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篇体系通关强化练通关一突破选择题12个高频考点第二关课件201701131123.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篇体系通关强化练通关二热点三生命活动调节课件201701131119.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篇体系通关强化练通关二热点二遗传变异与进化课件201701131118.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篇体系通关强化练通关二热点五选修模块课件201701131121.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篇体系通关强化练通关二热点四生态与环境课件201701131120.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一单元专题1细胞的物质基次件201701131116.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一单元专题2细胞的结构基次件201701131117.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七单元实验与探究课件201701131108.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课件201701131109.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九单元专题1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课件201701131104.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九单元专题2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课件201701131105.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二单元专题1酶与ATP课件201701131102.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二单元专题2两大基础代谢__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课件201701131103.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五单元专题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201701131113.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五单元专题2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课件201701131114.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五单元专题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201701131115.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八单元专题1微生物的培养应用及传统发酵技术课件201701131100.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八单元专题2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件201701131101.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六单元专题1种群和群落课件201701131106.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六单元专题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课件201701131107.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四单元专题1遗传的分子基次件201701131110.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四单元专题2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课件201701131111.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四单元专题3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201701131112.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一篇解题突破篇开篇__巧借六法妙解高考选择题课件20170113193.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一篇解题突破篇热考题型一重要技术方法及“史实类”课件20170113199.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一篇解题突破篇热考题型三高中生物学中“模型建构”课件20170113196.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一篇解题突破篇热考题型二必考实验涉及的药剂染色剂课件20170113194.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一篇解题突破篇热考题型五高考常考的五类“基本计算”课件20170113198.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一篇解题突破篇热考题型六四管齐下全方位突破高考非选择题课件20170113195.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一篇解题突破篇热考题型四数据处理与新信息分析类课件20170113197.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90分”诀窍考点1_12课件20170113192.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90分”诀窍诀窍一语句抓关键临场备答案课件20170113191.ppt--点击预览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90分”诀窍诀窍二作答须缜密高分靠规范课件20170113190.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通关 (一 ) 突破选择题 12个高频考点—— 全取高考 6个选择题第二关 易 错 易混 · 理一理1.