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86393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山东师大附中 2018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 一质点在竖直平面内斜向右下运动,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象和水平方向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质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 前 2 s 内质点处于失重状态C. 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 2 m/sD. 质点斜向右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B【解析】物体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水平方

2、向做匀速运动,则合运动是曲线运动,选项 A 错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加速度,知质点在前 2s 内处于失重状态故 B 正确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为 2m/s,水平分速度为 m/s,则合速度为 故v 22+(43)2 2m/sC 错误质点的加速度为 ,则说明质点除重力外还受向上的力作用,a=ay=422m/s2=1m/s2则机械能不守恒,选项 D 错误;故选 B.2.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 A、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的运动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B. B 的向心力是 A 的向心力的 2 倍C. 盘对 B 的摩擦力是 B 对 A 的

3、摩擦力的 2 倍2D. 若 B 先滑动,则 B 与 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A小于盘与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B【答案】C【解析】A、B 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则属于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选项 A错误;因为 A、B 两物体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 Fn mr 2,因为两物块的角速度大小相等,转动半径相等,质量相等,则向心力相等,选项 B 错误;对 AB 整体分析,fB2 mr 2,对 A 分析,有: fA mr 2,知盘对 B 的摩擦力是 B 对 A 的摩擦力的 2 倍,故C 正确C、A 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可知 A 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B 受到盘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有沿

4、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故 C 错误对 AB 整体分析, B2mg2 mr B2,解得 ,对 A 分析, Amg mr A2,解得 ,因为 B 先滑动,BBgr A Agr可知 B 先达到临界角速度,可知 B 的临界角速度较小,即 B A,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 A、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大小相等,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3.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不计电阻的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如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把该交流电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 A、B 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 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 ,R

5、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 t0.01s 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B. 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u36 sin50t(V)C. Rt 处温度升高时,由于变压器线圈匝数比不变,所以电压表 V1、V 2的比值不变D. Rt 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小【答案】A【解析】原线圈接的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由图知最大电压 36 V,周期 0.02s,故角速度是 =100,u=36 sin100t(V) ,当 t=0.01s 时,u=0,此时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故 A 正确,B 错误;R 1处温度升高时,原副线圈电压比不变

6、,但是 V2不是测量副线圈电压,R 1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增大,则 R2电压增大,所以3V2示数减小,则电压表 V1、V 2示数的比值增大,故 C 错误;R 1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增大,而输出电压不变,所以变压器输出功率增大,而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输入功率增大,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根据图象准确找出已知量,是对学生认图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及电压、电流比与匝数比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速度为 v 的 A 球跟质量为 3m 的静止 B 球发生对心正碰,碰撞后 B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后 B 的速度可能为A. 0.2v B.

7、0.4vC. 0.6v D. 0.8v【答案】B【解析】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 A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如果两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3m)v解得:v=0.25v;如果两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 A+3mv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 2=mvA2+3mvB2解得:v B=0.5v则碰撞后 B 的速度为:0.25vv B0.5v,故 B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求碰撞后球的速度,分析清楚碰撞的类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5. 如图所示,a、b 为竖直正对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构成的偏转电场,其中 a 板带正电,两板

8、间的电压为 U,在金属板下方存在一有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为与两金属板下端重合的水平面 PQ,PQ 下方的磁场范围足够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 v0从两板中间位置与 a、b 平行方向射入偏转电场,不计粒子重力,粒子通过偏转电场后从 PQ 边界上的 M 点进入磁场,运动一段时间后又从 PQ 边界上的 N 点射出磁场,设M、N 两点距离为 x(M、N 点图中未画出) ,从 N 点射出的速度为 v,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4A. 只增大带电粒子的比荷大小,则 v 减小B. 只增大偏转电场的电压 U 的大小,则 v 减小C. 只减小初速度 v0的大小,则 x 不变D. 只减小

