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学案湘教版必修1201808244169.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学案湘教版必修1201808244170.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学案湘教版必修1201808244171.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120180824417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学案湘教版必修1201808244173.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学案湘教版必修1201808244174.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1201808244175.doc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一、考点突破1. 正午太阳高度的基本概念。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基本概念(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如下图所示),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时的太阳高度(如下图所示),H表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地球上,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最大值(直射时)。(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计算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之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小数;若两点分属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随堂练习】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该地最可能是( )A. 北京 B. 沈阳 C. 成都 D. 海口3答案:C思路分析:根据“6月22日北京时间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约为105°E,根据“6月22日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83°” ,可计算出该地的纬度约为30°26′N,因此答案选C。例题1 (福建文综)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题。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思路分析: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答案:A例题2 (咸阳模拟)下图示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若a、b、c依次表示5、6、7三个月,则甲、乙、丙、丁四地按照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丁、乙C. 丙、丁、甲、乙 D. 丙、甲、乙、丁4思路分析: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位于北回归线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0°,其纬度为33°26′N;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70°,其纬度为3°26′N;丁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6°34′,其纬度为10°S。答案:C【综合拓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 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日、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判断该地纬度。5. 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如下图所示,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tanH。6.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所示)5【方法提炼】利用太阳直射点判断日出、日落的方法1. 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2. 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3.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4. 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南半球,日出正南,日落正南。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一、考点突破1. 通过观察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能够说出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 通过观察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能够概括出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3. 能够根据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计算昼长和夜长。 二、重难点提示1.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2.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指地球各纬度带上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除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昼夜长短情况日期 图示 太阳直射点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在北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周围为极昼,南极周围为极夜北半球夏至日 在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二分日 在赤道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冬半年)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周围为极夜,南极周围为极昼2北半球冬至日 在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随堂练习】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则( )A. 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B.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D. 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答案:C思路分析: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间可能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故C项正确。二、昼夜长短的计算(一)根据昼弧、夜弧求昼长、夜长(昼弧、夜弧的长短反映昼夜长短)晨昏线把所有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如果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平分;如果昼弧大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如果昼弧小于夜弧,则昼短夜长。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1小时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1小时(二)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时)×2夜长=(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0)×2=24时-昼长例题1 3(山东文综)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为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题。该日( )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思路分析:从纬度上看,该地为北半球,且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丙地(20°N)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应为90°,即太阳垂直照射,甲地(21°N)和乙地(19°N)分别位于丙地南北两侧,与丙地纬度都是相差1°,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相同(都是89°),可以排除C、D选项;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日落时间越往北越晚,所以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故答案选B。答案:B例题2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此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5°。读图回答问题。(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北京时间是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__小时,昼夜长短分布规律是 。(4)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4。思路分析:(1)由图中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经度为西经度,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可知为西半球。