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第 27 页良渚遗址最早由施昕更先生于 1936年发掘,其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考古事业被迫中断。新中国成立后,对良渚遗址的首次野外发掘是良渚镇长坟遗址的发现。 1955年冬,良渚镇朱村 斗村民在长坟的水塘中挖泥积肥,在泥塘中发现大量的陶器,同时并伴有木炭、炭末和草木灰等。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闻讯后立即派汪济英等前往发掘,在泥塘北端开了一条 28米的探沟,发掘和采集所获的陶器、陶片达 40余筐,其中完整的和可修复成器的陶器达 50余件。器种主要有双鼻壶、圈足豆等,别的如杯、尊、簋、盆等较少。这些陶器基本无使用痕迹,不少陶器变形
2、或有气泡。据此分析,长坟遗址可能是良渚文化晚期烧制陶器的窑场。 1963年春,浙江省文管会和省博物馆派朱伯谦、牟永抗带队,部分市、县文物干部参加,对安溪苏家村遗址进行一次小规模发掘。发掘面积 300余平方米。发掘所得遗物主要是良渚文化的陶片、残石器等, 亦有一定数量的印纹陶片。其中还出土了半件玉琮。当时因怀疑这半件玉琮出自扰乱地层(商周时期印纹陶文化堆层) ,故未能确认为良渚文化玉琮。 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由于种种因素,除上述两次小型发掘外,对良渚遗址未有更多的田野工作。其间,当地农民在生产建设中亦发现了一些文物,如 1971年瓶窑长命桑树头出土两件大玉璧,1973 年瓶窑吴家埠山顶出土玉
3、琮、玉璧、石钺等一批玉石器,1978 年良渚荀山白泥矿出土玉璧、玉锥形器,同年瓶窑黄泥口出土 100多颗玉珠管等,这些文物均由农民或文保员收集后上交省、市文博单位。对上述地点虽曾作过一些现场踏勘调查,但终因主客观条件所限,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性发掘等措施。 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瓶窑北湖建材厂基建,于 3月 11日至 6月 26日、10月 4日至 12月 5日两次对吴家埠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总面积 1300余平方米。这是良渚遗址内第一次较大型的考古发掘,标志着对良渚遗址展开全面深入的田野考古工作新的开始。吴家埠遗址的发掘,首次在良渚遗址内发现了马家浜、崧泽、良渚三个文化层的叠压
4、,从而把良渚一带以至整个杭州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上溯到了 6000年以前。发掘共清理出 28座墓葬,其中 20座属良渚文化。从良渚文化层所出土的器物看,石器有石斧、锛、凿、镞、破土器、砺石、纺轮、球等,陶器有鼎、豆、壶、罐、盆、盘、钵、杯、过滤器、瓮、臼、器盖、网坠和纺轮等。另外还有少量的骨器及璧、璜、冠形器、锥形器、珠、管等玉器。1984年春,为配合 104国道勾庄至良渚化工厂一段拓宽工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良渚镇的河口埭、水口头、莫家里、唐家头四处地点进行了试掘,各开 210米的探沟 7条。这四处地点均是土丘,试掘结果表明,这些土丘均系良渚文化厚薄不一的熟土墩,但扰乱情全国重点文
5、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第 28 页况较严重,在熟土层中往往能偶见碎小的良渚文化陶片和残石器。1985 年 5月,浙江省工学院选中良渚镇荀山东坡建造化工厂,为配合基建,省考古所在东坡布 210米探沟 3条进行试掘。试掘证知,这是一处多层叠压的史前遗址,文化堆积层厚达 2米以上。下层属马家浜文化晚期,上层属良渚文化,其中不少器物带有明显的崧泽文化因素,从器物上可划分出良渚文化的早、晚期。 1986年春,为配合基建工程,省考古所于 5月 8日7 月 5日、9 月 3日10 月 10日进行了第一期发掘。在反山西部布 1010米探方 6 个,探方之间各留米隔梁,实际发
