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测试题(四)(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蛩(qin)荠麦(q)檀板(tn)B鬲溪() 风骤(zu) 狎昵(ji)C遥岑(cn) 黍离(sh) 天阙(qu)D鹧鸪(zh) 碾作尘(zhn) 盈袖(yn)解析A“荠”读j;B.“骤”读zhu,狎读xi;D.“碾”读nin。答案C2(2010山东)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
2、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解析A“释怀”:抒发情怀。放心,无牵挂。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B.古稀:指七十岁的人,句中说:“最小的82岁”,应用“耄耋”,或改为“已过古稀之年”。C.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多用作贬义,用在此语境中,褒贬不当。D.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答案D3下列
3、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至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D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解析B成分残缺
4、,在“坐落”前加“的博物馆”或“的建筑”;C.成份残缺,(搭配不当),应改为“截至5月9日17时30分为止”,或“截止5月9日17时30分”;D.搭配不当,将“经”改为“在”,或者将“下”去掉;歧义“迅速赶到的”统辖“医护人员”还是“医护人员和商场保安”不清,可改为“在场群众、商场保安以及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答案A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6分)()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平均海拔4000
5、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气候高寒A BC D解析首先对玉树要作总体介绍,所以应排在第一位,选D。答案D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答:_答案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会灿烂;蜡烛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会发光;骏马如果害怕失足,那它永远不会奔驰。6请欣赏漫画,完成下列问题。(5分)(1)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画面。(不超过60字)(3分)答:_ (2)结合漫画合理想象,以“文化生活”那只桶的口吻拟写一句话。(不超过
6、10字)(2分)答:_答案(1)示例:画面左边一中年人,仅挑一只桶,桶上写着“物质生活”;右下方有一只写着“文化生活”的桶,似乎在向中年人说着什么。(内容全面2分,表达方式正确1分)(2)示例:勿忘我;我也很重要啊;只挑它你走不远的。(只要紧扣画面内容,想象合理即可)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挽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
7、“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险,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喉,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喉而拊其背也。”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
8、。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为奉春君。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注辂:绑在车辕上供人拉车使用的横木。成、康之时:指西周成王、康王的鼎盛时代。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窃以为不侔也侔:等同B卒然有急卒:突然C案秦之故地案:按照D信哉!夫高祖起微细信:确实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9、B。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去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可以联想平时教材中相似的语境,可以联想成语里面的固定用法,也可把词的意义代入句子验证。C项“案”为“控制”的意思。答案C8以下各组句子中,与高帝定都关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秦地被山带河此亦扼天下之喉而拊其背也留侯明言入关便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确筛选的标准“与高帝定都关中有直接关系”,注意相应的对象及限定词“直接”;然后逐个核对选项,是说周的定都,是说刘邦打天下时的情形,两项均间接有关,是赞扬娄敬,与标准无关,则分别从地理形势和大臣
10、之言便说定都关中。答案C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虞将军要求娄敬换上好衣服,娄敬却坚持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这体现了他在立身行事上保持本色的一面。B刘敬本姓娄,因去陇西戍守路过洛阳,便主动劝说高祖建都关中,高祖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赐姓刘,拜为郎中。C这是一篇相当精彩的传记作品,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对刘敬的语言描写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远见卓识。D最后一段作者评价说高帝虽然出身低微,但很有雄才大略和政治远见,所以才能够平定四海,成就一代帝王的伟业。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对阅读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重点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对文章
11、主旨的把握。D项重点在说高帝不能独自成就伟业。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因秦之故,资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5分)译文:_(2)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5分)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能力层级为B。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关键词及句式的翻译。(1)句注意“因”“资”,尤其是“故”要翻译作名词,“此所谓也”特殊句式。(2)句注意“山东”古今异义,“都”用作动词“建都”,后省略了介词“于”,第一句“皆”要译作判断句式。答案(1)凭借着秦国原来的底子,依托肥沃的土地,这就是所说的物产丰饶之地啊。(“因”“故”“资”“
12、膏腴”“此所谓者”判断句各1分。)(2)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地区的人,争着说周朝称王几百年,秦朝只到二世就灭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皆”“山东”“王”“二世”“都”各1分。)参考译文刘敬是齐国人,汉高帝五年(前202),他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当时高帝正住在那里。娄敬进城后就摘下拉车子用的那块横木,穿着羊皮袄,去见齐人虞将军说:“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虞将军要给他一件鲜洁的好衣服换上,娄敬说:“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来,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是决不会换衣服的。”于是虞将军进宫把娄敬的请求报告给皇帝。皇帝召娄敬进宫来见,并赐给他饭吃。等了一会
