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六专题 第20课 赠黎安二生序.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14647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六专题 第20课 赠黎安二生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六专题 第20课 赠黎安二生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六专题 第20课 赠黎安二生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六专题 第20课 赠黎安二生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六专题 第20课 赠黎安二生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20 课 赠黎安二生序1赵郡苏轼苏轼祖籍赵州栾城,即今河北省栾城县,故曾巩以“赵郡”称苏。文学史上, “三苏”均为四川眉山人,则非“祖”之“籍” ,以此别之。2同年友指一同科考中进士的人。曾巩与苏轼,俱于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所以说苏轼“余之同年友” 。这是一篇赠序。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文章。本文针对黎生提出写古文遭到当时人嘲笑一事,提出作文要志于道,不取悦于世俗的主张,勉励黎安二生坚持学习古文,反对只迎合流俗的俗文。文章从“迂阔”二字生发出议

2、论,结合自己的体会娓娓而谈,循循善诱。文章虽未明确指出黎生应从中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但作者自己的志向已明确地指示了黎生应该努力的方向,勉励之旨不言而喻。1读准字音(1)遗余(wi) (2)闳壮隽伟(hn jun)(3)迂阔(y) (4)庸讵(j)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知Error!(2)诚Error!(3)信Error!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而其才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古义:奔放。今义:纵容、不守规矩,不加约束,没有礼貌。(2)善反复驰骋古义:辨析,论说。今义:奔跑。4说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志,名 词用作动词,有志向;同,形容词用

3、作动词,合乎,随同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孰有甚于予乎:介词结构后置句(2)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判断句1本文在结构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答: 答案 结构特点:盛赞黎、安二生之文才(“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Error!肯定黎、安二生之为人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并示苏君 ”再次呼应)写法特点:叙议结合,前后呼应,结构严谨。2作者认为自己的“迂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回答,并翻译。答: 答案 “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3说说“迂阔”二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 答案 从行文上看,全文

4、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文章议论的中心,在于“迂阔”二字;文章的主旨,是为了表明对于世人所讥笑的这种“迂阔” ,作者矢志不渝的态度。本文的“文眼”就是“迂阔” ,作者自谓“迂阔” ,并从这里发出议论,欲扬先抑,以“迂”为善,表现了自己对“道”的忠诚不渝。4文章最后对黎安二生说要“择而取之” ,如何理解?答: 答案 作者希望黎、安二生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而要在古文与时文、道与世俗这些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本文的文眼是“迂阔” ,为了表述“迂阔” ,作者采用了“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答: 答案 “迂阔”名义上是说“不近实情” ,带有贬义色彩,但在文中是指“不合世俗之风” 。

5、作者自谓“迂阔” ,且以“迂”为善,表现了曾巩决不附和颓倾世风,对“道”不渝的忠诚。自名“迂阔” ,其实是讥世之词。赵 郡 苏 轼 ,余 之 同 年 友 也 。 自 蜀 以 书 至赵 郡 苏 轼 ,是 和 我 同 年 科 考 的 学 友 。他 从 蜀 地 写 信 寄 到京 师 遗 余 ,称 蜀 之 士 曰 黎 生 、安 生 者 。既 而 黎 生 携 其 文京 城 给 我 ,赞 扬 蜀 地 的 学 生 黎 生 、安 生 。不 久 黎 生 带 着 他 的 文 章数 十 万 言 ,安 生 携 其 文 亦 数 千 言 , 辱 以 顾 余 。几 十 万 字 ,安 生 带 着 他 的 文 章 也 有 几

6、千 字 ,屈 驾 前 来 看 我 。读 其 文 , 诚 闳 壮 隽 伟 , 善 反 复 驰 骋 ,我 读 他 们 的 文 章 ,确 实 气 势 壮 阔 ,风 格 雄 伟 ,善 于 反 复 辨 析 ,穷 尽 事 理 ,而 其 才 力 之 放 纵 ,若 不 可 极 者 也 。把 事 理 说 得 很 深 透 ,他 们 的 才 情 、笔 力 奔 放 纵 横 ,似 乎 是 不 可 估 量 的 。二 生 固 可 谓 魁 奇 特 起 之 士 , 而 苏 君 固他 们 二 人 确 实 可 以 说 得 上 是 杰 出 特 异 的 人 才 ,而 苏 君 也 的 确可 谓 善 知 人 者 也 。可 以 说 是 善

