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6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63.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64.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7.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地震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6.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滑坡泥石流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8.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气象灾害多发区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4.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3.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水文灾害多发区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5.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洪水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风暴潮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1.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农作物病虫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60.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森林病虫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61.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蝗灾鼠害与生物入侵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8082435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考点精讲】1. 农业灾情严重形成原因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并且主要分布在灾害种类多样并且灾害频发的东部地区,所以自然灾害使得人员伤亡损失大,成灾人口比例重。并且我国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加上农业历史悠久,面积辽阔,农业受灾体比较脆弱,农业灾情严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抗灾能力尚低。2. 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下图展示了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部分省区的人口密度和近20年来我国各省区成灾人口占全国成灾人口的比例。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线西北人口稀疏。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3. 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我国东部的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灾害的影响,使种植业灾情严重。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我国西部的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受雪灾、旱灾、虫灾等影响,使得牧业灾情较严重。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等,主要是西部地区。4. 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特点我国地域差异显著,东西部不同的农业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遭受不同的灾害,形成了不同的灾情(种植业灾情和牧业灾情)。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3气候、地形 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 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土地类型 耕地面积大 草原广阔农业部门 种植业为主 畜牧业为主畜牧业经营方式 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 靠天养畜主要受灾灾种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雪灾、旱灾、虫灾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大 牧业灾害风险大灾情表现 农作物受灾面积等 牲畜掉膘、死亡【典例精析】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1月12日 民政部网站统计: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人民币,死亡和失踪1528人。旱灾、洪涝和风雹灾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旱灾是造成受灾人口众多的主要原因,接近全部受灾人口的一半;洪涝和风雹所造成的死亡人口,占全部灾种的九成以上,同时洪涝也是导致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占全部灾种的六成以上。从灾情分布来看,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山东、陕西、甘肃8省,农作物受旱情影响受灾面积占全国半数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接近全国一半;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5省(自治区)因洪涝导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较多,占全国半数以上;云南、四川、湖南3省受地震影响倒塌房屋均超过10万间,3省倒塌房屋合计约占全国倒塌房屋总数的四成。(1)材料中体现了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包括哪些?(2)材料中造成经济损失接近全国一半的是________,转移安置人口较多的是________,倒塌房屋较多的是________。(自然灾害种类)(3)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中的农业灾情特别严重?思路导航:自然灾害中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洪涝使人口大量转移,地震导致了房屋的倒塌,在各种受灾体中农业的损失最大,这和其脆弱的特性有关。答案:(1)灾害种类多样、成灾人口众多、农业灾情严重。(2)干旱 洪涝 地震(3)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显著,农业活动广泛分布,农业受灾体比较脆弱;有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随堂练习:广东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东亚季风气候,紧邻香港和澳门,面向东南亚地区。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最发达、最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广东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据此,完成(1)~(2)题。(1)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 地震、洪涝、台风 B. 海啸、风暴潮、干旱C. 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 台风、洪涝、暴雨(2)广东省受灾损失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A. 寒潮灾害频繁B. 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4C. 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D. 季风环流改变思路导航:地震、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海啸、风暴潮为水文灾害。每年春夏的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和7~9月的台风灾害是广东常见的气象灾害;低温冷害、干旱、生物灾害等也常有发生。广东属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迁入较多,虽防灾能力有所加强,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却在加大。答案:(1)D (2)B【总结提升】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考点精讲】一、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1. 原因:2. 特点:灾害种类多样,灾害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二、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地域分异 原因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区;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区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滑坡、泥石流 西南为多发区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低温冷害 东北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台风 东南沿海为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典例精析】2例题1 读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统计图,完成(1)~(3)题。