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分类复习.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2082745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分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分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分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分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分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1、认识混合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称为四则运算;加、减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运算属于二级运算。2、递等式的写法3、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练习题1、计算24-122= 90-69= 45(3+6)= 80-86= (21-8)9=27(9-6)=2、判断对错,并改正。(70-40 )5=70-8=623、解决问题(1)李老师买了一套茶具

2、。茶壶每把 18 元,4 个杯子一共 28 元。一把茶壶比一个杯子贵多少元?(2)买 3 个机器人和 1 辆玩具车,一共付了 48 元。一辆玩具车 21 元,每个机器人多少钱?(3)计算 24+84,应先算( ) ,再算( ) ,结果是( ) 。(4)18 与 17 的和除以 7,商是( ) ,列综合算式是( ) 。(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39+15=453+69=99=8154-246=306=55(5+15)=25+15=30549=6(6)一本童话书有 62 页,小雨每天看 8 页,看了 7 天后,还剩( )页没看。(7)在里填上 或=30-15+963+6 67-29-1267

3、-(29-12) 79-1888-19 5+355(25+7)4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3、判断什么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时,一定要借助物体的形状特征、方向特征等来帮且辨别。4、要知道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首先要弄清观察者所站的位置,然后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观察,就能判断出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5、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面分别是谁,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6、判断游览时照片拍摄的先后顺序,可以假设自己随着拍摄者的行走路线

4、游览,想象自己依次会看到哪些景物;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实物模拟,创设模拟情境,亲身观察,得出结论练习 1、下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从上面看,分别看到什么图形3、下面图形都是从哪些方向看到的图形。 4、连一连68=4863-48=15203=602003=60020003=6000第三单元 加与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连加: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

5、加算式解答。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2、连减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 1 当 10,在本位上加 10 再减。3、加减混合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

6、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四、里程表问题1、根据路线图计算两地间的路程,先要读懂里程表,把里程表和路线图结合起来,并在路线图中找出相应的部分,这幅路线图就起到了线段图的作用,有助于理解题意。2、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3、根据里程表的读数或电表的读数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里程表的读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当天的读数 前一天的读数=当天行驶的里程数本月月底的电表读数 前一个月月底的电表读数=本月的用电量。第四单元 乘与除1、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

7、中 0 前面的数,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2、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一位数相乘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口算除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1)想乘法算除法,看看一位数与哪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数,结果就是那个数。(2)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按照表内除法算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商的末尾 添上几个 02、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 例 4206=70(1)与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相同,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 0 添在商的末尾(2)想乘法算除法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把被除数看作整

8、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除得的商相加(2)想乘法算除法,看看一位数与哪个数相乘得这个两位数,结果就是那个数。第五单元 周长1、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2、封闭图形沿着边绕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描出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时,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但是最后必须再回到这一点终止,首尾连接。3、计算周长就是计算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之和。4、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5、长方形周长(1)长方形的周长是指组成长方形的 2 条长边与 2 条宽边的和。(2)比较常用的、简便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长+宽)2=长方形的周

9、长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引申出:(长+宽)=周长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1)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指正方形 4 条边的长度和。(2)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的特征,可以知道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边长4=正方形周长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引申出:边长=周长4一、填空: 1、封闭图形或物体( )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 )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 ) 和( )。323=? 32=30+2303=90 23=690+6=96323=96603=206003=20060003=2000363=?36=30+6303=10 63=210+2=12363=

10、123、长是 30 米,宽是 20 米的长方形周长是 ( )米。 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 3cm、5cm、6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25dm,它的周长是( ) 米。 6、学校朔胶跑道一周的长是 400 米,小明跑了 3 圈,他跑了( )7、用一根 48 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分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 ) 9、把两个边长是 3cm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10、一个长方形的宽是 4cm,长比宽的 3 倍还多 2cm,它的周长为( ) 。11、一个长方形的周

11、长是 60cm,长是 20cm,宽是( )cm。 12、一个长方形的桌子,相邻两个边的长度加起来是 36cm,它的周长是( )cm。二、填下面表格三、测量并计算周长第六单元 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对着那一位写积。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连续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有关 0

12、 的乘法1、0 的乘法规律: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2、一个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计算方法: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多位数中间的 0 也要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是 0,就在积的那一位上写 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3、一个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用 0 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这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 0。连乘 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估算:估算就是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再用近似数相乘。对于接近几百五十的数,也可取近似数几百五十进行估算。估算有多种方法,关键是灵活应用,能够