7、于 识 别 人 才 的 人 了 。顷 之 , 黎 生 补 江 陵 府 司 法 参 军 。 将 行 , 请 予不 久 以 后 ,黎 生 补 任 江 陵 府 司 法 参 军 。临 走 的 时 候 ,请 我言 以 为 赠 。余 曰 :“余 之 知 生 , 既 得 之 于 心 矣 ,写 几 句 话 作 为 赠 别 。我 说 :“我 对 你 的 了 解 ,已 经 放 在 心 里 了 ,乃 将 以 言 相 求 于 外 邪 ? ” 黎 生 曰 :“生 与 安 生 之 学 于 斯 文 ,还 需 要 用 言 辞 表 达 出 来 吗 ? ”黎 生 说 :“我 和 安 生 学 习 古 文 ,里 之 人 皆 笑 以

8、为 迂 阔 。 今 求 子 之 言 , 盖 将同 乡 邻 里 都 讥 笑 我 们 ,认 为 是 迂 阔 。现 在 请 您 写 几 句 话 ,是 想解 惑 于 里 人 。”解 除 同 乡 邻 里 的 糊 涂 看 法 。”余 闻 之 , 自 顾 而 笑 。 夫 世 之 迂 阔 , 孰 有我 听 了 这 话 ,想 想 自 己 不 禁 笑 了 。世 上 迂 阔 的 人 ,有 谁 比甚 于 予 乎 ? 知 信 乎 古 而 不 知 合 乎 世 , 知 志我 更 厉 害 呢 ? 只 知 道 信 奉 古 训 ,却 不 懂 得 迎 合 当 世 ,只 知 道 立 志乎 道 而 不 知 同 乎 俗 , 此 余 所

9、以 困 于 今于 圣 贤 之 道 ,却 不 懂 得 随 同 世 俗 ,这 就 是 我 为 什 么 困 顿 到 现 在而 不 自 知 也 。 世 之 迂 阔 , 孰 有 甚 于 予 乎 ?而 自 己 尚 不 知 道 的 原 因 啊 。世 人 的 迂 阔 ,有 谁 比 我 更 厉 害 呢 ?今 生 之 迂 , 特 以 文 不 近 俗 , 迂 之 小 者 耳 ,现 在 你 们 的 迂 阔 ,只 因 文 章 不 合 世 俗 ,这 不 过 是 小 的 迂 阔 罢 了 ,患 为 笑 于 里 之 人 。 若 余 之 迂 大 矣 , 使 生 持还 担 心 被 同 乡 邻 里 讥 笑 。像 我 的 迂 阔 可

10、就 大 了 ,如 果 你 们 拿 了吾 言 而 归 , 且 重 得 罪 , 庸 讵 止 于 笑 乎 ?我 的 话 回 去 ,将 更 加 遭 到 责 诮 ,岂 能 只 停 留 在 讥 笑 上 呢 ?然 则 若 余 之 于 生 ,将 何 言 哉 ? 谓 余 之 迂 为既 然 这 样 ,那 么 我 将 对 你 们 说 些 什 么 好 呢 ? 说 我 的 迂 阔 是善 ,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好 的 ,可 是 它 的 祸 害 却 是 这 样 ;说 它 不 好 ,那 么 虽 然 可 以 迎 合 现 在 ,必 违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 必 离 乎

11、道 矣 。但 一 定 违 背 古 训 ,有 附 和 流 俗 的 地 方 ,就 一 定 背 离 圣 贤 之 道 了 。生 其 无 急 于 解 里 人 之 惑 , 则 于 是 焉 ,必你 们 还 是 不 要 急 于 解 除 同 乡 邻 里 的 糊 涂 认 识 吧 ,这 样 ,就 一 定能 择 而 取 之 。 遂 书 以能 够 在 古 文 、时 文 ,道 、世 俗 这 些 方 面 作 出 选 择 。我 于 是 写 了 这 些 话赠 二 生 , 并 示 苏 君 ,以 为 何 如 也 ?赠 给 二 位 ,并 且 拿 给 苏 君 看 ,你 们 认 为 怎 么 样 呢 ?孟子:何妨举世嫌迂阔孟子自己说,要尚

