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综合检测(时间:150 分钟,分数:160 分)第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A曩者(nn) 强颜欢笑(qi n) 愠色(w n) 形容枯槁(o )B莞尔() 长歌当哭(dn) 洗涤(d) 桀骜锋利()C浸渍(z ) 前仆后继( p) 屠戮(l) 殒身不恤(yn)D租赁(rn) 风流倜傥(t) 不惮(dn) 草创未就(chu n)答案:C。A 愠 yn 色;B 长歌当 dn 哭;D 租赁 ln,草创 chun 未就。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待到 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
2、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何必用舞台上的 ,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A.苟安 愤然 绘声绘色 B.偏安 愤然 五光十色C.偏安 奋然 绘声绘色 D.苟安 奋然 五光十色答案:C3.请将下列画线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使语意明确易懂。 (可适当增删字词,但不要改变原意) (5 分)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答: 答案:中国女子的勇毅遭受了数千年阴谋秘计的压抑。但它终于没有消亡。这一回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
3、不恤的事实更足为证明。4.( 2011德州一中模块检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两个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衔接自然,一气呵成。 (4 分)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橘子洲头追问大地主宰的热血青年, ,每一个艺术形象都绽放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答案:示例:执政府前遭遇野蛮虐杀的勇毅女子,赤壁之下尽享天地恩赐的失意文人注:必须是正面形象,体现出人性的光辉。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
4、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
5、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胙,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胙,一种
6、祈神降福的仪式。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B.孝文帝说之 是说也,人常疑之C.贾生尽为之对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D.上因感鬼神事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答案:C。都是介词“替” 。A 项连缀,写;致意,引申为“劝酒” 。B 项通“悦” ,喜欢;说法。D 项因为;依照,凭借。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 )(3 分)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书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为赋以吊屈原A. B . C. D.答案:A。排除。7下
7、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答案:B。 “奉命制定”错误,根据原文,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8、汉语。 ( 10 分)(1 )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译文: (2 )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译文: (3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译文: 答案:(1)(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3 分。前句 2 分,后句 1 分。得分关键:应将“故” “学事” “征”的含义准确译出)(2)(贾谊)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受到贬谪而离开,心里很不自在。(3 分。每句各 1 分。得分关键:应将两个“以”和“自得”的含义准确译出 )(3)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文帝的宠爱(文帝最宠爱他) ,而且爱读书,(文帝)因此
9、派贾谊担任他的老师。(4 分。得分关键:第一句必须译成判断句, “爱” “好”和“傅”的含义必须准确译出)【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和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
10、话。各位老先生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位,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后来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 ”此
11、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太傅。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三年。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座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
12、子,最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黄
13、鸟,即黄莺。绿蘋指水中浮萍。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1 )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5 分)答: 答案: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2 )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 分)答: 答案: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 )。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人固有一死, , , 。(2 )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 。 ”(3 )沉默呵,沉默呵! , 。(4 )真的猛士,敢于 ,敢于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答案:(1)
14、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2 )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3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 )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夜色中的喃喃呓语刘海建夜凉如水。很久没有在凌晨还倚窗而立。这幽暗微冷的静谧中,沉睡在心底的夜来香,不知何时悄然绽放。我找不到什么言语说出她散发了怎样的香气,只是那美,早已将我的感官击碎。我突然想起了那段被叫做童年的岁月,它的美丽淳朴常常让我不忍去回忆,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它给弄坏了。真的,它是用最简单的游戏法则构筑了“美”的本然世界,以最微不足道的奖励圆满了一个个硕大的梦想那当真是一段不能复制的奢侈时光。那