13、发挥推理判断的作用。练习一。 我会填。1.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2 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 )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积是( ) , 最小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积是( ) 。3. 160 与 50 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4 估算 4169 时,把 41 看成( ) ,把 69 看成( ) ,估算的结果是( )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 10 倍,积( ) ;一个因数缩小到 1/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 ;一个因数扩大到 10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 10 倍,积( ) 。6

14、.口算 15300 时,这样想:15 和( )个百相乘,得( )个百,是( ) 。7.根据 689 = 61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6890 =( ) 68090 =( ) 680( )= 61208.2536 可以分三道式计算,一道是( ) ,一道是( ) ,最后是( ) 。9.52080 的积末尾有( )个 0,积是( )位数。10.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 。二、1.口算。478-70= 2050= 8012= 1640= 1030= 153= 3025= 1920= 258= 2060= 20+42= 0687= 407 = 352= 930=2.估算。 8952 1349 42

15、87 2511 4748 3495 6918 三、解决问题。1.王老师为学校买 26 本作文本,每本 18 元,王老师带了 600 元,买完作文本,他还剩多少钱?2.社区中共有 18 栋居民楼,第座都有 9 层,每层有 8 个单元,这个社区共有多少个单元第七单元 年 月 日认识年、月、日及相互关系一年有 12 个月大月是 1、3、5、7、8、10、12 月。大月每月 31 天;小月是 4、6、9、11 月,小月每月 30 天;平年的 2 月有 28 天,全年有 365 天;闰年的 2 月有 29 天,全年有 366 天。注意:2 月是特殊月,因此一年中第一个小月是 4 月。认识平年闰年根据公历

16、年份直接判断: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算方法:非整百年份4=整数(闰年) 整百年份400=整数(闰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再闰。平年有 365 天,闰年有366 天。判断非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只需要用年份末尾的两位数除以 4 就可以确定,能够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整除的就是平年。 例如:1924 年,244=6,所以 1924 年是闰年; 1914 年,144=32,所以 1914 年是平年。 原理:100 是 4 的倍数,所以任何整百数都是 4 的倍数。因此我们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4 的倍数,只需看后两个数字即可,不需要考虑前面的

17、整百数。 判断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只需要用年份的前两位数(千位和百位)除以 4 就可以确定,能够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整除的就是平年。 例如:1900 年,194=43,所以 1900 年是平年; 2000 年,204=5,所以 20000 年是闰年。二月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平年二月是 28 天,闰年二月是 29 天,平年全年 365 天,合(52)个星期零(1)天。 3657=52(个)1(天) 闰年全年 366 天,合( 52 )个星期零(2)天。 3667=52(个)2(天)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这六个月, 下半年指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六

18、个月。 平年上半年有 181 天:31+28+31+30+31+30=181(天) ,闰年上半年有 182 天:31+29+31+30+31+30=182(天) , 下半年的天数是相等的,都是 184 天:31+31+30+31+30+31=184(天)认识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一月、二月、三月,第一季度在平年共 90 天,闰年 91 天;第二季度包括:四月、五月、六月,共 91 天;第三季度包括:七月、八月、九月,共 92 天;第四季度包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 92 天。12 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又叫 12 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 12 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

19、大概的时间段词语(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24 时计时法 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 24 时,采用从 0 时到 24 时的计时法,叫 24 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24 时计时法 转换方法上午 9 时 9 时 12 时前时刻不变,就差 “上午”两个字 晚上 9 时 21 时 9+12=21 时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下午 4 时 16 时 16-12=下午 4 时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 、 “下午”等前缀。24 时计时法不加。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如:火车 11:00 出发

20、,21 时 30 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 时 30 分) ,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21 时 30 分11 时=10 时 30 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计算经过时间 过 24 时的题:经过时间=24 时-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如:火车 19 时出发,第二天 8 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 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 ,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 8 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 19 时 30 分开始,进行了 155 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一年中特殊的日子1 月 1 日元旦节;3 月 8 日劳动妇女节;

21、3 月 12 日植树节;3 月 15 日消费者权益日;5 月 1 日劳动节;5 月 4 日青年节;6 月 1 日儿童节;7 月 1 日党的生日;8 月 1 日建军节;9 月 10 日教师节;10 月 1 日国庆节;12 月 25 日圣诞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成立的。2 月 29 日出生的人,每四年过一次生日。1、算头不算尾例如:学校 7 月 4 日开始放暑假,9 月 1 日开学,这个暑假有多少天?分析:“7 月 4 日开始放暑假,9 月 1 日开学” ,假期包括 7 月 4 日,不包括 9 月 1 日。计算时要吧 7 月 4 日算进去,9 月 1 日不算进去。 7

