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课件+习题)(打包12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课件习题打包12套.zip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课件习题打包12套.zip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2017030737.doc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课件2017030746.ppt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大气的运动规律试题2017030736.doc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2017030745.ppt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3讲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2017030735.doc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3讲水体的运动规律课件2017030744.ppt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试题2017030734.doc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2017030743.ppt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试题2017030733.doc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课件2017030742.ppt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6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2017030732.doc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6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2017030741.ppt
  • 全部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2017030737.doc--点击预览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课件2017030746.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大气的运动规律试题2017030736.doc--点击预览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2017030745.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3讲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2017030735.doc--点击预览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3讲水体的运动规律课件2017030744.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试题2017030734.doc--点击预览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2017030743.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试题2017030733.doc--点击预览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课件2017030742.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6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2017030732.doc--点击预览
    •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6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2017030741.ppt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 1 讲 地球的运动规律试题一、选择题1.(2016·江西重点中学联考)据中国气象网,北京时间 2016 年 1 月 6 日 06:08:21 是小寒。小寒时节(小寒后约 15 天)多是我国最冷时节,也是雾霾多发时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寒时刻布宜诺斯艾利斯刚进入夜半球B.小寒后马达加斯加岛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此刻全球 10.5 个时区进入新一天D.来年小寒时刻为 1 月 6 日 11:55:07解析: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纬 34.6°,西经 58.4°,当北京时间为 1 月 6 日 06 时时,由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西三区,所以其区时是 5 日 19 时,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应该处于白天,故排除选项 A;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当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故排除选项 B;2016 年 2 月份为 29 天,因而来年小寒时刻为 1 月 5 日,故排除选项 D;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2016 年 1 月 6 日 06:08:21 时,东 12 时区为10:08:21,此刻全球大约 10.5 个时区进入新一天,故选项 C 正确。答案:C(2016·河南洛阳市模拟)上海某同学准备在双节期间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他在“去哪儿网”预定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据图完成 2~3 题。2.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东八区)至纽约(西五区)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A.24 小时 50 分钟 B.15 小时 55 分钟C.14 小时 55 分 D.13 小时 55 分3.该同学到达纽约时,全球与纽约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A.大于一半 B.一半C.小于三分之一 D.三分之一解析:第 2 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上海飞往纽约,是北京时间 11:30 起飞,纽约区时14:25 到达,两地相差 13 个时区,即相差 13 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规律,当西五区是 14:25,东八区为 9 月 21 日 3:25,则上海飞往纽约需要 15 个小时 55 分钟,故选 B项。第 3 题,该同学到达纽约时,全球约 3/4 与纽约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答案:2.B 3.A(2016·山西忻州一中质检)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一年中 6 个偶数月昼长(本月昼长之和,2单位:小时)曲线分布图。读图,完成 4~5 题。4.在第⑥偶数月( )A.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C.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在不断变长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5.在第④偶数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天山的牧民正在把羊群往天山山脚下迁移B.开普敦炎热干燥C.我国珠江流域已进入汛期D.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气压值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解析:第 4 题,北半球各地 12 月份昼最短,所以第⑥偶数月应为 10 月。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在 1 月初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A 错误;6 月 22 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B 错误;10 月份,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短,C 错误,D 正确。第 5 题,第④偶数月昼长最长,应为 6 月份。