甲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北京为东8区,与甲地相差10个时区,时间差10个小时,据此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6时。(2)由图中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甲地位于37.5°W与22.5°W之间的中点位置,故可推知甲地经度为30°W,由上题可知甲地地方时为6时,而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60°E。(3)甲地为30°W,地方时为6时,乙地经度为22.5°W,即可算出乙地地方时为6:30,而乙地正好位于晨线上,即可知乙地该日6:30日出,再根据昼长=(12时-日出时间)×2,即可算出乙地白昼时间长约11小时。(4)由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0°N,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算出该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为69°,由此推出,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69°。答案:(1)西 6 16点 (2)北 东经60° (3)11 该日北半球各地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南半球相反 (4)69°【技巧突破】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该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极圈内有极夜现象。2. 太阳直射点向南北半球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昼长就变长,夜长变短。【高频疑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中的“对称法则”1.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等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2. 一年中,同一纬度的地方,二至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同,即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同。如某地7月22日前后日出在5时,则5月22日前后日出在5时。3. 一年中,同一纬度的地方,二分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反,如春分日后一个月(4月21日左右)和前一个月(2月21日左右)昼夜长短大致相反。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一、考点突破1. 四季更替原因及四季划分。2. 五带划分的依据及界线。 3. 能够说出不同地方对四季的不同划分。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理解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的原因。2. 五带划分的结果和表现。难点: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的依据与界线。一、五带的划分根据各纬度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及有无太阳直射、极昼和极夜现象划分五带。具体划分如下图所示:【随堂练习】 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井最有可能位于( ) A. 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 温带地区 C. 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 D. 寒带地区答案:C思路分析: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说明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而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故C正确。二、四季的更替2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作为一种天文现象,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含义春 冬季与夏季的过渡季节夏 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秋 夏季与冬季的过渡季节天文四季冬 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 过渡季节(3、4、5月)夏 太阳辐射最强,气温最高的季节(6、7、8月)秋 过渡季节(9、10、11月)气候四季冬 太阳辐射最弱,气温最低的季节(12、1、2月)例题1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2)题。(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 清明、雨水 B. 立冬、立秋C. 小雪、大寒 D. 雨水、处暑(2)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 ①表示大雪 B. ②表示立春C. ③表示秋分 D. ④表示芒种思路分析: 3第(1)题,图中显示小雪与大寒两个节气关于冬至对称,则这两天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故北京在这两天昼长最接近。第(2)题,依题意,图中③表示切点位于北极圈,则可能是冬至或夏至。若为夏至,则①为冬至后、②为春分后、④为冬至前节气,结合题中选项分析都不符合;若为冬至,则①为夏至后、②为秋分后、④为夏至前节气,结合选项分析,唯有④表示芒种合适。答案:(1)C (2)D例题2 (陕西西北九校联考)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下题。黄赤交角为24.24°时( )A. 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 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 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 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思路分析: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范围缩小,故B正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范围扩大;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范围扩大;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答案:B【综合拓展】不同纬度地区,季节变化的状况不同:1. 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不大,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大,全年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全年皆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季节更替不明显。2. 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很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很小,获得太阳辐射能较少,全年皆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夏季,季节更替也不明显。3. 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4【易错指津】北半球1月份距太阳最近,而季节却是严寒的冬天,为什么?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1亿千米,最近是1.471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差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1地球公转的特点一、考点突破1. 了解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2. 理解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影响。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 黄赤交角的形成。 3.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难点:1. 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2. 黄赤交角的形成。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周期:365日6时9分(一个恒星年)。(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观察位置或观察角度 公转方向任意位置(侧视、俯视、仰视) 自西向东地球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方向地球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与公转2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二)地球公转的速度角速度 平均角速度59′/天速度 线速度 平均线速度30千米/秒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如下图):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近日点附近时,要使面积相等,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要大,弧长要长,即此时公转角速度、线速度较快。远日点时,则较慢。