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教案)(打包4套)岳麓版选修1.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教案打包4套岳麓版选修1.zip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教案打包4套岳麓版选修1.zip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中国古代重大改革教案岳麓版选修1201608190376.doc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中国古代重大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2016081903131.ppt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案岳麓版选修1201608190377.doc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2016081903132.ppt
  • 全部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中国古代重大改革教案岳麓版选修1201608190376.doc--点击预览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中国古代重大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2016081903131.ppt--点击预览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案岳麓版选修1201608190377.doc--点击预览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讲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2016081903132.ppt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 1 讲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知识点 1 商鞅变法1.变法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①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②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③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④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各国推行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2)具体原因①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③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2.内容、作用领域 内容 作用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把官爵与军功结合起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严肃军纪 提高军队战斗力军事建立什伍组织 保证了兵源废除井田,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允许买卖土地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经济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在经济领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 县制取代分封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什伍连坐制度 加强了管理和控制,切实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2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思想 焚烧诗书 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3.特点(1)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巩固改革。(2)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3)核心是“农战”和“法治” 。(4)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4.影响(1)积极影响①对秦国: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②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百代犹得秦政法” 。(2)消极影响①变法施行的苛刻的法律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也产生了消极影响。②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知识点 2 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2)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3)主观: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2.措施重点 措施 内容推行均田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建新制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迁都洛阳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为实现南北统一提供了条件汉化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3.作用(1)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2)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多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知识点 3 王安石变法1.背景(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①“三冗”问题,阶级矛盾尖锐。②积贫积弱局面: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2)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2.目的 (1)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2)根本目的: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3.措施领域 目的 主要措施 作用经济改变积贫局面青苗法、募役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军事强兵以改变积弱局面以“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士兵,归并军营,缩减编制”进行“省兵” ;以“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强兵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宋军原有的编制,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提高政治改革官制和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惟才用人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4.新法的局限与变质(1)局限:王安石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取诸民” 。然而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2)变质:宋哲宗亲政,逐步恢复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新旧两派斗争激烈。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行聚敛之实,王安石变法原有的精神已经完全改变。5.评价(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2)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41.商鞅前后两次变法的侧重点(1)第一次变法侧重刑赏并用,实效明显,使得秦孝公对商鞅更加信任,为第二次变法创造了条件。(2)第二次变法侧重制度层面,实现了社会转型,巩固了前一次改革的成果,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2.商鞅变法中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变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变法还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地位。(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 ,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推动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3)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县制的建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3.北魏孝文帝改革两个阶段各自的重点(1)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①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②主要内容有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等,这些措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2)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①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贵族接受汉族文化。②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和包括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在内的移风易俗。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而移风易俗则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4.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孝文帝通过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大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3)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5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5.对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的认识(1)面对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施行“新政” 。(2)庆历新政触犯了皇室利益,改革必将失败。(3)新政失败后,北宋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还形成了所谓的“朋党之争” ,影响到后来的王安石变法。6.王安石变法的“富国”和“富民”政策(1)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2)“富国”与“富民”是不相同的:“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7.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1)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阻挠和破坏。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做宰相,废除了新法。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变法的开始阶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使改革顺利进行;后来宋神宗态度动摇,王安石被迫辞职,变法法令陆续废止。(3)变法指导思想的缺陷和新法推行的不当。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一些措施甚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的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例 1】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 “重如其文” ,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 “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 ,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 ,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 “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 ,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 “光绪元宝”等。——彭信威《中国货币史》(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6【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等信息作答。第(2)问从材料“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等信息以及币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等角度作答。【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例 2】 (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 180 两,正七品知县 45 两,正九品官员 33 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 “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 ,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 ;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 ,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黄惠贤《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这些银两……入不敷出” “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引发民变” “雍正帝……决定改革”等信息概括。第(2)问养廉银制度的作用可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7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寒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商君书·画策第十八》材料三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中国古代史资料》(1)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保障这一思想实现的方式。