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副食品加工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牛利荣.pdf

上传人:学资料 文档编号:207721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副食品加工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牛利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副食品加工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牛利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副食品加工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牛利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4标准课堂/Standard Classroom食品工业标准体系建设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质量、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农副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存在一定困难性及不足,导致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以及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现象的出现。因此要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就要加强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内部规范性及统一性建设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执法机构职能等措施,提升质量水平并确保食品产业化进程健康有序,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和创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 农副

2、食品加工行业现状概述农副食品加工产业是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主要原材料,加工谷物、植物油和制糖、屠宰和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近几年,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也在加速,农业、副食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农业和副食加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一个很高的发展阶段。农业副食加工产业以谷物、水产品、蔬菜、食用菌、水果、糖类、坚果等农产品和水产品为主。所以,产业的上游包括谷物种植、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坚果种植等。农业副食品以消费为主,其下游产业以农产品和副食的批发和零售为主。农业和副食品加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促进农业的结构优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

3、收。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十分关注农业和副食品加工产业,出台了一批扶持农业和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2 我国农副食品加工标准化面临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副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2.1 农业副食品生产技术发展滞后,缺少专业技术创新人员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我国缺乏相关方面的专家,这就造成了生产加工环节中食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在食品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如何确定具体标准和规范,如何制定出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产品检测方法,如何建立起一套完整且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其安全卫生运行,这一系列难题都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去解决

4、并加以研究。目前,国内农业、副食品的生产技术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尤其是技术储备的匮乏。当前,我国农业、副食品加工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大,但缺少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的创造力,特别是高新的工艺技术。根据相关数据,全国 54 000多个乡镇的食品加工业中,只有少数几家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食品生产技术;500 多万员工中,从事农业、副食品加工业科研、经营等方面的人才仅 80 000 余人。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产品业的可持续发展。2.2 资金短缺问题依然严峻长期以来,资金不足是制约农业和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摘 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食品加

5、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标准体系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也是保障质量、控制成本以及促进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标准化工作中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机制,行业内没有建立起完善且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相关部门对国家标准制定不够重视。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差异等特点,受市场波动影响因素较大且难以控制价格变化趋势,产品滞销情况严重等原因,导致国内市场上出现大量低劣或者没有被发现的“假冒伪劣”商品,这些问题都为我国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刻不容缓。文章就农副食品加工业标准体系的建设进行探析。关键词: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标准体系牛利荣农副食品加工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阳泉市

6、标准化中心,山西 阳泉 045000)05Standard Classroom/标准课堂标准体系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在我国,财政拨款仍然是主要来源,但是因为食品加工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不佳、经济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其无法承担起国家标准体系所需经费。因此,为了保证企业加工生产目标和指标不偏离正常范围内进行工作,就必须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到充足且有保障的专项基金。但由于缺乏足够资金支持以及相关政策不到位,使得标准体系建设进程缓慢困难重重,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积极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收益都受到了直接影响。其主要的原因一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利润率低,资金周转周期较长,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来源单一。由于缺乏资

7、本,农副食企业生产设备的改善和规模化生产的困难较大。2.3 标准与质量体系不健全,缺少市场竞争能力农业、副食产业的标准化,就是指在标准化体系下运作。由于农副食品生产的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规定陈旧,起点低等原因,使得农业、副食品生产的发展无法与世界接轨。另外,目前国内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家的产品品质普遍偏低,没有形成较强的品牌竞争力。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以及市场的竞争,对农业、食品安全的需求将会不断提升,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经营实力,并能运用现代技术装备、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产业运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政策等重要资源,才可能具有抵御各种

8、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将逐步向规模以上的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度将会不断提升。2.4 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与落实程度低我国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品质低、产品发展不均衡,与国外先进地区比较,无论从产品的外形、内在品质、安全卫生、包装加工等各环节来看,都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尽管有大量的商品,但是大部分是低档次的商品,缺少高质量的农产品;一般的品种很多,特殊的产品却很少;农业生产企业在产后缺少现代贮藏、加工和包装手段及相关技术规范,加工技术水平滞后,很难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中去。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中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由传统的数量型农业向以质为主的大规模

9、转化。市场对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农产品标准化与监管制度的构建,既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卫生、保障农村社会的安定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现实影响。特别是制定和实施了食品安全指标,是由农业大国走向世界粮食生产强国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我国推行标准化建设至今,在生产中出现了大量的技术标准,标准不能与市场和流通紧密结合,很多制定后的地方标准很难实施,或者缺少实施的市场环境,制定和实施与推广严重脱节,有的只注重制定,而不注重实施。在我国现行的农业发展中,缺少与规范执行相应的技术,以及在农业中存在着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冲突

