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运管处 XX 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打算今年以来,我处在局党委、局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运政为民”为中心,创新工作思路,加强自身建设,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开展工作,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一、上半年工作回顾强化安全监管,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畅通一是明确责任。制定了工作方案,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一把手”负责制,“一岗双责”制、全员负责制。处领导班子分成 7 个检查小组挂钩企业,带领相关科室人员,每月不定期到场站、车辆上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对企业安全检查 110 多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2、 14 次,实地检查油罐车 4 辆、油运船 5 艘,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逐一过堂。二是强化驻站管理。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严格各班线按核发线路标志牌悬挂,严禁私设小板凳、擅自改造车型。上半年共查处违章案件 61 起,没收自制线路牌 32张、小板凳 56 张。三是强化科技监管。对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安装 GPS 监控系统,用现代科技对车辆实行实时动态监控,特别是加强对超长途客车的全程监控,确保驾驶员凌晨 2 时至 5 时落地休息,不疲劳驾驶。四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继续深入开展运输企业“打非治违”、“四项排查”等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局“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严把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关、车
3、辆技术状况关、从业人员资格关。五是强化安全生产教育。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等为载体,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积极组织全处人员参与 “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剖析事故原因。共组织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680 多人次,同时,召开客运企业安全例会 9 次、参会人员 280 多人次。加强运输市场管理,稳步推进运管业务工作1、客运市场一是圆满完成了春运、菜花节等运输保障任务。XX 年春运,投入营运客车 642 辆,18460 座,机动运力 27 辆,1128 座,安全运送旅客 119.5 万人次,同比增加 5%;菜花节期间,开通旅游专线,投入车辆 4 辆、240 个班
4、次,为近万名游客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出行条件。二是稳步推进镇村公交通达。今年省厅下达我市开通 XX 镇、临城镇、西鲍 3个乡镇的镇村公交,涉及行政村 56 个。目前,已有 52 个行政村实现了镇村公交通达。三是加快客运企业的联合重组。上半年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完成调研材料两篇,外调苏州一次。下达了长途和城乡线路 31 辆班车,进行公司化改造任务。目前,华通、大运、亨通初步完成了对相关车辆及线路的改造方案,基本完成徐淮线与南通线的经营权置换及戴南至苏州线的矛盾协调工作。四是制定了行业管理制度。制定了我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服务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和XX 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五是推进客运企业安全生
5、产标准化建设。以“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契机,以华通、大运、亨通、板桥、民生 5 家单位为试点,组织开展达标化模拟验收,全面规范企业安全制度及内部管理。2、货运市场一是强化源头管理。以加强源头管理为重点,深入全市货运企业、货物集散地等源头部位,认真开展调研,建立质量信誉考核档案,建立货运信息网络,为其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二是强化危货管理。落实危货运输安全管理责任制,提高危货运输企业的准入门槛。对 6 家危货运输企业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监督检查。制定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预案,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三是争创省级品牌。组织货运企业积极争创“江苏快货”品牌企业、品牌线路。目前,共组织了 5 家道路货运
6、企业申报了 7 条线路。四是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建设。累计拆解船舶 45 艘,其中自行拆解报废 16 艘。确认船证不一致不符合拆解条件的 8 艘。3、维修市场一是推进维修市场规范化进程。大力查处全市机动车维修无证经营、占道经营等违法违章经营行为,保持对维修市场整治高压态势;定期不定期对维修企业“三检”等制度情况进行明查暗访,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共查处违法违章行为 13 起,没收维修工具 100 余件。二是加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管理。制定了检测站整改方案,定期组织人员对检测报告抽样汇审,并在检测站设立了客户咨询服务窗口,及时解决营运车辆检测中的矛盾和困难。目前,共检测营运车辆 5963 辆次。四是制定
