部地面塌陷,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 分,任答 2 点即可)解决措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治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污水达标排放;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合理开矿;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建设与环境管理等。 (6 分,任答 3 点即可)1淮南二中 2017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Na—23 N—14Al—27 S—32 Mg—24 K—39 Cu—64 Mn—55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 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2.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H 2O含有 3NA个原子B.1 mol 甲苯含有 6NA个 C—H键C.标准状况下,22.4 L 氯水含有 NA个 Cl2分子D.2.8 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 0.2NA3. 和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O8A. 与 互为同位素21B. 等质量的 与 所含有的分子数相同6218C. 标准状况下,1.12L 和 1.12L 均含有 0.1 个氧原子62O182AD.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与 间的相互转化14.体积为 V mL、密度为 ρg/cm 3的溶液中,含相对分子质量为 M的溶质 m g,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溶质质量分数为 W% 。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mcMVW%10cp10%Wc5.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①CO、NO、P 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Ca(HCO 3) 2、SO 3、FeCl 3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③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2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⑤烧碱、次氯酸、氯气按顺序分类依次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 D.全部6. 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Fe 3+、SCN - 、CO 32- 、K + B.SO 32- 、S 2- 、Al 3+、Na + C.NO 3- 、CH 3COO- 、Ba 2+、Cl - D.SO 42- 、NH 4+ 、ClO - 、 I-7.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①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④NaHSO 4在溶于水时能电离出 Na+ 、SO 42- 、H +⑤将金属 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将负极接到废铁上,可防止金属 a被腐蚀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②④8. 已知:①2BrO 3﹣ +Cl2=Br2+2ClO3﹣ ②5Cl 2+I2+6H2O=2HIO3+10HCl;③ClO 3﹣ +5Cl﹣ +6H+=3Cl2↑+3H 2O下列按物质氧化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Cl 2>BrO 3﹣ >ClO 3﹣ >IO 3﹣B.BrO 3﹣ >ClO 3﹣ >Cl 2>IO 3﹣C.ClO 3﹣ >BrO 3﹣ >IO 3﹣ >Cl 2D.BrO 3﹣ >Cl 2>ClO 3﹣ >IO 3﹣9.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 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3+322Fe6H=+3342FeO8=e4OD.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 Al2O3制备 Al 10.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硫酸: B.0.2mol 明矾与 300mL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Al3+ +3SO 42- +3Ba 2+ +6OH - = 2Al(OH)3↓+3BaSO 4↓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11。 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 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 5种盐的是( )A.Al 2O3、SO 2、CO 2、SO 3 B.CO 2、Cl 2、CaO、SO 3C.Cl 2、Al 2O3、SO 2、SO 3 D.SiO 2、CO 2、CO、Cl 212. 不能鉴别 AgNO3、BaCl 2、K 2SO3和 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它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A.盐酸、硫酸 B.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C.氨水、硫酸 D.盐酸、氢氧化钠溶液13. 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反应:Al2O3+N 2+3C=====2AlN+3CO 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 2是还原剂,Al 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AlN需转移 6mol电子C.AlN 中氮的化合价为-3 价 D.AlN 的摩尔 质量为 41 g14. A元素的阳离子与 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下列叙述:①原子半径 A<B;②离子半径 A>B;③原子序数 A>B;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A<B;⑤A 的正价与 B的负价绝对值一定相等;⑥A 的电负性小于 B的电负性;⑦A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B的第一电离能.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⑦ B.③④⑥ C.③⑤ D.③④⑤⑥⑦2+32NFeH+N415. 某 有 机 物 A 用 质 谱 仪 测 定 如 图 ① , 核 磁 共 振 氢 谱 示 意 图 如 图 ② , 则 A 的 结 构 简 式可 能 为 ( )A. CH3CH2OH B. CH3CHO C. CH3OCH3 D. CH3CH2COOH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D.CH 3COOCH2CH3 与 CH3CH2COOCH3 互为同分异构体, 1H-NMR 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 52分)17.(14 分)CuSO 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1)现要用如右图所示的浓硫酸来配制步骤①中所需要的1mol/L的稀硫酸 480ml,需用这种浓硫酸的体积为 ml。(2)配制该稀硫酸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量筒烧杯之外还有 , 。(3)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所配的稀硫酸浓度减小 。A.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 B.定容时,眼睛仰视溶液将凹液面最低点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C.容量瓶中原残留少量蒸馏水 D.定容摇匀后容量瓶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定容到刻度线5E.量取浓硫酸时量筒内有少量蒸馏水(4)在制取硫酸铜的途径①②③,途径 能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5)请写出途径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配制 1000ml 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秤取 g 胆矾。18.(14 分) 在一条鱼、虾绝迹的小河边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如图所示).它们所排出的废液里每厂只含有 NaHCO3、FeCl 3、Ca(OH) 2、HCl 中的一种.