10、。2.5 农业标准化监测系统不健全有的地方检验、监测机构不健全,检验方法不完善,对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病虫害、疫情、土壤、水质、空气等产品检验和生态状况监测不到位、不及时;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产品的批发交易市场分布较广,且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检验工作无法进行,从而制约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走向世界。目前,部分农区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不仅造成地下水、土壤及大气环境的严重影响,还因农药过量施用引起抗性、抗药性增强,造成农药使用量再度上升,农药残留增多;同时,由于“三废”的超标,导致了农用水量的降低,导致了农用水水质恶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成分增加。这将给粮食的品质和安全性带来极大的危

11、害。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不健全,导致了农业资源的污染,以及对农产品的污染。这对我国农业的标准化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3 我国农副食品加工标准化体系实施的有效措施3.1 以检验与监测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质量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的外形、颜色、内部的营养成分、味道、卫生、食品安全等。根据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食品安全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五大类:杀虫剂、重金属、其他有毒成分、生物体、辐射等,尤其是杀虫剂的残留量。目前,我国应该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列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食品安全试验则需要建立相应的检验与监测系统。农业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督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食品安全的制订、食品

12、安全检测与评估、市场监管、检验、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和法律维护等多个环节。在此系统中,食品安全评估与检验是一个关键的工作。通过设立食品安全评估检验机构,对食品安全进行评估,为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提供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报告,为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提供食品安全状况和发展动态信息,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防止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意外事件。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以确保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3.2 持续改进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测定的标准农业中残留的杀虫剂及重金属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拟定的农业技术规范中,对不同类型农业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明确06标准课堂/Standard Clas

13、sroom限定,并对其进行了监测。检验技术标准对今后农业安全和健康水平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检验,是检验技术规范能否实施的一个关键。建立农业领域的专门检测机构,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农产品残留和其他污染物的检验标准的判定、调整或修改,都是该专业机构负责实施的,并对新的检验标准进行审核。农业残留、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的测定标准,应持续改进。因此,在当前的农村标准化工作中,强化了这一领域的不足。实现了农业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特别是对有机污染物的残留、重金属的监测。食品安全监管是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国家经济利益实现重要举措之一,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及可持续性战略目标的实施。因此,食品

14、安全监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解决好人民的饮食问题。3.3 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原料基地建设是农副食品加工标准体系的前提,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并延长其产业链。从当前形势看,在我国应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采购、收购及运输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工作。首先要严格把关材料供应渠道与物资来源问题,其次要做好原材料、辅料以及包装物等相关材料检验检测工作,最后还要注意原料基地建设中所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完善补救措施,以保证农副食品加工业标准体系能够正常运行,确保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应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制定农业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发展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投入,积极发展具有较好的加工品种和优

15、良品种,建立一批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形成农业加工原料标准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将工业原料作物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发展。制定出台产品的品质标准,强化企业的品质检测和监管,以满足加工业的标准化和优质化需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我国,对农产品进出省的质量监督主要是由国家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而对于产品的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发生问题的责任则没有规定。因此需要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建设来确保市场准入制度更加完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建立起以质量认证为主导环节,以标准制定为核心环节以及全程追溯体系构建措施。3.4 培养农产品加工技

16、术创新能力及产品创新人员中国的农业加工产业要从初级加工向深加工,从粗加工到精加工,其核心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各部门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条件,制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明确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技术发展的方向,组织各部门、行业专家定期开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技术攻关,加强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技术革新步伐。支持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实施激励措施。在今后,要大力发展粮油、果蔬、畜产品等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与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系统、农业快速检验技术与设备等,建立一批农业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在标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农产品创新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且经验丰

17、富的农副食品加工人员。同时,企业还要注重人才队伍质量提升,一是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二是通过对员工组织各种形式学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综合素养水平;三是积极引进各类优秀毕业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挂职锻炼,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能力、丰富技能经验及实战经历。4 结语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解决加工过程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同时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来检验其合理性。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企业在制定标准时要考虑到国家标准对行业发展所起推动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设备条件等因素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并具有可实施价值的食品

18、加工标准化体系,要充分利用食品加工企业资源,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增加食品产业链,从而带动相关行业发展。食品工业标准体系的建立要坚持“统一协调、安全可靠”原则,保证标准化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为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作者简介:牛利荣(1982-),女,籍贯:山西阳泉,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标准制定以及全市标准化研究。参考文献:1 李贻才,王军杰.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J.质量与市场,2021(03):41-43.2 高观.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J.中国标准化,2009(09):11-13.3 李冬艳.对吉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1(01):53-54.4 金发忠,魏启文.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J.农业质量标准,2003(01):25-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