22、 月放假天数:31-3=28(天) 总天数:28+31=59(天)2、两头算例如:妈妈 5 月 4 日到 5 月 27 日要出差,妈妈一共要出差多少天? 分析:妈妈出差的天数应该同时包括 5 月 4 日和 5 月 27 日,头尾两天都要算进去。 27-3=24(天)计算经过天数3、算尾不算头例如:3 月 21 日是星期二,5 月 15 日是星期几? 分析:从星期二开始往后再数 7 天,还是星期二。每往后数几天,就是星期二再加几天。我们可以从 3 月 21 日后面一天算起,算到 5 月 15 日,看经过了多少天,再按周期计算。 3 月经过天数:31-21=10(天) 总天数:10+30+15=5

23、0(天) 507=7(周)1(天) 所以,5 月 15 日是星期三。 小结:计算经过天数,一定要先弄清题意,确定题目应该按那种方法计算,然后再逐月计算。多个月天数的计算在计算多个月天数时,常常用连加的方法,加数太多,计算量比较大,可以简算:把每个月都看成 30 天,用乘法计算求出总天数,再用总天数加上其中几个大月多出的天数,减去平月不够的天数,就可以了。 例如:1、求第二季度(一个大月,没有平月)共多少天? 303+1=91(天) 2、求平年上半年(3 个大月,二月 28 天)共多少天? 306+3-2=181(天)3、求闰年(7 个大月,二月 29 天)一年有多少天? 3012+7-1=36

24、6(天) 先换算,155 分2 时 35 分,再计算 19 时 30 分+2 时 35 分=22 时 5 分(满 60 分进 1) 比如 10:00 开始营业,22:00 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时间单位进率:1 世纪=100 年 1 年 =12 个月 1 天(日)=24 小时 1 时=60 分=3600 秒 1 分=60 秒 例题一、 填空。 1、我们学过的常用时间单位有:( ) 、 ( ) 、 ( ) 、 ( ) 、 ( ) 、 ( ) 。 2、2010 年 2 月有( )天,全年共( )天,合(

25、)个星期零( )天。 3、在 1990 年、1920 年、1921 年、1996 年、2000 年中, ( )是平年, ( )是闰年。 4、一年有( )个月,其中每个月 31 天的有( ) 、 ( ) 、 ( ) 、 ( ) 、 ( ) 、 ( ) 、 ( ) ,共有( )大个月,每月 30 天的有( ) 、 ( ) 、 ( ) 、 ( ) ,共( )个月,二月份平年有( )天,闰年有( )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成立的,到今年 10 月 1 日是 ( )周年。6、中国共产党是 1921 年 7 月 1 日成立的,到今年 7 月 1 日是( )周年。7、李星叔

26、叔是 1972 年 3 月 3 日出生的,到今年 3 月 3 日,他是( )岁。 8、百货商店营业时间是 7:3020:30,这个商店每天营业时间有( )小时。 9、小红的妈妈今年 40 岁,但她只过了 10 个生日,猜一猜小红的妈妈是( )月( )日出生的。 10、公元 2000 年共有( )天,这一年共( )个星期零( )天。 11、小明同学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从 7 月 15 日到 8 月 5 日,一共有( )天。 12、欢欢每天晚上 9 时上床睡觉。如果每个晚上要睡 9 个小时,他第二天早上要到( )时才起床。 13、课外活动从 14:30 开始,经过 40 分钟结束。算一算,结束时是

27、( )时( )分。 14、纺织厂夜班工人,晚上 11 时 30 分上班,第二天上午 7 时 30 分下班。他们工作了( )小时。 15、一部电影故事片需要放映 1 小时 40 分,如果从晚上 6 时开始放映,需到晚上( )时( )分放映结束。 16、用 24 时计时法写出你每天起床、上学、吃午饭、睡觉的时间。 起床:( ) 上学:( )吃午饭:( ) 睡觉:( )二、 在下的括号里填适当的数。 3 年=( )个月 16 分=( )秒 48 个月=( )年 540秒=( )秒 240 时=( )日 360 分=( )时 4 星期=( )天 1 小时 30 分=( )分 1 星期=( )时 2 分