15、个时候,最让伙伴们垂涎三尺的冰棍儿,顶多也就一毛钱一根,却能把我们小小的心窝,塞满大堆大堆的快乐。到了冬天落雪的日子,大家呼朋引伴地雀跃在茫茫的雪地里,比谁堆的雪人最大,比谁滚的雪球最结实,那个年纪的孩子,都还不知道什么叫寒冷。春风吹起时那就更妙了,最先脱去棉衣的那个人,一定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而后跑回家中,央求着母亲帮自己换上春衣,虽然在多数时候都不会得逞。秋天我们就去林子里捡树叶,或者做成书签,或者用胶水在白纸上制作树叶拼图。其实伙伴们的手艺都不高明,但大家仍然会叽叽喳喳地评出一个最棒的第一名。毫无线索地,我想起了少年时爱听的那首歌:从前有个传说,传说里有你有我,我们在阳光海岸生活。有些梦不
16、做不可,有些话一定要说那时,我好像还不大知道歌里唱了些什么,只是朦胧地感到,那歌声中有一片阳光灿烂的海滩。那个时候的自己,似乎离现在已经过于遥远,连记忆都已变得陌生。我再想想,好好想想,想想那个飞扬跋扈的青春,还有洒脱不羁的成长:懵懂、单纯、执著、狂热、无所顾忌,爱做多多的梦,爱想多多关于未来的事,爱扒着地图用手指在上面游来游去,告诉自己以后要到这里,还要去那里。 忆起了那个裙裾飘摇的年代。我的身边走着一个清瘦的少年,他有一张俊朗的脸,沉默羞涩。那时的我像只闹喳喳的麻雀,而他平日里却言语不多,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他帮数学老师收作业,我帮语文老师收作业。他身上常年只有一块钱,喜欢在校门口的小摊儿
17、买烤山芋,然后就把一个掰成两块儿,我一般都会抢到大的,他就开心地吃着那个小的。我说我高中一定要考到省重点去,他说那他也去。我说我们还要一起上大学,放学,一起吃烤山芋。他说好,永远在一起。其实那时,我们谁都不懂,永远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这可不可以算作誓言,只是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听过比这更让人憧憬的约定。后来,我如愿考上了省重点,他却失约,留在了当地的一所普通高中。前些日子,突然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一个沉稳厚重的男中音对我说,是我,我现在是一名军官了。这些年里,我一直固执地以为,只有年少时的情感,才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有些时候,那仅仅是一个人偷偷喜欢,偷偷为一个身影心跳,偷偷为一个微
18、笑沉醉。有些时候,那仅仅是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的善待和迁就,仅仅是在友谊的名义下给予的温存和暖意。但这所有的所有,都不带丝毫造作的嫌疑,也无关任何欲望或世俗的动机,那善待是真的善待,那暖意也是真的暖意。也正是这些与锦瑟有关的心动、感伤、幸福、羞涩,不论岁月把你带去了何处,当你回头望时,它们却始终诚恳地站在那里,站成我们生命中郁郁葱葱的绚烂风景。夜色越来越浓,似乎是黎明前的黑暗。窗外的小虫早已睡下,我的思绪却仍然在飘荡。我无意于缅怀什么,也没有为过往而感伤,只是,在一片夜色温柔的旷地上,我依稀看到了一个渐行渐远的少年的背影:清瘦、羞涩、俊朗、落寞。来风了,它在蹭我脸呢。这么晚,夜的温柔,一定是只为
19、我一个人而敞开的吧。11文章题目中有“喃喃呓语” ,阅读全文,说说“呓语 ”的意思并具体阐述。 (6 分)答: 答案:这里的“呓语”就是那段不可复制的时光,包括:冰棍却能把我们小小的心窝,塞满大堆大堆的快乐,不知寒冷而进行堆雪人比赛,用秋天的树叶做成各类小物件的乐趣,歌声中有一片阳光灿烂的海滩,在地图上做了多多的梦,还有铭记于心的少年时期的那份天真无邪的情感。12说说文章第三段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5 分)答: 答案:用比喻的方法,把夜来香比做美好的童年,不说回忆童年,而说“夜来香”在心底悄然绽放,并且突出了其强大的冲击力,而将感官“击碎” 。形象而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巧妙地引起了全文
20、对少年时光的回忆。13请概括说说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安排。 (6 分)答: 答案:(1)作者的行文思路是 “总分总” , (“ 现实回忆现实”也可) ;(2 )由一个不眠之夜引起对儿时的回忆,前面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主要是引出后面对清瘦少年的回忆,用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受,最后又回到现实能使自己感到一种夜的温柔。14.倒数第三段作者说:“我无意于缅怀什么,也没有为过往而感伤。 ”请结合全文具体说说作者的真实感受到底是什么。 (6 分)答: 答案:作者说:“我无意于缅怀什么,也没有为过往而感伤。 ”其实,这正是作者的障眼法,类似于鲁迅的“无话可说” 。作者回忆了少年时的同学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时光,并
21、说那种情感值得永远铭记,但由于后来诸多因素,使少年背影渐行渐远。然而那“仅仅是一个人偷偷喜欢,偷偷为一个身影心跳,偷偷为一个微笑沉醉”的童年的美好感觉,却使作者永远难于释怀。因此,作者不是无意缅怀,而是深刻地缅怀;不是没有感伤,而是满怀感伤。在作者细腻的心灵世界里,有一股浓浓的感伤、落寞、失落等心绪萦绕,挥之不去。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 分)(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捧与挖鲁 迅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
22、心。伶俐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 ,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 。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九不是好东西。既然十之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作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
23、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民元革命时候,S 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捧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最奇怪的是北几省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料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 “护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
24、以为决不至于这样。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 “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选在鲁迅全集华盖集 ,有删改)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 分)答: 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6 分)答: 答案:
25、(1)后果: 助长贪婪,人们反受其害;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的后果。(2)递进关系:揭示“捧”的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17.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 ,包含哪些深意?(5 分)答: 答案:“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七、作文(70 分)18以 “与 的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空白处可任意填写。如:时间、历史、未来、环保、人口、科学、自然,还可以填爸爸、老师、同学、朋友,还可填风、雨、沙尘暴、流星,还可填贾谊、陆游、莎士比亚等。2以写人叙事为主,也可以寄语抒情,但重