天山牧民冬季把羊群赶往山麓地带,A 项错;开普敦在南半球,为地中海气候,6 月为其冬季,温和多雨,B项错;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冬季为高压区不是最大值,D 项错。答案:4.D 5.C(2016·江苏扬州中学质检)图 1 为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景观图。读图,回答 6~7题。6.图 2 中能反映“标志塔”正午塔影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7.图 3 中能反映夏至日“标志塔”塔影顶点移动轨迹的是( )3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 6 题,考查太阳方位。当 6 月 22 日,直射北回归线,影长为 0,而后其他时间太阳直射点在标志塔的南方,塔影朝北,结合图 2 判断为②,选 B 项。第 7 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此地日出东北,影子朝向西南,正午时分,影长为 0;日落西北,影子朝向东南,结合图 3 判断为①,故选 A 项。答案:6.B 7.A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 OA、OB 为日期界线,O 点为极点,在 P 点看北极星高度为 70°。读图,回答 8~9 题。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135°W) B.(20°N,0°)C.(20°S,135°W) D.(20°S,0°)9.关于 P 点所示等白昼时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 O 点方向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向 O 点方向缩小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短C.向 A 点方向扩大期间,沈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向 A 点方向扩大期间,北半球各地正午物影由长变短解析:第 8 题,根据“P 点看北极星高度为 70°”可知,P 为 70°N,进一步推出 A 为45°E,且地方时为 O 点,所以地方时为 12 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 135°W。根据图中信息可知,P(70°N)点开始出现极昼,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值与开始出现极昼纬度数互余,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 20°N,A 项正确。第 9 题,P 点所示等白昼时线向 A 点方向扩大期间,即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回归线移动,沈阳距离太阳直射点会越来越近,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 项正确。答案:8.A 9.C(2016·淮安市淮海中学质检)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表4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读图,回答 10~11 题。10.有关该光照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直射点位于(0°、120°W)B.此时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 2∶1C.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D.此时丙地看到太阳位于东南方地平线上11.三个月后,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 )A.巴西高原草木葱绿B.南、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方向一致C.东亚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北部均盛行东南风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解析:第 10 题,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说明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极点为北极点,120°E 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太阳直射的经线;该日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赤道,A 项错误;图中 60°W 地方时为 0 点,该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之间为新的一天,另一部分为旧的一天,则此时新、旧两天的范围之比为 2∶1,B 项正确;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因此图中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丁、乙、甲、丙,C 项错误;此日为二分日,丙地此时刚好日出,太阳位于正东方地平线上,D 项错误。第 11 题,根据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可知,此日为春分日,三个月后为夏至日。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进入旱季,草木枯黄,A 项错误;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而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B 项错误;东亚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北部分别为夏季和冬季,均盛行东南风,C 项正确;非洲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时温和多雨,D 项错误。答案:10.B 11.C二、非选择题12.(2016·河南天一联考)下图示意地球昼夜分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C 点昼长是__________________;F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2)A、B、C、D、E、F 六点的自转速度、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和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分别怎样排序?(3)A、B、D、E、F 五点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 B 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解析:第(1)题,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D 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它互余,D 点为 0 时,经度为 45°W,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与它相差 180 度,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135°E)。C 点正好日出,经度为 33°E,地方时为 5时 12 分,根据公式计算其昼长为 13 小时 36 分。F 点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中间,纬度为45°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计算得出其正午太阳高度。第(2)题,自转速度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第(3)题,A、B、D、E、F 五点全部进入新的一天时,只有 A、F 为 24 时,F 此时为 15 时,还要经过 9 个小时。B 点地方时比 A 点早 6 个小时,因此 B 点届时为 6 月22 日 6 时。答案:(1)(23°26′N,135°E) 13 小时 36 分 68°26′(2)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 EA=CFBD;此时正午太阳高度 A=CFEBD;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 EA=CFBD。(3)9 6 月 22 日 6 时13.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此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 23.5°。读图,回答问题。(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__小时。(4)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 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解析:第(1)题,由图中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经度为西经度,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可知为西半球。