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91999)十年民间情歌研究述评详细内容(1)从 1989 年到 1999 年,民间情歌当代研究史迎来了发展期的第三个十年。这十年中,研究界主要散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总结了前十年的研究情况;二、评介、研究不同民族、区域间的民间情歌;三、探讨了民间情歌的文化功能;四、探讨了民间情歌的起源、兴衰及分类等问题;五、探讨了民间情歌的创作规律;六、对民族间的民间情歌进行了比较研究等。 关键词:民间情歌文化功能创作规律比较研究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时,民间情歌当代研究史亦迎来了发展期的第二个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民间情歌研究在前十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拓展。为总结经验,审视得失,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2、行述评。一、总结了前十年民间情歌研究情况检索民间情歌研究史,我们可以发现本世纪中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民间情歌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自 1979 年始,才有人开始涉足,并很快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为总结经验教训,利于研究有人从六个方面对十年间民间情歌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括评述,认为十年问民间情歌研究的成绩具体表现在:突破了“左”的框框,确定了民间情歌的研究地位;评介、研究了多民族的民间情歌;对区域性的民间情歌进行了评介;对民族民间情歌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民间情歌的一些基本理论;对古代民间情歌进行了爬梳研究。虽然作者囿于材料,有某些疏漏,但对十年间民间情歌研究情况的总结基本上是准确的。二、评介、研究了民
3、族、区域间的民间情歌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五十多个民族和腔相处,不仅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就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也因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这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城的文化特点,赋予了民间情歌不同的文化色彩。1979 年至 1989 年有些研究者虽然评介、研究了一些民族、地域的民间情歌,但是有些民族、地域的民间情歌却没有涉及。因此,这十年中依然有人承袭前十年的做法,继续评介、研究民族、地域民间情歌。以民族为题而评介民族民间情歌。一个民族标识着一种文化,因之,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标识,而产生、流传于各民族的民间情歌理所当然地裁负着各种文化标识的因于。为了正确地认识这些文
4、化标识的因子,了解民族心理,有人以民族为依据,对民族民间情歌进行了评介。这种评介多是鸟瞰式的,研究不够深人、透彻行文方式大同小异,虽也有从内容或艺术特色着手为文的,但从内容和艺术特点两方面进行概述则是其行文的重点和行文的主要方式,下面依我国少数民族简表的排列法,对十年中这类有关文章逐一进行概述。如有人认为满族民间情歌不仅渊源古老,而且随着满人的征战,流传亦甚广。其内容上反映了满族青年男女“从相识到求爱,从相恋到相思以及对封建婚姻的反抗”等方方面面的爱情生活。其艺术特点一是以物传信、内在含蓄;一是“满汉语连用” 、形象生动。有人认为哈萨克族民间情歌从内容上看既“歌颂了生活的真善美,抒发了人们对美
5、好爱情的向往” ,也“抨击、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 ,并反映了因逐水草而以游牧为主调的悲欢离情。从艺术上看,它既有“丰富多彩的对唱形式” ,也有规律性极强的明快节奏,更多以“白天鹅”和“月亮”为描绘意象。有人认为鄂伦春族是一个在 50 年代初尚处于原始社会晚期,以地缘组成的游牧公社为基本的社会组织,私有观念淡薄的狩猎民族,因之,鄂伦春族民间情歌“体现了这个勤劳的民族在漫长的氏族社会里所具有的道德与伦理观念” ,反映了“质朴、健康、真挚的情感” 。在内容上既反映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满婚姻的热望,亦反映了对相爱人的思念、对旧势力的愤怒及反抗。在艺术上具有“朴野之美” ,多以花草、树木、鹿马、牛羊、
6、喜鹊、乌鸦、天鹅为喻。有人认为京族民间情歌从内容上说反映了纯朴、健康的爱情观和审美观、离别相思之情及真诚严肃、坚贞不渝的爱情态度,在艺术上其广泛借用白话口语、运用谐音双关和借物传情、或一语多意、话中有话,或明张暗李、虚实相映、比兴的表现手法,其“比”是通过利用根本上不同的此物和彼物在某一点上的相似来进行比喻或比拟、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曲折地补充他们就是直说出来也不足以表达的感情,其“兴”多从“实体”着眼,将其与“所咏之词”融通在一起,强调“兴”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兴”有一句的,也有两句或三句的,大量运用通感,其通感常与比兴、夸张等表现手法联系在一起等。有人认为鄂西土家族情歌从内容上看它表
7、现了育年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纯洁健康的恋爱观点和质朴的审美情操、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以及同封建统治者封建礼教进行斗争的精神。从艺术特点上看它具有容量大、表现力强及艺术构思的巧妙和“博采口语”入歌,普遍采用重复,语言活泼优美的优势。以地域为题评介、研究了区域性的民间情歌。由于地理生态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若以民族为题评介,恐有以倔概全之嫌,而同一地城的不同民族有时也有相同的文化基因,若以民族为题评介,又有人为割裂之弊,因之,以区域为题进行评介,既可揭示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又可揭示区域文化的整体性和民族文化的交磁性。这种研究往往也多从内容与艺术特色两方面着手,它既有侧
8、重分析思想内容为文的,也有侧重分析艺术特点为文的,还有两者兼而论之的。就地城划分而言,既有狭义的地域,如喀什噶尔、陕北、巴渝等。喀什噶尔虽属于维吾尔民族区域,有着共同的人种特点、宗教信仰、饮食习惯,但地理环境的差异又决定了它具有某些独特的文化特点,如从内容上看,喀什噶尔情歌充满了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热烈向往与追求,表现了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坚定不移以及对反动势力压制、破坏自由爱情的坚决斗争,表达了维吾尔族人民纯朴、健康的道德观和爱情观。从艺术手法上看,喀什噶尔情歌娴熟地运用了比兴、夸张、反复,其比兴同该地区的山川地貌、风土物产及南疆维吾尔族的衣着、饮食、生产、婚姻、礼仪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韵味。广泛地运用重叠手法,其重复既有词和句的重复,也有段落的重复。句的重复形式多样,既有第一句重复,也有前三句重复,还(作者:3COME 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