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仪征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 10 月学情检测高三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下图为某日晨昏线图,图中甲、乙表示一段完整的晨线或昏线,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的经度为 160EB. 甲地的自转线速度与乙地相同C. 此刻,甲地的地方时为 12 时D. 此刻,乙地的地方时为 0 时2. 该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 20 B. 30 C. 60 D. 70【答案】1. B 2. D【解析】1.
2、甲、乙表示一段完整的晨线或昏线,则两个端点甲、乙为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之和为 180,故甲的坐标为(70N,20W),乙的坐标为(70S,160E) 。纬度相同的点,线速度相同,故选 B 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则时间接近7 月初,此时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有极夜现象,此刻甲地的地方时为 0 时,乙地的地方时为 12 时。2. 甲的纬度为 70N,则太阳直射点在 2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H=90(4020)=70,故选 D。【点睛】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是晨线(或昏线)的两个端点,两点关于地心对称,且两点所在的经线分别为当地时间 0
3、 点或 12 点(南北极点除外) ;两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 山顶 A 和陡崖顶部的相对高差可能是A. 620 米 B. 495 米 C. 503 米 D. 350 米4. 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 站在最高点至少能看到两处居民点 B. 丙居民点易受泥石流威胁C. 两座山峰间的水平距离约 6 千米 D. 陡崖处有壮阔的瀑布景观【答案】3. D 4. A【解析】3. 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可以推知山顶 A 的高度为 900 米1000 米之间,陡崖位置重合的等高线最高值为 600 米,因此陡崖顶部的海拔为 600 米700 米之
4、间,据此可以推算出两点的高差为 200 米400 米之间,故选 D。4. 图中最高点为山顶 A,站在 A 点至少可以看到乙和丁,故选 A;丙居民点位于山脊位置,不易受泥石流威胁,排除 B 选项;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两座山峰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为 4千米,排除 C 选项;图中陡崖位于山脊位置,不会有瀑布景观,排除 D。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 该河段爬升沙丘属于A. 洪积地貌 B. 风蚀地貌 C. 风积地貌 D. 冰蚀地貌6. 对该河段水文特征推测合理的是A. 水位季节变化小 B. 夏
5、季河流含沙量大C. 流量大,水流湍急 D. 常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答案】5. C 6. B【解析】5. 沙丘为风积地貌。该处河谷冬季风力强劲,使沙尘从谷底向山坡爬升,形成爬升沙丘,故选 C。6. 该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汛期在夏季,水位的季节变化大,排除 A;此处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除 C;青藏高原海拔高,地下水埋藏深, ,对河流的补给量较少,排除 D。该河段夏季流量大,沙丘缺乏植被保护,故夏季河水含沙量较大。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在近海边,还发现有硬叶林植被。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岩塔荒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
6、能为A. 内力抬升固结成岩流水溶蚀海浪沉积 B. 流水溶蚀海浪沉积内力抬升固结成岩C. 固结成岩内力抬升风化侵蚀风力沉积D. 风化侵蚀内力抬升风力沉积固结成岩8. “岩塔荒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A. 地 B. 地 C. 地 D. 地【答案】7. C 8. B【解析】7. 根据材料,岩塔的岩石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岩,首先有固结成岩的过程;原来形成时代在海洋,现在在“漫漫黄沙之中” ,说明经历了内力抬升;目前景观是岩塔和荒漠,说明受到了风化侵蚀,风化物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沙漠,所以最后是风力沉积下形成沙漠,故选 C。8. 根据荒漠景观可以判断,该处应该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排除、两地
7、;根据该处有硬叶林植被,可以判断该处靠近地中海气候区,结合纬度位置,可以选出处符合条件,故选 B。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该时段为夜间 该时段为白天 该时段吹谷风 该时段吹山风A. B. C. D. 10. 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案】9. A 10. D【解析】9. 从图中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时段河谷等温线向高处凸,等压线向低处凹,说
8、明该时段河谷温度较高,气压较低,根据“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原理,可以判断该时段为夜间,吹山风,故选 A。10. 夜间河谷温度高,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夜雨较多,故选 D。【点睛】下图是 2016 年 1 月 22 日 08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 图中A. 地比地风速大 B. 地比地云量少C. 地比地气温高 D. 地比地气压低12. 该日A. 云、贵两省交界处可能出现雨雪天气B. 北京风向偏北,即将有冷锋过境C. 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出现降雪天气D. 福建、广东沿海受到风暴潮袭击【答案】11. B 12. A【解析】11. 在同一
9、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排除 A 选项;位于锋面附近,天气多变,云量比处多,故选 B。地受冷气团控制,地受暖气团控制,处气温低于地,排除 C 选项;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即可读出、两地的气压值,排除 D 选项。12. 从图中可以看出,云、贵两省交界处有锋面系统控制,可能出现雨雪天气,故选 A;北京此时锋面已经过境,排除 B 选项,高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排除 C 选项;福建、广东沿海海面等压线稀疏,风力不大,排除 D 选项。日本立山黑部(海拔 2450 米)冬半年大雪封山,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 20 米高的“雪墙” ,下图为立山黑部地理位置和“雪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
10、 立山黑部地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是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 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山地地形的阻挡作用A. B. C. D. 14. 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 低温冻害 B. 沙尘天气 C. 地面塌陷 D. 洪涝灾害【答案】13. C 14. D【解析】13. 立山黑部位于日本西部,临日本海,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带大量水汽,受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降雪较多,故选 C。14. 根据材料提示,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 20 米高的“雪墙” ,春季气温回升,冬季厚厚的积雪融化,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故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湿度的影响。下图