某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 时发现①甲工厂所在河水段呈乳白色②乙工厂所在河水段呈红褐色 ③丙工厂所在河水段由浑浊变清④丁工厂所在河水段产生气泡,河水仍清.请推断:(1)四座工厂排出的废液里含有的污染物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填物质的化学式)(2)若直接从甲、丁两工厂的排水口收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澄清透明废液进行混合,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想从乙厂中的废液中提取溶质是否可以通过直接蒸干乙厂废水得到(填“是”或“否” )并说明原因 。19. (12 分)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 2N﹣CH 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 A.其结构如图 1所示(1)元素 N和 O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N O(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 ,解释其原因 。(2)Cu 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3)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 (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4)请写出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6(5)配合物 A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6)铜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 2所示①晶胞中铜原子的个数为 。②已知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铜晶胞的参数为 a = x cm则铜的密度为 g/cm3(只写出含有 x和 NA的表达式即可) 。20. (12 分)功能高分子 P的合成路线如下:(1)A 的分子式是 C7H8,则 C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试剂 b是_______________。(3)与 B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已知: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7淮南二中 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1-5 DACDC 6-10 CDBBB 11-15 CBCBA 16 D二、非选择题(共 52分)17、 (共 14分,每空 2分)(1)27.2 (2)胶头滴 管 、500ml 容量瓶 (3)ABDE (4)② (5)2H 2SO4(浓)+Cu △ CuSO4+SO2↑+2H 2O(6)25.018、 (共 14分,每空 2分)(1)甲:Ca(OH) 2 乙:FeCl 3 丙:HCl 丁:NaHCO 3(2)Ca 2+ + HCO3—+ OH— = CaCO3↓+H 2O(3)否 三氯化铁会水解,加热,水解产生的氯化氢逸出促进水解,蒸干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铁。19、 (共 12分,前 3小题每空 1分,其余每空 2分)(1)大于 N 原子价电子排布为 2s22p3,p 能级半充满,原子稳定,第一电离能较高。(2)3d 104s1(3)CS 2 (N 2O)(4)(5)sp 2 、 sp 3(6)① 4 个 ②356xAN20、 (共 12分,前 4小题每空 1分,5、6 小题每空 2分,第 7小题 4分)(1) (2) NaOH水溶液 (3)3 (4)加聚反应8(5)(6)(7)CH3|+HNO3 浓硫酸 △CH3||NO2+H2O1淮南二中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1.著名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材料表明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2.“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王位世袭制度 B.皇帝制度 C. “推恩令”制度 D.郡县制度3.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但是,在史书中敢于直刺君主之过的史学家却被皇帝赞为良史;敢于蔑视权贵、不顾皇帝求情而刚正执法的官员却被皇帝赞为清官能吏;敢于据理力争、当面顶撞皇帝的监察官员却被皇帝誉为诤臣。皇帝之所以要赞誉他们这样的人,其根本目的是A.显示自己胸怀宽阔、虚心纳谏 B.表彰敢言敢为的清正官员、彰显正义C.维护和 巩固君主专制 D.表明君主赏识清正刚直的政府官员4.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 ,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 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 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5.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2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6.“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 《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培养7.英国 1882 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 年—1889 年,英国政府参加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 84.5%。美国在 1885—1889 年,总统否决议案达 324 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 行政首脑取代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 B.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C.在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居于主导地位 D. 议会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8.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曾经与美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美国最后生效须经 A.总统批准 B.外交部批准 C.最高法院批准 D.国会批准9.近代以来,欧美各 国或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 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 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10.1871 年,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此后,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这部宪法的颁布表明 A.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统治彻底结束 B.代议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C.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统治已无可逆转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趋向统一11.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材料实质上是在 A.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C.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12.“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这里的“它”应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13.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4.“《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 ”这是指《资政新篇》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C.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15.甲午战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只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A. 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B. 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C. 