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816135.ppt
- 20160816136.ppt
- 20160816137.ppt
- 20160816138.ppt
- 20160816139.ppt
- 20160816215.doc--点击预览
- 20160816216.doc--点击预览
- 20160816217.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 3 节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选择题:1~6 题为单选,7~9 题为多选.1.如图,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 m 的滑块,沿固定的绝缘斜面匀速下滑.现加上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且 qE<mg.物体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将沿斜面减速下滑B.滑块仍沿斜面匀速下滑C.加电场前,系统机械能守恒D.加电场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势能的增加量2.如图,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接通开关 S,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A.保持 S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B.保持 S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减小C.断开 S,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D.断开 S,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3.如图所示,在两条竖直边界线所围的匀强电场中,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左边界的 P 点以某一水平速度射入电场,从右边界的 Q 点射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粒子带正电B.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C.粒子电势能增大D.若增大电场强度粒子通过电场的时间变大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通过一滑动变阻器 R 与直流电源连接, G 为一零刻度在表盘中央的灵敏电流表,闭合开关 S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在两板间插入电介质,电容器的两板间电压将增大B.若只在两板间插入电介质,电容器的电容将保持不变C.若只将电容器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此过程电流计中有从 a 到 b 方向的电流2D.若只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上移动,电容器储存的电量将增加5.示波管的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如果在偏转电极 XX′、YY′之间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的中心.如果在偏转电极 XX′之间和 YY′之间加上图丙所示的几种电压,荧光屏上可能会出现图乙中( a)、( b)所示的两种波形.则A.若 XX′和 YY′分别加电压(3)和(1),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 a)所示波形B.若 XX′和 YY′分别加电压(4)和(1),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 a)所示波形C.若 XX′和 YY′分别加电压(3)和(4),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 b)所示波形D.若 XX′和 YY′分别加电压(4)和(2),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 b)所示波形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粒子从两带电平行板的正中间沿与匀强电场垂直的方向射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当粒子的入射速度为 v 时,它恰能穿过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上.现欲使质量为 m、入射速度为 的粒子也能恰好穿过这一电场区域而v2不碰到金属板,在以下的仅改变某一物理量的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使粒子的带电量减少为原来的14B.使两板间所接电源的电压减小到原来的一半C.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加到原来的 2 倍D.使两极板的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7.如图所示,ABCD 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距离为 5 cm.一个电子仅受电场力垂直经过电势为零的等势面 D 时,动能为 15 eV(电子伏),到达等势面 A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方向从 A 指向 D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100 V/mC.电子经过等势面 C 时,电势能大小为 5 eVD.电子在上述等势面间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1∶2∶38.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左极板接地,中间有小孔,右极板电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电子原来静止在左极板小孔处,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从 t=0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到右极板上B.从 t=0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C.从 t=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也可能打到右极板上T4D.从 t=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将打到左极板射出3T8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 A,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 的质量为 m、电量为 q.小球 A 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 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 d.