11、为我国某山区干旱河谷不同坡向森林分布下线高度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 从 1999 年到 2009 年A. 各坡向森林分布的下线高度一直升高B. 各坡向森林分布的下线高度明显降低C. 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西北坡D. 该地水分条件最差的坡向是正北坡16. 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的原因是A. 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B. 降水丰沛,气候湿润C. 地形平缓,落差较小 D.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答案】15. C 16. A【解析】15.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2009 年各个坡向的森林分布下线的高度除西南坡基本不变外,大都比 1999 年不同程度有所降低,故排除 A、B 两项;西北坡的森林下线
12、高度最低,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故选 C。16. 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说明水分条件最差,光照充足,蒸发量大,故选 A。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呈南北向断裂作用形成的湖泊,历史上其湖岸线发生明显变迁。下图是滇池湖岸线变迁示意图,其中 10、100 米古湖岸线分别指高于现代湖岸线 10、100 米的古湖岸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 通过湖岸线的对比可以推断 100 米古湖岸线以内A. 东岸坡度大于西岸 B. 古城海拔高于呈贡C. 湖西岸径流速度较快 D. 湖西岸降水量较小18. 造成图中滇池古湖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信的是A. 全球气候变暖 B. 地壳运动和地貌变化C. 湖泊富营养化,污染严 D.
13、 降水和径流的季节性变化【答案】17. C 18. B【解析】试题分析:17. 通过湖岸线的对比可以推断 100 米古湖岸线以内东岸的湖岸线稀疏,说明坡度小,西岸的湖岸线密集,说明坡度大,东岸坡度小于西岸,A 错。古城、呈贡同在 10 米古湖岸线上,海拔相同,B 错。湖西岸坡度大,径流速度较快,C 对。不能判断湖西岸降水量较小,D 错。【考点定位】等值线特征,湖岸线变化的原因。(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下左图是 2 月 24 日全国霾分布示意图,右
14、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 本次雾霾天气影响严重的地区有A. 京 B. 冀 C. 赣 D. 晋20. 关于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有A. 地区海拔高,与地势低的地区相比较弱B. 地区阴雨天多,与晴朗天气相比较较弱C. 地气候干旱,与湿润地区相比夜晚较强D. 地区雾霾严重,与无雾霾相比夜晚较强【答案】19. AB 20. BD【解析】19. 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本次雾霾天气影响严重的地区是北京和河北省。20. 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代表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代表大气逆辐射,代表散失到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地区海拔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差,较强,排除 A;地区阴雨天多,大气
15、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与晴朗天气相比较较弱,B 正确;地气候干旱,云量少,与湿润地区相比夜晚较弱,C 错误;地区雾霾严重,大气逆辐射强,与无雾霾相比夜晚较强,D 正确。“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A. 蒸发减弱 B. 下渗增强C. 地下径流增多 D. 地表径流增强22.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A. 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B. 提高城市防洪能力C. 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D.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答案】21. BC 22. AB【解析】21. 海绵城市使城市水域面
16、积扩大,蒸发增强,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故选 B、C 两项。22.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增加下渗,地下水增多,增强城市供水能力,故选 A、B;海绵城市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并不能减轻城市交通压力。【点睛】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建设过程中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读图完成下列
17、各题。23. 图示河流A. 位于南半球 B. 甲地北岸比南岸侵蚀严重C. 甲河段径流量大,水能丰富 D. 湖泊上游河段径流量变化比下游大24. 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可能为A. 地中海气候 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23. BD 24. AC【解析】23. 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可知图中等温线为海洋上,根据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可知该洋流向南流,结合纬度和海陆分布的信息可以判断,该洋流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偏,故甲地北岸比南岸侵蚀严重,B 正确;湖泊下游河段的径流量经湖泊调节后会比上游径流量稳定,D 正确。24. 据上题,该区域为北半球,大致
18、30N40N 之间的大陆西岸,应该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常绿阔叶林,A、C 正确。【点睛】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根据“凸向即流向” (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可以判断洋流的流向,进而判断南北半球,问题即可解决。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东西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挤压,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从而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5. 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范围分别是A. 亚热带 B. 温带 C. 25N35N D. 35N45N26. 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有A. 柴