甲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 6 时。第(2)题,由图中晨昏线与6经线相交关系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甲地位于 37.5°W 与 22.5°W 之间的中点位置,故可推知甲地经度为 30°W,由上题可知甲地地方时为 6 时,而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 12时,由此可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60°E。第(3)题,甲地为 30°W,地方时为 6 时,乙地经度为 22.5°W,即可算出乙地地方时为 6:30,而乙地正好位于晨线上,即可知乙地该日 6:30 日出,再根据昼长=(12 时-日出时间)×2,即可算出乙地白昼时间长约 11 小时。第(4)题,由题可知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10°N,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算出该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为 69°,由此推出,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69°。答案:(1)西 6 (2)北 东经 60° (3)11 (4)69°1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 2 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试题一、选择题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期。下图为国家气象局发布的 2016 年 2 月 6 日的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的预报。读图,回答 1~2 题。1.关于 2 月 6 日烟花爆竹燃放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范围内有极不适宜区域出现B.不适宜燃放地区多分布于东部经济地带C.成都平原地区较江汉平原更适合燃放烟花爆竹D.平原地区普遍比高原山地地区更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2.爆竹燃放时将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燃放污染与地形和气象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A.盆地地形区,气流不易扩散,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容易造成严重污染B.高压控制区,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容易向外扩散,因此污染较轻C.冬天的北方地区,晴朗天气下的晚上比白天燃放更容易造成污染D.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的污染与该地风速呈负相关解析:第 1 题,该日没有极不适宜区域出现,A 项错;不适宜燃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陆的一些河谷、盆地等地形区,B 项错;成都平原和江汉平原均不适合燃放烟花爆竹,C 项错;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比高原山地地区更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第 2 题,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故选择 B 项。答案:1.D 2.B“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 30 ℃,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凉爽的小气候。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 3~5 题。23.对“冷岛效应”形成的原理解释合理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绿洲区空气以上升运动为主B.在垂直方向上,沙漠区空气以上升运动为主C.在水平方向上,高空空气平流作用较弱D.在水平方向上,近地面空气平流作用较强4. “冷岛效应”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①不利于绿洲地区污染物的扩散②有利于抑制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③不利于提高环境承载力④有利于绿洲地区与沙漠地区热量的交换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第 3 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 “冷岛效应”分布区在水平方向上,高空空气平流作用较强,近地面空气平流作用较弱;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容小,沙漠增温比绿洲快,沙漠区空气以上升运动为主,绿洲区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但绿洲作为一个冷源,会使先下沉的那部分空气冷却,因此,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第 4 题,“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同时也不利于绿洲地区污染物的扩散;“冷岛效应”还会形成一种凉爽的小气候,因此,有利于提高绿洲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还可以抑制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第 5 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天山及其以南地区,甲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为沙漠区;乙地位于天山北侧,降水较多,且位于汇水区,绿洲面积较大, “冷岛效应”明显;丙位于天山顶部,应为高山冰雪带;丁地位于天山南坡,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答案:3.B 4.A 5.B(2016·湖南郴州市模拟)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 6~7 题。36.②地区降水( )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C.秋冬多雨 D.全年多雨7.①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 )A.葡萄酿酒 B.橡胶加工C.甜菜制糖 D.油菜制菜籽油解析:第 6 题,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据图可知①地夏季斜率大,降水多为季风气候,②地冬季斜率较大,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第 7 题,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油菜的生长,故 D 项对。答案:6.A 7.D(2016·浙江六校联考)读 50°N 纬线(图甲)和 180°经线(图乙)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 8~9 题。8.甲地该月( )A.农作物冻害严重 B.林中光线较强C.沙尘暴盛行 D.盛行东南季风9.乙、丙两地气压中心( )A.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C.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4D.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解析:第 8 题,读图可知,在(50°N,90°E)附近出现高压,说明此时为亚欧大陆的冬季。甲地位于我国东北,我国东北冬季不种作物,故不发生冻害,冻害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A 项错;冬季树木落叶,树木枝叶稀少,太阳光能直接照射到林中地面,B 项对;冬季主要是寒潮,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C 项错;冬季我国东北盛行西北风,D 项错。第 9 题,读图判断,乙气压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丙为夏威夷高压。因此两个气压气流均是顺时针流动,A 项错;中心气流均是下沉气流,B 项错;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出现在冬季,夏威夷高压全年存在,夏季强,冬季弱,C 项错;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形成,夏威夷高压是动力作用形成的高压,D 项对。答案:8.B 9.D(2016·河北唐山一中调研)下图为 2015 年 12 月 26 日 8 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10~11 题。10.图示时刻( )A.上海风力大于北京 B.②地为台风中心C.①地气压值小于②地 D.