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方案_县_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方案_县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5月28 日) 发展小城镇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_镇党委、政府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城镇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全面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基本情况 _镇位于_县中部,距县城20.5公里,素有“一脚达三阳”的美称,东临_,西接_,北面与_接壤,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_县西区的咽喉之地。全镇总面积108.5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49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3.
2、3万人。境内交通发达,湘桂铁路、322国道、317省道、白太公路、枫荷公路等穿境而过,乡村公路硬化里程已达142公里。_镇物产丰富,经济发展, 202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4亿元,财政收入65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56元,是_县的经济强镇和文化中心镇。 _镇地处湘南丘陵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境内有中型水库1座(铁塘桥水库),小型水库11座。传统的农产品主要有稻谷、黄花菜、大豆、花生、辣椒、西瓜、甘蔗、大蒜、生猪、鸡鸭、淡水鱼类等,年粮食总产量长期稳定在3.5万吨以上,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鲜鱼100万斤以上。该镇一直把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工作
3、的重中之重,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生猪、烤烟、优质稻、黄花菜、反季蔬菜、山羊、鲁西黄牛、中华寿桃、花卉苗木等十大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农民也因此快速致富奔小康。该镇先后荣获_市养殖明星镇,_省规模养殖百强乡镇和星火科技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_镇是_县主要工业重镇之一。镇党委、政府近年来以招商引资为重心,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突出“外地人、内地人、来到_一家人;你发财,我发展,发财发展同命运”的发展理念,致力发展民营经济。镇内共有以金泰米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130多家,年产值15.7亿元,安置劳动力就业达7500余人,引领全镇人民走上致富发展快车道。 _镇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城区面积已达3.5平
4、方公里,成功挤身于全国首批重点建设镇。现在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绿化亮化、环卫设施正逐步完善,邮政、电信综合服务设施齐全,实现了组组通电话。金融网点、有线电视网络遍布城乡,全镇大部分村已建成村级活动场所和图书文化室,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发展迅速,全镇共建有新型沼气池1800余口,惠及群众10000余人,人民生活舒适方便。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有县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个,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_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镇现有中心学校1所,初级中学4所,中心小学1所,小学11所,在职教师531人,在校学生7200余人,学校设施完备,教学质量居全县前列。全镇有县级医院1座,新型农村
5、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镇社会保障事业极大发展,农村低保户达2350人,城镇低保333人,五保户467人,有条件优越的敬老院1座,集中供养五保户48人。全镇基本实现了困有所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近几年来,_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_省重点中心镇、_市养殖明星镇、_省规模养殖百强镇、星火科技示范镇、_市示范文化社区、渔鼓之乡、省级环境优美乡镇、_市重要交通节点镇。 二、主要经验 (一)加强领导,加大了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镇域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近几年来,为搞好小城镇建设,_镇党委、镇
6、政府专门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统一了全镇上下的认识,增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镇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议城建、人人争进镇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规划,规范了城镇建设秩序。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基础。它既关系当前,更影响长远。这个问题已越来越被各级领导所重视。近年来,_镇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开始运筹新一轮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并建立起规划设计统一评审制。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认真实施“一书
7、两证”制度,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日趋规范。 (三)因地制宜,开拓了城镇建设思路。_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思路,结合本镇特点,广开门路,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突出体现在“三个结合”上:一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该镇以乡镇企业为启动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行联片发展 ,既节省土地资源,又便于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市场相结合。牢牢抓住交通便利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具有辐射力大,吸纳力强,集散度高的特点,依靠市场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相结合。近年来,该镇集聚30多家民办和个体私营
8、企业到镇区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名,经济总收入占全镇的80%以上,壮大了小城镇建设的规模,拉动了全镇的经济增长。 (四)制定政策,扩大了城镇建设规模。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_镇本着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快了小城镇的开发建设。该镇规定,对进镇建房经商农民,免交镇政府统筹费和村提留;对在小城镇新上的工商项目,镇里给予最优惠待遇等。这些优惠政策,激发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的积极性,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膨胀。 (五)强化管理,营造了城镇建设环境。在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_镇的城镇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
