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1(蚌埠医学院)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35095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165 大小:19.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1(蚌埠医学院)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1(蚌埠医学院)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1(蚌埠医学院)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1(蚌埠医学院)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1(蚌埠医学院)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放射学教研室,呼 吸 系 统,医 学 影 像 学,(1)了解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技术、优选原则及适应症。 (2)熟悉呼吸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及变异。 (3)熟悉呼吸系统与乳腺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4)熟悉纵隔肿瘤与胸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6)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部炎症、肺脓肿、肺结核、肺肿瘤等)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节 影像检查技术,(Examine Technology of Imaging),X线检查: 透视 摄片CT检查:平扫 螺旋扫描 增强MRI检查:,一、X线检查方法,胸 部 摄

2、片胸 部 透 视特 殊 检 查造 影 检 查,后 前 位前 后 位侧 位斜 位前 弓 位,(一)胸部摄片与透视,侧位片, 透视与摄片的优缺点,透 视 A) 方便、快捷、经济 B) 可随意变换体位, 多角度观察病变 C) 可动态观察膈肌运 动和心脏搏动 D) 清晰度不及胸片 E) 不能保留永久记录,摄 片 A) 清晰度较高 B) 能保留图象资料, 以便会诊、随访 C) 不能多角度、动态的观察肺内及纵隔内的病变,(二)特殊检查 (1)体层摄影(TOMOGRAPHY) 体层摄影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它可使某一选定层面清晰显影,而使非选定层面模糊不清,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根据。 (2)高千伏摄

3、影(HIGH KILOVOLTAGE RADIOGRAPHY) 由于X线穿透力强,可减少胸壁软组织及肋骨等对肺内病变的干扰,并可使肺纹理显示清晰,对比较好,气管及肺门区支气管影显示较清楚,对中心型肺癌、纵隔病变以及尘肺等诊断有帮助。(次高千伏摄影),左肺空洞体层摄影片,(三)造影检查 (1)支气管造影(BRONCHOGRAPHY)为通过支气管导管注入造影剂,非选择性或选择性的使两肺或某肺叶支气管显影的方法。 (2)血管造影(Bronchial arteriography) (Pulmonary arteriography)主要有肺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造影,用于检查肺血管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的咯血。

4、,正常支气管造影(正位), 普 通 平 扫 (Plain scan) 薄 层 扫 描 (HRCT) 3 增 强 扫 描 (Contrast scan)4 螺 旋 扫 描 (SMCT)5 电 子 束 CT (EBCT),二、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1、横断成像不重叠 2、密度分辨率高易发现小病变,显示病变细节; 3、增强扫描鉴别血管性病变 4、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CT的优点,高 分 辨 率 薄 层 扫 描,增 强 扫 描,重建技术 螺旋的三维,重建技术() 螺旋的三维,CT对胸部疾病的诊断评价,主要不足: 1)只能横断位成像,空间分辨率低于X线,软组织分辨率低于MR

5、I,但大多数情况下胸部CT优于MRI; 2)不注射造影剂不易分辨肺门血管与软组织结节; 3)肺结节病灶的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三、 MRI 检 查,由于肺内含有大量气体,MR信号很弱,对肺部病变检查效果较差,但对纵隔及大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 各种影像检查的优点,普通平片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CT 扫描 具有无前后影像重叠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MR 检查 适用于纵隔肿瘤和心脏大血检查。超声检查 对胸水和纵隔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正常影像学表现 (Normal Imaging showing ),第二节,软组织:胸锁乳突

6、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乳房及乳头,骨骼:锁骨肩胛骨肋骨胸骨胸椎,一、胸 廓,女性乳房影像,正常肋骨影像,后肋,前肋,正常胸骨影像,(二) CT、MRI,主动脉弓层面,胸壁软组织-MRI,软组织骨骼空气,二、纵隔,(mediastinum),纵隔的位置,纵隔: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界于两肺之间。上至胸廓入口,下达隔,两侧为纵隔胸膜和肺门。其中有心、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脂肪等器官和组织。,纵隔分区及各区内结构,纵隔内主要层面的解剖结构胸腔入口层面 胸骨柄层面主动脉窗层面 纵隔内主要间隙的解剖结构血管前间隙主肺动脉窗气管前间隙隆突下间隙,正常胸部后前位片,(一)X线