静电力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 A 静止在斜面上,则A.小球 A 与 B 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kq2d2B.当 =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0qd mgsin θkC.当 =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0qd mgtan θkD.当 = 时,斜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为 0qd mgktan θ二、计算题10.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接在 U=12 V 的直流电源上,电容 C=3.0×10 -10 F,两极板间距离 d=1.2×10 -3 m,取 g=10 m/s2,求:(1)该电容器所带电量;(2)若板间有一带电微粒,其质量为 m=2.0×10 -3 kg,恰在板间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微粒带电量为多少?带何种电荷?411.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形板(其水平部分足够长、左端竖直部分为 A 壁), “∟”形板的质量为 m.距板的 A 壁距离为 L 的 B 处放有一质量也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小物体与板面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 E,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原来板与小物体都静止,且它们始终处于电场中,求:(1)释放小物体,它第一次与板 A 壁碰前的速度 v1的大小;(2)若小物体与 A 壁碰撞后交换速度(碰撞后小物体的速度为板碰撞前的速度,即速度为零;板以小物体碰前的速度运动),且碰撞时间可忽略.则小物体在第二次跟 A 壁碰撞瞬间,板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大;(3)若小物体与板 A 壁每次碰撞后都交换速度,求小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与板第三次碰撞瞬间,小物体电势能的增量.答案 题号12354567896第 3 节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考点集训】1. B 2. C 3. A 4. D 5. A 6. B 7. BC 8. AC 9. AC10. 【解析】(1)由公式 C= 得QUQ=CU=3.0×10 -10 ×12 C=3.6×10 -9 C.(2)若带电微粒恰在极板间静止,则 qE=mg,而 E=Ud解得 q= = C=2.0×10 -6 CmgdU 2.0×10- 3×10×1.20×10- 312微粒带负电荷.11.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有 qEL= mv ,解得:v 1=12 21 2qELm(2)设第一次碰撞至第二次碰撞经历的时间为 t2,根据题意有v1t2= t ,解得:t 2=12qEm2 2mv1qE板运动的总位移 s2=v 1t2= =4L(3)第二次碰撞后 B 的速度 vB=v 1,A 的速度 vA= t2=2v 1qEm设第二次碰撞后至第三次碰撞前所经历的时间为 t3, 则有2v1t3=v 1t3+ t ,解得:t 3=12qEm23 2mv1qE此过程中小物块的位移 s=L+v 1t2+2v 1t3=13L小物块电势能的增量 Δ EP=-W=-13qEL1第 2节 电场的能的性质一、选择题:1~7 题为单选,8~11 题为多选.1.如图,a、b、c、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 a点的电势为 20 V,b 点的电势为 24 V,d 点的电势为 4 V,由此可知 c点的电势为A.4 V B.8 V C.12 V D.24 V2.如图所示,在 x轴上相距为 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以+Q 所在点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a、b、c、d 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 a、c 两点在 x轴上,L2b、d 两点关于 x轴对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b、d 两点处的电势相同B.四个点中 c点处的电势最低C.b、d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D.将一试探电荷+q 沿圆周由 a点移至 c点,+q 的电势能减小3.如图所示:长为 L、倾角为 θ 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 m的小球以初速度 v0从斜面底端 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当到达斜面顶端 B点时,速度仍为 v0,则A.小球在 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 A点的电势能B.A、B 两点间的电压一定等于mgLsin θqC.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最大值一定为mgqD.若该电场是由放置在 C点的点电荷 Q产生,则 θ 为 45°4.如图所示,相互垂直的固定绝缘光滑挡板 PO、QO 竖直放置在重力场中,a、b 为两个带有同种电量的小球(可以近似看成点电荷),当用水平向左的作用力 F作用于 b时,2a、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若稍改变 F的大小,使 b稍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当a、b 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后A.a、b 间电场力增大 B.作用力 F将减小C.系统重力势能减小 D.系统的电势能将增加5.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a、b、c、d 是两点电荷连线上的四个点,已知 a、b 到+Q 的距离以及 c、d 到-Q 的距离均为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同B.b、c 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C.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 a点沿任意路径移动到 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跟从 d点沿任意路径移动到 c点时电场力做的功相同D.一个正试探电荷在 c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 d点的电势能6.位于正方形四角上的四个等量点电荷的分布如右图所示,ab、cd 分别是正方形两条边的中垂线,O 点为中垂线的交点,P、Q 分别为 cd、ab 上的点.OQO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O 两点的电势关系为 φ P=φ OB.P、Q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 EP<E QC.