9、。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筑、装璜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组建了环卫所,负责整个镇区街道的环境卫生,先后投资30余万元,上了叉车、翻斗车,增设了40多个生活垃圾箱,改善了镇区的环境卫生;不断加大对小城镇的治安管理力度,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夯实基础,提升了城镇建设品位。按照“把城镇建设得像花园”的总体要求,适度超前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城镇。近十年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
10、费达2.6亿元,完成政府街、车站街、井塘街、建设街、上游街、白钢街等主要道路硬化,扩供自来水1.2万方,新增城区110KV变压箱1台,加宽322国道过境路段,建设休闲娱乐的街心公园和2万平方米的农村客运站,新增绿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沿街两边种植700余棵桂花树,绿化了公共场所、街道社区,提升了城镇品位。城区面积扩容至3.5平方公里。酒店旅馆、影视网吧、美容美发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广播电视、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宽带网覆盖全镇。2021年底开通了_至_县城的12路公交车,极大程度改善祁白两地居民乘车环境。已建成的乌山冲自来水厂和完成对接的唐福冲自来水厂以及筹建的铁塘桥自来水厂,可满足6万居民的
11、生活用水。现在全镇中小学17所,其中初中3所,现有8000名中小学生求学。县第二人民医院坐落镇区,另有中心医院1所,村卫生室55个。村镇文化活动活跃,有民间艺人110余人,主要从事演技演唱、民间礼仪、乐队演奏。镇文化站图书馆藏书12847册,农家书屋藏书近2万余册,较好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1999年,_镇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和“渔鼓之乡”称号,流泉町村于202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项目带动、产业支撑”为指导,以加速人口、用地、产业集聚为出发点,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基础,全面提高小
12、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实现镇村互动,梯次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小城镇。 四、总体目标 坚持“改造、完善、提升”的原则,按照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以现有城镇框架为依托,完成_镇规划修编,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人口增加4%以上,建成区路网覆盖率和硬化率达到90%以上,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平方米。道路网络合理,功能明确,标志明显;自来水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以上;燃气气化率达到60%,新增一个集贸市场或专业街;镇区停止零星宅基地审批以及住房建设,镇区绿化覆盖
13、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以上;建有健身活动场所;建有填埋式垃圾处理场和必要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有相应规模的停车场;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广播、电视、电信、供电等设施基本配套。 五、功能定位 城镇功能定位为:_县中部中心镇、中部地区交通枢纽、以发展商贸为主的园林式商贸型城镇;形象定位为:生态绿都、商贸重都、人文新都;产业发展定位为:形成以商贸现代服务、文化休闲为主无污染工业为辅的产业发展,依托“一脚达三阳”的独特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贸服务享现代服务业,同时发展纺织、工艺品制作、电子等特色制造业。 六、发展任务 1
14、、编制发展规划。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演进方向和建设进程,也直接关系到小城镇总体功能和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把城镇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以规划来指导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修编、完善和提升小城镇总体规划,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从战略的高度规划平安小城镇远景发展蓝图,委托资深设计院,通过认真调研分析和勘察研究,从塑造城镇总体形象,提高城镇品位出发,以超前、科学、合理为前提,以建设经济较为发达、产业结构合理、人文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祥和的现代化城镇为目标,着眼于为平安经济和社会发展拓展优质空间
15、,按照“道路要宽、绿地要多、空间要大、单体要靓”的原则,充分考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需求,编制完成小城镇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对平安镇核心区域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方向、城镇规模和性质、城镇风貌和经管、基础设施以及近期建设重点进行科学定位和详细规划,把小城镇发展的基点定位在商贸物流服务和农产品加工上,确立以城镇带动农村,产业支撑城镇,发展设施农业,以农业产业化、城镇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2、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区域统筹、合理布局、联建共享,适度超前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对城镇范围内,街道路面陈旧破烂,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路面进
16、行高标准的修缮,以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出行。全面推进松苗大道改扩建、汽车站街道路扩建、S317_至元里坪路段工程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完善市政设施。完善地下管网、路面养护、路灯照明、停车场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增强城镇的服务功能,并为承接工业大项目、建设高新区提供完善的服务配套。三是继续建设饮水工程。新建自来水厂一座,镇区供水普及率达100%;同时对全镇的现有供水管网进行改造,防止自来水“跑、冒、滴、漏”。四是进一步完善镇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及1座垃圾中转站,加大对环卫设备的投入,计划添置1辆垃圾压缩车、1辆大型洒水车、200个便捷垃圾桶,全面提升_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
17、理能力,至2021年底,镇区污水处理率达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五是加强城镇绿化。积极推进绿色乡镇、绿化模范村建设,绿化美化新农村示范点、工业园区和交通主干道,镇区绿地率不低于20%,实现农村卫生整洁美观。 3、发展特色产业。围绕促进各类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相对集中,为_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一要竭尽全力抓工业升级。积极引导,扶持钢铁、水泥、针织、纸品、制鞋、铁合金等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继续巩固和促进现有企业的产业发展。二要科学规划抓工业小区开发。按照_县“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加快规划七宝山工业小区和流泉町