26、要的是与时代结合起来;不少于 800 字。【例文】与王国维的对话你说你不甘心。我说你安息吧。你说你不是死于流言蜚语;你说你不是因为年老体衰而顿感前途渺茫,因此轻生;你说你不是因为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黯然退位,不是因为一个王朝的终结而痛心,因此绝笔,走向生命的尽头。你说你是因为不愿看到一个古老的文化即将走向衰亡,于是离开那个可悲的时代。我说你放心好了。昔日的耻辱和卑贱一去不复返了;整个民族挺起了脊梁,骄傲地走在世界的前头;古老的文化没有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就此熄灭了火种,反而因容纳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而再次焕发了生机。全世界都能看到,古老的中国带着她古老的文化,自信地向前大踏步!你说你担心。担心金钱将这
27、个时代的一切都赋予功利色彩,人们的本来应该去欣赏美的眼睛,被金光刺得睁不开;你担心随着金钱滚滚涌来的快餐文化将古老的文化蚕食掉;你担心孩子们不再坐在爷爷奶奶的膝上,请求他们讲讲岳飞的故事,而是坐在沙发上,对层出不穷的动画片、漫画津津乐道我无言。你说你的那个时代就是这样。人们要么安于天命不敢与自己的命运做一点抗争;要么疯狂地追求金钱,损人利己;要么急匆匆地与抚育自己的文化划分界限,去看洋人带来的粗俗的小说,去津津有味地品赏外国音乐剧,附庸风雅。你说你的时代就是这样可悲。你又说你不甘心。你不光要写部人间词话 ,历数从古至今的笔墨英豪,你还要写部人间词 ,证明华夏文明不但能够创造经典,也能够用她古老
28、的诗香启迪诗人的灵感。我问,你失败了?你回答我一声长叹我想,那是一个何等宁静的夜晚啊,静得压抑。却压抑不住你心中的忧伤,忧伤使你不得不走向死亡。你可知道当湖面溅起的水花又再次恢复平静的那一时刻,那些大大小小的诗人文豪都在看着你,频频拭泪。我走近那个湖,清澈的湖水,让我与你悲伤的目光对视。我看见你的脸被夕阳染成金色,你的形象越来越远,直至化作天边的一颗金星第卷(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 (10 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 (6 分)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29、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司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 ,有删节)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 慕古而尚仁义者/ 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20.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3 分)答: 答案:意气、辞句、学问。21.文中所举的汉代作家中,哪一位是说苑 新序的作者?( 1 分)答: 答案:刘向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2.下列有关名
30、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鲁迅呐喊风波中的九斤老太固守旧制度、旧习惯,她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表明她与赵七爷一样,是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B.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C.曹禺 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其中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D.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追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 ,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E.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尽艰
31、辛,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归航途中与一群鲨鱼殊死博斗,终于保住了马林鱼。这是刻画硬汉形象的重要情节。答案:A、E。A 项中的九斤老太是一个封建保守、愚昧落后的村妇;E 项中“终于保住了马林鱼”错。23.简答题。 (10 分)(1 )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4 分)答: (2 )概括说说红楼梦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的主要内容。 (6 分)答: 答案:(1)吝啬鬼,投机商,暴发户。(2 ) 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 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 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 分)怀鲁迅郁达夫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然听到了鲁迅的死!发出了几通电报,荟
32、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22 日上午 10 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伟大、更猛烈的寂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
33、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1936 年 10 月 24 日上海24.文中第三节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3 分)答: 答案:“破裂似的心肺”:对鲁迅去世的悲痛。 “紧捏的拳头”:决心继承鲁迅的遗志;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恨。 (对鲁迅的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悲愤;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恨。 )25.请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含意。 (6 分)答: 答案:鲁迅逝世后,千万青年对他的爱戴和崇仰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他的伟大,这表明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但鲁迅之死与黑暗势力的迫害有关,鲁迅逝世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民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这表明当时中国还处在黑暗、蒙昧之中。26.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6 分)答: 答案:象征手法。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不死。或作: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新的力量必然产生。或作:表达了对民族和文化振兴的期盼。www.学优高考网.com www.学优高考网.comwww.学优高考网.com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