13、儿,皇帝就问娄敬要谈什么大事,娄敬便劝说皇帝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试一下兴隆吗?”皇帝说:“是的。”娄敬说:“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从后稷开始,尧封他于邰(ti,台),积累德政善事十几代。如今陛下从丰邑沛县起事,招集三千士卒,带着他们直接投入战斗便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在荥阳交战,争夺成皋之险,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父子枯骨曝露于荒郊之中,横尸遍野不可胜数,悲惨的哭声不绝于耳,伤病残疾的人们欲动不能,这种情况却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兴盛时期相比,我私下认为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再说秦地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即
14、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之众的雄兵是可备一战的。凭借着秦国原来的底子,依托肥沃的土地,这就是所说的物产丰饶之地啊。陛下进入函谷关把都城建在那里,山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与别人搏斗,不掐住他的咽喉,击打他的后背,是不能完全获胜的。如果陛下进入函谷关内建都,控制着秦国原有的地区。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击打它的后背啊。”汉高帝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地区的人,争着说周朝称王几百年,秦朝只到二世就灭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皇帝犹疑不决。等到留侯张良明确地阐述了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后,皇帝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当时皇帝说:“本来主张建都在秦地的是娄敬,娄
15、就是刘啊。”于是赐娄敬改姓刘,授给他郎中官职,称号叫奉春君。太史公说:有道是“价值千金的皮裘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楼台亭榭的椽子,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夏、商、周三代的当时业绩,也不是一个贤士的才智”。确实如此呀!高祖从低微的平民起事,平定了天下,谋划大计,用兵作战,可以说极尽能事了。然而刘敬摘下拉车的横木去见皇帝一次进言,便建立了万代相传的稳固大业,才能智慧怎么能会少数人专有呀!三、诗词鉴赏(10分)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问题。踏莎行宋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注回塘:意即
16、曲折回环的池塘。别浦:即江河支流的水口。(1)从诗句的字面内容看,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_。(填入一种花卉名)(2分)(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中用“杨柳”“鸳鸯”来渲染,岸上、水中,一绿一红,色彩鲜艳。B因为“绿萍”,所以“莲舟”不能来,美丽不能被人发现。诗人以此暗指自己不被用是由于被人阻碍。C“骚人”,既可指屈原,也可指历史上屈原似的文人墨客。D诗歌借景抒情,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喟,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3)“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_解析(2)A项不是“渲染”,是衬托。B项不是“绿萍”,是“涨断”。D项不是“借景抒
17、情”,是“托物言志”。答案(1)荷花(2)C(3)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诗人借助对“蜂蝶”“红衣”的描写,想象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但是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却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里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断然不来,比统治者对自己的不欣赏,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凋零、“苦”悲的结局。(艺术手法2分,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四、名句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落花人独立,_。(2)_,因风吹过蔷薇。(3)一川烟草,_,_。(4)_,_,人似黄花瘦。(5)莫等闲、_,_。(6)零落成泥碾作尘,_。(7)_,波心荡冷月无声。(8)众里寻他千百度,_,_,_
18、。答案(1)微雨燕双飞(2)百啭无人能解(3)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5)白了少年头空悲切(6)只有香如故(7)二十四桥仍在(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五、文学类文本(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云在青天水在瓶林清玄春日清晨,到山上去。大树下的酢浆草长得格外的肥美,草茎有两尺长,淡紫色的花竞相盛开,我轻轻地把草和花拈起,摘一大束,带回家洗净,放在白瓷盘中当早餐吃。当我把这一盘酢浆草端到窗前,看到温和的春日朝阳斜斜落下,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闻到山间凄凉流动的露气,然后我慢慢地咀嚼酢浆草,品味它的小小的酸楚,感觉到能闲逸无事地吃着如此特别的早餐,是一种不可言
19、说的幸福。我看着用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它的造型和颜色都很特别,是平底的椭圆形,滚着一圈极细的蓝线;它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带着古玉一样的质感。我一直对陶瓷有一种偏爱,最精致的瓷与最粗糙的陶,都能使我感动。最好是像我手中的白瓷盘,不是高级到需要供奉,而是可以拿到生活里来用;但它一点不粗俗,只是放着观赏,也觉得它超越了实用的范围。如果要装一些有颜色的东西,我也喜欢用瓷器,因为瓷器会把颜色反射出来,使我感受到人间的颜色是多么的可贵。白色的瓷盘不仅仅是用来装食物,放上几个在河边小溪捡到的石头,那原本毫不起眼的石头,洗净了自有动人之美,那种美,使我觉得随手捡来的石头也可以像宝石一样,以庄严之姿来供养。从手
20、里的白瓷盘,我觉得我们生在这个世界,应该学习更多更深刻的谦卑与感恩。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不管任何季节走进树林去,都会发现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草木吸收露珠,承受阳光,努力地生长;花朵握紧拳头,在风中奋斗,然后伸展开放;蝉在地底长期的蛰伏,经过几年漫长的爬行,才能有枝头短暂悠扬的歌。不管是什么生命,它们都有动人的颜色,即使是有毒的蛇、蜘蛛,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就会看见它们的颜色是多么活泼,使我们感到生命的伟大力量。抬起头来,看到云天浩渺,才感到我们住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是多么的渺若微尘,在白色、红色、蓝色的星星的照耀下,我们行过的原野是何其卑微。幸而,这世界有这么丰富的颜色,有如此
21、繁茂的生命,使我们虽渺小也是可以具足,虽卑微而不失庄严。我们之所以无畏,是因为我们可以把生命带进我们的心窗,让阳光进入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身心的尘埃;让雨水落入杂乱的思绪,使我们澄明如云。我觉得人可以勇迈雄健,那是因为人并不独立生活在世界的生命之外,每一个人是一个自足的世界,而世界是一个人的圆满。自性的开启,不是走离世界,而是进入宇宙之心。我愿学习白瓷盘,收敛自己的美来衬托一切放在盘上的颜色,并在这些颜色过后再恢复自己的洁白。就好像生命的历程里,一切生活经验都使它趋向美好,但不沉溺这种美好。我要学习一种介于精致与朴素的风格,虽精致而不离开生活,不要住在有玻璃框的房子里;虽朴素但使自己无瑕,使摆