12、友古人,读其书之外,还要知其人论其世。但对孟子,我们知道些什么呢?史记中写孟子,只说“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对孟子的出身,我们知道的,就是这十来个字,其他的,就得向孟子书中探寻了,钩索不出的,只好说一声不知道。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 ,说的是孔子寿至七十三岁,孟子寿至八十四岁。古人缺医少药,感冒几天就可能死掉,能活到八十多岁,诚为长寿,可惜的是,这个寿数完全是臆测,因为孟子的生卒年,我们一样也不知道。同样,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家庭,他的财政情况,他的其他兴趣。在先秦,著书是大事,写的都是大道理、大事件、大人物,对个人生活绝少注意。赫如孔子,我们知道的都很少,何况在当时声望并不甚高的孟

13、子。孟子一书,记录了许多孟子的想法、行事和谈话,但并不是对他的思想的完备叙述,现在人们谈论孟子的思想,好比是见到地上露出一截方方尖尖的东西,便假定埋在地下的是老大一个方尖碑,然后按比例去复原。这种假定多半也不错,但若要老实一些,还是就书论书, 孟子说过的,便是他的, 孟子没说过的,便不是他的。何况更可能的是,孟子并没有其他深埋的思想。荀子骂孟子“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便是在批评他的思想不成体系。不过,孟子虽不以思考见长,他的观念还是有种结构,性善论便是那结构的基础了。现在看战国时代,会觉得它生机勃勃,而那时的人,并不这么想。从春秋开始,士人多认为眼下的社会状态是不合理的,到了

14、战国,这种想法越来越激烈,而且蔓延到所有阶层。大家都认为社会已经半瓦解,诸侯纷争,无有止时,在国家内部,各种不公的事情横行,人们生活得很是痛苦。从老子和孔子开始,读书人的任务就是从这一大片混沌中,恢复或重建出秩序来,当然,我们知道,老子认为秩序本身就与人性不合,庄子则认为社会应当彻底瓦解,最好瓦解成粉末。相反,孟子属于刚健而乐观的一拨人。他的乐观,来自他对人性的信心。他有一句名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 “自反而缩” ,意思就是反省之后,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孟子想来想去,确信自己对人性的看法无可辩驳人天生就有仁爱之意、同情之心。只要君主能光大其心,便可以仁政聚民,像滚雪球一样,国家越

15、来越强大,然后出动王者之师,把那些不好的国家一举征服,从而天下归仁,人人笑逐颜开。这很难说是成熟的思想,特别不像是成熟的政治思想。但孟子的出色,在于他的实践。一旦想通,便去推行自己的想法,在五六个国家之间奔走,受了不少委屈,仍然不改其衷秉道直行,这种道德勇气,连孔子也比不上他。孔子是不强人所难的,而孟子呢,你要是不听他的,他会在你耳边唠叨一千遍,直到你或者屈服,或者把他赶走。他是孤独的。 孟子一书三万多字,使用第一人称三百多次,在先秦典籍里,频率是最高的。很多方面,他只能依赖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在别人看来,这老头像个怪物,而他自己的脾气也很坏,对其他流派的学说,无不斥为邪曲孟子的理想国,是仁慈君

16、主的极端专制,这与孔子的社会设计很有些差距,也和多数人的脾性不合,幸好,孟子的感染力不在于他的志向,而在于他的勇气。这种勇气是绝大多数好人缺乏的,相反,那些不“自反”的不怎么好的人,倒一直理直气壮得很。那么,如何自反而缩呢?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到底因为什么呢?因为那是大人物的意见?因为那是多数人的立场?因为它只需要一两个假设?“我认为它是对的因为我认为它是对的?”甚至只是因为自己的样子在镜子里很好看?这个问题,就不是孟子能够提供答案的了。事实上,在中国传统中,这个问题获得的关心很少。即使现在,生活中最难的两件事情,仍是“自反而缩” ,以及确信自己所持为正确的之后, “虽千万人吾往矣”

17、,而孟子在其中的一个方面,堪称百代楷模。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 遗:赠予B辱以顾余 辱:侮辱C若不可极者也 极:用尽D既得之于心矣 得:契合答案 B解析 “辱”为谦辞。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B而其才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C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D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答案 C解析 A 项“同年”在句中是指“科举制度中同科登第的人” ,今义是“同一年,同 岁” 。B 项“放 纵”在句中是“奔放 ”的意思,是个褒 义词,现代汉语中是“纵容、不守规矩,没有约束,没有礼貌”的意思,多用