(1)图中内容说明我国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 A. 种类多 B. 灾次频发 C. 受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D. 地区差异显著 (2)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灾情特别严重的原因是( ) ①耕地集中 ②人口众多 ③灾种集中 ④农作物播种面积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与东南部相比,西北部牧业灾害具有更大的风险和更重的灾情是因为西部地区( ) ①草原面积广阔, 经济落后 ②经营粗放, 靠天养畜 ③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④农业受灾体脆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思路导航:第(1)题,图中主要显示的是受灾人口与农作物受灾面积数据。第(2)题,我国东部地区地势低平,耕地集中,农业历史悠久,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农业受灾体脆弱,易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的影响,灾情严重。第(3)题,西北部牧业主要受雪灾、旱灾、虫灾等的影响,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掉膘或死亡。我国西北部草原面积广阔,主要靠天养畜,与东南部的舍饲、半舍饲和高密度养畜相比,灾害风险更大,灾情更重。答案:(1)C (2)C (3)A 例题2 读“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1)~(2)题。3(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B. 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C. 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 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 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C. 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思路导航:图中不同的灾害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其中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成因以自然因素为主;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西北西部及东北东部的山区;3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成因以气候干旱为主;4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其中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该灾害;5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是其主要结果。答案:(1)A (2)C随堂练习:2009年1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据此回答1—3题。1. 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B. 寒潮影响的范围小C. 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D. 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2. 我国寒潮标准不一致的原因是( )A. 寒潮源地不同 B. 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C. 国家缺乏统一管理 D. 南北气候差异大3. 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A. 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 随时做好防寒准备C. 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前及时回港 D. 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思路导航:第1题,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4重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寒潮发生能够造成暴风雪、冰冻、冻雨、大风、风暴潮等多种灾害。第2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抵达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第3题,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 答案:1. C 2. D 3. A【总结提升】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图自然异变是自然界的一些变化,如果这些变化有损害的客体,则演变为自然灾害,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1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考点精讲】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形成原因 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东部灾害带主要指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中部灾害带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是中国的干旱区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典例精析】例题1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回答问题。2(1)我国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带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Ⅲ是________灾害带,Ⅴ是________灾害带。(2)在Ⅳ灾害带中,灾害类型多样,危害后果比较严重。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灾害带中,比较突出的灾害有:内蒙古的________、黄土高原的________和________灾害,西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灾害。(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地质和气象灾害频发的原因。思路导航: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种类组合以及孕灾环境等相关知识。由于我国地处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因而自然灾害多发;又因为我国特殊的海陆位置、地形起伏大,所以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显著。具体灾害类型及地区分布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答案:(1)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东部 西北(2)自然环境最为复杂 地表物质最不稳定 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雪灾 暴雨洪水 干旱 地震 滑坡 泥石流(3)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的位置;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不稳定,洪涝、暴雨、干旱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例题2 (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思路导航: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3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推移特点判断。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随堂练习: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1—2题。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 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 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2. 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 杭州湾 B. 莱州湾 C. 辽东湾 D. 珠江口思路导航:赤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人类活动排放大量含磷和氮的污水进入近海;②海水富营养化;③温度较高的封闭海域。虽然四个海湾都有可能发生赤潮,但珠江口靠近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人口众多,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更广泛。