6、掘面积为 660余平方米。 从发掘情况看,最上部表土层厚 2030厘米,其下为“封土层” ,厚 130150厘米,此层清理出 11座汉代单穴券顶砖墓。再下为堆土层。在堆土层发掘出 11座良渚文化大墓,自西而东以较均等的间距分列成南北两排。整个墓地排列布局较为规整有序,似有一定的总体格局。墓葬头向为南略偏西,个别为正南,大多为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墓穴长约 3米,宽约 2米,多数墓深 1.3米。在墓底筑有低土台的凹弧形棺床,围以深 10厘米左右的浅沟。随葬品布满在棺床之上,少者数十件,多者数百件。有陶、石、玉、象牙、涂朱嵌玉漆器等共1226件(组) 。其中陶器有鼎、豆、罐、缸等,石器全部为石钺,玉
7、器占全部随葬品的 90以上,品种有琮、璧、钺、三叉形器、冠形器、璜、锥形器、镯、环、带钩、柱形器、杖端饰、半圆形冠饰、圆牌形饰以及由鸟、鱼、龟、蝉和各种瓣状饰组成的穿缀饰,由管、珠、坠组成的串挂饰,各类玉粒组成的镶嵌件等 20余种。反山遗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的出土,是良渚文化玉器的重大发现。反山墓地人工堆筑的“高台土冢” ,显示出墓主人已成为凌驾于部族一般成员之上的特殊阶层,这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1987年 5月初,在安溪下溪湾村的瑶山发生了盗挖良渚文化玉器的事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会同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县文管会一起对盗掘现场进行了抢救
8、性发掘清理。野外工作自 1987年 5月 5日开始,至 6月 4日结束。开252米的东西向探沟 4条,探沟之间各留 2米宽的隔梁,总计发掘面积为 588平方米,发现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祭坛遗迹和 12 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 揭去厚约 2030 厘米的表层耕土,即暴露了祭坛遗迹和墓口, 祭坛遗迹平面呈方形,由里外三重组成。最里面一重为略呈方形的红土台,边壁方向与磁针方向基本一致。第二重为灰土围沟,围沟宽约 1.72.1 米不等,深约 6585厘米。在灰土围沟的西、北、南三面,为黄色斑土筑成的土台。台面上散见较多的砾石,东面为自然山土。砾石台西、北边缘各发现一道由砾石迭砌的石坎。石坎迭筑整齐,呈斜
9、坡状。整个祭坛外围边长约 20米,面积约400平方米。12 座良渚文化墓葬均开口于地表耕土层下线,有的则打破祭坛,墓葬集中分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第 29 页于祭坛的南半部,分为东西向南北两列。墓坑基本呈南北向,为竖穴土坑墓。墓底平整,有的墓发现回字形填土结构,推测有棺、椁之类的葬具。墓坑大小不一,长 2.53.7 米,宽0.82.15 米,深 0.351.75 米,各墓人骨架均已朽尽。随葬器物各墓多寡不一,但均以玉器为主,主要集中在墓室的中部及南部,另外还有少量的陶器、石器和嵌玉漆器。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鼎、豆、罐、缸,均置于墓坑北端。石器只有石钺
10、一种。玉器有琮、钺、冠状饰、三叉形器、锥形器、牌饰、璜、带钩、带盖柱形器、管(珠)串饰等。12 座墓葬中正式发掘清理的 11座墓出土随葬品达 707件(组) ,另有 1座12 已被盗挖,后由余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收缴玉器达 344件(以单件计) 。 瑶山良渚文化祭坛与墓葬复合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认识原始宗教在我国及东亚地区原始社会向文明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1987年 11月,104 国道杭州至父子岭段公路拓宽工程施工, 大观山果园内的路段将取直拓宽。省考古所闻讯后,派员在果园东南部布 55米探方 13个。在清理完一批汉墓后,发现一处“燎祭”遗迹,
