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野先生基础性练习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的确(d) 解剖(pu) 不逊(xn) 邮差(chi)B泄漏(xi) 瞥见(pi) 捕获(b) 教诲(hu)C绯红(fi) 芋梗(n) 发髻(j ) 系住(j) D匿名(n) 霉菌(jn) 畸形(q) 诘责(ji)2选出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不逊 A无礼 B差 C谦逊 ( )深恶痛疾 A疾病 B痛恨 C疾驰 ( )油光可鉴 A鉴别 B鉴赏 C当镜子照 ( )3.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 ,暗线是 。本文围绕 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 顺序组织材料。4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含意。第一件事是:_,表现了_。第二件
2、事是:_,表现了_。第三件事是:_,表现了_。第四件事是:_,表现了_。5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副词的含义和对表达句意的作用。A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含义:_ 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B “实在 标致极了。 ”含义: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C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含义:_ 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_ _。综合性练习(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610 题。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
3、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 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 “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烂熳: 模胡: 精通时事: 7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答: 8A 段短文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方面的特点
4、?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答: 9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 B 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答: 10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答: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第 1116 题。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 。 。 。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
5、这一声却特别听得 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1在上文的“( )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谁的看法,你能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看法吗?答: 13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中的“他们”指什么人?“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又指什么人?作者对后一个“他们”持怎样的态度?答: 14.“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答: 15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是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 精神。16.概括文段大意: 拓展提升 读下文,完成 1720 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7.这首诗的诗眼是_。18.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_。19.如何理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