关注元素 “三多 ”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 ——C( 它也是 “最基本的元素 ”或 “核心元素 ”)鲜 重含量最多的元素 ——O原子数目最多的元素 ——H(1)主要能源物 质 —— 糖 类(2)主要 贮 能物 质 —— 脂肪(3)功能最复 杂 的物 质 (生命活 动 的体 现 者 )—— 蛋白 质(4)遗传 物 质 —— 核酸(1)特异 “识别 ”—— 糖蛋白(2)信号分子 结 合 —— 受体蛋白(3)跨膜运 输 —— 载 体蛋白(4)催化作用 —— 酶2.几种重要化合物的特征性功能3.高考常考的 “膜蛋白 ”4.细 胞 结 构中的 6个 “未必 ”、 3个 “一定 ”与 2个 “唯一 ”1.高考常涉及的 3类 “红细 胞 ”第二关 易 错 易混 ·理一理(1)“哺乳 动 物成熟的 红细 胞 ”—— 无 细 胞核,也无各种 细 胞器,适于提取 细 胞膜,只能 进 行无氧呼吸,且 产 物 为 乳酸。(2)蛙的 红细 胞 —— 有 “核 ”,且 进 行 “无 丝 分裂 ”。(3)鸡 的 红细 胞 —— 有 “核 ”,适于提取 DNA。2.高考常考的 “化学反 应 ”(1)氨基酸 “脱水 缩 合 ”反 应 —— 发 生于核糖体中3.生命活 动 的直接能源物 质 ATP产 生的 “4个 ”场 所(1)细 胞 质 基 质 —— 细 胞呼吸第一 阶 段(2)线 粒体基 质 —— 有氧呼吸第二 阶 段(3)线 粒体内膜 —— 有氧呼吸第三 阶 段 (呼吸作用 产 ATP最多 处 )(4)叶 绿 体 类 囊体膜 —— 光合作用光反 应阶 段 (生物 产 ATP最多处 ),此 ATP“专 用于 还 原 C3,不用于其他耗能 过 程 ”4.高 频 考点 “物 质 出入 细 胞方式 ”注:唯一可 “逆 浓 度梯度运 输 ”的 为 “主 动 运 输 ”。5.易 错 易混的 “总 光合 ”、 “净 光合 ”与 “呼吸速率 ”1.务 必理清 细 胞分裂中的 “加倍 ”与 “减半 ”第二关 易 错 易混 ·理一理(1)DNA于有 丝 分裂 间 期及减 Ⅰ 前的 间 期因 DNA复制而加倍;(2)染色体于有 丝 分裂后期因着 丝 点分裂而加倍;(3)有 丝 分裂 时 加倍的 DNA、染色体均因 细 胞一分 为 二而减半恢复 为 2N;(4)减 Ⅰ 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分 别进 入不同子 细 胞,从而 导 致染色体由 2N→N , DNA由 4N→2N ,减 Ⅱ 末期因 细 胞一分 为 二导 致 DNA由 2N→N 。染色 单 体形成于有 丝 分裂 间 期或减 Ⅰ 前的 间 期, (此 时 染色体∶ DNA由 1∶ 1变为 1∶ 2),染色 单 体消失于有 丝 分裂后期及减 Ⅱ 后期 (消失原因是着 丝 点分裂 )。有 丝 分裂 —— 基因突 变 、染色体 变 异减数分裂 —— 基因突 变 、染色体 变 异、基因重 组2.务 必把握 “染色 单 体 ”形成与消失3.理清分裂与 “变 异 ”的关系4.细 胞具有差异的 “根本 ”原因和 “直接 ”原因不同个体的 细 胞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同一个体的不同 细 胞有差异的原因是基因的 选择 性表达,直接原因都是因 为细 胞所含的蛋白 质 不同。5.关注 4个易 错 点(1)二分裂 ≠无 丝 分裂,前者 为 原核 细 胞的分裂后者 为 真核 细 胞的分裂。(2)判断 细 胞全能性的表达与 细 胞分化的根本依据是二者的 结 果不同:分化的 结 果是形成不同的 组织 和器官,全能性表达的 结果是形成 “完整个体 ”。(3)与癌 变 相关的基因存在于人体各种生活 细 胞中。在致癌因子作用下, 这 些基因 发 生突 变 ,使正常 细 胞突 变为 癌 细 胞。(4)根据减数分裂的 图 像,区分个体的雌雄减 Ⅰ 后期 细 胞 质 不均分者 为 雌,均分者 为 雄;减 Ⅱ 后期不均分者 为 雌,均分者 为 雄或雌 (注减 Ⅱ 后期均分可能 为 次 级 精母 细 胞,也可能 为 “第一极体 ”)。1.必需把握的 RNA的 5种功能第二关 易 错 易混 ·理一理(1)mRNA—— 蛋白 质 合成的直接模板 (其上有包括 3种 终 止密 码在内的 64种密 码 子 )(2)tRNA—— 氨基酸 转 运工具(3)rRNA—— 核糖体 组 成成分 (核糖体=蛋白 质 + RNA)(4)酶 —— 极少数 酶 为 RNA,可降低反 应 分子活化能(5)遗传 信息携 带 者 ——RNA 病毒,其 遗传 物 质为 RNA2.下列物 质 ① ~ ⑥ 中圈出的部分指代的物 质 相同的是?答案提示 ① 与 ④ 相同、 ⑤ 与 ⑥ 相同。误读误 解 应 按照先整体后局部 进 行区分, ① ~ ⑥ 整体分 别为 ATP、脱氧核苷酸、 DNA、 RNA、 ATP、核糖核苷酸, 则 ① 与 ④ 圈出部分均 为 腺 嘌 呤核糖核苷酸, ⑤ 与 ⑥ 圈出部分均 为 腺苷。3.下 图 ①②③ 表示了真核 细 胞中 遗传 信息的 传递 方向, 请 思考。(1)图 示 ① 过 程 发 生于何 类细 胞的何种 时 期? ②③ 过 程呢?(2)图 中 ③ 过 程 进 行的方向是由 a→b 还 是由 b→a?(3)图 中 4个核糖体均与 mRNA结 合,其意 义 何在?它 们 合成的肽链 氨基酸序列是否相同? 这 些 肽链 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 答案提示 (1)图 示 ① 发 生于具有分裂能力的 细 胞中,其 发 生时 期 为 分裂 间 期。 ②③ 过 程 发 生于活 细 胞的整个生命 过 程。(2)图 中 ③ 过 程 进 行的方向是由 a→ b。(3)多个核糖体均与 mRNA结 合可 “提高翻 译 效率 ”,它 们 合成的肽链 氨基酸序列均相同,因 为 mRNA上密 码 子序列决定氨基酸序列, mRNA相同 时 ,氨基酸序列也相同。真核 细 胞中从核糖体中合成的 肽链 必 须经过 内 质 网等的加工形成特定空 间结 构,方可具有生物活性。4.准确把握 “中心法 则 ”的内容中心法 则 表达式 (1)DNA复制 —— 发 生于 细 胞分裂及 DNA病毒增殖 时(2)转录 —— 模板 为 DNA, 产 物 为 RNA, 发 生于几乎所有活 细胞中(3)翻 译 —— 模板 为 RNA,原料 为 氨基酸, 产 物 为 多 肽 , 场 所为 核糖体(4)RNA复制 ——RNA 病毒在其寄主 细 胞中完成(5)逆 转录 —— 逆 转录 病毒在其寄主 细 胞中完成 (该 病毒具逆 转录 酶 )1.把握 “套袋 ”时 机第二关 易 错 易混 ·理一理(1)去雄 时间 —— 花蕾期 (即在雌蕊成熟前 )。(2)套袋 —— 人工授粉前、后均需套袋,以防其他花粉的干 扰 。(3)人工 杂 交程序:去雄 → 套袋 →( 成熟期 )人工授粉 → 再套袋。2.孟德 尔 定律的 4个易 错 点(1)孟德 尔 定律只 发 生于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 产 生配子 过 程中,无性生殖及有 丝 分裂 过 程中不 发 生。(2)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间 才可自由 组 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遗传时 不遵循自由 组 合定律。(3)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 现 特定性状分离比 (针对完全 显 性 )。原因如下:① F2中 3∶ 1的 结 果必 须 在 统计 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 少,不一定符合 预 期的分离比。② 某些致死基因可能 导 致 遗传 分离比 变 化,如 隐 性致死、 纯 合致死、 显 性致死等。(4)由于基因互作、 显 性相 对 性或 环 境影响等,双 杂 合子自交子代表 现 型可能出 现 9∶ 3∶ 3∶ 1的 变 式,如 9∶ 6∶ 1、 9∶ 7、9∶ 3∶ 4、 15∶ 1等,但配子 产 生 规 律不 变 。