11、该遗迹以草木灰和红烧土间隔层形成,呈锅底状,最厚处达 1.1米,直径约 20余米。后又在隔梁上发现了一座随葬鼎、豆、罐的良渚文化中期墓叠压在该遗迹之上,由此证明这个遗迹是良渚文化的产物。为保护该遗址,大观山果园内公路未予拓宽,仍按原道行驰。莫角山这座东西长 670米,南北宽 450,面积 30多万平方米超巨型中心址得到了初步的确认。 为配合良渚镇的基建工程,省考古所分别在 1988年 11月至 1989年 5月、1990 年 8月至11月,两次对庙前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达 1000余平方米。发掘区均为稻田,地层中下层为马家浜文化,上层有良渚文化的多层堆积。两次发掘区以一条南北向的现代路为界
12、,划分为东、西两区。发掘清理的遗迹,东区有房址 2座,墓葬 6座,以及沟或河一条。西区有墓葬 26座,窖藏 2座。东区房址1 平面略呈东北西南向的长方形,面阔 10米,进深 8米,面积达 80平方米。四周有柱坑 26个,除西北面与2 相邻为单排外,其余三面柱坑均作双列。柱坑底部铺设长 1米许的垫板,有 25 块不等,有的木板下还垫有横木,从少数柱坑中残留的立柱看,立柱有方圆两种。从柱坑的布局看,可能是一种大跨度屋顶内设柱子或重檐加设回廊的建筑。木构窖藏2 ,整个套在一个口径 260、深 280厘米的圆形土坑内,至底部近方形,2 平面呈“井”字形,用长 130、宽 1223、厚 710 厘米,截
13、面为长方形的方木两端凿成卡榫,从底部往上架设而成。残高 150厘米。 “井”字形木构内圈近方形,边长 82和 83厘米,土坑与木构框架间的填土为黄褐色细砂土,木构窖藏内土质为青灰淤泥,似古井废弃后改作窖藏之用。窖藏内清理出陶、石、木器共 58件。其中,陶器 53件,大多为黑陶,器型有罐、尊、壶、鼎、盉、豆、杯、盆、瓮、器盖等。H2:50 贯耳壶上有精美的刻划图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第 30 页图案以上腹部双耳为轴,两侧各饰一组,每组两边各有一只双首相向的连体鸟,中间则是由两根似龙身或蛇身组成的涡旋纹。还发现一件木胎双色残漆盘,里外涂有朱漆(器外
14、底除外) ,口沿及外腹部用黑漆勾绘出几何图案。 庙前遗址清理出的 32座良渚文化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墓,大小深浅不一,一般长120240,宽 3095,现存深 870厘米,其中 3座似为小孩墓。部分墓有木质葬具,其中M25清理出一具较完整的独木棺。墓向大多南偏西,葬式多为单人仰身直肢。随葬品多寡不一,少的仅 1件,多则 14件,有陶器、玉器、石器等。陶器组合为鼎、豆、罐或鼎、豆、罐、盆、过滤器。玉器主要是小件的玉管、玉珠、玉坠等。石器有石纺轮、石钺和小型石刮削器。有的在墓主人的脚端或头部附近有动手骨骼。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许多如木制陀螺、木质船形盘、木胎漆盘、木豆、木榔头等遗物。1989年 9
15、月 18日至 10月 7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溪果园内抢救性发掘了钵衣山遗址。发掘面积 557平方米。共发现良渚文化墓葬 4座,灰坑 9个,水井 1口。4 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出土随葬品有玉璧、镯、冠形器、锥形器、管、珠等;陶器有鼎、豆、双鼻壶、缸;石器全部为石钺。灰坑口均为不规则形,所出陶片具有良渚文化风格,部分灰坑不含文化遗物。水井深达 5.6米,为良渚文化遗址中所少见。 罗村遗址位于安溪上溪村,1984 年村民在其西南角建房时曾出土一批琮、璧、钺等良渚文化玉器。1988 年 1112月、1990 年 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区集中于土台的西北部