7、,正常胸部侧位片,(二)、CT,纵隔内主要层面的体层解剖纵隔内主要间隙的体层解剖纵隔内淋巴结的体层解剖,1 胸廓入口层面,此层面相当于第二胸椎平面。气管居中,呈卵圆形低密度影,气管前方以及两侧方紧邻甲状腺。 位于两侧的还有三对血管断面:颈总动脉紧贴气管旁;其后外方为锁骨下动脉;其前方为管径最大的头臂静脉。(进入胸廓入口处两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胸廓入口层面,胸廓入口层面,2、 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此层面可见5条血管断面。 气管右侧:偏后为无名A,偏前为头臂V。 (无名A 为右侧的颈总A和锁骨下A汇合而成) 气管左侧:最前为左头臂V,稍后为左颈总A, 最后方为左锁骨下

8、A。此层面多能显示 左头臂V自左向右跨越无名A前方,与右头臂V汇合 成上腔V。,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3 主动脉弓层面,相当于第4胸椎平面。 主动脉弓从气管右前方斜向左后方,年长者可见主动脉壁有条状钙化影。 上腔静脉呈椭圆形,由两侧头臂静脉汇合而成,位于主动脉弓右侧。,主动脉弓平面,主动脉弓平面,4 主肺动脉窗层面,此层面相当于第45胸椎间隙平面。可显示上腔V、升主A、降主A、奇V及气管和食管。 主肺动脉窗为升主A与降主A之间的透亮带。 气管前方较粗的圆形高密度影为升主A,胸椎左前方的圆形高密度影为降主A,升主A的右后方为上腔V,奇V位于气管右后壁,沿气管

9、右前方走行,形成奇V弓。(奇V始于右侧腰升V)。胸椎的左前方见有食管影,胸椎正前方为气管,此层面气管稍扩大呈横椭圆形。,主肺动脉窗,5 气管分叉层面,相当于第5胸椎平面。可显示气管分叉、左肺A、左右上肺V、升降主A、奇V和上腔V。 左肺A由前方向左后外斜行,构成纵隔左侧缘,其后端位于左主支气管外侧,为左肺门的主要组成部分。 纵隔右侧缘从前向后依次为升主A、上腔V、右上叶支气管。奇静脉位于脊柱右前方,降主动脉位于食管左侧。,左肺动脉平面,左肺动脉平面,右肺动脉平面,此层面显示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中间段支气管、升降主动脉、腔静脉、奇静脉等结构。 升主动脉的左侧为肺动脉主干,其分出的右肺动脉向后

10、行,形成半弧行,穿过上腔静脉和右侧中间段支气管之间构成右肺门的主要部分。右侧中间段支气管前缘、上腔静脉外侧有右上肺静脉通过构成右肺门的前部;,右肺动脉平面,6、左心房层面 (主动脉根部平面),升主动脉根部位于纵隔中央,其左前方为肺动脉干根部,构成纵隔左缘的前部,右侧为右心房,构成纵隔右缘的前部,升主动脉根部的后方为左心房,有时可见肺静脉汇入左心房。左心房之后有食管、奇静脉、降主动脉。,主动脉根部层面,主动脉根部层面,主动脉根部层面,7 四腔心层面,此层面同时显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 升主动脉位于四个房室中间,左心室位于升主动脉根部左侧,右心室位于前方。左心房位于升主动脉根部正后方,右心房位于右

11、侧。 左心房两侧是双侧下肺静脉,是两肺门的最后下方结构。,四心腔平面,8、心室层面,纵隔主要由左、右心室构成,升主动脉根位于诸心腔上部的 中央,右心室位于升主动脉的前部,左心室位于升主动脉的左侧,右心房位于升主动脉的右侧,左心房位于升主动脉的后方。在心脏左缘心室间可见室间沟,形成的小切迹,增强扫描可见室间沟形呈低密度影。在心包外侧有时可见三角形小突起指向外侧,系膈神经影。肺韧带在纵隔外侧呈鸟嘴状或点状,左侧显示率较高。,心室层面,纵隔内重要间隙的CT解剖,血 管 前 间 隙主 肺 动 脉 窗气 管 前 间 隙膈 脚 后 间 隙隆 突 下 间 隙,1 血管前间隙,位于前纵隔。 胸骨后方。 上腔静

