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习题(打包3套)岳麓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习题打包3套岳麓版.zip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习题打包3套岳麓版.zip
201610280156.doc
201610280157.doc
201610280158.doc
  • 全部
    • 201610280156.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57.doc--点击预览
    • 20161028015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 1 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训即时演练 岳麓版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1)列举商鞅“惩奸宄” “务耕织” “尚军功” “孥贫怠”的具体措施。(各举一例即可)(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解析:(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2)依据材料“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等。答案:(1)措施:惩奸宄——什伍连坐,轻罪重刑;务耕织——奖励耕织;尚军功——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孥贫怠——重农抑商。(2)评述: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商鞅的各项新法令适应了秦国争霸战争的需要,实现了富国强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评价看到了商鞅之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中肯的。另一方面,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这也是应该看到和指出的。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材料二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材料一中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改革的哪项措施最能证明这一观点。(2)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 ,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作答;“措施”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是开放性的探究题,选择观点论述,可从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军事实力的衰弱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等角度思考论述;也可以从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等角度思考论述。答案:(1)原因:注重改革策略(或运用迂回的策略排除改革阻力)。措施:如迁都洛阳。 (2)观点一: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 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同时也造成了鲜卑族内部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 2观点二: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 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3.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 ,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做“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 ,据材料一中“市易” “市易司”说明是实行市易法,材料二中“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说明是均输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府收入和市场垄断视角分析成效。第(2)问第一小问从“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可知是青苗法;第二小问从“吏缘为奸” “州县之事不胜烦”等信息中概括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建议可以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的关系角度思考作答。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 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青苗法。 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3)建议: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4.(2016·山东临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约公元前 360 年,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宣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材料二 宋人《元城语录》记载了王安石和司马光就用人问题的一段对话:公(司马光)常谓安石曰:“介甫行新法,乃引用一副真小人或在清要,或在监司,何也?”安石曰:“方法行之初,旧时人不肯向前,因用一切有才力者,候法已成即逐之,却用老成者守之。所谓智者行之,仁者守之。 ”3公曰:“介甫误也。君子难进易退,小人反是。若小人当路,岂可去也,必成仇敌,他日将净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孝公《求贤令》和商鞅入秦的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之初的用人原则并进行简要评价。解析:(1)依据材料一文字以及图片信息分别从人才汇聚和秦国富强以及国家统一的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原则,从材料二中“因用一切有才力者”的信息来概括;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材料二中“小人反是。若小人当路,岂可去也,必成仇敌”的信息从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导致失败角度回答。答案:(1)影响:《求贤令》发布后,商鞅等各类人才入秦;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为统一中国奠定基础。(2)原则:支持变法, “有才力者” 。评价:唯“才力”用人,能够保证变法之初新法的顺利实施;忽视品德,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 2 讲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训即时演练 岳麓版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61 年法令规定)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在订立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仍有“暂时义务” ,交租和服役依旧。宅旁园地可随时赎取,赎取份地须得地主同意后订契约。农民在赎地时一次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由国家银行垫付,农民在 49 年内连利偿还……政府只规定(份地)最高和最低定额,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如农民现有份地超过当地定额标准,地主割去超过部分,低于最低额则不补。在实行中地主总是利用各种手段割去农民份地中的最肥沃部分。 “割地”面积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 18%。——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1854—1887 年部分省区土地价格的变动情况。(单位:卢布)自由市场上每俄亩土地价格省名1854—1859 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1861 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价格 1863—1873 年 1882 年 1887 年沃罗涅日 25.93 33.11 69.26 41.07 53.87 82.41库尔斯克 30.14 40.91 75.55 40.42 81.78 112.22——李桂英《亚历山大二世 1861 年农民改革研究》(1)1861 年,在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据材料一、二概括其具体体现。 (2)“如果用一种客观、全面的眼光看待这场改革,农民并不全然是输家。 ”据材料一、二论证这一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对俄国政治、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问围绕设问,据材料信息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从改革有利于农民角度来思考;第二小问紧扣材料,迁移所学从政治、经济及近代化角度分析归纳。答案:(1)体现:农民在订立契约前须继续向地主服役;地主有权决定份地的具体面积;地主利用“割地”规定割走农民份地中最肥沃部分;规定的赎金高于当时的地价。 (2)论证: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解放);借助国家提供的贷款,农民获得具有永久使用权的份地;地价上涨使农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影响:有利于缓解社会危机,稳定社会秩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和原料,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加快了近代化进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厂,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材料二 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日本帝国的兴亡》材料三 他们却下意识地执行起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选择原理” ,将“西方文明”中不2符合“日本国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剔除,而这些很可能就是“西方文明”(实际上是现代文明)中的精髓所在。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现代”社会,而日本“向西方学习” ,最终落实到以德国为榜样,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学习西方的主要政策。(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的依据是什么?此“失误”对日本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2)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评价,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第(3)问,从材料“予以剔除” “精髓所在” “德意志帝国……‘现代’社会”等关键信息分析回答。答案:(1)政策:“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2)告别旧日本:废藩置县,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废除等级身份;建立君主立宪制;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文明;建立新式军队;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等。尚未到达新日本: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人民不能完全获得自由和权利。(3)依据:排除现代文明的精髓;以现代化发展尚未完全的德国为榜样。影响:建立了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近代天皇制度;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01 年 1 月 29 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方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 ”“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根本不同。第(1)问可从两者的形式、侧重点、学习的对象方面分析。第(2)问“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领导者、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态度、具体执行情况、结果等方面分析;“实质”要突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维护其统治是根本目的。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4.19 世纪中期面对西方的侵略,中日两国作出了不同的应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比它的近邻更快并成功地对西方的挑战作出了回应呢?为什么中国不能呢?——费正清《东亚:近代的变化》3材料二 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促进了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它也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外国的压迫。佩里的舰队在能看得见首都江户的地方航行;几星期内,全日本便都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相反,面积辽阔、人口稠密的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或不受西方的影响,反而充当传统观念和传统势力的储藏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习惯和感觉方式方面存在差别,这一差别无疑有这样的一个结果:在中国人不断后退,并很可能会继续后退到帝国彻底崩溃时,日本人即使不实际处于逐渐进步的状态之中,也处在从即将洒向他们的一片强光中得益的状态之中,处在利用那些中国人不屑一顾、而日本人在开始更加了解我们时多半不但能够采纳并急于采纳的进步和发明的状态之中。(1)材料二、三是如何回答材料一中的问题的?(2)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三中的观点?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概括即可,材料二主要讲述中日地理位置特点导致的差异,材料三“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习惯和感觉方式方面存在差别”回答了中、日面对西方侵略的回应不同。 第 (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三有一定道理,但造成材料一所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全面分析造成材料一现象的原因。答案:(1)材料二:日本地理位置独特、面积小、人口少,有助于他们迅速传播和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有利于凝聚民族向心力,对外作出一致回应;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利于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内地传统观念和传统势力难以改变,不利于对外迅速作出一致回应。材料三:中日两国人民的习惯和对外来事物的感觉方式不同,中国人对外来事物不屑一顾,日本人则有较强的适应性,乐于接受和采纳。(2)两段材料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看到了造成中日差异的部分因素,但没有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传统、国际环境等角度全面解释中日差异的原因。(言之有理即可)1【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 3 讲 中外重大改革规律认知集训即时演练 岳麓版1.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 。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 (2)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等信息可推断商鞅变法实行连坐制及严酷法律。第二小问效果,根据材料一“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可推断秦国的战斗力增强;根据材料“秦民大悦”“乡邑大治”可推断社会秩序良好。(2)根据材料二“免而耻”可推断道德观念淡薄;根据材料二“恐惧和贪欲”可推断存在重利轻义的风气;根据材料“严刑峻法”可推断出好战嗜杀。答案:(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影响: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成,容易导致暴政。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孝文断北语而改姓元,是亡其祖也,不惟失德,实非吉兆。——乾隆帝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材料二 鲜卑族“尚勇、纯朴,好射猎”的性格,造就了他们团结、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正是由于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品质,造就了强盛的北魏王朝。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的断胡语、改胡姓、禁胡服,不仅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摒弃,更是对其民族精神的摧残。孝文帝不顾民族差异想通过改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来“中夏正音” ,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践踏和否定。孝文帝的改革,对当时社会发展和本民族的进步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而是他本人对汉文化的仰慕向往和好大喜功,是不顾本民族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冲动,是对本民族的一种否定。——摘编自付义汉《孝文帝迁都改革与北魏亡国析》(1)概括上述材料中对北魏孝文帝的不同看法及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其人其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可取之处。