19、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B. 四川盆地变暖、变干C. 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D. 北京夏季降水量增多【答案】25. AC 26. CD【解析】试题分析:25. 结合题干材料中的“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和读图可知,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处于亚热带,纬度范围大约在 25N35N。26. 青藏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形成了屏障作用,导致环流方向发生了变化,造成柴达木盆地变冷、变干,四川盆地变暖、变湿,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暖、变湿,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北京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量增多。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27. 下
20、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A 城镇风向是 。A 与 D 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 。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 500 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 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 E、F 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西北部海拔 500 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21、 ,这充分体现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 。 在 E、F 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答案】 (1)西南风 A A 地位于冷锋锋前 (2)D 坡陡;水充足 (3)林业 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因地制宜 E【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等高线和等压线图为切入点,分别考查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和天气系统。要求学生能够调动学过的等高线知识,来分析地形地貌;运用等压线知识来分析天气系统和天气特征。其中用等压线来判断风向和天气是难点。(1)等压线图中画某处的风向,过该点做等压线的垂线,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故 A 处为西南风;A、D 分别位于低压槽两侧,此处低压槽附近易形成冷锋,冷锋多锋后降水,D
22、位于锋后,故阴天概率大,A 位于锋前,晴天的概率大。(2)A、B、C 三个城镇均位于较平坦开阔的位置,不易突发地质灾害,D 靠近陡坡,且附近有泉和水塘,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坡度在 22以上的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应发展林业,因此应退耕还林,这种做法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堰塞湖易发生在河道狭窄,水流量大的地方,E 处河道狭窄,易形成堰塞湖。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阳光动力 2 号”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太阳能飞机,其飞行受天气影响较大。北京时间 2015 年 3 月 9 日 11 时 12 分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2427N,5423E)起飞,开始了为期 5
23、个月的环球飞行。材料二:下图为“阳光动力 2 号”环球之旅路线示意图。(1)飞机起飞时,阿布扎比的区时是 ,该日,当地日出方位是 ;环球飞行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为 。(2)飞行团队规划 3 月份完成艾哈迈达巴德到曼德勒航程,该月曼德勒盛行 风,该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南京地区 7、8 月最适合太阳能飞机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4)飞机从美国中西部城市至纽约,沿途自然带主要有 ;从地形角度,分析美国中部平原气温年较差较大的原因 。【答案】 (1)3 月 9 日 7 时 12 分 东南 先变慢后变快 (2)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多晴朗天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长较长,光照充足 (
24、4)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形平坦,冬季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降温显著,气温低;夏季有利于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气温较高【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阳光动力 2 号”太阳能飞机的环球飞行为切入点,考查飞机飞行期间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规律和计算,如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出日落方位、地球公转的速度、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以及沿途的自然带分布状况,涉及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1)根据阿布扎比的经度 5423E,可以算出其在东六区,北京在东八区,两地相差 2 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以算出阿布扎比的区时为 3 月 9 日 7 时 12 分。3 月 9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日除了有极昼极夜的地
25、区之外,其余地区均为东南方向日出。飞机飞行 5个月,结束时在 8 月份,地球公转速度在 7 月初最慢,因此飞机飞行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2)曼德勒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为东北风,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3)7、8 月份,我国的雨带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南京此时处于伏旱天气,晴天多,夏季白昼长,太阳高度角大,光照充足,有利于太阳能飞机的飞行。(4)美国中西部地区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植被为温带草原带;至纽约距海较近,降水增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美国中央大平原因为地形平坦,冬季的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气温较低;夏季有利于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气温较高。29. 下图为世界