3.性染色体基因 传递规 律(1)凡位于 X染色体上的基因,就男性而言,只来自母 亲 ,只 传向女儿;凡位于 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来自父 亲 ,只 传 向儿子。4.关注三 类变 异(2)XYY受精卵成因:减 Ⅱ 过 程中 YY未分开 (异常精子 )(3)常染色体上含性染色体基因 (如睾丸决定基因 ):由染色体易位所致。5.高考必考的系 谱 分析与概率1.关注基因突 变 的三个 “未必 ”:第二关 易 错 易混 ·理一理(1)基因突 变 未必引起生物性状的改 变 。(2)基因突 变 未必 发 生于分裂 间 期 (除 间 期 DNA复制 时 自 发 突变 外,在任何 时 期均可因 DNA损伤导 致基因突 变 )。(3)基因突 变 前后的基因未必是 “等位基因 ”(如病毒和原核生物无所 谓 “等位基因 ”)。2.基因突 变 不一定会引起子代生物性状改 变 的 4个原因(1)体 细 胞中某基因 发 生改 变 ,生殖 细 胞中不一定出 现该 基因;(2)若 亲 代 DNA某碱基 对发 生改 变 而 产 生 隐 性基因, 隐 性基因传给 子代,子代 为杂 合子, 则隐 性性状不会表 现 出来;(3)不同密 码 子可以决定相同的氨基酸,即密 码 子的 简 并性使其增 强 了容 错 性;(4)性状是基因和 环 境共同作用的 结 果,有 时 基因改 变 ,但性状不一定表 现 。3.界定染色体 结 构 变 异中 “缺失 ”与基因突 变 中 “缺失 ”4.明确花 药 离体培养 ≠单 倍体育种前者是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 “缺失 ”, 导 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减少;后者是染色体中某一位点上基因内部若干碱基 对 的 “缺失”,从而 导 致 产 生 “新基因 ”而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及位置均未改变 。 (注:若述及 “DNA分子片段断裂 ”也属染色体 结 构 变 异 )花 药 离体培养 仅 是 单 倍体育种的手段之一。其 结 果是 获 得 单 倍体植株,它需 经 人工 诱导 染色体加倍方可形成 纯 合子新品种。5.关注两种 变 异 “水平 ”6.关注育种方案中 “关 键词 ”基因突 变 是 “分子 ”水平的 变 异,在光学 显 微 镜 下是 观 察不到的;而染色体 变 异是 “细 胞 ”水平的 变 异,在光学 显 微 镜 下可以 观察到 (常 选择 分生 组织 制片 观 察 )。(1)“最 简 便 (或最 简 捷 )的 ”: 杂 交育种;(2)“最盲目的 (或最 难 以达到 预 期目 标 的 )”: 诱变 育种;(3)“最具有 预见 性的 (或定向的 )”:基因工程育种;(4)“明 显缩 短育种年限 ”: 单 倍体育种。1.关注与燕麦胚芽鞘向光性有关的 6条 结论第二关 易 错 易混 ·理一理(1)生 长 素的 产 生部位 —— 胚芽鞘尖端;(2)生 长 素 发挥 作用的部位 —— 尖端下面一段;(3)感光部位 —— 胚芽鞘尖端;(4)弯曲生 长 的原因 —— 生 长 素分布不均匀;(5)引起生 长 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 单侧 光照、重力等;(6)琼 脂 对 生 长 素的运 输 和 传递 无阻碍作用,而云母片和玻璃片等 则 会阻碍生 长 素的运 输 。热 点三 生命活 动调节[命 题 切入点与 对 策 ]调节类 大 题 ,一般是植物激素 调节 和 动 物生命活 动调节 任 选其一,也有个 别 年份的考 试 卷中两 类调节题 同 时 出 现 ,主要考查 内容如下:(1)神 经调节 一般 围绕 反射种 类 、反射弧的 结 构与功能、反射弧中 兴奋产 生的生理基 础 、 兴奋 在神 经纤维 上的 传导 或在突触中的 传递 等知 识 点命 题 , 试题 大多以 结 构 图 或数据表格、 实验设计 或 实验过 程分析的形式呈 现 。(2)以下丘 脑为 核心, 对 甲状腺激素等的分 级调节 、体温 调节和水平衡 调节 等 进 行 综 合考 查较为 常 见 。另外, 对 血糖 调节的考 查 也是此部分的重点和 热 点。(3)近年高考 对 免疫的考 查 有所增加,主要涉及体液免疫和 细 胞免疫的 过 程及相关 实验结 果分析等。(4)关于植物激素 调节 ,常借助生 长 素 发现实验 及生 长 素生理作用,考 查实验 思路和方法。 对 其他激素的 综 合作用的考 查 在近几年的 试题 中 频 繁出 现 ,主要考 查 各种激素之 间 的 联 系,借助曲 线图 考 查识图 、析 图 能力。[考 题 例 证 ][压轴 大 题 强 化 练 ]1.(2016·辽 宁六所各校 联 考 )闰绍细 胞是脊髓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 神 经 元。它接受运 动 神 经 元 轴 突 侧 枝的支配,其活 动经轴突再作用于运 动 神 经 元,如 图 所示。破 伤风 毒素可以抑制 闰绍细 胞神 经递质 的 释 放。 (图 中 “ + ” 表示促 进 , “ - ” 表示抑制 )(1)闰绍细 胞参与构成了反射弧的 ________(结 构 )。反射弧是反射完成的 结 构基 础 ,反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 图 1,运 动 神 经 元 A受到适宜刺激 时 ,会 产 生 兴奋 。 a~ b由于 细 胞膜 对 _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导 致其内流, 产生了 ________电 位。据 图 3, 闰绍细 胞 兴奋 后, 释 放神 经递质 ,作用于 ________,使 ________(填 “ Na+ ”“ K+ ” 或“ Cl- ” )流入运 动 神 经 元 B的 细 胞内, 导 致膜 电 位低于- 70 mV而出 现 抑制。(3)若运 动 神 经 元 A与运 动 神 经 元 B为 同一个神 经 元, 则闰绍细 胞 发挥 的作用是防止 该 运 动 神 经 元 ________。(4)当人被破 伤风 杆菌感染后,会出 现 肌肉 ________(填 “ 持 续收 缩 ” 或 “ 持 续 舒 张 ” ),引起呼吸 暂 停。若想快速 发挥 治 疗的效果, 应该给 病人注射相 应 的 ________(填 “ 抗原 ” 或 “ 抗体 ” )。解析 (1)根据 题 意可知, 该细 胞参与构成反射弧的神 经 中枢。反射是指在中枢神 经 系 统 的参与下, 动 物体或人体 对 内外 环 境变 化作出的 规 律性 应 答。 (2)图 1中 a点代表静息状 态 , a~ b表示形成 动 作 电 位, b~ c表示恢复静息 电 位。因此, a~ b细 胞膜对钠 离子通透性增大, 钠 离子内流形成 动 作 电 位。 闰绍细 胞 兴奋 后, 释 放抑制 类 神 经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抑制 类 神 经递质 引起阴离子 (C1- )内流。 (3)若运 动 神 经 元 A和运 动 神 经 元 B为同一神 经 元,那么它 们 与 闰绍细 胞之 间 的关系就构成了一个 负反 馈调节 机制, 闰绍细 胞 发挥 作用可以防止 该 神 经 元 过 度 兴奋 。(4)根据 题 意 “破 伤风 毒素可以抑制 闰绍细 胞神 经递质 的 释 放 ”,那么运 动 神 经 元 B不会受到抑制,其持 续兴奋 将 导 致肌肉持续 收 缩 ,治 疗办 法是 给 病人注射抗体,尽快清除机体内的破 伤风 毒素 (抗原 )。答案 (1)神 经 中枢 在中枢神 经 系 统 的参与下, 动 物体或人体对 内外 环 境 变 化作出的 规 律性 应 答 (2)钠 动 作 突触后膜 Cl- (3)过 度 兴奋 (其他合理答案也 给 分 ) (4)持 续 收 缩 抗体2.