且珠江口纬度较低,海水温度高,更有利于赤潮生物甲藻、硅藻的大量繁殖。所以,珠江口最易发生赤潮。答案:1. D 2. D【总结提升】图示法记忆自然灾害的危害差异性表现1地质灾害多发区【考点精讲】1. 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2.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地质灾害不是单一发生的,前灾往往是后灾的诱发因素。小江流域的灾害链通常表现为“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的模式。(2)地质灾害的链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地震和暴雨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3. 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②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 铁路: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③摧毁耕地和建筑物 【典例精析】例题1 2(课标全国卷文综)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思路导航: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阅读材料和地质剖面图,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对考生而言是高难度层次的题目。由图可以分析出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例题2 在图中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 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思路导航:此题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为出发点,重在突破地震主要由地质构造引起,逐一排除。考查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暴雨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不能引发地震,能诱发滑坡和崩塌的还有地震,地震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主要是地质构造引起,故A、B、D错;选C。答案:C随堂练习:下列有关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滑坡分布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B. 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C. 我国的滑坡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D.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思路导航: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山区。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丰富的降水,而滑坡3不需要;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广泛的地质灾害。答案:D【总结提升】地震、火山与滑坡、泥石流的关联性1地震灾害【考点精讲】1. 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1)四个地震多发区:思考: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震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华北地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2)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联系密切 2. 我国地震灾情特点 (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2)灾情变化趋势——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原因: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能力提高、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3)地震灾情隐患严重 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省区均遭受过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中国地震烈度区划表明,地震烈度Ⅷ级及以上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2;位于这个烈度区域内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6%,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占70%2;从受地震威胁的人口来看,在广阔的高烈度区生活的人口已接近9亿。可见地震灾情隐患的严重程度。思考: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区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对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典例精析】例题 读“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完成(1)~(3)题。(1)此次地震的烈度大致( )A. 以汶川为中心呈同心圆状递减 B. 从汶川—北川一线向两侧递减C. 由汶川向西南的衰减缓于向东北 D. 重庆、西安两地未受地震的破坏(2)汶川地震发生后,出现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 )A. 突发性 B. 周期性 C. 群发性 D. 多因性(3)汶川抗震救灾中,政府部门利用遥感技术( )A. 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B. 提供灾区实时地理图片C. 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 D. 确定人口伤亡数量思路导航:第(1)题,以汶川为中心存在东北-西南方向的大断层,诱发了地震,该线烈度大于两侧。由汶川向西南方向,等震线密度大,变化大。第(2)题,自然灾害往往由一种主要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即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特点。第(3)题,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拍摄地面影像图片。答案:(1)B (2)C (3)B随堂练习:2012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举行“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追思大会。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级特大地震,这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4年后的今天,在曾遭重创的中国土地上,奇迹一个个被创造,生命洗礼,锦绣再现。结合材料完成(1)~(3)题。 (1)造成该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3A. 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 B. 平原地区,地壳较薄 C. 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而形成构造地震 D. 不合理的采矿和工程建设 (2)此次地震对当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 A. 某些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B. 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 C. 当地人口密度较大 D. 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 (3)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 A. 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 崇明岛的形成 C.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 约旦地沟的形成 思路导航:第(1)题,四川汶川县地处西南地壳活跃区,是由印度洋板块强烈地向北俯冲而形成。第(2)题,此次地震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与当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差及当地人们的抗震、防震意识较差及密集的人口有关,而与当地的降水无关。第(3)题,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大堡礁是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经长期胶结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答案:(1)C (2)B (3)D 【总结提升】 释疑解惑——震级与烈度的关系(1)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烈度越大。(3)烈度不仅和震级有关,还和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及地面建筑物等因素有关。