解析:(1)第一问看法,根据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2者也”得出第一种看法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根据材料一“魏孝文断北语而改姓元,是亡其祖也,不惟失德,实非吉兆”和材料二“不仅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摒弃,更是对其民族精神的摧残……是对本民族的一种否定”可知第二种看法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第二小问理由,对于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方面回答,对于第二种看法,根据材料二“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践踏和否定” ,从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消极影响回答。(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改革,加快了鲜卑族汉化(封建化)的进程,同时他个人大无畏的勇气与决心、坚强的意志,保证了改革的顺利开展,也值得肯定。答案:(1)看法:第一种是肯定。理由:孝文帝改革注重学习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看法:第二种是否定。理由: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摒弃了鲜卑民族文化,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践踏和否定,不利于社会发展和本民族进步。(2)可取:整顿吏治,打击腐败;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加快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孝文帝高远的眼光、大无畏的勇气与决心、坚强的意志,保证了改革的顺利开展。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 ,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践,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 …… 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中哪几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效果。(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经济工作的看法。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可见是市易法,材料二“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可见是均输法,材料三“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可见是青苗法。第二小问积极效果,根据所学知识,王安石这些措施,能够打破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2)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政府不能干预太多;政府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材料三中“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说明改革要完善监督机制;王安石关注民生的初衷值得肯定。答案:(1)措施: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2)看法:政府不能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完善监督机制;关注民生。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明初,漕运方式是水陆兼挽,参以海运。……永乐十三年,运河全线畅通,明3王朝行“支运”之法,以运河漕运取代“海(河)陆”兼运。具体为:各地漕粮先由当地民户运至指定的粮仓,再由各地卫所军官分段递运至京。此法每年四次,运粮达三百余万石。宣德六年,明廷……始行“兑运” ,实行军民联运。先由农户运粮至粮仓附近各府州县水次(码头),交兑给官军领运,再由官军全力负责运往京师,粮户只需按道里远近,给官军以一定数量的耗米和轻资银作为酬劳。至成化七年才被“长运”法取代。……“长运”又名“改兑” ,是直达法。它是让运军直接赴江南各州县水次交兑,然后径直运往京师,免除农民长途运粮,只是在原有的加耗之外,每石加米一斗,充作渡江费。长运法是明代漕运方式不断变革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比较完善的一种漕运方式。——整编自吴琦《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代漕运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漕运改革的历史作用。解析:(1)根据材料“以运河漕运取代‘海(河)陆’兼运”归纳出从海(河)陆兼运到基本仰赖运河漕运;“粮户只需按道里远近,给官军以一定数量的耗米和轻资银作为酬劳”看出漕运专业化,由熟悉水情的漕军就近兑运;“长运法是明代漕运方式不断变革的产物”看出多次改革,组织管理逐渐完善。(2)根据材料得出保证了南粮北运,保障了京师和北方军民的粮食供应,结合所学,从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商业的发展的角度作答。答案:(1)特点:从海(河)陆兼运到基本仰赖运河漕运;漕运专业化,由熟悉水情的漕军就近兑运;多次改革,组织管理逐渐完善。(2)作用:保证了南粮北运,保障了京师和北方军民的粮食供应,有利于国家稳定;减轻人民的负担,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漕运的畅通,带动商业发展,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 1812 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现象”的理解。解析:(1)材料一中“西方的脚步”是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旧制度”是指沙俄政治上的专制制度,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这一制度的腐朽和落后。(2)“一个奇特现象”是指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全面学习西方,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直到生活习惯的西化;但同时也保留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如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或工业革命的影响)“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2)理解: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严重滞后;全面西化的同时还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和文化;明治维新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但也“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如形成近代天皇制、武士道精4神、神道崇拜等。(可以从明治维新特点角度回答,也可以从明治维新具体内容方面回答,还可以直接对材料进行解释和举例)(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梁启超传》材料二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光绪大事汇鉴》(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启超的认识。解析:(1)据材料一“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得出改革家威望不足;据“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 “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得出变法过急;据“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得出用人不当;据“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得出失去改革时机。(2)结合所学,从注重宣传、变法要迅速推行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评析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原因:改革家威望不足;变法过急,缺乏成效;用人不当;失去改革时机,导致政变发生。(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认识:注重思想宣传,舆论鼓动;变法要迅速推行。(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评析:一方面,梁启超的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迫切改变中国落后局面的愿望。但另一方面,他没有看到变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缺乏经济基础;也忽视了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难以贯彻实施;仅限于上层,忽视民众力量;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缺乏改革环境;在变法过程中,不讲策略,没有成熟的可行性方案。(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