18、作贬义。C 项“以为”在句中是“认为”的意思,和今义相同。D 项“于是”在句中是个复音虚 词,意思是“在这方面” ,现代汉语中常作连词用。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Error!Error!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 “固”字也相同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 “固”字不同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 “固”字相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 “固”字也不同答案 D解析 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确实。 本来。4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将何言哉 B大王来何操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请予言以为赠答案 D解析 D 项为省略句,A、B、C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19、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7 题。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才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

20、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A解析 A 项副词,还是。B 项语气词,呢/介词,在。C 项连词,因 为/介词,用。D 项语气助词/疑问代词,什么。6下列是对这篇赠序具体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1、( )A文章第一段叙述好友苏轼向作者推荐蜀之士黎安二生,不久,二生携文求见,详读二生之文后,作者觉得黎安二生堪称“魁奇特起”之士。第二段叙述黎生在将外出做官之际,因他与安生“学与斯文” ,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请求作者为他们“解惑于里人” 。B第三、四段为议论,就黎生所谓里之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发。作者明确指出自己的“迂阔”在于信古志道,不与世俗同流,不怕世人讥笑,并希望“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这实际上是在勉励二生要坚持学习古文,反对俗文。C这篇文章的“文眼”是“ 迂阔”二字。从行文上来看,全文紧紧围绕“迂阔”二字来写;文章议论的唯一中心,也在于“迂

22、阔”二字;文章的主旨,也是为了表达对于世人所讥笑的这种“迂阔” ,作者自己是矢志不渝的。D此文本来就是为自己不合世俗、怀才不遇而写的,作者针对“迂阔”二字发议论,咄咄逼人,把自己心中郁积的不平和愤懑一泻无余,与韩愈、苏轼那些痛快淋漓、气势不凡的古文有相似之处。答案 D解析 作者针对“迂阔”二字 发议论,是一唱三 叹、抑扬吞吐,而不是咄咄逼人、一泻无余。并且此文远不及苏轼、韩愈的古文那 样痛快淋漓、气 势不凡,只有一种含蓄优雅的风韵,与欧阳修的文章有相似之处。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译文: (2)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

23、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译文: (3)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译文: 答案 (1)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杰出特异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2)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3)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

24、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

25、,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 ”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

26、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本文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答案 B解析 诬:欺骗。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B解析 B 项两个“也”表示句中停 顿。 A 项第一个“且” 为连词,表并列, “并且”的意思;第二个“且”为副词, “将要” 。C

27、 项第一个“则”为连词,表承接;第二个“则”为连词,表转折。D 项第一个“之”为代词,指 “他” ;第二个“之”为助 词,用在主 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D作

28、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赏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答案 C解析 文中说“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则无路焉 ”。所以 C 项所说并不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犹 恐 予 之 愚 且 贱 闻 与 见 焉 者 少 不 足 以 知 天 下 之 材 也 则 求 夫 贤 而 有 名 位 闻 与 见 之 博 者 而 从 之 问 其 人 之 孰 可 举 者 卒 亦 未 见 焉答案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 /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 /则求夫贤而有名位/ 闻与见之博者/ 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

29、者 /卒亦未见焉解析 本题考查断句能力。给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 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译文: (2)奚重而不更也?译文: 答案 (1)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 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2)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倒装句。(1)“有劳于求”

30、“密于法”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胜” ,形容词 用作动词,尽; “患” ,忧虑;整个句子又是一个反问句。(2)“奚”表反问;“更”是动词,改变。参考译文太守和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离得最近又特 别重要, 这是不言而 喻的。我曾经评价当今的太守和县令,存在着千里连成一个州郡却没有一个 贤良太守的 现象,也存在着百里形成一个 县却没有一个贤良县令的现象。致使天子和大臣 时常忧虑这 种现象,于是委派奉守制度法令的官吏,去加强对太守和县令的考核与 监察,用来 约束惩治他们 。有的被降职,有的被罢免,在地方上一个又接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下达诏书,选定朝臣,让他们分别荐举自己所了解的人才去担任太守或县令。每次被 举荐的人都有姓名,我看到 这 些人的名字,然后推求考察那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