具体如图所示:1滑坡、泥石流灾害【考点精讲】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时间分布特点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地域上的总特点【典例精析】例题1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4)人类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也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就你所知,人类减轻泥石流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思路导航: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成因及防御等知识和读图分析、推理的能力。由题目可知:①我国泥石流分布区主要是山地集中而且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②A地位于我国的西南横断山区,地形崎岖;③B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它的发生与当地的地质条件、植被覆盖状况、气候特点关系密切。答案:(1)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地震、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候湿润,降水量大。(2)B地地质地貌与A地相似,但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3)毁林开荒;开矿;工程建设等。(4)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例题2 (新课标文综)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3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思路导航:本题以黄土崩塌、滑坡灾害为切入点,考查该类灾害发生的原因。崩塌、滑坡等灾害,一般从土壤特性、降水、地质构造、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随堂练习:2012年4月27日中新社福州电,自4月进入汛期以来,福建省连遭暴雨袭击,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截至25日17时,已造成2人死亡, 4人失踪。灾害发生后福建省紧急调集抢险救援队伍、装备等,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与地震相对一致的同步性 B. 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 C.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重灾区 D. 在地域上分布较为均匀 (2)福建此次泥石流的成因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冰川泥石流 B. 暴雨泥石流 C.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D. 雪崩引发的泥石流 思路导航:第(1)题,滑坡、泥石流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特点;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区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的重灾区;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次自然灾害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答案:(1)B (2)B 【总结提升】图示法理解滑坡、泥石流的分布41气象灾害多发区1. 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 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自 然 原 因 : ① 水 热 条 件 不 稳 定 , 导 致 降 水 的 季 节 分 布 不 均 , 春 旱 严 重 ; ② 冬 季 风 的 通 道 ; ③ 接 近 沙 源 地 ; ④ 蒸 发 强 烈 , 植 被 覆 盖 率 低 。 人 为 原 因 : ① 是 主 要 农 业 商 品 生 产 基 地 , 灌 溉 用 水 增 加 ; ② 人 口 、 城 市 密 集 , 人 均 水 资 源 匮 乏 ; ③ 过 量 抽 取 地 下 水 , 导 致 地 面 沉 降 、 海 水 倒 灌 , 水 资 源 缺 乏 。 华 北 气 象 灾害 多 发 的 原 因 3. 各地灾害表现:【典例精析】例题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图为2011 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1)~(2)题。2(1)上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A. 热带草原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B.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C. 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D.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思路导航:本组题考查干旱灾害。第(1)题,鄱阳湖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虽然图中是“大草原”,但这个草原是在湖泊消失后短时期内形成的,并不能以此为依据确定其所属自然带;第(2)题,我国北方属于中纬度地区,排除A项;答案中只有B、D选项指出北方地区降水多,但我国雨带是自东南向北推进的,若夏季风势力较弱,则雨带推进速度慢,长时期停留在南方,造成南涝北旱,若夏季风强,雨带迅速到达北方,造成我国南旱北涝。西太平洋副高是推动我国雨带移动的主要动力,得出D选项。答案:(1)B (2)D随堂练习: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⑤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 ⑥夏秋季多,冬季少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④⑥思路导航:我国洪涝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河流的上中游地势高,涝灾不易发生;⑥项内容属于时间分布特点。答案:A【总结提升】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31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旱灾【考点精讲】1. 特点: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且频次高的渐发性气象灾害。2. 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3. 旱涝关系4. 不同区域的旱灾类型、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旱灾成因 分区 旱灾类型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东北地区 盛夏旱长时间晴朗高温天气 华北地区 春旱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 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2江淮地区 伏旱为主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 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西南地区 冬春连旱为主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 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的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思考: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典例精析】例题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3)读B图和材料三,从水系特征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思路导航:第(1)题,地形的名称及特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第(2)题,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的原因有气象气候因素、地形、植被、农业种植结构等。第(3)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要结合材料分析。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3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随堂练习: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1~2题。1. 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2. 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 暴雨引发洪水 建立预警系统 B. 雨季降水形成洪水 修建水库C. 积雪融化引发洪水 疏浚河道 D. 来自下游的洪水 修堤筑坝思路导航:第1题,西南地区从2009年9月份,由于大气环流异常,降水一直很少,气温也比往常偏高,再加上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等原因,使得旱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第2题,2009年冬季开始,一直到2010年春季,西北地区多暴风雪,气温回升后,积雪大量融化,造成了融雪性的涝灾,所以针对这个原因,A、B、D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1. D 2. C 【总结提升】我国干旱的特点与原因特 点 原 因 出现次数多 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干旱灾害 降水因素 水资源因素 社 会经 济因 素 长 江 以 南 7、 8月 降 水 偏少 , 形 成 伏 旱 华 北 东 部 降 水 集 中 在6~ 9月 , 春 旱 、 春 夏 连旱 西 南 5~ 10月 为 雨 季 , 冬春 连 旱 南 方 水 多 、耕 地 少 , 北方 水 少 、 耕地 多 复 种 指 数 增 加 北 方 冬 小 麦 播 种 面 积 增 加 人 口 增 加 台风灾害【考点精讲】41. 