(2016·河南 郑 州 检测 )“胃 肠 感冒 ”在医学上又称 “呕吐性上感 ”,主要是由一种叫 “柯 萨 奇 ”的病毒引起的,同 时 伴有 细 菌性混合感染。它的 发 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 发热 等。(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 质进 入,通 过 非条件反射 导 致胃体肌肉收 缩 ,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 该 反射弧中效 应 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 成。神 经 冲 动 在离体神 经纤维 上以局部 电 流的方式双向 传导 ,但在上述反射弧中, 传导 方向是 单 向的, 总 是由胞体 传 向 ________。 剧 烈而 频 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 丧 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 环 境渗透 压 升高,下丘 脑 的 ________会感知此 变 化,并促使下丘脑 合成和分泌 ________,作用于 肾 小管和集合管,促 进 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 维 持内 环 境的 稳 定。(2)当体内有炎症 时 会出 现发热现 象, 这 有利于吞噬 细 胞和 杀 菌物 质 等 转 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 击 ,此 过 程属于机体免疫系 统 的第 ________道防 线 。在体温升高的 过 程中,机体 产热量 ________(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散 热 量。(3)机体感染柯 萨 奇病毒后,通 过 ________免疫 产 生的抗体与病毒 发 生特异性 结 合。有人提 议 注射疫苗 预 防 该 疾病,注射疫苗预 防疾病的机理主要是使机体 产 生 ________,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免疫 调节 不 仅积 极 应对 外来抗原的入侵,同 时 也随 时应对 体内的衰老和癌 变 的 细 胞, 这说 明免疫系 统 具有 ________功能。答案 (1)传 出神 经 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 轴 突 (轴 突末梢 )渗透 压 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2)二 大于 (3)体液 抗体和记忆细 胞 防 卫 、 监 控和清除3.下丘 脑 是人体内 环 境 调节 中的重要 组 成部分,如 图 所示 为 下丘 脑 参与的人体体温、血糖、水平衡的 调节过 程,大写字母表示 结 构,小写字母表示物 质 ,序号表示生理 过 程。 请 据 图回答下列 问题 :(1)正常人的血糖 浓 度 为 0.8~ 1.2 g/L,当血糖 浓 度 过 高 时 ,胰岛 素能 够 促 进组织细 胞 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2)饮 水不足,机体失水 过 多或者吃的食物 过 咸会 导 致 细 胞外液渗透 压 ________,渗透 压 感受器位于 ________(器官 ), f表示的激素是 ________, ⑨ 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尿量减少,以 维 持血 浆渗透 压稳 定。(3)寒冷刺激 时 ,下丘 脑 既可作 为 神 经 中枢又可 释 放激素d______,因此下丘 脑 是神 经 系 统 和内分泌系 统 的 ________。甲状腺激素 对 D的反 馈 抑制作用与 d对 D的刺激作用 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 维 持激素 e含量的 稳 定。研究 发现 甲状腺激素能进 入垂体 细 胞内 发挥 作用,表明 该细 胞能通 过 ________接受信息。答案 (1)加速 摄 取、利用和 储 存葡萄糖 (2)升高 下丘 脑 抗利尿激素 促 进肾 小管和集合管 对 水的重吸收 (3)促甲状腺激素 释 放激素 枢 纽 相互拮抗 胞内受体4.(2016·山西太原模 拟 )如 图 所示,神 经 肌肉接 头 的 结 构和功能与突触 类 似,当 兴奋传导 至突触小体 时 ,突触 间 隙中的 钙 离子通 过钙 离子通道内流, 继 而引起神 经递质 (Ach)的 释 放,而兰 伯特 — 伊 顿综 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与突触前膜的 钙 离子通道特异性 结 合,阻滞 钙 离子 传递 , 导 致神 经 — 肌肉接 头处 信号障碍。 请 据 图 分析回答:(1)钙 离子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 负电 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 释 放神 经递质 。若瞬 间 增大突触前膜 对组织 液中的 钙 离子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 应 是 ________(填 “加速 ”或者 “减慢 ”)神经 冲 动 的 传递 。 ④ 过 程 产 生的物 质 可与 钙 离子通道 结 合,推 测图 中的抗原与 ________具有相似的 结 构, 兰 伯特 — 伊 顿综 合征属于免疫功能异常中的 ________病。(2)神 经递质 被 递质 小泡膜包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神 经递质 从突触前膜通 过 ________方式 释 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 ________(填 结 构或成分 )结 合,使突触后膜 兴奋 ,此 时 突触后膜膜外 电 位的 变 化是________________。(3)图 中甲 细 胞是 ________, ① 过 程 还 需要 ________细 胞参与, ③ 过 程除了生成乙 细 胞外, 还 能生成 ________细 胞。答案 (1)加速 钙 离子通道 自身免疫 (2)避免神 经递质 被 酶分解 胞吐 受体 由正 变负 (3)B(淋巴 )细 胞 吞噬 记忆热 点二 遗传 、 变 异与 进 化[命 题 切入点与 对 策 ]新 课标 全国卷的 试题 多 围绕遗传规 律的 发 生条件、常 规 比例的成立条件、多 对 基因的 遗传 或假 说 — 演 绎 法的内容或 应 用等命题 。具体考 查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考 题对 概念、 规 律的理解 应 用能力要求高,重 视对遗传规 律的理性思考,主要集中在 给 予 亲 本基因型确定子代中不同基因型、表 现 型或概率运算,以及以伴性 遗传为 背景, 结 合 遗传规 律 进 行 实验设计 。如 2016高考 课标 Ⅰ 卷 32题 。(2)重 视 “假 说 — 演 绎 法 ”的内容或 应 用,如 2013年新 课标 全国卷Ⅱ 第 32题 、 2014年新 课标 全国卷 Ⅰ 第 32题 等都涉及 “假 说 — 演绎 法 ”的 应 用。常 见 的命 题 形式: 给 出一些 实验现 象,区分是由哪法 ”的 应 用。