12、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前方。 两侧为肺组织。 其内主要为脂肪和结缔组织和头臂静脉.胸腺及淋巴结影。,血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2 主肺动脉窗,上:主动脉弓。 下:左肺动脉 左:左肺。 右:下段气管和食管。 前:升主A 后:降主A 此间隙内含淋巴结、动脉韧带和喉返神经,为混杂密度。,主肺动脉窗平面,3 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壁与大血管之间。 上至胸廓入口。 下达气管隆突。 右侧为上腔静脉 左前方为主动脉弓及其三个分支 其内有脂肪组织、淋巴结,是LN结肿大的好发部位。,血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消失,4 隆突下间隙,上: 隆突 下: 左房,其内有食管和奇V 两侧: 左右主支气管 前: 右肺A和

13、左肺V 后: 胸锥锥体,4 隆突下间隙,隆突下间隙,4 隆突下间隙,4 隆突下间隙,4 隆突下间隙消失,5 膈脚后间隙,有两侧隔脚、降主A和胸椎围成的间隙。 降主A的右侧有胸导管和奇V。 左侧有半奇V。 膈脚起于腰椎前纵韧带的肌腱,有时膈脚内侧部分呈卵圆形,勿误认为肿大的淋巴结。 除主动脉外,膈脚后间隙内其它结构均小于6mm。,5 膈脚后间隙,纵隔淋巴结,纵隔淋巴结的CT解剖,CT显示纵隔LN较为可靠,正常LN为卵圆形或圆形,90%的可以显示。 CT标准截面直径10mm的LN视为正常,11-14mm视为临界性增大,15mm的LN为纵隔LN病理性增大。20MM的LN 多为恶性或转移性。,分布:前

14、纵隔LN结较多。气管旁较少。心包旁最少。 大小:隆突下LN结大。下气管右旁LN结较大。上气管旁LN结小。,胸腺,位置:血管前间隙,左右两叶。 形状:似箭头,尖端指向胸骨。边缘光滑 或呈波浪状。 10Y 儿童胸腺外缘常隆起。 10Y 外缘常凹陷。 20-30Y 密度低于肌肉,外缘平直或凹陷。30-40Y 胸腺密度明显下降。 60Y以上 胸腺几乎全部为脂肪组织代替,仅见一些细纤维索条状结构。,(三)气管、支气管,(Bronchus & Branch),气管(trachea)起于环状软骨的下缘,长1113cm,宽1.52.0cm。在第5、6胸椎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分叉部下壁形成隆突,分叉角

15、度为6085,吸气时角度略大。 两侧主支气管与气管长轴的角度不同,右侧为2030度,左侧3045度。 两侧主支气管分别分为肺叶支气管,又分出肺段支气管,经多次分支,最后与肺泡相连。,正常支气管造影(正位),左侧位,右侧位,两侧肺叶及肺段支气管名称,两肺叶支气管分支形式差异,右主支气管分为上、中、下三支肺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分为上、下两支肺叶支气管; 右上叶支气管直接分为肺段支气管,而左上叶支气管先分为上部及下(舌)部支气管,然后再分别分出肺段支气管; 右上叶支气管分为尖、后、前三支肺段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分为尖后支及前支两支肺段支气管; 右侧主支气管分出上叶支气管后至中叶支气管开口前的一段称为

16、中间支气管。左侧无中间支气管; 右下叶支气管分为背、内、前、外、后五支肺段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则分为背、内、前、外、后四支肺段支气管。,(四)肺 门 (hilar),X线肺门 肺门的位置?形状?大小?解剖结构?,肺门(hilar),肺门:肺动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管的投 影。肺血管的大分支是主要部分。位置:正位片上,位于两肺内带第24前肋间,左肺门比右肺门高12cm。侧位片,两侧肺门大部分重叠,位 于肺野的中央部。,右肺门(hilar) 右肺门分上下两部: 上部由上肺静脉、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干后回归支组成,其外缘由上肺静脉的下后静脉干形成; 下部由右下肺动脉干构成,其内侧因有含气的中间支气管衬托而