如下图: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黄赤交角(1)含义黄道面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面 通过地心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平面黄赤交角 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约为23.5°三者关系如图:3(2)影响由于有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不同,从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二)移动规律(1)移动轨迹(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随堂练习】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夏至日6月22日秋分日9月23日冬至日12月 22日春分日3月21日ABCD4A. 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B. 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D. 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答案:A思路分析:冬至日时,太阳直射23°26′S,之后向北移动,到夏至日时移动至23°26′N;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向南移动,冬至日时移动至23°26′S,又向北移动,第二年春分时又回到赤道,故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半球移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23°26′N,之后开始向南移动,到秋分时,移动至赤道,故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动;北半球的夏半年指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半年,即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夏至日时直射23°26′N ,之后又向南移动。例题1 (上海四区二模)2012年2月25日,我国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地进入太空预定轨道。卫星成功发射时,地球在下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位置是( )A. ①—②之间 B. ③—④之间C. ②—③之间 D. ④—①之间思路分析:④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②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③为春分日,①为秋分日。 2012年2月25日,我国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此时地球在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位置是②~③之间。答案:C例题2 (广州六中期末)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完成下题。5甲图中M点的纬度、乙图中N点的月份分别是( )A. 30°、1月 B. 60°、7月C. 60°、1月 D. 30°、7月思路分析:根据甲图0°纬线上的自转速度为1670km/h,而M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判断其位于60°纬线。图乙中N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时(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公转经过远日点时( 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故判断N点为7月初。答案:B【高频疑点】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1)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2)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3)公转速度的区别: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冬至日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夏至日公转速度较慢。【综合拓展】6黄赤交角与五带①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和五带的范围。②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到达的最北、最南界线纬度数。③90°-黄赤交角的度数=地轴倾角的度数=极圈的度数。④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发生改变,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和五带范围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黄赤交角 扩大 减小热带 扩大 减小温带 减小 扩大五带范围寒带 扩大 减小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一、考点突破1. 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2. 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及其判断方法;3. 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能够解释相关地理现象。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2. 晨昏线的特点及其判断方法;3.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难点:1. 理解晨昏线的特点及其判断方法;2.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一、昼夜交替昼夜交替昼夜的原因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原因 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自转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意义 是基本的时间单位2. 晨昏线(圈)(1)概念: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2)意义: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分界线。(3)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的点。2(4)晨昏线的判别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为晨线,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为昏线。(5)晨昏线的主要类型:(6)晨昏线(圈)的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所在平面永远平分赤道;所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为18时。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④运动方向,自东向西。应当是静止的,根据物理学的相对运动原理,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应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即不断地向西移动,速度为15°/ 小时。⑤与经线圈的关系:春分(3月21日)或秋分(9月23日)前后,晨昏圈和经线圈重合;冬至日和夏至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随堂练习】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B. 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C. 晨昏线上永远平分赤道D. 晨昏线相对于地表自西向东运动思路分析:注意,是让选择错误的,晨昏线的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是自东3向西的。答案:D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 产生:⇒ ⇒地 球自 转 地 转 偏向 力 地 表 物 体 水 平 运动 方 向 发 生 偏 转2. 规律:当观察者面向运动方向时,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不偏转;随纬度的增高,偏转现象越来越明显。3. 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例题1 (福建高考)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完成下题。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 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 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思路分析:根据题干表述,可以知道这是一幅变式的晨昏线图,分析透彻昏线AM的特点和隐含的信息价值是解题的关键。进行图图转换,将原图转换为下图:4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说明M点位于67°N附近,说明67°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应在秋季;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应在春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应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在北半球的冬季。答案:D例题2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A、B、C、D、E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A、B B. B、D C. D、E D. A、E思路分析:考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注意身体面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答案:B【综合拓展】日照图的判读1. 确定南北极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北逆南顺)。