7、完善了相关制度。完善了送检管理制度、配件仓库管理制度及管理台帐,对一车一档的内容进行了规范。五是开展“3.15”汽车维修质量服务月宣传活动。在安达汽车站站前广场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共接待咨询 170 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800 多份。4、驾培行业一是整合培训点资源。上半年完成了陈堡、周庄、陶庄、戴南、大邹、戴窑六个培训点的改扩建。二是规范驾培市场秩序。整顿市场秩序,规范驾培市场,共检查教练车 168 辆次,纠正违章 25 起,处罚违章车辆 4 起,拆除私设报名点标志牌 70 余处。三是实行智能化管理。率先在 XX地区安装新一代驾培车载仪,包括学员学时考核仪和 GPS监控系统,安装率 1
8、00%。四是严把培训关。严把学员结业考核和学员培训记录审核关,对培训不合格、培训学时不够、内容不全的坚决不予签批。截止目前,驾驶证学员培训,开班 42 期,培训学员 9661 名;从业资格证培训,开班 9 期,培训人员 540 名。5、市场监管一是强化舆论引导。利用新闻媒体、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运输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抵制“黑车”、拒乘“黑车”、举报“黑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1000 多份。二是强化热点监控。针对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部分出租汽车不打表、拒载等违规经营行为,完善出租车百分考核办法,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以出租简报等形式,向全社会及时通报行业
9、管理动态。三是强化难点整治。“黑车”非法载客、营运客车串线等经营行为一直是行业监管的难点,按照“综合治理、堵疏结合”的原则,相继开展了客货运市场、“黑车”等专项整治活动。共查处各类违章案件 910 起,其中,黑车 102 起、客车违规 52 起、擅自改装 92 起、无从业资格证 32 起、出租车违规经营 7 起。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强化学习。继续开展每月读书学习交流、月度学法、季度案卷点评等活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及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届一中全会讲话,参加学法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二是开设运管讲堂。以新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颁布为契机,请客运科、货运科等 6 个科室的负责
10、人走上讲台,以制作 PPT 形式,解读了新道条中与本科室业务相关的条款,做到学中干,干中学。三是邀请专家举案说法。邀请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科两位科长,来我处讲解预防职务犯罪相关知识, 切实增强运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预防职务犯罪意识。加强行业文明建设,树立运输行业新风一是塑造行业品牌。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江苏“三快”、“江苏农村物流示范点”、“品牌驾校”、“绿色汽修”等创建活动,通过塑造行业品牌,努力推进诚信服务。二是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继续开展“文明科室队流动红旗”、“执法明星”的评比,积极推荐交通运输系统劳模、优秀党员等,用典型引路,带动运管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三是着力弘扬
11、文明风尚。继续开展“送温暧、献爱心”、“慈善一日捐”等爱心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奉献社会意识。截止目前,共有 5 人参加了义务献血、各类捐款 17880 元、8 位同志参加“志愿服务周周行”活动、与西鲍乡张舍村开展了“三解三促”活动。四是规范执法行为,树良好形象。深入开展省厅“五项执法”、市纪委“执法质量提升年”、“效能建设提升”等活动,严格执行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十项禁令”、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五是关注民生,化解矛盾。及时受理、处置书记市长信箱、交通服务热线 96196等群众来信来访 216 件,人大代表建议 9 件、政协委员提案答复 11 件。办结率 100%。六是加强信息宣传。以今年市
12、政协民主评议交通为契机,加强与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社区群众和从业人员的沟通,及时掌握社会、群众对运管工作的要求和期盼,通过编制运管信息、建立运管处网站让社会各界了解、关注、支持运管,扩大运管工作的宣传面和影响力。上半年被各级录用稿件 138 件。二、下半年工作打算加快推进运输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一是完成 100 座农村候车亭新改建。二是年前新增 20 辆燃气型公交车。三是完成狄垛、竹泓、张郭、沙沟、永丰、唐子六个乡镇培训点改扩建。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一是确保 6 乡镇 12 个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及时跟进工程实施进度。二是稳步推进 3 乡镇镇村公交通达,完成剩余 4 个行政村的公交通达。加快推进运输行业企业重组。一是推进华通公司实质整合。二是推进长途、农公两家客运站的整合。继续加强运输市场监管。继续开展农村客货运站、危货运输企业月度检查;做好客运企业安全达标验收准备工作;继续加大运输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11 月底完成所有从业人员继续再教育;举办一期维修工高级工培训;每月举办一次出租车驾驶员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