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数据主义下的新闻价值异化_宋扬.pdf

上传人:学资料 文档编号:2070569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数据主义下的新闻价值异化_宋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数据主义下的新闻价值异化_宋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数据主义下的新闻价值异化_宋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观察观察与批评 Media Spectator35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 宋 扬 洛志 论数据主义下的新闻价值异化人工智能、数据画像等现代性数字技术渗透至新闻传媒产业各环节,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技术潜能的同时亦伴生出信息茧房、虚假新闻、隐私侵犯等伦理困境。在未来进行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和内容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世界的本源本质进行终极探索,另一方面亦应尊重用户作为“人”的自我意识,摆脱代码和算法的裹挟,在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中寻求平衡。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与应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嵌入大众生活的日常图景中,甚至潜伏于大众的知觉阈限之下,以隐秘的状态塑造新闻传媒业

2、的生态图景。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初衷,旨在“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的科学”1。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新闻活动的数据抓取、统计分析和模块化文本合成等方面,并随着技术演化而日趋成熟,在新闻传媒业发挥的作用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从事实采集环节影响了传统新闻生产的逻辑,这种影响直接表现在事实生产过程中,甚至影响到“新闻”本体的定义,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环节的运用,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数据抓取、文本模块化合成以及定向分发。随着人工智能、智能算法、自动化程序渗透进人类交流与组织的方方面面2,人工智能与人类主体间的关系也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视

3、域中。当代新闻业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关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闻伦理研究也随之展开。已有学者立足于新闻实务研究,考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各环节的嵌入与运行,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本体的运行逻辑和生产机制。人工智能技术在用户体验、营销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带来新变革。在内容生产环节,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实现了简单稿件写作,尤其是在经济、体育等方面的报道,根据“人工模板+自动化数据”填充的内在设定,程序可以在固定模板中随时完成稿件并投递新闻。其中,新华社的媒体大脑实现了人机协作,让采编人员有更多精力深度挖掘新闻事实。在内容分发环节,基于算法推荐的新闻聚合平台逐渐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全新渠道。算法

4、推荐更加注重用户个体喜好。对于算法的编程员来说,重要的不是算法平台立场,而是用户的阅读兴趣。在我国,一些声称“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的平台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从“主客体二元”到“共生共在”:人机主体关系的演化21世纪已迈入第三个十年,新闻传媒业的智能化程度也持续提升,数字智能技术已嵌入新闻文本的生产、分发等环节,颠覆传统新闻活动的基本结构。历时性考察媒介和人类主体关系的演化,大致经历了附属、共生和统一三个阶段。新闻传媒产业对媒介技术的依赖也随人机关系演变而逐步强化。(一)作为主体附属的媒介工具。保罗莱文森提出:“一切媒介的进化趋势都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中一些媒

5、介和真实的传播环境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一致。”3人体感官功能的极限延伸是全方位的全息世界实现的基础。人类诞生早期,以自身躯体感官为工具直接感受、体验和认识客观外部世界,并在物质文明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种种技术工具。这一时期,技术工具同技术知识形态高度一体,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新的存在形式,也构成确认自然实在的重要手段。这种以物质性为依托的技术存在形式,在农耕文明和机械文明时期尤为显著。服务于信息传播活动的媒介技术及其技术物形态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实践层面的及物性,技术的及物性也保证了技术的实在性。在新闻传播领域,媒介技术的实体性存在(物质性存在)便是纸张、收音机、摘 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迸发出巨大

6、的技术潜能,在嵌入现代社会多元化生活场景的同时引发学界的种种担忧,部分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脱轨发展终究会站到人类主体的对立面,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媒产业的运用、渗入和嵌入,可能导致传统新闻价值断裂。尤其是基于数字化二进制语言的计算机技术,与人类主体曲折的神经回路之间的逻辑差异,可能会为智能传播的未来发展埋下潜在危机。关键词:数字化浪潮;人工智能;数据主义;价值异化DOI:10.15997/ki.qnjz.2023.03.038新闻观察观察与批评青年记者 2023年2月上36电视机、胶卷、照片、磁带、胶片等媒介终端和介质载体。该时期,媒介技术设施作为人类主体思维意识的客体,处于人类主体掌控中

7、,设备本身并不能独立生产意义,必须在人类主体的身躯操纵下进行物质性生产活动,通过对事物结构的调整、改变,创造信息文本、实现意义流通。(二)人媒共生:终端设施与躯体感官的交互。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金属和煤炭延展了人类肌肉的力量,那么电磁技术便延伸了人类主体的神经感知。在无线电报、电话和广播等媒介的影响下,人类主体得以实现跨时空阈限远程交流,尽管这种交流强调时间同步,却在空间上解放了躯体桎梏。当前,数字化网络已成为社会的基础架构,覆盖人类主体全部生存活动。新媒体遵循“连接与再连接”的基本逻辑创造全新的价值。虽然今日传媒业不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开疆扩土,并衍生出大量陌生的技术、概念和