9、偏转电场的电压 U 的大小,则 x 不变【答案】D【解析】粒子在电场中,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 ; ,解得vx=qEmt L=v0t vy=v0 v= v2x+v2y,则只增大带电粒子的比荷大小,则 v 增大,选项 A 错误;只增大偏转电场v= q2E2L2m2v20+v20的电压 U 的大小,则 E 变大,v 变大,选项 B 错误;减小初速度 v0的大小,则导致进入磁场的速度减小,由半径公式 R= ,可知,导致半径减小,则 x 也减小,故 C 错误;减小偏mvqB转电场的电压 U 的大小,设速度与磁场边界的夹角为 ,则由半径公式 ,结合R=mvBq=mv0sinBq几何关系,可得:x=2R

10、sin= ,则会导致 x 不变,故 D 正确;故选 D2mv0Bq点睛:考查粒子做类平抛运动与匀速圆周运动的处理规律,掌握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注意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6.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 200 km 的 P 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后被月球捕获,先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 P 点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 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的速度B.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上短5C. 、三种轨道运行相比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机

11、械能最小D.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答案】BC【解析】卫星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需要减速才能转移到轨道上运动,故卫星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的速度小于沿轨道运动到 P 点时的速度故 A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半长轴越长,周期越大,所以卫星在轨道运动的周期最长故 B 正确从轨道R3T2进入轨道和从轨道进入轨道,都要减速做近心运动,故其机械能要减小,故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机械能最小,故 C 正确卫星在轨道上在 P 点和在轨道在 P 点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相等故 D 错误故选 BC.点睛:对于椭圆轨道问题通常要结合开普勒定律

12、分析,对于圆轨道问题通常运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7.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的半衰期为 24100 年,其衰变方程为 X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3994Pu 23994Pu 42HeA. X 原子核中含有 92 质子B. 100 个 经过 24100 年后一定还剩余 50 个23994PuC.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 Emc 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 衰变发出的 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答案】AD

13、【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 X 的电荷数为 92,质量数为 235,则有 92 质子,故 A 错误;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 B 错误;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 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减小,故 C 错误;衰变发出的 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故 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8.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 点,初始时刻小球静止于 P 点。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从 P 点缓慢地移动到 Q 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张力大小为 T1;第二次在水平恒力 F作用下,从 P 点开始运动并

14、恰好能到达 Q 点,至 Q 点时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 T2,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A. 第一个过程中,拉力 F 在逐渐变大,且最大值一定大于 FB. 两个过程中,轻绳的张力均变大C. ,T1=mgcos T2=mgD. 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 F的合力的功率的变化情况是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答案】ACD点睛:本题的难点在第二次拉动小球运动过程的处理,由于重力和拉力都是恒力,可以把这两个力合成为新的“重力” ,则第二次小球的运动可以等效于单摆运动,根据单摆的知识求解7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5、。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9.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a=_m/s2,打 C 点时物块的速度 v=_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答案】 (1). (1)3.25 (2). 1.79; (3). (2)C【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x=aT 2,有:x EC

16、xCAa( 2T) 2解得: a=xECxCA4T2=(0.0378+0.0365)(0.0352+0.0339)40.022 =3.25m/s2打 C 点时物块的速度: v=DC+CB2T 0.0365+0.035220.02m/s=1.79m/s(2)对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mgcos=ma解得: 故还需要测量斜面的倾角,故选 C。=gsinagcos考点: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名师点睛】实验的核心是实验原理,根据原理选择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进行数据处理等等。10. 现需测量定值电阻 Rx 的阻值(约为 20) 。所供器材如下:电流表 A1(量程 05

17、0mA,内阻约为 20)电流表 A2(量程 0300mA,内阻约为 4)电压表 V1(量程 06V,内阻约为 20k)电压表 V2(量程 015V,内阻约为 50k)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10)8直流电源 E(电动势为 10V,内阻约为 0.5)电键 S 一个,连接用的导线若干(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电流表选择_,电压表选择_;(2)在方框内做出实验原理图;(3)该电阻是由电阻丝绕成的,为了求得该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需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结果如图,其读数为_mm【答案】 (1). (1)A 2 V1 (2). (2)分压外接 (3). (3)0.700【解析】试题分析:(1