16、,开 510米探方 8个,共计发掘面积 400平方米。从发掘情况看,该遗址的土台为良渚文化早期,分前后两个阶段由人工堆筑而成。前期土台位于整个土台的西南部,以纯净黄土筑成,边角规则平整,为上小下大的覆斗状,平面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顶面东西残长 8米,南北宽 5米。其东北角保留垂高 1.9米,坡高 2.1米。后期土台在前期土台基础上扩建而成,开口于表土下,以多种土色堆筑,构成平面布局。由于仅发掘了西半部,且四周遭不同程度破坏,故四边情况不明。罗村遗址两期不同形制的台式建筑的发现,为研究良渚文化祭坛的形制及建筑使用过程,均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988年冬,在发掘罗村遗址的同时,对罗村周围的葛
17、家村、王家庄、金村、姚家墩,以及斜步滩与窑廊等 6处相对集中的台地进行了初步调查与探掘。利用可见剖面与探沟,在葛家村、王家庄、金村及姚家墩 4处台地上,均找到了与罗村相应时期的堆积。上述 7处(含罗村)台地的平面布局,姚家墩处于中心位置,面积最大,约有 3.5万平方米,略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与周围农田的相对高度约 23米。其东侧为葛家村、王家庄与窑廊;在其西侧为罗村、金村和斜步滩。6 处台地与姚家墩相距均为 100米左右,面积均在 12万平方米,相对高度也在 23米左右。在葛家村、王家庄东侧,原有东晋港,南接苕溪,北抵山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
18、情况第 31 页罗村与金村西侧,原有西塘港。如此周密的环境布局,显示出明显的人工斧凿痕迹。试掘主要在姚家墩,在其北部和中部,分别开 25米探沟两条,两条探沟间相距 50米。探沟中都发现了良渚文化的建筑遗迹。尤其是在中部探沟,发现 1座红以烧土、陶土、砂粒和大型石块等铺垫而成的建筑地面。在探沟中只暴露了其南边的一段,纵贯探沟的东西,揭露部分宽约 150厘米。该遗迹顶部铺一层厚约 10厘米的红烧土,其下有一层平铺的碎陶片和砂子交杂的面,再下为砂石基础,石块大小不等,大者长径可达 50厘米,石块之间以粗砂填灌。砂石基础的厚度超过 50厘米。以姚家墩为中心的聚落形式的发现,对于良渚遗址的考察以及良渚文
19、化聚落形态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汇观山位于杭州西北约 28公里处,地属瓶窑。1990 年当地居民在山顶建房时出土玉璧、石钺等良渚文化遗物,经踏勘确证为良渚文化墓葬所出。1991 年 2月6 月,省考古所、余杭县文管会即进行发掘,布 510米探方 23个,230 米和15 米探沟两条,发掘面积 1600余平方米。发现一座较为完整的良渚文化祭坛,在祭坛西南部清理了打破祭坛的四座良渚文化大型墓葬。出土琮、璧、钺、三叉形器、冠状器等玉礼器及陶石器共计 250余件组。其中4号墓葬坑约为 4.752.6米,棺椁齐备,除棺内随葬的玉石器外, 在椁室北端还另随葬有一组陶器,该墓随葬品较为丰厚,仅石钺即达
20、48件,是目前所见良渚文化墓葬中墓坑规模最大的一座。 汇观山祭坛的格局形式与瑶山十分相似,是良渚文化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祭祀址,总面积约 1575平方米。整个祭坛利用自然山势修凿,为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基本呈正南北方向。在中部偏西部位,以挖沟填筑的灰色土框将祭坛平面土色分割成内外三重。灰色土框宽约米,其围成的方框内边约为10 米,是用别处的灰色粘土填成,灰色土框内外,主要为红色风化土。在祭坛的东西两边低于现存坛顶 11.5 米许的平面上,多凿有南北向的 30余厘米宽深的沟槽,推测应作排水之用。在该平面之外,是经过修凿的向外延伸的平展地面,从而构成了两级祭坛形式。 1991年 4月7 月,省考古
21、所在安溪镇葛家村东的上口山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310平方米,清理出良渚文化时期、汉代和宋代的地层堆积及遗迹。其中良渚文化遗存收获如下:1、划分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层包含物以形鼎足为特征,还有泥质黑陶的竹节形豆把及豆盘、壶及器盖、杯及夹砂圆锥形足,夹砂红陶鼎口沿及带菱形纹陶缸腹片。石器有形体厚重和弧背石凿、扁薄无段石锛、柳叶形扁体短铤石镞及断面为凸菱形长铤石镞、凹面石磨盘、加工砾石等。下层以鱼鳍形鼎足为代表,有少量夹砂红陶、泥质黑陶及泥质灰陶碎片,偶见弧背石锛、石镞、砺石等。2、清理出开口于下层的 5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一般长240、宽 80、深 90厘米左右。随葬品多者 10件,少