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或与西经度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方向相同)。2. 确定东西经和东西向①以0°经线为基准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由西经度转到东经度,即左西经、右东经。②顺地球自转方向,度数依次增大为东经度、减小为西经度。③同经度值,东经度值大的在东方、西经度值大的在西方。④异经度值,则用两地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认东西方位: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方,西经度的地点在西方;b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方,东经度的地点在西方;c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正相5对的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一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即判断东西方向,首先选择劣弧段(两地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3. 确定季节据晨昏线判断:晨昏线为直线(与经线圈重合)且通过南北极点,则为二分日;晨昏线为直线(侧视图)或为弧线(俯视图)且都与极圈相切,则为二至日。如北极圈极昼则为夏至,南极圈极昼则为冬至。4. 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弧长15°为1小时。在光照图上,经线把纬线分割成线段,相邻经线经度差一般为30°或45°,可知每经度段时间相差2小时或3小时。白昼或黑夜的时长可以通过读经度数得出。5. 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日出日落时刻)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①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并与它们垂直。因此,只有这两天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即6时日出、18时日落。②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③南北极圈以内在极昼极夜期的地区,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以上或者地平线以下,因而无日出日落现象。④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同时日落。⑤纬度值相同的地区,日出、日落时刻相同。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一、考点突破1. 弄清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2. 理解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知道时区的划分,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地方时和经度,以及区时的简单计算。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日界线的判读。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日界线的判读。一、地方时1. 地方时的产生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 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二、时区21. 时区的划分(1)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2)中时区(零时区)的划分: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自0°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3)东时区的划分:自中时区开始,向东依次划分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西时区的划分:自中时区开始,向西依次划分出西一区到西十二区; (4)东西十二区的划分:东、西十二区都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两者合为一个时区。 2. 应用: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3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三、区时1. 定义: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1天。2.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说明:①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③求得的时间是0点至24点,为当日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日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日期则要减去1。3. 特别的计时方法:(1)统一区时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了国内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如:中国跨5个时区,但是全国采用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也称为北京时间。(2)半时区 采用比某个理论时区快半小时的标准时。如印度和尼泊尔采用东5.5区的标准时。(3)东部区时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射,采取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是采用东9区区时。(4)美国时间美国不以首都华盛顿的时间为标准时,而是自东向西划分了6个时区,分别为东部时区、中部时区、山地时区、太平洋时区、阿拉斯加时区和夏威夷时区。四、国际日界线4日界线有两条,一条为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另一条是自然的日界线,即0时所在经线,时间固定,经度数不固定。是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开始的经线。【随堂练习】2011年11月1号凌晨5点58分,“神州八号”飞船发射成功。据此回答下题。“神州八号”发射时,世界众多华人也观看了实况转播,纽约(西五区)华人观看转播时是当地时间为( ) A. 10月31日16时58分 B. 10月31日18时58分C. 11月1日16时58分 D. 11月1日18时58分思路分析:这个题难度中等,两地之间没有经历时间过程,只是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结合本题给出的时间特点,我们可以用区时来计算。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要求西五区时间,时间要减去两地时间差13小时,在计算时我们会发现凌晨 5时58分减去13小时不够减,怎么办?我们用这样一个方法来解决,不够减就向前一天借一天,这样就变成10月31日29时58分减去13小时得出答案为10月31日16时 58分。答案:A例题1 一架飞机从上海于 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 10月1日3时 B. 10月1日15时 C. 10月2日3时 D. 10月2日15时思路分析:本题中的两地除了有时区差外,中间还经历了一个14小时的飞行过程。所以这种题基本思路是:先假设中间没有飞行,也就变成了单纯的时区换算,东八区目前为10月1日17时,求西八区的时间,直接应用东加西减规律,算出西八区时间为10月1日1时,至此,千万别忘了把14小时给加上即到达时间为10月1日15时。答案:B例题2 5(海南卷)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下题。N 图中甲地时间为( )A. 5日5时20分 B. 6日6时20分 C. 6日5时20分 D. 5日6时20分思路分析:西五区即75°W的地方时,因此,甲地地方时=6日0时20分+(75°+15°)×4分钟=6日6时20分。答案:B例题3 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太阳光线。(2)AB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__,E地正值地方时________点,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点。东经73°29′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________分________秒。(3)与C地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点。思路分析:晨昏圈是阳光照射的结果,故太阳光一定和晨昏圈保持垂直的关系,且画在昼半球的外侧。据地球自转方向和同纬度地区跨过晨昏线时的昼夜变化,确定是晨线还是昏线。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一定是6点或18点。依据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的对应关系,北京时间和东经73°29′的地方时即可推出,也说明经度不同地方时有分秒之差(以图中左侧最外面的经线为0°,可推出E所在经度为90°E)。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答案:(1)略 (2)昏线 18 20 16 53 56 (3)D【技巧突破】6光照图上地方时计算妙解① 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②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③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④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只要找出上述四条经线中的任一条,再结合地方式的计算公式,就能轻松突破光照图上地方时计算的难关。【高频疑点】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的区别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的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是人为规定的180度经线,当两者是一条经线时,全球处于同一天。也就是说,180°经线的地方时是0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