北京吹东北风11.此时控制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C.准静止锋 D.暖锋解析:第 10 题,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判断,图示时刻上海的等压线比北京稀疏,风力小于北京,A 项错;②地纬度高,不是台风的源地,是低压中心,B 项错;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①地气压值大于②地,C 项错;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北京吹东北风,D 项正确。第 11 题,根据等压线数值,此时控制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高压中心,即反气旋,B 项对。答案:10.D 11.B二、非选择题12.(2016·河北百校联盟大联考)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下图分别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图(图甲)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图乙)。5(1)若此刻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 a、b、c、d 四段中的哪一段?判断理由是什么?(2)此刻 M 地风向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3)N、P 两地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比较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相同点 不同点N 地P 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图示北大西洋为低压区,同纬度大陆气压值高于海洋,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第(2)题,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状况,考虑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 M 处风向偏转成偏西风。第(3)题,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终年温和湿润。N 地与 P 地相比,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大,加之北大西洋暖流流经,降水较多。答案:(1)d。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2)偏西风(或西南风) 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偏转成偏西风。(3)相同点 不同点N 地 降水量较多P 地全年湿润降水量较少原因 位于为40°~60°大陆 N 地比 P 地纬度高,N 地处于西风中心控制区,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强(或 P 地位于西风边6西岸,常年受西风控制缘控制区,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弱)13.“阳光动力 2 号”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所需能量完全由太阳能电池提供。2015年 3 月 9 日从阿联酋起飞,开始了计划为期 5 个月的环球飞行。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飞行路线示意图。材料二 凤凰城和亚特兰大部分环境特征表。气温(℃)城市 纬度 海拔 1 月平均高温1 月平均低温7 月平均高温7 月平均低温凤凰城 33°31′N 340 米 19.6 7.1 41.4 28.3亚特兰大 33°46′N 350 米 11.2 1.0 32.1 22.3(1)目前,太阳能作为飞机飞行动力的缺点有哪些?(2)简述“阳光动力 2 号”此次试飞在时间和线路选择上的特点和理由。(3)“阳光动力 2 号”飞行起点地的气候有什么特征?(4)读凤凰城与亚特兰大环境特征表,分析两城市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解析:第(1)题,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是其本身分布密度较小,而太阳能的分布又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所以太阳能资源不稳定。第(2)题,起飞时间为 3 月 9 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时北半球光照强烈,可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量,为飞行器提供能量;而从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北半球副热带地区,这里空气下沉为主,干燥、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强烈。第(3)题,起飞地点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第(4)题,对比发现凤凰城气温较亚特兰大高。主要因为凤凰城地处西岸内陆,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冬季受地形阻挡,不易受北方冷气影响。亚特兰大,夏季受东南风影响,多雨;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此问题的分析,主要从气候的影响因素着手,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答案:(1)太阳能密度小;受天气影响大。(2)时间上选择在夏半年,这是北半球光照最强的季节,可获得最大的飞行动力;飞行线路上选择在副热带,这个带多副高控制,天气晴好,有利于获得飞行太阳能,也有利于飞行。(3)终年高温干燥。7(4)凤凰城气温较亚特兰大高。原因:凤凰城地处西岸内陆,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冬季受地形阻挡,不易受北方冷气影响。亚特兰大,夏季受东南风影响,多雨;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1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 3 讲 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一、选择题(2016·北京市海淀区期中)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常年冰雪覆盖,地下水经过 50年的过滤和矿化,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目前,当地政府在水源地建立了保护区,实行全天候水源保护。读图,回答 1~2 题。1.矿泉水形成过程中( )A.依次经过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增加了矿物质含量,实现物质迁移C.地下径流的流向仅受到地势的影响D.水源的出露得益于独特的向斜构造2.对水源地的保护说明( )A.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不连续B.水资源是不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C.水体污染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D.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冰川需加强保护解析:第 1 题,昆仑山冰雪融化下渗至砂岩透水层,在重力作用下向海拔低处流动,地下水经过 50 年的过滤和矿化,增加了矿物质含量,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实现了物质迁移。第 2 题,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水资源是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水体污染不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答案:1.B 2.D(2016·连云港期末)下图为甲河水系及该河干流下游某水文站各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3~4 题。23.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月流量均较小B.流量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C.夏半年流量较冬半年小D.冬半年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多,流量大4.下面四幅地理景观图中,与甲河中下游地区相似的是( )A.a B.bC.c D.d解析:第 3 题,根据经纬度判断,甲河是亚马孙河,属热带雨林气候区,各月流量均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小,与气压带移动有关。根据右图曲线,夏半年流量较冬半年大,冬半年降水少,流量小。第 4 题,甲河中下游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选项中 a 是热带草原景观,b是热带雨林景观,c 是温带落叶林景观,d 图是温带草原景观。