常 见 的命 题 形式: 给 出一些 实验现 象,区分是由哪种 遗传变 异行 为 造成的 (如是基因突 变还 是基因重 组 ,是染色体 变 异 还 是 环 境因素影响的 ),判断属于常染色体 遗传还 是伴性遗传 ,判断相关的两 对 等位基因是位于一 对 同源染色体上 还 是两 对 同源染色体上等。 总 之,需要考生运用假 设 法等去解 题 。(3)遗传规 律的比例 变 形: 对 3∶ 1或 9∶ 3∶ 3∶ 1的考 查 以及在此基 础 之上的 变 式比例的考 查 也是近几年常考的形式,如 变 化 为2∶ 1,涉及 显 性 纯 合致死 问题 ;再如 12∶ 3∶ 1、 15∶ 1等, 变化的是表 现 型,不 变 的是 16种 结 合方式, 9种基因型。[考 题 例 证 ](1)掌握利用假 说 — 演 绎 法解 题 的步 骤 :先假 设为题 干要求判断的 类 型,然后写出 遗传图 解,看 结 果是哪种情况,填入相应预测 的位置。(2)掌握一些基本的判断或解 题 方法,如 纯 合子的判断用 测 交或自交;性状 显隐 性的判断用自交或 杂 交;基因位置的判断通常用 测 交; 遗传类 型的判断通常用雌 隐 ×雄 显 ;自由交配 类 子代基因型或表 现 型的求解常用配子棋 盘 法。(3)对 于多 对 相 对 性状的 遗传 ,将自由 组 合 问题转 化 为 若干个分离定律 问题 是解 题 的捷径。(4)掌握 遗传 系 谱 分析技巧,把握有效信息,熟 练 推 导 基因型、表 现 型并精准推算概率是得分关 键 。[压轴 大 题 强 化 练 ]1.(2016·广东实验中学校测 )黄瓜开 单 性花且异花 传 粉,株型有雌雄同株 (E_F_)、雄株 (eeF_)、雌株 (E_ff或 eeff)。植株 颜 色受一 对 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 CC的植株呈 绿 色,基因型 Cc的植株呈浅 绿 色,基因型 cc的植株呈黄色,黄色植株在幼苗 阶 段就会死亡。黄瓜植株的蛋白 质 含量受另一 对 等位基因 (Dd)控制,低含蛋白 质 (D_)与高含蛋白 质 (dd)是一 对 完全 显 性的相 对 性状,已知控制植株 颜 色基因、控制蛋白 质 含量基因以及控制株型的基因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欲用浅 绿 色低含蛋白 质 的雌株 (EEffCcDD)和浅 绿 色高含蛋白 质 的雄株 (eeFFCcdd)作 亲 本,在短 时间 内用 简 便方法培育出 绿 色高含蛋白 质 雌雄同株的植株, 设计实验 方案如下:(1)用上述 亲 本 杂 交, F1中成熟植株的基因型是 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从 F2中 选 出符合要求的 绿 色高含蛋白 质 雌雄同株的植株。(4)为检测 最后 获 得的植株是否 为纯 合子,可以用基因型 为eeffCCdd植株作母本,做一次 杂 交 实验 , 预 期 结 果及 结论 :① ____________, 则 待 测 植株 为纯 合子。② ____________, 则 待 测 植株 为杂 合子。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EEffCcDD× eeFFCcdd→ EeFfCCDd∶ EeFfCcDd∶ EeFfccDd= 1∶ 2∶ 1,其中基因型 为 EeFfccDd的幼苗死亡。 (2)F1个体的基因型是 EeFfCCDd、 EeFfCcDd,要想 获 得 绿 色高含蛋白 质 雌雄同株的个体,可以使 F1中植株自交得到 F2,从 F2中 选 出 绿 色高含蛋白 质 雌雄同株的个体 (E_F_CCdd)。 (4)为检测 最后 获 得植株是否 为纯 合子,可以用基因型 为 eeffCCdd植株作母本,做一次 杂 交 实验 ,只需根据后代性 别 判断是否是 纯 合子,如果待 测植株是 杂 合子, 则杂 交后代出 现 雌株或者出 现 雄株;如果待 测植株是 纯 合子, 杂 交后代都是雌雄同株。答案 (1)EeFfCCDd、 EeFfCcDd (2)取 F1中植株 进 行自交 (同株异花 传 粉 )得到 F2 (4)① 若 杂 交后代均雌雄同株 ② 若 杂 交后代出 现 雌株或者出 现 雄株2.(2016·福建莆田 质检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 遗传 的三 对基因 (A、 a, D、 d, R、 r)控制。研究 发现 ,体 细 胞中 r基因数多于 R时 , 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 红 花突 变 体。 图 甲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 图 乙表示粉 红 花突 变 体体 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 组 成 (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 )。(1)图 甲体 现 出基因 对 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进 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基因型 为 aaDdRr的花芽中,出 现 基因型 为 aaDdr的一部分 细胞,其 发 育形成的花色与原花色不同, 该变 异是由于 细 胞分裂过 程中 发 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结 果。(3)某正常 红 花植株自交后代出 现 两种表 现 型且比例 为 3∶ 1, 则该红 花植株的基因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基因型 为 aaDdRrr的突 变 体植株与 纯 种正常 红 花植株 进 行杂 交 实验 ,以确定 该 突 变 体属于 图 乙中的哪种突 变 体。假 设实验过 程中不存在突 变 与染色体交叉互 换 ,各种配子活力相同。 (提示:突 变 体 ② 减数分裂 时 ,配 对 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 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 时 ,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 细 胞任一极 )实验 方案:让该 突 变 体与基因型 为 ______的 红 花植株 杂 交, 观 察并 统计子代的表 现 型与比例。预 期 结 果和 结论 :Ⅰ .若子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其 为 突 变 体 ① ;Ⅱ .若子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其 为 突 变 体 ② ;Ⅲ .若子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其 为 突 变 体 ③ 。答案 (1)基因通 过 控制 酶 的合成来控制代 谢过 程 (2)染色体数目 变 异或缺失 (染色体 变 异 ) (3)aaDDRr或 aaDdRR (4)aaDDRR 红 花 ∶ 粉 红 花 为 3∶ 1 红 花 ∶ 粉 红 花 为 5∶ 1 红花 ∶ 粉 红 花 为 1∶ 13.