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对一”助产产时的宣教技巧及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分娩过程中采用“一对一”助产,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技巧宣教对产妇心理和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分娩,全程享受“一对一”新模式服务的初产妇3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立相同例数未参加此服务模式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程的时间、产后出血量、临产时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定精神状态。结果:“一对一”助产产时的宣教技巧使产妇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结论:根据每名孕产妇的不同个性及心理状况,提供不同的心理护理,可消除其焦虑、恐惧情绪,减少因心理障碍而引起的产程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一对一;语言;非语言;宣教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a)-146-02
陪伴分娩已在国内外多家医院开展[1]。语言是陪伴者与产妇进行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的主要工具,为了满足不同社会层次孕产妇的生理、心理需求,更好地为她们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现将我院通过“一对一”新模式服务,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技巧宣教,对产妇进行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干预,现将此方法对分娩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12月,我院分娩产妇总数为2 420例,随机分别抽取320例得到“一对一”助产及有关分娩知识宣教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和未得过此服务的312例产妇为对照组,两组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产,无内科并发症和产科合并症,年龄23~30岁,初中以上教育程度,孕周37~42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孕妇入院后按产科常规护理,当进入产程送至产房后,由当班助产士负责观察产程及接产。观察组则采用“一对一”助产及有关分娩知识的宣教,并运用各种交流技巧。
1.2.1宣教技巧孕妇自出现规律宫缩开始,即由一名高年资助产士陪伴,密切观察产程,并根据孕妇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技巧[2]进行产时分娩知识宣教以减轻宫缩疼痛,消除紧张心理。分娩时助产士亲自负责接产并进行产后2 h的观察。①语言交流技巧:陪伴者在最初接触产妇时应用鼓励性语言,如祝贺其将拥有自己的孩子,同时自我介绍,说明自己将全程陪伴孕妇完成分娩,表明自己有信心和能力给予孕妇支持和帮助;应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阐述产程进展过程,传授分娩减痛技术,示教深呼吸和松弛技巧等。当产妇宫缩失去自控能力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产妇高度紧张恐惧时,陪伴者要充分领悟孕妇的感受,然后做出解释。告诉其产程进展正常的情况,婴儿快生出来的感受,同时教会孕妇不同阶段的体姿、注意事项,宫缩痛时深呼吸、无宫缩时放松,宫口开全后怎样屏气、用力等等。②非语言交流技巧:陪伴者面部表情要自然、沉着冷静,保持微笑,当孕妇宫缩疼痛时给予按压、抚摸,疼痛剧烈时可抱住产妇,或握住产妇的手,用温湿毛巾擦脸,用手轻拍产妇肩部以示安慰,按摩腰骶部等等。产后可给予热汤,同时按摩子宫,防止产后出血。
1.2.2生物学指标评测观察生物学指标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时间和产时出血量,测量出血量的方法,统一使用容积法,用弯盘收集产妇产后2 h的出血量。
1.2.3焦虑、抑郁评测观察产妇的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进行评测[3]。各包括20个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孕产妇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产后2 h由产妇填写。
1.2.4统计学处理采用U检验。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前焦虑和抑郁分值比较
SAS、SDS分值比较,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2.2 两组平均产程时限和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但第三产程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量两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0例和38例行剖宫产,故未列入产程时限的计算例数。
3讨论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又是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过程。在分娩过程中,特别是初产妇无生育经验,对子宫收缩引起阵痛的认识不足,疲惫及对分娩结局的担忧等,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反应,导致心理上的内稳定状态破坏,认知能力降低,耐受力和自控力下降,敏感性增强,对宫缩痛难以耐受,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相继出现,从而使产程异常,产后出血量增多,增加难产的发生率,还可诱发产后抑郁症等。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得到“一对一”助产的陪伴,并在产程的不同阶段得到助产士的指导及帮助,使产妇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产妇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对疼痛的耐受性;另外通过交流,孕产妇及助产士之间由医患关系转变为相互了解的朋友式关系,使孕产妇及家属对助产士的信任及依赖度大大加强,减轻了孕妇在分娩期的焦虑和担忧,使产程进展顺利。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
“一对一”助产时的宣教是人性化、个性的服务,进一步证实了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改变了过去助产士只重视单纯的接产技术,而忽略了产妇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因此,产时护理模式的改变可明显提高产房护理质量[4]。医护人员应关注孕产妇的心理变化,提供必需的心理支持,满足不同个性的心理要求,减轻其心理压力,消除焦虑、恐惧情绪,从而减少因心理障碍而引起的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丁翠兰.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67-68.
[2]贺丹军,张宇.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13-214.
[3]匡军秀,魏敏,白骏.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3-5.
[4]陈小荷,卢巧英,蔡丽萍.产时护理模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4,10(4):318-319.
(收稿日期:2008-01-2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