答案:3.B 4.B(2016·浙江名校联盟联考)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读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和地形关联图,回答 5~6题。5.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6.如果该河流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A.水体污染严重 B.荒漠化加剧C.地下水位上升 D.水土流失加剧3解析:第 5 题,根据上图可知,基流系数随着温度、海拔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该地区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为高山的冰雪在温度越高的时候融化越多,河流的基流越多,基流系数越大,根据提供的四个选项可知,我国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第 6 题,根据上题的结论,该河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若该河流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下游水资源变少,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下游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严重。在降水较少的下游地区,水土流失不明显。答案:5.D 6.B(2016·安徽合肥市质检)读澳大利亚西部某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 7~8 题。7.导致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 )A.地形 B.太阳辐射C.洋流 D.海陆分布8.乙地周边海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解析:第 7 题,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说明西部海域水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水温。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故 C 项正确。第 8 题,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均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位于上升补偿流的海域。乙地周边海域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鱼饵丰富,形成渔场,故与秘鲁渔场的成因相似,故 D 项正确。答案:7.C 8.D(2016·豫东、豫北名校联考)读某远洋运输公司货运航线示意图,完成 9~10 题。49.该公司货轮运输过程中平均比较节省动力的航段为( )A.天津→香港 B.曼萨尼约→釜山C.巴尔博亚→圣地亚哥 D.横滨→宁波10.卡亚俄→圣地亚哥航段附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使沿岸地区降水增加B.使沿岸热带沙漠带呈南北延伸状C.使船只航行污染程度加剧D.冷暖水交汇,形成渔场解析:第 9 题,曼萨尼约→釜山的航线先向南利用加利福尼亚寒流,然后向西利用北赤道暖流,最后向北利用日本暖流,因而在运输过程中比较节省动力;天津与香港之间,冬季海水自北向南流动,夏季海水自南向北流动;巴尔博亚→圣地亚哥为逆流航行;横滨→宁波的北段为逆流航行。第 10 题,卡亚俄→圣地亚哥航段受秘鲁寒流影响,沿岸地区因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沿岸沙漠带南北延伸;此处虽形成渔场,不是冷暖水交汇所致,是上升冷水流带来营养物质;另外,洋流利于污染物扩散,但加大污染范围。答案:9.B 10.B(2016·福建泉州质检)下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题。11.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C.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解析: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②时,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但是最小值是一天,不是一个季节,A 项错。非洲热带草原北半球部分一片枯黄,南半球部分5草木茂盛,B 项错。冬季,北太平洋的气压比同纬度陆地上低,C 项错。冬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 项对。答案:D二、非选择题12.(2016·河南顶级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5 年 4 月 3 日晚至 5 日,武汉连续降雨导致城区局部发生严重内涝。继 2013年遭遇 50 年一遇大暴雨之后,武汉市政排水能力又一次受到网民质疑,网民调侃“到武汉看海” 。材料二 近期无锡公布了《无锡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未来的无锡城,将能像海绵一样吐纳雨水。材料三 图 1 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材料四 图 2 为无锡所在地区河流径流量曲线图,图 3 为海绵城市建成后无锡地区河流预计流量过程曲线图。(1)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试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地理背景。(2)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比较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 2,试分析无锡地区河流流量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 3 中的预计流量过程曲线,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解析:第(1)题,城市内涝的发生有四个影响因素:①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降水;②地面下渗能力减弱;③调蓄洪水的湖区或者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④绿化面积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被削弱。从这四个方面来考虑,细究其原因就可以得出结论。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湿地公园、拦水坝等增加,海绵城市蒸发(腾)的量增加,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6量大大减少。第(3)题,由图 2 可以看出,无锡地区河流流量夏季大于冬季,6、9 月前后出现两个峰值,7、8 两月流量较少。结合无锡的位置考虑,无锡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5、6 月份梅雨季节和随之而来的 7 月份的伏旱天气,正好符合了图中的曲线规律。第(4)题,海绵城市建设后,流量的变化会比较滞后,且比较和缓,结合无锡地区河流流量的变化特点,虚线②符合了海绵城市建设后的水位变化。答案:(1)气候异常,降水偏多,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极端天气;城市化的发展,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湖泊、河塘、湿地等被人为破坏,降低了天然水体的调节功能;绿化面积的减少,使得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城市硬化面积的扩大,使得下渗减少。(2)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3)总体是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6 月和 9 月前后有两个峰值,7、8 月份是低谷 受季风影响,降水主要在夏季;6 月和 9 月出现高峰是由于雨带迁移(6 月高峰是由于梅雨期间,降水多,9 月份的高峰是由于雨带南撤带来的秋雨);7、8 月份低谷由于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4)②13.(2016·鄂东南教改联盟期中联考)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表为东海沿岸海区表层平均水温。季节海区 春 夏 秋 冬长江口区 13.0 27.5 15.4 6.2浙江中部 13.8 27.8 17.6 8.6浙江南部 14.2 27.7 18.9 12.2福建东部 16.9 26.3 19.5 12.9材料二 东海海区夏季表层水温分布图(图 1)和东海海区冬季表层水温分布图(图 2)。(1)在图 2 中,124°E 海域有一洋流,请判断其洋流性质并说明判断理由。(2)指出图 2 中 124°E 海域洋流势力较弱的季节,简析其成因。(3)简述东海沿岸近海区(大致 124°E 以西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解析:第(1)题,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此区域的洋流为由南向北流的暖流。