22、的仅 1件,包括鼎、豆、壶、罐、盆等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第 32 页器及石钺、玉坠、玉管等。其中5 没有发现任何遗物。有的墓内人骨尚存,头向多朝南。发现有弧底形木质葬具。此外,清理了六条开口于下层之下的沟。沟作东西向并排布列,间距90265,长 500厘米以上,宽 70、深 65厘米左右,沟口略大于沟底。沟内遗物极少,仅在个别沟内有碎陶片或局部有灰层及零星骨屑。 为配合基本建设,省考古所于 1992年 3月5 月,在良渚镇云华幼儿园北侧,今良渚电管站址的茅庵里进行发掘。布 510米探方 5个,揭露面积 250平方米。遗址为良渚文化时期临水居落边
23、缘的活动堆积,东部发现两排南北向的护堤木桩,同时清理出大量水底沉积物。有陶片(含彩陶) 、石器、兽骨、酸枣核、芦苇、残木等,为良渚文化的聚落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梅园里遗址位于安溪镇安溪村南的一块山前高地上。南北长约 120 米,东西宽约 70米,高出水田面 22.5 米。遗址北邻的照山,解放前出土过较多的良渚玉器。东面约 50米的官庄遗址,据传也曾出土过良渚玉器。 1992年 9月至 1993年 11月,为配合农户建房,省考古所对该遗址前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总面积 1200平方米。遗址堆积分 4层。第 1层为耕土层,厚约 0.4米,第 2层为宋代至明清间的扰土层,厚约 0.2米,第 3层厚约
24、 0.35米,为良渚文化堆层,第 4层厚约 0.5米,属马家浜文化。遗址共发现 26座墓葬,其中 23 座为良渚文化墓葬。随葬品中陶器除鼎、豆、壶的组合外,还有夹砂陶缸、圈足盘等,玉器大多为锥形器、珠、管等小件玉器,少数墓葬有半璧形璜、环、瑗、璧等出土,从随葬器物形制看,墓葬年代属良渚文化早中期。此外,还发现了 10多个灰坑和 1处良渚文化时期的石筑遗迹。 1992年 2月,位于莫角山遗址内的浙江省文联长命印刷厂拟在厂区西南的空地建造新厂房,考古部门试掘后发现一层厚约 2030厘米的沙土。为了考察这层沙土的性质,进而局部探知遗址的地下面貌,同年 9月至 1993年 7月,省考古所在位于遗址中部
25、的印刷厂拟建区域内进行了正式发掘,布 1010米探方 20个,实际揭露面积近 1400平方米。发掘中首先确认了沙土为良渚文化时期遗存。同时还发现良渚文化大片夯土层与夯窝等建筑基址遗迹。从层位关系观察,建筑基址压在良渚文化早期偏晚阶段的地层和灰坑之上,又被晚期偏早阶段的地层、灰坑等叠压或打破,从而基本确定了建筑基址的年代范围。该基址的夯层由沙层和泥层间隔构成,总厚度在 50厘米左右,层数在 913 层之间。在每层纯净的青灰泥上都发现了夯窝,形状如蜂窝,窝径 610 厘米,深 36 厘米。从规整的夯窝看,应系使用圆头工具夯成。其间在西北 100米开外的另一处 10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发现基址面上
26、有一些近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型柱洞,从南到北分三排呈东西向排列,各排间距在 1.5 米左右,柱坑口径在0.441.35,深 0.210.72 米之间。坑内有近圆形的浅灰色遗迹,松软纯细,当为木立柱灰,其直径一般在 0.5米左右,大者达 0.9米,柱灰与柱坑之间为黄褐色沙填土,大部分柱坑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第 33 页留有台面。据初步调查钻探表明,整个夯筑遗存总面积不少于 3万平方米。 如此大规模的夯筑基址及其大型柱洞遗迹,显然与礼制性建筑有关。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良渚文化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于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及其社会