22、放的地方都焕发光辉。我要学习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来承受喜乐或痛苦的撞击,使最平凡的东西,一放在白瓷盘上,都成为宝贵的珍品。佛教经典常常把人喻成一个“宝瓶”,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可惜的是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瓶里的宝物,反而去追逐外在的事物。我们的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与最柔软的菩提,只可惜被妄想和执著的瓶塞盖住了,既不能让自性进入法界,也不能让法界的动静流入我们的内在。我们的宝瓶本是与佛一样的珍贵,可惜长久以来都装了一些污浊的东西,使我们早已忘记了宝瓶的本来面目,不知道当我们回到清净的面貌,一切事物放进来都会显得珍贵无比。打开我们妄想和执著的瓶盖,这是悟!使生活的一切都珍贵无比,这是悟后
23、的世界!试着把瓶里的东西放下,体验一下瓶里瓶外的空气,原来是相同的,这是空性!因此,我不只要学习做白瓷盘来衬托人间事物的颜色,我更要学习做宝瓶,即使空无一物,也能在虚空中流动香气,并释放出内在的音乐。我要在人群里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有人群的爱,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13文章开头写自己采酢浆草做早餐的故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5分)答:_解析这道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作答这类题目时,要着重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理解。首先,要确定目标段落和全文的内容是什么;其次,要找到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出答案了。答案作者由采酢浆草做早餐,写到用
24、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进而由白瓷盘联想到自然之景,形象地展示了世界上颜色的丰富,生命的繁茂及伟大力量。(3分)引出话题,为下文的人生感悟作铺垫。(2分)14“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可惜的是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瓶里的宝物,反而去追逐外在的事物。”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4分)答:_解析这道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意思的能力。这类句子往往含意丰富,在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先要仔细揣摩,还原作者的本意。如这个句子中,“宝瓶”“宝物”“外物”分别指什么,我们要在全文的大背景中搞清楚。答案我们的生命中有自己清明的本色,可是人们却看不到自己的本性,反而一味盲目地去追求外在的、难
25、以满足自己的欲望。15“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了哪些人生感悟?请分条概述。(8分)答:_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回答第一问,我们要回到原文,找到全文的主旨,本文的主旨在最后几段逐渐显露出来,尤其从“当我们回到清净的面貌,一切事物放进来都会显得珍贵无比”和“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这两句可以看出端倪。第二问问得稍微宽泛些,只要是文中的深刻感悟就可以写出来,我们在搜索时,一要找出比较明确的议论抒情性的、直接表明观点的句子,二要善于通过作者形象的描写迅速概括出观点来。答案(1)人要保持自己清明的本色,追求自由自在。(2分)(2)生命卑
26、微而不失庄严,人要学习谦卑与感恩;人应勇迈雄键,不走离世界,要追求高远;人要有介于精致与朴素的风格;人要学习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承受喜乐或痛苦的撞击;人既要保持清明纯洁的本色,又要为他人着色。(每点1分,答出5点得6分)16本文在构思上有哪些突出特点?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6分)答:_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回答第一问时,需要我们对常见的写作技巧熟练掌握。至于本文的构思对自己写作的启示,学生只要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写作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答案本文在构思上有以下特点:由实入虚,由具体到抽象;结构上多作铺垫,层层深入;以小见大,平中见奇。(3分)这启示我们写文章要善于
27、观察生活中的平凡细节,善于联想和想象,合理拓展,挖掘深刻意蕴,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思想深刻。(3分)(能围绕一个特点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写作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六、实用类文本(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黄遵宪的外交活动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如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
28、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
29、,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瘼。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蛮貊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
30、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己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
31、,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来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
32、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1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D黄遵宪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抵制之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E
33、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划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解析A项,时间错,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在文中无依据;此外,他编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而不是“错误观念”。C项,“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错,珍田提出的是无理要求,并不是其自主的权利。E项,“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在文中没有提及。(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案BD18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答:_答案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编写原则;史论结合的编纂方法。(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19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6分)答:_答案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七、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意林杂志的封面上曾经刊登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能成为完美的自己,只要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大家还是小家?是良心还是钱财?是奋进还是苟安?是勇敢还是软弱?请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