若在 O点放一正点电荷,则该正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D.若将某一负电荷由 P点沿着图中曲线 PQ移到 Q点,电场力做负功7.如图所示,金属圆筒左侧接在电源的正极上,电源的负极接在金属板 B上(B 板接地),AB 间为匀强电场.一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以某一速度自圆筒 O点经小孔 A运动到B板上,则这一过程中带电粒子的电势能 E随位置 x变化的图象为3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环 A均匀带电+Q,从盘中心 O点正上方 D处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 m、带电+q 的小球,小球下降 H后到达 B点,速度变为 0,经过 C点时速度最大,由此可求出圆环 A所带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A.C 点的电场强度 B.B 点的电场强度C.D、C 间电势差 D.D、B 间电势差9.如图( a),MN 是长为 L倾角为 θ 的光滑绝缘杆,M、N、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MP中点处固定一电量为 Q的正点电荷,杆上套有一质量为 m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自 N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随位置 x(取 M点处 x=0)的变化图象如图( b)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b)中表示电势能随位置变化的是图线ⅡB.小球经过 x1位置时电场力做功的功率最大C.小球在 M点受到的库仑力比在 N点受到的库仑力大D.若图象中的 E1 、E 2 、E 0为已知,则可求得小球在 M点时的速度10.如图,真空中有一个边长为 L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两个顶点 M、N 处分别放置一对电荷量都为 q的正、负点电荷.图中的 a、b、c、d 是其他的四个顶点,k 为静电力常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M、N 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F=kq22L2B.c、d 两点电势相等C.a、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D.a 点电势高于 b点电势11.真空中,两个相距 L的固定电荷 E、F 所带电荷量分别为 Q1和 Q2,在它们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如图实线所示,实线上的箭头表示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上标出了 M、N 两点,其中 N点的切线与 EF连线平行,且∠NEF∠NFE,则4A.E 带正电,F 带负电,且 Q1Q2B.过 N点的等势面与过 N点的切线垂直C.负检验电荷在 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N点的电势能D.在 M点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检验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 N点二、计算题12.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将带电荷量 q=-6×10 -6 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 A点移到 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 2.4×10-5 J的功,再从 B点移到 C点,电场力做了 1.2×10-5 J的功.求:(1)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和 B、C 两点间的电势差 UBC;(2)如果规定 B点的电势为零,则 A点和 C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3)作出过 B点的一条电场线(只保留作图的痕迹,不写做法).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5第 2节 电场的能的性质【考点集训】1. B 2. C 3. B 4. B 5. D 6. A 7. A 8. AD 9. ACD 10. AC 11. AB12. 【解析】(1)根据公式 W=Uq 可得UAB= = V=4 V WABq - 2.4×10- 5- 6×10- 6UBC= V=-2 V, 1.2×10- 5- 6×10- 6(2)因为 UAB=φ A-φ B,U BC=φ B-φ C,又 φ B=0 故 φ A=4 V,φ C=2 V(3)取 AB的中点 D,D 点的电势为 2 V,连接 CD,为等势线,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如图所示.1第 1 节 电场的力的性质一、选择题:1~6 题为单选,7~10 题为多选.1.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以一定的初速度 v0(v0≠0),沿着垂直于匀强电场的方向射入电场,则其可能的运动轨迹应该是图中的2.电场中有一点 P,关于 P 点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放在 P 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减半,则 P 点的电场强度减半B.若 P 点没有检验电荷,则 P 点电场强度为零C.P 点的电场强度越大,则同一电荷在 P 点所受电场力越大D.P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为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3.如右图所示,A、B 均为半个绝缘正方体,质量均为 m,在 A、B 内部各嵌入一个带电小球,A 中小球带电量为+q,B 中小球带电量为-q,且两个小球的球心连线垂直于 AB接触面.A、B 最初靠在竖直的粗糙墙上.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E,重力加速度为 g.现将 A、B 无初速度释放,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 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gB.A、B 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应小于 gC.A、B 之间接触面上的弹力为零D.A、B 下落的加速度应大于 g4.如图,质量分别为 mA、m B的 A、B 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 qA、q B,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 α 与 β(αβ).