(2016·山 东师 大附中最后模 拟 )已知玉米体 细 胞中有 10对 同源染色体,下表表示玉米 6个 纯 系品种的表 现 型、相 应 的基因型 (字母表示 )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 ① 为显 性 纯 合子,表 现 型 为果皮黄色、 长节 、胚乳非甜、高茎、黄色胚乳, ② — ⑥ 均只有一个性状属 隐 性 纯 合,其他性状均 为显 性 纯 合。品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性状 显 性纯 合子 白色果 皮 pp 短 节 bb 胚乳甜 ss 矮茎 dd 白色胚 乳 gg所在染色体 ⅠⅣⅥ Ⅰ Ⅰ Ⅳ Ⅵ Ⅵ(1)若要 验证 基因自由 组 合定律, 应选择 品系 ① 和 ④ 、 ② 和 ④ 还是 ⑤ 和 ⑥ 作 为亲 本 进 行 实验 ? ________。 为 什么?___________。(2)玉米的果皮白色与黄色是相 对 性状,胚乳甜与非甜是另一 对相 对 性状。如果只考 虑 ② 与 ④ 相互授粉 则 ② 植株上所 结 的果 实果皮 颜 色 为 ________, ④ 植株上所 结 种子胚的基因型 为________(只考 虑 上述两 对 相 对 性状 )。(3)自然界玉米茎 为稳 定 遗传 的 绿 茎,若田 间 偶 尔 发现 有一株紫色玉米。若已 证实这对 性状 为 核基因控制, 请 利用 现 有玉米 为材料, 探究 这对 性状的 显隐 关系?a.实验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结 果 预测 及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② 和 ④ ① 和 ④ 只有一 对 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⑤ 和 ⑥ 的两 对 等位基因位于同一 对 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的自由 组 合定律 (2)白色 PpSs(3)a.用 绿 茎和紫茎玉米相互授粉, 观 察子代的表 现 型 b.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 现绿 茎, 则绿 茎 为显 性;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 紫茎或同 时 出 现 紫茎和 绿 茎, 则 紫茎 为显 性。4.(2016·青岛市高三测试 )在一个常 规饲 养的 实验 小鼠种群中,发现 少数几只无毛鼠。 为 了解 该 性状的 遗传 方式,研究者 设置了 6组 小鼠交配 组 合, 统计 相同 时间 段内繁殖 结 果如下表。(有毛与无毛基因用 A、 a表示 )(1)以上繁殖 结 果表明有毛、无毛性状是由 ________染色体上的一 对 基因控制的, 显 性基因 为 ________。(2)由表中数据推 测 ________个体在胚胎 时 期可能部分致死,________基因的 频 率将呈下降 趋势 。(3)上述第一 组组 合的子代出 现 了卷毛个体。已知卷毛 为 常染色体 隐 性 遗传 (直毛与卷毛基因用 R、 r表示 ),且卷毛、直毛基因与有毛、无毛基因分 别 位于两 对 常染色体上。从第一 组组 合的子代中 选择 卷毛个体 M与另一只直毛个体 N交配多次 产 仔,后代全为 直毛, 则 M和 N的基因型分 别 是 ________、 ________。(4)上述第六 组亲 本小鼠交配后代中出 现 白毛雄性个体, 选择 其中一只白毛雄性个体与第六 组 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毛个体中雌性均 为 白毛,雄性均 为 黑毛, 则 白毛基因的 遗传 方式 为 ________,交配 产 生的后代中,表 现 型及其比例 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无毛个体的基因型 为 ________。 (黑毛与白毛基因用 B、 b表示 )解析 (1)第一、第二组及第五、第六组实验正交、反交结果相同,因此控制有毛和无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性状是有毛,控制有毛的基因 A是显性基因。 (2)第一、第二 组实验 相当于 测 交 实验 , 杂 交后代有毛个体多于无毛个体,第三 组 相当于杂 合子自交 实验 ,有毛与无毛个体之比大于 3∶ 1,因此可以 说明无毛个体在胚胎 时 期部分死亡,随着 杂 交代数的增加,无毛基因的基因 频 率会逐 渐 降低。 (3)由 题 意知,卷毛、直毛基因与有毛、无毛基因分 别 位于两 对 常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 合定律,第一 组实验 中 亲 本的基因型是 AaRr× aaRr,第一 组组合的子代中 选择 卷毛个体 M的基因型是 Aarr,直毛个体 N的基因型是 A_R_,二者 杂 交,如果后代全是直毛 A_R_, 则 N的基因型是 AARR。(4)由题意知,白毛雄性个体与第六组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毛个体中雌性均为白毛,雄性均为黑毛,则白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白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Y,第六组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 AaXbXb,二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XBXb∶ A_XbY∶ aaXBXb∶ aaXbY= 3∶ 3∶ 1∶ 1,则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毛雌性 ∶ 黑毛雄性 ∶ 无毛雌性 ∶ 无毛雄性=3∶ 3∶ 1∶ 1,其中 aaXBXb和 aaXbY属于无毛个体。答案 (1)常 有毛基因 (或 A) (2)无毛 无毛(3)Aarr AARR (4)伴 X染色体 显 性 遗传 白毛雌性 ∶ 黑毛雄性 ∶ 无毛雌性 ∶ 无毛雄性= 3∶ 3∶ 1∶ 1(或白毛 ∶ 黑毛 ∶ 无毛=3∶ 3∶ 2) aaXBXb和 aaXbY热 点五 选 修模 块课标 卷 对选 修模 块 的分 值设为 15分,分量相 对较 重, 题 目考 查难 度相 对较 小,多数答案源自教材, 选 修 题 若想不 丢 分,最好的方法是精准 记忆 ,力争按照教材填写 专 用 术语 ,因此,考前最好多背 诵 教材关 键语 句,从而达到 “见题 直接快速 书 写答案 ”的效果。[命 题 切入点与 对 策 ]Ⅰ .选 修 1《生物技 术实 践》[考 题 例 证 ]近年高考 对 微生物 纯 化培养、 筛选 、 计 数及无菌操作技 术 考查 相 对较 多、 对传统发 酵技 术 的考 查 , 则 往往借助生活中的具体 实 例,直接考 查 相关 实 例中涉及的 发 酵技 术 中菌种的 选择 、无菌操作、 结 果的分析与判断等,此外, 对 植物 组织 培养及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也多有考 查 ,考 查 方式往往是 对 相关知识 点直接 进 行考 查 ,因此,全取 满 分的关 键 之 举还 是准确 记忆 !1.(2016·广 东华 附、省 实 、广雅、深中四校 联 考 )如下表所示 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 请 回答:[压轴 大 题 强 化 练 ](1)依用途划分, 该 培养基属于 ________培养基,能在此培养基繁殖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________。