27、性质的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为了摸清良渚遗址东线分布情况,1996 年下半年,省考古所在三合村严家桥作小型试掘。150平方米的试掘范围内,发现有居住住址,也有熟土层。结合八十年代曾有管、珠等小件玉器出土,熟土层可能为小型墓地,另外还出土少量残陶片、木桩等。 塘山遗址位于整个良渚遗址的西北地段,从瓶窑镇毛元岭起始,经西中村、河中村和安溪镇石岭村、上溪村至罗村,全长约 5公里,呈直线东西走向。遗址现存地表部分宽约 2050米,高约 37 米。1987 年遗址调查时发现。1995 年,该遗址罗村附近地段挖开一条供拖拉机运输路的缺口,考古人员在断面上发现良渚文化碎小陶片。经国
28、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 1996年 12月至 1998年 1月,前后三次进行了小规模的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地点有两处:一处位于石岭村毛儿弄,一处位于金村附近,两处共计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左右。发掘结果表明,在表土和汉代堆积层之下,为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层,内含少量陶片、残石器等器物,在毛儿弄探沟的近底层还发现人工铺成的石块层,似为堤的基础。在良渚文化地层露头(深度为 5060 厘米)时发现大量玉、石料,共 100余件,玉料占 13 左右,余为石料,均有加工痕迹。在一处地点发现如此大量玉石料乃属良渚文化考古首次发现。在深度为 1.6米处,发现良渚文化墓葬两座,均为南北向长方形土坑墓,
29、其中一座随葬玉钺、玉璧、冠形器、锥形器和陶器等 50余件;另一座随葬石钺、玉镯、冠形器和陶器等 20件。从随葬品分析,两座墓的主人应属良渚文化贵族阶层。 通过调查判断,塘山遗址是良渚先民堆筑营建的巨大工程,其土方量超过任何一处良渚文化人工遗迹。推测其功能可能与防水有关。 为进一步了解余杭瑶山祭坛遗址的范围、布局、结构等相关问题,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在 19961998 年,连续三次对该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揭露面积 3000余平方米。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一座及多道与祭坛遗址相关的石坎遗迹。 三次发掘均为保护性发掘,即主要通过平面揭露以判断祭坛遗址的范围,平面布局;结合
30、少量的探沟发掘以了解其营筑结构。发掘结果表明,瑶山祭坛遗址实际上为一台面东西长约 100米,南北宽约 50米的大型人工堆筑土台。土台依靠东侧自然山坡而筑。台面东侧较为平整,往西逐渐倾斜至台脚。南、北两侧为约 40的斜坡,北侧斜坡上发现用堆土加工成大波浪状台阶,土台台面与坡脚的高差近 9米。在土台台面的南、西、北三侧均发现有石坎。其中南侧的石坎保存较好,现存东西长 20余米,高约 0.81.00 米,甚为壮观。石坎除顶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第 34 页砾石暴露在土台台面处,坎身均被良渚文化时期堆土所覆。据此,石坎的用途应主要是为了营筑土台。 发现的
31、一座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位于 1986年发掘的祭坛中心区,位置介于5 与11 之间,其埋葬风格与随葬品均与已清理的 12 座良渚文化时期墓葬相近。 1998年 10月至 11月,为配合西险大塘加固工程的安置工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前圩遗址作了较大面积的试掘,共布探沟 6条。清理了两座良渚文化墓葬。遗址下部有 1 米多厚的青淤泥沉积,内含丰富的良渚文化遗物,其中一些黑陶片光泽鲜亮,个别有刻纹。 1999年对姚家墩遗址进行试掘,布探沟 3条,在探沟内揭露的厚约 2米的文化堆积几乎全是建筑遗存,红烧土随处可见,多层的硬面显示出建筑物的多次更替。1999年 10月2000 年 1月、2000 年