18、工业小区的开发建设,重点培植冶炼、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并积极引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企业,促进全镇工业发展实现一个新的跨越,形成二十亿元的产业规模。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务工经商办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项目向镇区聚集;鼓励非公有制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到园区落户。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要大力调优种养结构。要着力培育和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生猪、山羊、肉牛、优质水果、苗木花卉、烤烟、优质稻等高效名优农产品,建立农产品生产专业村、专业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规模效应,形成一片一品、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格局。全镇形成元里坪
19、片的烤烟,老白地片的疏菜、水果、苗木、花卉,万福岭片的生猪、玉米,枫树山片的肉牛、黄花菜的发展格局。要着力发展工厂化农业,积极推广大棚农业,小区饲养;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农业品牌效益,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三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五年内力争在松林桥小区新建一个大型农产品专业市场,发挥市场辐射作用,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流通渠道,确保全镇农产品销得出、流得快、效益好,努力解决制约镇域农业种养、加工、销售的发展瓶颈。 4、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提高_镇的品位、层次和承载力,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加快教育均衡发展。优先发展_镇教育事业,优化教育
20、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好_镇中学和_镇中心小学;提升学前教育,新建一所占地约7亩、可容纳200名学生的公办幼儿园;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二是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大医疗卫生投入,继续加强_县第二人民医院改造项目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大力推行并认真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行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补助。加大投入,健全流行型疾病、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三是加快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镇三角坪标志区、乌山冲风光带等休闲区的建设;完善装修好集文化站、图书馆、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中心;加强社区文化站点建设。四是加强公共安全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公安派出所、交警、消防等设施建设,提升公
21、共安全服务水平。 5、建设新型农村。新农村建设要按照全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及省、市、区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发展机遇,着眼于改善农村面貌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区域性发展的思路,本着“有利发展、规模适中、适度超前、美观适用”的原则,搞好村庄规划,坚持示范带动,以S317为依托规划建设新住宅小区,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村庄道路建设,集中力量开展村道和田间道路硬化工程,每年建成通组道路5公里,力争到今年,全镇村庄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力争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使全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农村
22、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加快“一池三改”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保障家园、水源、田园干净清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培训、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_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精干力量,实行松散式办公,统筹推动小城镇发展改革,有效运作小城镇发展改革日常工作。继续推行“三个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推动、责任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领导小组领导靠前指挥,狠抓落实,确保打赢小城镇发展改革攻坚战役。 2、强化工作机制。全镇上下树立一
23、盘棋思想,强化机制,主动服务,形成强大合力,使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都能围绕既定目标按期推进。一是完善领导挂钩责任制。做到每个项目都有镇领导挂钩,有23名专职人员具体跟踪落实,做到“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办法,强化动态跟踪和过程管理。二是建立倒逼机制。制定_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情况表,对每个项目都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完成的时间和工作节点,逐季、逐月、逐周做好任务分解,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责任主体、奖惩“五明确”。三是建立会商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工作会商会,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按时、有序推进。 3、注重统筹协调。处理好长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走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路子,按照产业发展布局,合理配置部门和人员,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保证实施小城镇建设进程。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县有关城镇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城镇意识和法律意识。结合实际制定完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建筑管理等方面的全体规划和方法,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实现建设市场化、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