(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 类 型是________。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________。(3)若用 该 培养液培养 纤维 素分解菌,除了要去除一些成分外,还应 加入的物 质 是 ________,在 筛选纤维 素分解菌 过 程中常用 ________法。解析 (1)该 培养基除了具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 盐 等基本成分外, 还 加入了青霉素,所以依用途划分, 该 培养基属于 选择培养基,能在此培养基繁殖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对 青霉素有抗性。 (2)同化作用的 类 型包括自养和异养,根据培养基原料中含有葡萄糖,推断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 类 型是异养型。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C6H12O6(或葡萄糖 )。 (3)若用 该 培养液培养 纤维 素分解菌,除了要去除一些成分外, 还应 加入的物 质 是 纤维 素 (粉 ),在 筛选纤维 素分解菌 过 程中常用 刚 果 红 染色法,根据透明圈的情况 进 行 筛选 。答案 (1)选择 对 青霉素有抗性 (2)异养型 C6H12O6(或葡萄糖 ) (3)纤维 素 (粉 ) 刚 果 红 染色2.(2016·重 庆 一中月考 )生 产 果汁 时 ,用果胶 酶 处 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回答下列相关 问题 :(1)某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果胶 酶 进 行三 组实验 ,各 组实验 除 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测 定各 组 的出汁量,据此 计算各 组 果胶 酶 活性的平均 值 并 进 行比 较 。 这 一 实验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现 有一种新分离出来的果胶 酶 , 为 探究其最适温度,某同学设计 了如下 实验 :取 试 管 16支,分 别 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胶酶 、 缓 冲液,混匀,平均分 为 4组 ,分 别 置于 0 ℃ 、 5 ℃ 、 10 ℃ 、40 ℃ 下保温相同 时间 ,然后, 测 定各 试 管中的出汁量并 计 算各 组 出汁量平均 值 。 该实验 温度 设 置的不足之 处 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取 5组试 管 (A~ E)分 别 加入等量的同种果泥,在 A、B、 C、 D 4个 实验组 的 试 管中分 别 加入等量的 缓 冲液和不同量的同种果胶 酶 ,然后, 补 充蒸 馏 水使 4组试 管内液体体 积 相同; E组 加入蒸 馏 水使 试 管中液体体 积 与 实验组 相同。将 5组试 管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一定 时间 后, 测 定各 组 的出汁量。通 过 A~ D组实验 可比 较 不同 实验组 出汁量的差异。本 实验中,若要 检测 加入 酶 的量等于 0而其他条件均与 实验组 相同时 的出汁量, E组设计 ________(填 “ 能 ” 或 “ 不能 ” )达到目的,其原因是 ________。解析 (1)其他条件相同,唯一 变 量 为 果胶 酶 的来源不同,所以实验 目的 为 探究不同来源果胶 酶 的活性。 (2)该实验 目的是探究果胶 酶 催化的最适温度,从 实验设 置上来看, 仅设 置 0 ℃ , 5 ℃、 10 ℃ 、 40 ℃ 四个温度,温度范 围设 置偏小不合适,温度梯度设 置 时 梯度差 值 不相等也不合理。 (3)E组 加入蒸 馏 水而不是 缓冲液, 违 背了 实验设计 的 单 一 变 量原 则 ,所以 E组设计 不能达到目的。答案 (1)探究不同来源果胶 酶 的活性 (2)温度范 围设 置不合适 温度梯度 设 置不合理 (3)不能 未加入 缓 冲液3.(2016·厦 门质检 )三 孢 布拉氏霉菌具有 β-胡 萝 卜素含量高、易于培养等特点而广泛用于工 业 化 β-胡 萝 卜素的生 产 。 请 回答下列 问题 :(1)用稀 释 涂布平板法可以 纯 化三 孢 布拉氏霉菌, 进 行梯度稀释时 一般是将 1 mL菌液移入盛有 ________mL无菌水的 试 管中,常用 ________法 进 行活菌 计 数,其原理是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落来源于 ________。但 统计 的菌落数往往 ________(填 “ 多于 ” 或 “ 少于 ” )稀 释 液中的活菌数。(2)不同的材料 选 用的提取方法不同,根据胡 萝 卜素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用 ________法提取胡 萝 卜素,其效率主要取决于 ________。(3)如 图为 提取的胡 萝 卜素 样 品通 过纸层 析 进 行 鉴 定的 结 果,从 图 中分析可知,色 带 ________为 β-胡 萝 卜素。出 现样 品 2的 结 果,可能原因是在操作 过 程中 ① ____________(A.萃取温度高, 时间长 B.干燥温度高, 时间长 );② ____________(A.未 经浓缩 蒸 馏 B.点 样 太快, 样 点小 )。解析 (1)稀 释 涂布平板法中要将 1 mL的菌液注入 9 mL的稀 释 液中,达到将高 浓 度菌液中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 单 个 细 胞,稀 释 后再将稀 释 液涂布在培养基上 进 行 计 数,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来自于稀 释 液的一个活菌。由于稀 释 不充分等原因,可导 致几个 细 菌 还 是聚集在一起,所以 统计 的菌落数少于稀 释 液中活 细 菌数。 (2)胡 萝 卜素是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 剂 ,所以用萃取法,萃取的效果取决于萃取 剂 的性 质 和用量。 (3)从 标 准 样中可知最上的色 带 I为 胡 萝 卜素, 样 品 2中色 带较 小 说 明胡 萝 卜素分解了, 应该 是干燥的温度太高 导 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未 经浓缩导 致胡 萝 卜素 浓 度小。答案 (1)9 稀 释 涂布平板 一个活菌 少于 (2)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机溶 剂 )萃取 萃取 剂 的性 质 和用量 (3)Ⅰ ① B ② A4.为 了 满 足不同人群 对 葡萄的需求,可以将葡萄加工制作成果汁、果酒、果醋等。下面是 简单 的生 产 果汁、果酒、果醋的流程。 结 合所学知 识 ,回答下列 问题 :(1)生 产 果汁的 时 候,果胶 酶 的使用至关重要,其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 浑浊 的果汁 变 得澄清。 