第(2)题,冬季时受西北季风影响洋流势力较弱。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夏季表层海水温度比冬季高;水温整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冬季尤其明显,夏季海水温度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7差大。答案:(1)暖流。等温线向北凸,表明洋流所在海域水温较附近海域水温高。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表明该洋流近似由南向北流,故为暖流。(2)冬季。该海区地处东亚季风区,冬季盛行强劲西北季风,而洋流由东南→西北流,风向与洋流流向相反,削弱了洋流势力。(3)夏季表层海水温度比冬季高;水温整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冬季尤其明显;夏季海水温度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1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 4 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试题一、选择题(2016·山东文登市模拟)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很多独特的造型。读下列“蘑菇”图,回答 1~2 题。1.图中“蘑菇”最可能位于( )A.黑龙江、吉林 B.黑龙江、台湾C.西藏、新疆 D.内蒙古、新疆2.对于“蘑菇”形成的过程,以下解释可信的是( )A.甲地冰川作用显著,冰川漂砾保护下部冰体不易消融而形成B.甲地冰川作用显著,冰川将漂砾带至冰柱上沉积而形成C.乙地风化作用显著,下部风化作用更强烈使岩石破碎而形成D.乙地流水作用显著,流水侵蚀近地面岩石而形成解析:第 1 题,由图可知,图中景观为冰川作用形成的蘑菇地貌、风力作用形成的蘑菇地貌,分别出现在冰川广布的青藏高原和风力大的西北地区,因此选 C 项。第 2 题,根据上题,甲地的蘑菇地貌是由于冰川作用,冰川漂砾保护下部冰体不易消融而形成的;乙地的蘑菇地貌是由于风力的差异侵蚀及岩性的差异形成的。答案:1.C 2.A(2016·山师附中模拟)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 1)很多只露出“腰身”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 2)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 3~4 题。3.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腰身”陡峻挺拔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 “腰身”耸立24.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解析:第 3 题,根据题目材料及图示,可以知道只露“腰身”是因为顶部和底部都有植物生长,掩盖了地貌的其他部分。而“腰身”也即中间部位,雨水冲刷不严重,因为地势陡峻,难以发育土壤或土壤浅薄,难以生长植物,形成只露“腰身”的现象。第 4 题, “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应该是风化和侵蚀作用的共同作用结果。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貌景观;融水侵蚀会形成切割地貌。答案:3.C 4.A(2016·北京市海淀区期中)读某河谷剖面图,回答 5~6 题。5.该河谷(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6.图中(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解析:图示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河谷。该河谷较宽,应位于河流下游;乙处坡度较陡,为凹岸侵蚀严重;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处岩层受侵蚀断裂;甲处位于平均洪水位内,不适合聚落分布。答案:5.B 6.C(2016·南京市模拟)2015 年 11 月 10 日晚浙江省丽水市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图为该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37.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的地点是( )A.① B.②C.③ D.④8.对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a、b 两河河谷形态均呈 U 型B.此地地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C.甲处地貌形成与流水堆积有关D.乙断层可能受张力影响所致解析:第 7 题,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由图可知②处下方岩层为修公路已经被破坏,稳定性差,且该处坡度较大,所以②处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第 8 题,U 型谷的形成是由于冰川侵蚀造成的,一般在高纬度或者高山地区,A 项错。此地地壳如果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则该地应以外力沉积为主,由所在地层剖面示意图可知,当地是沉积后发生水平挤压,抬升,然后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B 项错。由图可以看出,甲处为谷地,应当为流水侵蚀形成,C 项错。乙处断层是受内力拉伸,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发生断裂形成的,故选 D 项。答案:7.B 8.D(2016·重庆南开中学调研)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 9~11 题。9.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600 米 B.570 米C.798 米 D.800 米10.甲处地貌类型为( )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411.据图,乙处( )A.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B.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D.下切侵蚀作用明显解析:第 9 题,图中最高点海拔在 1 300~1 400 米之间,最低点海拔在 600~700 米之间,高差为 600~800 米之间。第 10 题,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第 11 题,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处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是山谷地貌。背斜成谷,说明侵蚀作用强烈,D 项对。答案:9.C 10.A 11.D二、非选择题12.(2016·惠州市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 40~80 mm,蒸发量超过 3 000 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高度 200~300 米)集中分布(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 ,且沙山内部较潮湿。(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该地沙丘呈东北—西南走向且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故图示区域盛行风为西北风。第(2)题,该地风力强劲,沙源丰富,结合右图可知,地表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起阻挡作用,湖泊附近,水汽含量增多,由于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增高。第(3)题,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的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故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答案:(1)西北风(偏西风)。理由:沙山(链)东北—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5(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3)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 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13.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 4 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 4 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