26、部分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 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2 分) (2)比较 D、E 两地 7 月降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3)从 ABC 三地,气候的 (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 。(4)2017 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乙处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右图中的 环节(字母) 、 (数字序号) 。分析此次火山喷发如何体现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 (1)夏季 炎热干燥 (2)(3)大陆性 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27、(4)e 4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将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中迁移,实现了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世界某海域洋流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气候分布和气候特征;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考查火山的形成过程及岩石类型,该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1)根据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2)D 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E 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降水少。(3)从 ABC,据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随之减少,大陆性增强,体现的是从
28、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4)1 代表沉积岩(或变质岩) ,2 代表岩浆,3 代表变质岩或(沉积岩)4 代表岩浆岩。a代表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 ,b 代表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 ,c、f、h 均代表重熔再生作用,d 代表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 ,e 代表上升冷凝,g 代表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 。火山喷发属于岩浆上升冷凝形成岩浆岩的过程。30.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基多是厄瓜多尔的首都,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城市,海拔 2850 米,年平均气温 13.7,四季如春,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比较 A、B 两地气候的差异。(3)C
29、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影响该自然带形成的因素有 、 、 。(4)2016 年 19 月份,厄瓜多尔共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3 次。该地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答案】 (1)地形 (2)(3)热带雨林带 地形 信风(大气环流) 暖流(洋流) (4)地处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运动活跃【解析】试题分析:(1)基多是厄瓜多尔的首都,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城市,海拔 2850 米,年平均气温 13.7,四季如春,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A、B 两地气候的差异,可以从气候类型、特征、成因等方面比较。(3)从图中可以看出,C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成因可以从地形、风向、洋流等方面
30、回答。(4)2016 年 1-9 月份,厄瓜多尔共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3 次,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可以从板块运动等方面回答。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31.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和该区域、三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 7 月盛行风向是 ,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 7 月风向成因 。(2)与地相比,地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3)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地自然带的成因 。(4)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从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分析,该国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答案】 (1)西南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
31、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气温更高、冬季气温更低) ,年降水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小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3)年降水量 500-1000 毫米;降水集中在 6-9 月(10 月-4 月降水稀少) ,有明显的干湿季;全年高温,气温在 24 度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 (4)沿岸有寒流经过,盛行上升补偿流(东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营养物质)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枯竭,海洋生态恶化【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某区域气候资料图为材料,分析不同地区气候特征、差异及成因,要求学生能够具有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并熟练掌握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
32、系,能够归纳出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难度较大。(1)7 月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地靠近赤道,受该风向的影响。(2)根据气候资料图即可分析出两地的气候差异。地比地纬度高,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且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3)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根据气温判断,地全年气温在 24 度以上,属于热带;根据降水判断,年降水量 500-1000 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故形成的自然带应该是热带草原带。(4)甲地所在国沿海有上升补偿流,海水搅动,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多,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陆上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洋,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也为渔场形成提供了条件。该国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是过度捕捞,海洋生态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