现突然让两小球失去各自所带电荷,接着开始摆动,摆动过程中最大速度分别为 vA、v B,则A.m A一定小于 mB B.q A一定大于 qBC.v A一定小于 vB D.v A可能等于 vB5.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绝缘杆从物体 A 中心的孔穿过,A 的质量为 M,用绝缘细线将2另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B 与 A 连接,Mm,整个装置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E.现仅使 B 带正电且电荷量大小为 Q,发现 A、B 一起以加速度 a 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 角.若仅使 A 带负电且电荷量大小为 Q′,发现 A、B 一起以加速度 a′向左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 α 角,则A.a′=a,Q′=Q B.a′a,Q′=QC.a′a,Q′Q6.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在某点 M 放入一电荷量为 q 的正点电荷P,P 受到的库仑力为 F,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P、Q 之间相互吸引B.若将 P 移走,则 M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C.若将 P 移近 Q,则 P 所受库仑力减小D.若将 P 的电荷量增大为 2q,则 P 所受库仑力增大为 2F7.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 O 固定,另外有两个质量相等、电荷量相同的点电荷A、B 分别在点电荷 O 的电场力的作用下沿 1、2 两轨道运动,其中电荷 A 沿半径为 r 的圆轨道 1 以速度 vA运动;电荷 B 沿椭圆轨道 2 运动,椭圆轨道到 O 的最远距离为 2r,电荷 B经过椭圆最远点的速度为 vB;两轨道相切于 C 点,若不考虑 A、B 间的相互作用,A、B、C、O 点在一条直线上,则A.电荷 A、B 均带负电B.v A=v BC.两电荷分别经过 C 点时速度大小相等D.电荷 A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8.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两个质量均为 m、带有电量为qA、q B(qA≠q B)的同种电荷的小球 A、B 分别处于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用图示方向的水平推力 F 作用于小球 B,两球静止于图示位置,此时两小球之间的距离为 l.下面的结论或论述正确的是3A.k =qAqBl2 F2+ ( mg) 2B.k ≠qAqBl2 F2+ ( mg) 2C.若将两小球 A、B 接触后再放置在原位置,其他条件不变,两小球 A、B 仍能保持平衡D.若将两小球 A、B 接触后再放置在原位置,其他条件不变,两小球 A、B 不可能保持平衡9.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大小为 E 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 O 点.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的位置 A,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弧线运动到细线与水平方向成 θ=60°角的位置 B时速度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 B 点时,细线拉力为 T=2EqB.球在 B 点时,细线拉力为 T= mg3C.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 Eq= mg3D.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 mg= Eq310.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质量均为 0.1 g,分别用10 cm 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绝缘天花板的一点,当平衡时 B 球偏离竖直方向 60°,A 竖直悬挂且与绝缘墙接触(g 取 10 m/s2).静电力常量 k=9.0×10 9 N·m2/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带电荷量约为 3.33×10-8 CB.墙壁受到的压力约为 8.7×10-4 NC.A 球受到细线的拉力为 1.0×10-3 ND.B 球受到的拉力为 1.5×10-3 N答案 题号123456478910二、计算题11.如图所示,一个挂在绝缘细线下端的带正电的小球 B,静止在图示位置,若固定的带正电的小球 A 的电荷量为 Q,B 球的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θ=30°,A 和 B 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静电力常数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求:(1)带电小球 A 在 B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2)A、B 两球间的距离.1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α 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放置两个质量分别为 2m 和 m 的带电小球 A 和 B(均可视为质点),它们相距为 L.两球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时,B 球的初始加速度恰好等于零.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两球距离为 L′时,A、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 2=11∶5.(静电力恒量为 k)(1)若 B 球带正电荷且电荷量为 q,求 A 球所带电荷量 Q 及电性;(2)求 L′与 L 之比.5第 1 节 电场的力的性质【考点集训】1. B 2. C 3. A 4. A 5. D 6. D 7. AD 8. AD 9. BC 10. AB11. 【解析】(1)根据题意,A、B 两球都受力平衡,对 B 球进行受力分析: F=mg tan θE= 得 E= ,场强方向由 A 指向 BFq 3mg3q(2)两球之间库仑力:F=kQql2以上两式联立解得:l=3kQqmg12. 【解析】(1)对 B 球分析有,A 球带正电荷,初始时 B 球沿斜面方向合力为零: F-mg sin α=0又 F=kQqL2解得 Q=mgL2sin αkq(2)B 球受力平衡,两球相互排斥运动一段距离后,两球间距离增大,库仑力一定减小,小于 mgsin α.A 球加速度 a1方向应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g sin α=2ma 1B 球加速度 a2方向应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α-F′=ma 2依题意 a 1∶a 2=11∶5得 F′= mgsin α49又 F′=kQqL′ 2得 L′∶L=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