台风源地、生成及发生时间灾害总特征 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 源地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区 台风生成区 菲律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洋面 发生时间 盛夏至初秋2.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原因: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3. 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过:台风登陆时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部分的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功:台风登陆能够给陆地带来大量降水,同时也可以缓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旱情。思考: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还会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典例精析】例题 (浙江高考)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观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进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5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A. 广东 B. 福建 C. 海南 D. 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观测站的方位是( ) A. 东面 B. 南面 C. 西面 D. 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思路导航:第(1)题,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三部分组成,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因此风暴潮的大小取决于风力的大小。从图上看,福建正是台风登陆的地方,并且正是迎风的海岸,风力大,风暴潮明显。第(2)题,读图可知,观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而台风的西部吹西北风,因此“鲇鱼”中心位于这一观测站的东面。第( 3)题,泥石流是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发生前水的流量必然发生异常变化,同时因为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流动的声音必然异常。答案:(1)B (2)A(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浑浊;泉水停止喷涌等。随堂练习: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2日,菲律宾塔克洛班,强台风“海燕”来袭,摧毁多栋房屋,灾区现场一片狼藉,士兵和警察在灾区找到多具尸体。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22日在马尼拉表示,在菲律宾红十字会日前发出援助请求后,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响应,为菲律宾台风“海燕”灾区提供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援助。据此回答 1~2题。1. 台风“海燕”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⑥洪涝A. ①②③⑤ B. 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③⑤2. 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 沿海重、北方轻 B. 内陆重、沿海轻C. 沿海重、内陆重 D. 沿海重、南方重思路导航:第1题,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是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特大暴雨会引发洪涝灾害。第2题,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答案:1. C 2. D【总结提升】我国的台风移动路径和登陆地区路径 移动路径 登陆地区 西移路径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南海 在广东、海南沿海、越南登陆 西北路径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 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 转向路径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后,转向东北 袭击我国东部沿海、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 寒潮灾害一、寒潮1. 发生时间: 9月至次年5月 6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2. 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3. 路径和影响范围路径 移动路径 影响范围中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内蒙古—黄河河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 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南可以发展为雨雪天气西路 北极地区—西伯利亚西部—新疆—河西走廊南下 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东路 西伯利亚东北部—蒙古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河下游地区扩散南下 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4. 地形对寒潮的影响5. 南北灾害表现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降温、冻害、雨雪等。二、沙尘暴 概念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的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发生时间 冬春季节 产生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 ①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②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③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7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 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典例精析】例题 (福建高考题)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思路导航:本题考查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引导考生关注热点,热爱家乡,学以致用。(1)可从影响农业产量和农田设施方面分析。原因可结合图中相关信息,P地三面环山向北侧敞开,强大的冷空气南下受南部山地的阻挡在P地大量堆积,造成严重冷冻灾害。(2)措施可从预报、加强管理、培育良种方面答题。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随堂练习:2009年1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据此回答1—3题。1. 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B. 寒潮影响的范围小C. 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D. 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2. 我国寒潮标准不一致的原因是( )A. 寒潮源地不同 B. 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C. 国家缺乏统一管理 D. 南北气候差异大3. 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A. 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 随时做好防寒准备8C. 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前及时回港 D. 为牲畜准备饲料思路导航:第1题,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寒潮发生能够造成暴风雪、冰冻、冻雨、大风、风暴潮等多种灾害。第2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抵达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第3题,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答案:1. C 2. D 3. A【总结提升】列表法对比台风和寒潮的特征灾害 成因 源地 时空分布 主要危害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粤、琼、台、闽、浙等省区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之外大部分地区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