32、2月7 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庙前遗址进行第五、六次发掘。发掘区域位于遗址东北部,总发掘面积约 1000m2。清理良渚文化墓葬 25座,基本为小型墓,其中 M7级别略高,除陶器外,还出土玉璧一件。另外发现红烧土地面的房屋一座(F3) ,木构水井一口及灰坑与灰沟,在 G3与 H3中,出土了大量的良渚陶片,在其中多件个体上刻有精美的花纹,为罕见的良渚黑陶精品。 2000年庙前遗址发掘的同时,对金霸坟遗址作小规模发掘,面积 375m2。发现良渚文化小墓一座,出土玉管、玉锥、陶鼎及石钺等遗物,发现良渚文化灰坑两个及房屋一座(F1) ,房屋为挖坑垫板然后立柱的形式,共发现柱坑 9个。2000年 9月
33、,对严家桥遗址作抢救性发掘,发现了两排木桩及良渚晚期遗物,木桩之间编有篱笆,显然是出于固土围地的目的。为认识良渚遗址东部及良渚聚落的营建提供了新的资料。 1999年下半年开始,在对汇观山祭坛作复原展示的同时,对祭坛第三级平台及东北部的山坡以及东西两端进行了解剖性发掘,发掘证明祭坛的四周都经人工修筑,南部的人工堆土厚度深处可达 3米以上,北侧可能有通往山巅祭坛的台阶通道。 2000年 11月2001 年 1月,对文家山遗址作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 600平方米,发现一处延续时间较长的良渚文化墓地,清理包括显贵者墓葬在内、不同规格的良渚文化墓葬 16座。墓地之上叠压一层内涵较新颖的文化堆积,墓地之下
34、似有良渚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不久又对未发掘部分进行钻探,初步了解了遗址的总体面貌和分布范围,随后对原发掘区进行解剖清理,并在东北部往东扩方,再次发现 2座良渚文化小墓。 2000年 11月,对官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在上部扰土中发现了较多的良渚文化遗物,其中有石钺、玉镯、玉冠状饰等,证明该遗址应有重要的良渚文化墓葬分布。 2001 年 56月,发掘杜山遗址,揭露面积约 300平方米。证实该遗址为良渚时期人工堆筑的熟土墩,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专用纸调查、发掘、保护工程、文物展示情况第 35 页未能清理出明确的遗迹单元。 2001年 910月,对仲家山遗址作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 300平
35、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 4座,出土陶、石、玉器约 30余件。2001年 11月,发掘天打网遗址,揭露面积 500平方米,证明该遗址为良渚文化晚期人工堆积。 1997、1998 年,省考古所先后对苕溪以北、荀山周围、莫角山周围进行考古调查,新发现遗址点 60余处。 2002年上半年,省考古所对良渚遗址中部进行考古调查,背后发现遗址 17处。至此,遗址区内的遗址点总数已达 135处。 1999年至 2000年,对汇观山遗址作复原展示。展示方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制订,由省考古所负责实施。复原展示遵循如下原则:1、全面保护;2、任何保护和利用的措施均不损害文物;3、保护只采取最必要的措施;4、可识别与可逆性;5、充分体现特色,注重和谐统一;6、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修复加固采取的措施有:1、化学固化。 遗迹的风化岩土和遗迹的修复立面,主要采用化学固化方法。 2、选用与原遗迹土质土色相近的非耕植土,打碎后与糯米浆或天然植物胶浆、化透充分的熟石灰、黄砂,按比例搅匀夯筑,配成“三合土” ,利用现代动力的打夯机夯筑。每 20厘米夯筑一层,用打夯机反复夯实。夯实一层后待自然沉降一段时间,再夯筑第二层,层层夯筑。3、建立遗迹修复加固后的跟踪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