28、 50 秒=( )秒 15 日=( )时63 天=( )个星期三、 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 8 时: 下午 2 时: 深夜 12 时: 下午 4 时: 黄昏 6 时: 晚上 8 时: 晚上 9 时: 晚上 10 时上四、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5 时: 24 时: 10 时: 6 时 30 12 时: 17 时 45 分: 16 时: 18 时 30 分:五、 判断题。 1、小刚的生日正好是在 2 月 30 日。 ( ) 2、晚上 8 时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 20:00。 ( ) 3、下午 4 时 30 分和下午 4 时半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 ) 4、平年和闰

29、年下半年的天数是一样多的。 ( ) 5、一天时间钟面上时针正好走二圈。 ( ) 6、夜里 12 时也是第二天的 0。 ( ) 六、 简答题。 1、小华每天早上 7 时半到校,11 时半放学回家。下午 1 时 50 分到校,4 时 50分放学。他一天在校多少时间? 3、广播电台从 6:00 开始播音,13:00 结束。第二次播音从 16:30 开始,到次日凌晨 1:00 结束。一天播出多少时间? 4、一个商店营业时间从上午 7:30 到晚上 8:00,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5、西湖公园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 6:00 至晚上 11:00,一天开放多少小时?6、图书馆上午 8 时开门,晚上 8 时关门,

30、一天开放时间是多少时间? 7、足球比赛从 15:30 开始,经过 120 分结束。结束时是几时几分?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6 元 8 角用小数表示是 6.8 元12.68 元用元、角、分表示是 12 元 6 角 8 分把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几元是小数点左边的数,几角几分是小数点右边的数;把小数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右边是几,就是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是几,就是几分。12.40 读作:十二点四零 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是 0,也要一一读出来把钱数用小数表示出来三点零七 写作:3

31、.07 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 0,就直接写 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先把小数竖排,从左比起,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小数部分第一位,第一位大的数大;小数部分第一位相同,比小数部分第二位,第二位大的数大元 角5. 3+ 2. 27. 5元 角5. 3- 2. 23. 1计算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面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加减运算元 角9. 5+ 2. 712. 2元 角9. 5- 2. 76. 8计算小数加、减法

32、,先把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加法要满十进一,减法则退一当十,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面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练习一、我会填空。1、淘气在超市的货架上看到:果汁 17.45 元,牛奶 4.05 元。他高兴地告诉奶奶:果汁( )元 ( )角( )分,牛奶( )元( )角( )分。2、4.30 读作( )17.45 读作( )零点九零八写作: ( )五十点零零一写作:( )3、在里填上“” “”或“” 。 0.18 元 0.21 元 5 元 4.98 元 2.89 米 2.90 米 8.00 米 8.0米4、5 个 1 角就是 5 个( )元,是( )元;6 个 1 分米

33、是 6 个( )米,是( )米。5、18 个 0.1 元是( )元;16 个 1 分米是( )米。6、把“9 元 5 角 ,9 元 5 分,0.95 元,9 元 5 角 5 分”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 。7、三只袋鼠的跳远成绩如下:跳了 8.0 米跳了 8.6 米跳了 7.7 米。 ( )号袋鼠跳得最远, ( )号袋鼠排第二, ( )号袋鼠排第三。第一名和第三名成绩相差( )米。2、我会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0.3+2= 2.6+6.09= 6.5+12= 2.4+12.08= 29+(13-12.06)=2317.7= 18.91.9= 36.88= 0.980.89= 48(35.02

34、+12.98 )=2、用竖式计算。32.52.7 4.327 6.15.6 23.6193、完成下面计算。元 角 元 角 元 角 元 角3 . 4 9 . 8 1 2 . 5 7 0 . 0+1 . 5 +4 .6 7. 4 1 7. 5 三、我会解决问题。 (28 分)1、淘气带了 13 元,每个笔筒 1.8 元,每个卷笔刀 1.5 元 ,每本笔记本 6.8 元 买这两样东西需要多少元? 他剩下的钱够不够买日记本? 2、超市购物。 我有 20 元,买一双旅游鞋和一顶太阳帽,够吗? 旅游鞋 太阳帽 手表11.5 元 9.8 元 18.9 元雨伞的价格比手表便宜 5.9 元。买一把雨伞和一块手表,共需要多少钱?3、笑笑一月份存钱 21.6 元,二月份存钱 39.87 元。笑笑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元钱?笑笑想买一个 65 元的衣服送给灾区小朋友,她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