日本的“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D.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16.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 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 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A.肯定了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C.强调了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17. 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以上 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1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 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19.辛亥革命后,溥仪的师傅陈宝琛常常议论:“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 ”保皇派的宋育仁发表了还政于清的演讲,一时传遍各地。这实质反映出民初A.共和国家权威与象征的建设不足 B.革命党人的影响力迅速下降C.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D.帝制和复辟仍据占思 想主流20.下图是 1907 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 。其政治寓意是A.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B.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1.“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相同 B.革命任务相同 C.指导思想相同 D.革命对象相同22.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A.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 B.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C.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D.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23.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24.1940 年 8 月 26 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 ”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5A.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25.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行动。这一行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 ① 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 ②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③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④ 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中国商周时代的国家,我们常称为宗法制国家。它是家族的扩大,是血缘关系的政治化。或反过来说也一样,是政治关系的血缘化。这种家国统一的体制起源于家族之间的征服战争。获胜的家族便成为土地和土地上人民的主人。天子是获胜家族的宗主 ,所以是被征服土地的所有者或占有者,同时也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在希腊城邦初期,国王及其家族虽然有尊显的地位,但却没有成为城邦的唯一主人。部落内部平等和公有观念普遍 延续下来,城邦属于全邦各部落人民,而不是某个家族。每个家族的代表即家长在城邦形成后都享有政治权利,具有公民身份,代表自己的家族参与城邦管理。——摘编自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 “就历史上进化的道理说,民权不是天生出来的,是时势和潮流所造就出来的。故推到进化的历史上,并没有卢梭所说的那种民权事实” ;“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 。受到卢梭“共通意志”的影响,中山先生主张全民政治观念,即直接民权观念,因为卢梭所谓“共通意志” ,必须由国民亲自参加,不能假6手他人。——摘编自胡伟希《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周时代和古希腊城邦初期人民的政治角色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10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关于民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意义。 (8 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古代至近代民权思想的演变规律。 (2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 分)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请回答:(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 19 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 分)材料二 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 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2)据材料二, “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 1787 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6 分)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巩固和完善其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7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6 分)28.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概括材料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8淮南二中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D D C B D B C D C B B B B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B D A C A A C B C D B D二、非选择题26【答案】(1)不同:商周时代的人民是天子的臣民或家臣,古希腊城邦初期的人民是城邦的公民。(2 分)原因:商周时代,中国是农耕经济,宗法等级社会,家国同构;天子是绝对的宗主,是最高统治者。(4 分)古希腊商品经济繁荣,实行城邦民主制,城邦内部平等,公有观念盛行;城邦属于全邦人民,人民享有宗主权利,具有公民身份,参与城邦管理。 (4 分)(2)观点:反对天赋人权;认为自由应该有一定限制,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强调主权在民。 (4 分,答对 2 点即可)意义:促进了国民的思想解放和公民意识的觉醒;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4 分)(3)从臣民到公民;从专制到民主。 (2 分)27【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 “国王统而不治”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6 分)(2)问题: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分配;大州和小州的矛盾。 (2 分)解决:联邦政府拥有大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选举中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 (4 分)9(3)特点:形成和完善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体现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启蒙思想;政治运行机制规范化、法制化。 (6 分)28【答案】 (12 分)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第一种观点: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 第二种观点: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