18、)题目中要求测量结果准确,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分压接法,此时电压表若选 V2,则指针偏角较小,误差大,所以电压表选电压表 V1,故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 ,所以电流表选择电流表 A2Im=6V20=0.3A=300mA(2)由题目要求可知滑动变阻器采取分压接法,又因为 ,所以电流表采取外接法,RVRxRxRA电路图如图所示(3)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0.01mm,所以读数为 0.5mm+20.00.01mm=0.700mm 考点:本题考查测量电阻中的器材选择和原理图;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读数时别忘了估读即以毫米为单位时小数点后有三位11. 如图所示,两个带电滑块甲和乙系于一根绝缘细绳的两端,

19、放在一个光滑的绝缘平面上,整体置于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 N/C 的匀强电场中,甲的质量为E=6103kg,带电荷量为 C,乙的质量为 kg,带电荷量为m1=2104 q1=2109 m2=1104C。开始时细绳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两滑块,t=3s 时细绳断裂,不计滑q2=1109块间的库仑力。试求:9(1)细绳断裂前,两滑块的加速度;(2)由静止开始释放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乙的电势能增量的最大值;【答案】 (1) (2)a0=0.02ms2 EP=|W乙 |=7.210-7J【解析】 (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将甲乙及细绳看作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 =q1E+q2E=(m1+m2

20、)a0a0=0.02ms2(2)当乙发生的位移最大时,乙的电势能增量最大细绳断裂前,甲乙发生的位移均为 s0=12a0t2=0.09m细绳断裂后,乙物体的加速度 ,初速度a乙 =-0.06ms2 v0=0.06ms, ,s乙 =0.03m s乙 总 =0.12mEP=|W乙 |=7.210-7J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理清物块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12. 如图甲,MN、PQ 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 = 37角固定,M、P 之间接电阻箱 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

21、B = 1T。质量为 m 的金属杆 a b 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 r。现从静止释放杆 a b,测得最大速度为 v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 R,得到 vm与 R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距为 L = 2m,重力加速度 g 取 l0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求:(1)杆 a b 下滑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 R=0 时最大感应电动势 E 的大小;(2)金属杆的质量 m 和阻值 r;(3)当 R = 1 时,求回路瞬时电功率每增加 1W 的过程中合外力对杆做的功 W。10【答案】 (1)方向从 b a (或 aMPba) 4V (2)m = 2/3kg,r =2 (3)0.25J.

22、(2)设最大速度为 v,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 BLv ,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杆达到最大速度时满足 mgsin-BIL=0 ,I=ER+r解得 v=mgsinB2L2R+mgsinB2L2r由图像可知:斜率为 k=422m/(s)=1m/(s)纵截距为 v0=2m/s,得到: , mgsinB2L2r=v0 mgsinB2L2=k解得:m = 2/3kg,r =2。由题意:E = BLv; 得 ,P=E2R+r P=B2L2v2R+r P=B2L2v22R+r-B2L2v21R+r由动能定理得 W = , 解得:W = 0.25J 12mv2212mv21 W=m(R+r

23、)2B2L2P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综合性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其中安培力的分析和计算是关键(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 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E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答案】ACE【解析】

24、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 A 正确;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 B 错误;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 C 正确;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 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选项 D 错误;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选项 E 正确;故选 ACE.1114. 如图所示为一均匀薄壁 U 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横截面积为 S,内装有密度为 的液体.右管内有一质量为 m 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温度为 T。时,左、右管内液面等高,两管内空气柱(可视为理想气体)长度均为 L,压强均为大气压强 P0,重力加速度为 g,现使左、右两管温度同时缓慢升高,在活塞离开卡口上升前,左右两管液面保持不动.求:(i)温度升高到 T1为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ii)温度升高到 T2为多少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 L.【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活塞刚离开卡口时,对活塞 mg + p 0S= p 1S 得:两侧气体体积不变 右管气体 得:左管内气体,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