(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治国思想?其出发点是什么?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的措施。【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商鞅对军功和等级的认识回答;第二小问从商鞅变法的法令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应从商鞅对“法”的认识角度回答;商鞅以法治国旨在维护秦国君主统治;第三小问从商鞅变法对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角度入手,联系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特征回答。【答案】 (1)体现: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2)治国思想:以法治国。出发点:维护秦国君主统治。措施: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2016·武汉四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是西晋灭吴、统一中国的当年颁行的……三国时期,田地的占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封建国家所有,多以屯田的形式进行经营;一类为私人占有,多集中在世族门阀的手中。曹魏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许多屯田被贵族和大官僚据为己有,大量的屯田客沦为私家农奴…………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一、占田制……《晋书·食货志》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 ”二、户调制……是征收户税的制度。 《食货志》又曰:“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棉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 ”三、品官占田荫客制……《食货志》曰:“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衣食客和佃客……不再负担国家徭役。晋武帝司马炎……制定的不少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晋书·食货志》曰:太康时期, “天下8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1)根据材料,概括晋武帝颁行户调式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武帝户调式改革的作用。【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统一中国”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许多屯田被贵族和大官僚据为己有,大量的屯田客沦为私家农奴”等,联系当时社会状况回答。第(2)问从材料中户调式改革内容入手,从其对土地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国家财政等方面的影响回答。【答案】 (1)三国时期屯田制遭破坏;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不断减少;统一完成,社会趋于稳定。(回答三点即可)(2)确定土地私有制度;安置流民,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保护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特权。(回答三点即可)3.(2016·泉州质检) 北宋中期,王安石及其追随者编撰刊发一系列论著,阐发了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被称为“新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之不见全经(指儒家经典)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 《素问》 《本草》(均为古代中医著作)、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王安石《王临川集》材料二 己酉,王安石进所撰《诗、书、周礼义》 。帝谓安石曰:“今谈经者言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撰经义,其以颁行,使学者归一。 ”遂颁于学官(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号曰《三经新义》 。辛亥……安石《新义》行,士子以经试于有司,必宗其说,少异,辄不中程。——[清]毕沅《续资治通鉴》第七十一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新学”的治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新学”出现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学”在变法中的作用。【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世之不见全经久矣” “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 《素问》 《本草》(均为古代中医著作)、诸小说无所不读”概括。第二小问,王安石处于北宋中期,当时儒学没落,统治危机加深,王安石实行变法。第(2)问要求从四个角度分析新学的作用,材料中皇帝肯定新学“使学者归一”即统一思想,成为北宋的官方统治思想, “安石《新义》行,士子以经试于有司,必宗其说”可见新学为变法培养人才,提供理论依据。【答案】 (1)特点:立足儒学,汲取百家之长。9背景:儒学没落;北宋统治危机加深;王安石倡导变法革新。(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新学”一度成为北宋官方统治思想;有利于统一思想;有利于培养变法人才;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亦称密折。明朝及清初制度,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 ,私事用“奏本” ,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要经通政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通常在皇帝审阅之前其内容已为外界知晓,致使上奏人不便畅所欲言,下情不能完全上达,而且往来周转,耽误时间。自康熙时起,开始出现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上奏人撰写奏折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奏折起初的用途,主要是让一些在外公干的近臣汇报地方情况和官民舆论,皇帝阅后在原折上朱批发回,顺便交代新的任务。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规定内外大臣对属于机密、紧急的事务均可先以奏折上闻,然后再写题本作为正式报告。奏折撰写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一部分中下级官员经皇帝批准后也获得了此项权力。按照雍正的要求,他们对政务利弊、吏治勤惰、上下级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地方风俗各方面事务,凡有重要问题,不必等到完全核实,即可先在奏折中“风闻”上报。为加强保密性,对奏折的缮写、呈递过程都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有违犯要受到严厉处分。这样奏折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文书,题本、奏本则变成例行公事。——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从康熙到雍正时期奏折制度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简析奏折制度的作用。【解析】 第(1)问从材料信息入手,分析奏折陈述内容、使用范围和保密性的变化等回答。第(2)问从材料信息看,通过奏折,皇帝可以较快地获得信息,奏折制度也有利于监督官员,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答案】 (1)呈报内容增加;使用范围扩大;保密性日益增强。(2)便于皇帝获得信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控制官僚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夯基固本深化拓展感悟借鉴知能提升1第 2 讲 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知识点 1 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直接因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加剧了社会危机。(2)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阶级矛盾尖锐,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4)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2.内容(1)颁布“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2)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3)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4)地方自治选举产生: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3.评价(1)进步性①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2)局限性: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前提下进行的。知识点 2 日本明治维新1.历史背景(1)国内:幕府统治出现危机。①政治上:专制落后的幕藩体制、等级制度导致社会矛盾尖锐。②经济上:实行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农民负担沉重;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③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大趋势。④思想上:吉田松阴等人推动了日本由锁国到开国思想的转变。⑤阶级上: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对幕府不满。(2)国际:民族危机出现。1853 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2危机。(3)改革条件的成熟:改革派形成,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2.内容及作用(1)政治领域——立宪体制核心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废除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改革政治体制制定宪法,召开国会,给予人民政治权利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经济领域——殖产兴业核心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土地改革 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 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国家兴办军用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通过廉价出售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了民用企业的兴起殖产兴业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3)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文明开化核心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教育改革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兴办学校;重视自然科学打破了传统的身分等级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果介绍西学传播启蒙思想,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重视传播 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社会习俗 提倡衣食住行欧洲化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改变了落后愚昧的社会习俗;“东方的伏尔泰”福泽谕吉影响巨大3.历史影响(1)积极作用: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3④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⑤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局限性①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②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沉重灾难。③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形成了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知识点 3 戊戌变法1.背景(1)民族危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2)经济基础: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2.维新思想的发展阶段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王韬①广贸易、开煤矿、发展资本主义②推崇君主立宪政体,主张君民共主早期(19 世纪 60年代)郑观应 ①开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②“商战”康有为①明确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②著有《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 “倡民权”谭嗣同 “冲决网罗”成熟(19 世纪 90年代)严复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3.变法过程(1)序幕:1895 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走向政治实践。(2)准备:康有为等维新派通过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扬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新局面形成。(3)高潮——百日维新①开始标志: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②措施领域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4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文教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军事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裁汰旧军③结果a.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戊戌六君子”相继被杀。