17、轮廓清晰,正常成人宽度不超过15mm。 肺门角:右肺门的上下部结构所形成的夹角。,左肺门(hilar) 左肺门主要由左肺动脉及上肺静脉的分支构成。 上部由左肺动脉弓形成,为边缘光滑的半圆形影,易被误认为肿块; 下部由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构成,由于左心影的掩盖,只能见到一部分。,侧位肺门(hilar)侧位时两侧肺门大部重迭,右肺门略偏前。肺门表现似一尾巴拖长的“逗号”,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上缘为左肺动脉弓,拖长的“逗号”尾巴由两下肺动脉干构成。,主要由肺动脉、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组成. 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5前肋. 左侧比右侧高1-2 cm. 右肺门呈状,由上部、下部、肺门角组成. 左肺门呈,

18、状,由上部、下部. 侧位片两侧肺门重叠,右侧偏前,呈,状.,肺门(hilar),正常肺门,侧位:右肺门略偏前。肺门表现似一尾巴拖长的“逗号”,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上缘为左肺动脉弓,拖长的“逗号”尾巴由两下肺动脉干构成。,一 主动脉窗层面,右肺门上部: 右上叶尖段支气管起始部的断面,其内侧可见伴行的尖段肺动脉。 左肺门上部: 可见尖后段支气管断面。,CT肺门,一 主动脉窗层面(弓下),二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A 右肺门: 1) 右上叶支气管及其前后段支气管。 2)右上肺静脉:(为前后段肺静脉的共干、称中心肺V ) 介于前后段支气管间。3)右上肺动脉: 位右上叶支气管前方。 B 左肺门: 见尖后段支

19、气管断面。其前内方:肺段动脉分支。其后内方:左肺A。,右上叶支气管水平:右上叶支气管、B3、B2、中心V、右肺上叶A, 左:B1+2:A。,右上叶支气管层面,右上肺A,右上肺V,左上肺段A,三 中间支气管层面,是右肺门下部层面之一1)右中间支气管,右肺A: 位其前方在稍低层面转向外侧。肺V: 位肺A之前外方 2)左肺门: 见左主支气管及左上叶支气管.其前方为肺V,后方为左肺A。,是右肺门下部层面之一;1)右中间支气管,其前方为右肺A,在稍低层面转向外侧。肺A之前外方为肺V2)左肺门可见左主支气管及左上叶支气管。其前方为肺V,后方为左肺A。,肺A,肺V,肺V,四 中叶支气管层面,右肺门1)右中叶

20、支气管与下叶背段支气管在同一层面。2)右上肺V :(中叶支气管前内方)。3)右下肺A :(位中叶嵴外侧)。 左肺门1)舌叶支气管 (向前走行)。2)左下叶支气管起始部的断面。3)左下叶支气管后壁分出的背段支气管。4)舌叶支气管的前方为肺A,外后方为左下肺A。,五 心室层面,右肺门: 基底段支气管的段面及伴行的肺A通常内前基底段支气管在下肺V内前方;外后基底段支气管在下肺V外后方。,左肺门: 1) 左下肺V前方是内前基底段支气管,外后方是外 后基底段支气管。2) 伴随A均在支气管的外侧。,(肺门下部),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肺门大小、位置和密度的改变。肺门影增大,多见于肺门血管的扩张、淋巴结的肿大和支

21、气管腔内外的占位性病变等。肺门缩小,多见于肺门血管的变细。肺门移位,见于肺叶的不张。,五 肺,肺野 肺叶 肺段 肺小叶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纹理(lung markings),1 肺野是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两侧肺野的透明度相同,深吸气时肺内气量多,透明度高,呼气时则透明度低,以两肺中下野表现明显。肺尖部含气量较少,故较不透明。为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行分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带,又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画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2 肺叶肺叶(lobe)属解剖学范畴,与肺野的概念不同。正常情况下,除非叶间胸膜显影借以分辨肺叶外,在胸片上并不能显示

22、各肺叶的界限。结合正、侧位胸片,却可推断各肺叶的大致位置,借以确定病变的所在。右肺三叶,左肺两叶。,肺叶(lobule),右肺:上叶:斜裂前,水平裂上.中叶:斜裂前,水平裂下.下叶:斜裂后. 左肺:上叶:斜裂前.下叶:斜裂后.,X线解剖上的肺叶示意图,胸膜(X-RAY),斜裂:T4/5-1/3D 水平裂,3 肺段肺叶由25个肺段(segment)组成,各有其单独的支气管。正常时,X线片不能显示肺段的界限,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单独肺段受累,才能看到肺段的轮廓。肺段的名称与相应的支气管一致。,肺叶及肺段的划分,尖段 后段 前段,右肺,中叶,外侧段 内侧段,下叶,背段 内基底段 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