为 了使果胶 酶 得到充分的利用, 节约 成本,生 产 果汁 时需要控制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葡萄酒的自然 发 酵 过 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 对 初步 筛选 得到的酵母菌 进 行 纯 化并 计 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_。果汁 发 酵后是否有酒精 产 生,可以用________来 检验 , 现 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 时 ,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________。醋酸菌的最适生 长 温度 为________℃ 。答案 (1)半乳糖 醛 酸 酶 的用量 (2)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稀 释 涂布平板法 酸性重 铬 酸 钾 变 成灰 绿 色 (3)醋酸 30~ 35Ⅱ .选 修 3《 现 代生物科技 专题 》[考 题 例 证 ]高考 对 《 现 代生物科技 专题 》的考 查 大多集中于基因工程或其他生物工程 综 合, 题 目 难 度 虽 不大,但 较细腻 , 备 考 时 不仅 要熟 记 各种生物工程技 术 要 领 及 实 例, 还 要注重各工程技术 中的内在 联 系,如基因工程、核移植、体外受精技 术 与胚胎工程的关系,基因工程、蛋白 质 工程的操作程序及内在关系等。1.下 图 是利用牛乳腺生 产 人生 长 激素的流程 图 ,回答相关 问题。[压轴 大 题 强 化 练 ](1)图 中 B过 程需要 ________酶 。 ③ 是 ________。含有启 动 子的是 ________(填 “目的基因 Ⅰ ”或 “目的基因 Ⅱ ”)。(2)大量 扩 增目的基因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3)④ 为 牛的 ________, b过 程常用的方法 为 ________。 图 示过 程中, 为 使人生 长 激素基因在牛乳腺 细 胞中表达,需将 该 基因与 ________等 调 控 组 件重 组 在一起。(4)检测 人生 长 激素基因在牛的乳腺 细 胞中是否 转录 需用________________法。答案 (1)逆 转录 cDNA文 库 目的基因 Ⅰ (2)PCR技 术 (3)受精卵 显 微注射法 乳腺蛋白基因的启 动 子 (4)分子 杂交2.EPO是促 红细 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的英文 简 称,是一种激素 样 物 质 ,可促 进 体内新 红细 胞生成。人 类 己可通 过 基因工程合成 EPO基因,并采用中国 仓 鼠卵巢 (CHO)细 胞表达系 统来 获 取 产 物,其 过 程如下。 请 回答下列 问题 :(1)从人体 组织 中提取 EPO的 mRNA,通 过 逆 转录 得到________,再通 过 PCR技 术获 得大量 EPO基因。(2)供体母鼠通常情况下每次排卵 8~ 12枚, 为 使其超数排卵,需注射 ________激素以排出更多的卵子,培养到 ______“时 期 ”与获 能的精子相遇 时 ,精子首先 发 生 ________反 应 ,穿越放射冠和透明 带 ,完成体外受精。(3)① 过 程构成了基因表达 载 体,内部包括不可缺少的 组 成部分,其中 ________能 驱动 基因的 转录 。(4)采用 ________技 术 ,将重 组 表达 载 体 导 入小鼠受精卵中,将受精卵移入 发 育培养液中 继续 培养。培养液成分除一些无机 盐和有机 盐类 外, 还 需添加 ________、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 养成分,以及血清 (血 浆 )等物 质 。(5)当胚胎 发 育至 ________时 期,向受体移植。 为获 得更多个 转 基因胚胎,要将 ________均等切割,否 则 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 进 一步 发 育。此外,移植前需 对 已成功 转 入目的基因的胚胎 进 行 ________。(6)若想 检验转 基因 仓 鼠是否成功表达 EPO,可以采用________技 术对 血液来 进 行 检测 。答案 (1)cDNA (2)促性腺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顶 体 (3)启 动 子 (4)显 微注射 维 生素 (5)桑椹胚或囊胚 囊胚的内 细 胞 团 性 别鉴 定 (6)抗原抗体 杂 交3.根据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示意 图 ,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C细 胞 应选择处 于 ________的 细 胞;体外受精前要 对 B细胞 进 行 ________处 理。(2)将早期胚胎注入 D羊子 宫 内的技 术 叫 ________, D羊 对 外来胚胎不 发 生 ________, 这 使外来胚胎在其体内存活成 为 了可能。(3)图 中的早期胚胎通常 处 于 ________阶 段。 获 得的早期胚胎若 暂 不移植 给 受体,可使用 ________法保存。(4)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的 ES细 胞可 诱导 分化出不同的 组织细 胞, 这 是因 为 在功能上, ES细 胞具有 ________。 ES细 胞具有体积 小、 ________、核仁明 显 的特点。答案 (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MⅡ 中期 ) 获 能(2)胚胎移植 免疫排斥反 应(3)桑椹胚或囊胚 冷 冻 (4)发 育的全能性 细 胞核大4.细 胞工程可分 为 植物 细 胞工程和 动 物 细 胞工程等, 请 回答下列关于 细 胞工程的 问题 :(1)图 1所示 为 植物体 细 胞 杂 交的流程。 图 1中 “去壁 ”要使用的酶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过 程常采用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③ 过程和 ④ 过 程分 别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 2所示 为 制 备单 克隆抗体的流程。 图 中 “筛选 ”包括 选择 培养和抗体阳性 检测 ,其中能在特定的 选择 培养基中存活的是________,而抗体阳性 检测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 2中,促 进细 胞融合的方法中,不同于 图 1中促 进细 胞融合所涉及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筛选 中的目 标细 胞 还 可以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 ________中提取 单 克隆抗体。与普通抗体相比, 单 克隆抗体具有 _____等 优 点。答案 (1)纤维 素 酶 和果胶 酶 离心、振 动 、 电 激 脱分化和再分化 (2)杂 交瘤 细 胞 筛选 出能 产 生特异性抗体的 杂 交瘤 细 胞 (3)灭 活病毒法 小鼠的腹水 特异性 强 、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 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