b.新政内容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c. “百日维新”以失败宣告结束。4.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力量的弱小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力量对比悬殊。(2)具体原因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领导。②脱离群众。③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④对极少数帝党官僚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5.历史意义(1)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①维新思想的传播,起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②各种社团及新式学堂的创办,促进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新式书局、报刊、杂志等近代传媒的创办使人们的认知空间空前扩大。④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2)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3)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6.历史教训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且脱离了人民群众,其变法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51.克里木战争对俄国的影响(1)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矛盾激化,加剧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危机。为此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欧洲的霸主地位。(3)俄国加紧了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正如马克思所说,俄国由于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要向英法复仇,当英法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时候,俄国趁火打劫,从中国割占了大片领土,攫取了很多特权。2. “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三条改革措施之间的内在关系(1)1861 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做出相应调整。(2)“解放”法令实施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也随之逐步消亡。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改革。它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反作用的社会规律的具体体现。(3)“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都是俄国通过改革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3.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给日本带来的影响(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幕府的统治。(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4.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改革前夕,日本资本主义关系远远没有成熟,资产阶级刚刚诞生,人数少,经济力量薄弱,因而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2)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和国家的命运。(3)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4)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5.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强国。(2)1889 年明治政府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基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6(3)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渐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也使日本成为 19 世纪亚洲地区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4)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6.全面理解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1)从目的来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法令,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3)从领导力量来看,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7.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1)推动了政治近代化: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2)推动了经济近代化: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3)推动了思想近代化:介绍和宣传近代思想,批判封建思想。【例 1】 (2013·全国卷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01 年 1 月 29 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 ”“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解析】 第(1)问可从两者的形式、侧重点、学习的对象方面入手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领导者、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态度、具体执行情况、结果等方面分析差异;第二小问要突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维护其统治是根本目的。【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7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例 2】 (2015·江苏高考)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72 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 “文明的药剂” , “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 ,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 (1888 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 “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第(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敞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8——[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 1861 年 2 月 19 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 49 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 1861 年的土地市价计算权值 5 亿多卢布,但到1905 年为止,农民共付出 20 亿卢布赎金。——《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2)有学者指出,1861 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内部很不稳定”得出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得出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得出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 “又是经济的”得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1861 年 2 月 19 日颁布的《解放法令》 ”得出解放农奴,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根据材料二中“农民则必须交纳 49 年的赎地费给政府……按1861 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 5 亿多卢布,但到 1905 年为止,农民共付出 20 亿卢布赎金” ,可得出获得了大量的资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阶级矛盾尖锐。【答案】 (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2)合理性:1861 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消极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32 年的议会改革,为改革土地法扫清政治障碍,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1833 年《废除和解诉讼和共谋拟诉法》之后,已婚妇女取得丈夫同意并经过专门的委员会认可后,可通过要式合同的形式处分其自由继承地产。根据 1870 年《已婚妇女财产法》的规定,已婚妇女有权继承被继承不动产上的租金和收益。1882 年《已婚妇女财产法》赋予已婚妇女与男子同等的财产处分权资格,在不动产法上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因为危及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所以土地法改革没有触及土地法的核心问题,无法对现行土地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改革。土地法改革在改革封建土地法、实现土地法的现代化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其任务远没有完成。——咸鸿昌《19 世纪英国的土地法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法改革的背景及其具体措施。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法改革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其不足。【解析】 第(1)问应从材料中概括英国土地改革的具体措施。第(2)问的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妇女地位的提高、适应了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应紧扣材料最后一句话“其任务远没有完成”进行分析说明。【答案】 (1)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1832 年议会改革为土地法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措施:英国议会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承认妇女的财产权利。(2)成效:改革提高了英国已婚妇女的法律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封建土地法律制度,适应了社会发展变革的潮流,推动了英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不足:由于遭到地主阶级的反对,改革很不彻底,没有完成改革的任务。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1906 年 11 月,光绪帝……着手司法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1910 年初,法部先后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细则》 ,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1910 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 ;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1)根据材料,分析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解析】 第(1)问应结合材料从中国原有司法存在的弊端及西方审判制度的传入等方面说明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第(2)问应注意归纳材料中有关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答案】 (1)中国原有的司法审判制度存在弊端(司法权由行政部门掌管,司法不独立);西方审判制度和审判观念的传入;司法主权丧失(列强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刺激。(2)内容:成立专门的司法行政与审判机构;确立民、刑分立原则;确定考试选拔法官的制度;取消满洲宗室的司法特权(任答三点即可)。影响: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有利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动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进程。4.(2016·濮阳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 (康有为)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定宪法的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根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维新”的理由,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说明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从材料一“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维新矣”说明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改革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仿。第二小问从引文可知这份奏折是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来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答案】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改革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仿。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