23、基底段,上叶,左肺,上叶,尖后段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下叶,背段 内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两侧肺叶及肺段支气管名称,右肺肺段示意图,4 次级肺小叶 (second lobule),具有纤维间隔的最小肺组织单位. 中心为小叶细支气管及小叶动脉 小叶间隔内有淋巴管及肺小静脉. 1-2.5cm、多角形、大小不一. 小叶实质为3-5个终末细支气管所属肺组织. HRCT 可显示周边肺组织中的小叶动脉.,次级肺小叶和腺泡示意图,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5 肺实质与肺间质,1) 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包括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及肺泡壁。2) 支气管与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

24、脏层胸 膜下结缔组织形成的支架与组织间隙。,6 肺纹理(lung markings),肺纹理: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静脉及淋巴管组成,主要成分是肺动脉分支。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围延伸,逐渐变细,正常时肺下野纹理较肺上野粗。但正常粗细和多少并无明确标准,应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肺的CT表现,肺纹理肺裂 支气管 肺段的划分肺血管坠积效应注意点,1.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组成。由肺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呈树枝状。,主动脉弓层面,2 肺裂 (胸膜)是肺叶划分的标志常规CT :表现为无肺纹理的“透亮带”。 薄层CT及投照与叶间裂垂直时可呈细线 状弧形高密度影。,右肺

25、上叶层面,3 支气管 是确定肺段的主要依据 其表现除与管径的大小有关外; 还与其走行方向有关。其走行方向与扫描方向一致时,显示纵断面。而与扫描方向垂直时,显示其横断面。,4 肺段的划分,肺段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 各段的形态、大小各异,与检查部位、厚度及X线束与肺段纵轴相交角度等有关; 各肺段的大致位置主要依据肺段支气管及伴随的血管位置及其走行来进行推测或估计。 (肺段支气管及其伴随的肺段A位于肺段中心。肺裂和肺段静脉主支位于相邻肺段之间,构成肺段的边缘。) CT基本可以估计肺段的范围。,主动脉弓层面,高分辨率薄层扫描,5 肺血管: 两侧的肺血管影多呈对称性,密度一致 呈园点状或长柱状,边缘锐利

26、 与邻近的支气管断面大小近似 与上下层面有连续的为血管影 随体位改变其位置与形态改变的为血管影 肺外围长为10mm、宽为1mm的小血管分支均属肺小叶的动脉和静脉 与支气管伴行的为血管影、不伴行的可视为小结节影 病灶断面的直径至少大于1mm,粟粒性病灶呈小结节状。,6 坠积效应:由于肺部血液重力的关系,血液的分布与体位有关。立位胸片,可见两下肺野血管较上肺野血管粗多;仰卧位扫描,同一层面后部血管较前部粗多。,7 注意鉴别 纵隔内血管可使胸膜向肺内凸入,表现为在肺野前方胸骨旁两侧对称的软组织影凸向肺内。第一肋软骨有时也突入肺内.,肺的CT表现,肺纹理肺裂 支气管 肺段的划分肺血管坠积效应注意点,壁

27、层胸膜:衬于胸壁内面、膈面与纵隔面; 脏层胸膜:包绕于肺表面,正常时不显影, 只有在胸膜反褶处X线与胸膜走行方向平 行时,才在X线片上显示为薄层状或线状 致密影,见于肺尖胸膜反褶及叶间裂反褶。 胸膜腔:脏壁层胸膜间潜在的腔隙。,六 胸膜(pleura),正常胸膜及胸膜腔示意图,胸膜(X-RAY),斜裂:T4/5-3/4 水平裂 奇叶裂,七 横膈(diaphragm),形状:呈圆顶状,是两肺的下界,边缘光整。 位置:第910后肋水平,右侧略高于左侧12cm。 运动:随呼吸上下活动,范围约13cm,深呼吸可达36cm。 夹角:膈在外侧及前、后方与胸壁相交形成肋膈角,内侧与心缘形成心膈角。,正常胸部侧位片,膈肌上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影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