8、知识体系,在面对和理解这些现实的同时,亦要看到表象之下,以连接和再连接的思维逻辑聚合更多的资源以推动社会形态发展。数字媒介以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处不包为表现形式实现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以及使用等服务。人工智能出现后,传媒的内容生产便出离了繁杂与有限化约束。在泛媒介化、泛智能化、泛沉浸化的趋势下,信息的交互传输以多元形态呈现,人与媒介、人与人、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现实,由媒介建构的虚拟世界无声无息地嵌入日常生活的多个场景。这一阶段,媒介技术终端同人类主体的交互方式也发生变化,尤其是基于计算机终端的界面化操作,人类主体已经不再对符号的物质性依托进行直接操作,而是采用鼠标、键盘、手柄、

9、按键等操作工具进行间接操作。近年来,VR头盔、运动手环和心率监测仪等穿戴设备进一步强化了躯体感官和媒介设备的融合程度,推动了传播图景的未来化想象。(三)人机协作:媒介主导下的信息生产。传媒业固有边界正在消融,基于代码而存在的媒介产品得以融汇创新,诞生出多元形态的媒介产品,智能媒体的角色分工,也不再是居于幕后的技术支撑,它已经以实体形态走向内容生产一线,并嵌入传媒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算法思维嵌入内容生产的流程,Veo公司的全景追踪算法已经实现了在无人监管模式下自动追踪比赛全程,并同步处理素材、编辑成片。以社会变革与技术演进为主的多元力量,催生传媒业生态发生一系列剧变,基于人工智

10、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传媒产品也逐渐嵌入用户日常生活,并参与绘制人类社会的生活场景。躯体与媒介交互正在不断深化,媒介正逐渐成为人类“器官的延伸”乃至“体外器官”。用户在与媒介互动过程中,个体感官接收到多种形态符号的强烈冲击,并在刺激中寻获满足感。一方面,智能媒介使用户在多元场景中发挥更多能动性;另一方面,由于智媒代替了部分行为功能,导致用户能动性下降,甚至丧失部分原始本能,沦为“媒介化的人”。人工智能语境下新闻生产逻辑的转向(一)逻辑的演变:从“内容为王”到“数据至上”。数据的累积在微观层面重构了内容生产流程,在宏观层面改变了传媒业的思维方式,将内容生产从“感性+理性”思维变革为“数据思

11、维”。基于用户数据得出的消费习惯和市场走向,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得以精确呈现,避免了传统时代设计者的主观偏好和盲目推断。大数据技术倒逼出新的生产关系,大数据、人工智能纷纷参与到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大数据让即时反馈和精准推送成为常态,受众的即时参与也催生了新的新闻内容生产主体,重构了新闻传受关系。算法模拟了人类依据外部信息进行行为决策的心理机制,通过与用户的交互、分析用户外虚拟世界留下的足迹,并以此为依据推断用户的潜在偏好,为其推荐类似信息。算法推动不仅重构了信息分发的方式,也推动了个体的组织聚合,在本能利益驱动下,定制推送、个性推荐等算法机制使业已隔离的网络社群更加割裂。4(二)主体的异化:虚拟

12、情景中的多样自我。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自我、社会、世界体系的感知和认知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生活体验的重塑,令身份认同产生“多极化的影响”。在技术的思维方式中,人们逐渐沉浸于工具理性构成的物化世界。当我们沉浸在技术和信息编制的茧房中,也应注意与新技术伴生的社会问题与潜在风险。过度依赖于技术,人就越容易失去作为“人”的主动性和自我意识。当目的至上、娱乐至死的价值理性主导用户的行为时,我们需要尽力协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人性自我和科学技术之间寻找和谐共生的可能。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它们终究是人造产品,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形式之一。5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自我”本质的消亡。广泛的网络空间塑

13、造了多样的自我,个体能摆脱身份约束,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多元平行宇宙”中塑造全新概念的“自我”,或者说,原始状态的“自我”分布在多种形式的媒体之上。(三)存在结构:躯体感官媒介终端身份。从技术的视角考察身体,当用户与媒介发生信息交互时,不同性质的媒介使人体的不同功能在时空中拓展放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拓展了人类肉身在空间中的延伸;电子技新闻观察观察与批评 Media Spectator37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术时代,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全球延伸,智能媒体跨越时空传播信息的能力,无限释放了人体感官。以媒介学视角分析生活场景变化,市场已经出现媒介化赛博格,它以跨生物“主体/机器的界限”作为基

14、本特征,强调人类感知、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神经的延伸”,电磁、电子技术已经在信息传输层面与人体介入、形成封闭环路系统。这种生命结构中,个体之间通过建立网络化关系以实现联结、聚集等性质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个体和媒介彼此催化又互相牵制,媒介承载制约着个体的信息交流,个体必须放弃部分自我意识,将能量释放于网状关系中。数据主义的价值异化在数字技术应用之前,人类认识客观事实的方式高度依赖于自身经验,认知活动受制于时空阈限和生活环境,其外部生存环境依然是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以及生存环境的复杂化,人类信息传播的时空范围不断扩张,因而需要借助中介化载体和多样化符号系统展开跨

15、时空阈限的离体交流。(一)数据至上导致的人文价值流失。作为人类思想意图和社会现代性的体现,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却难以避免无意识的漏洞,更无法替代新闻从业者进行复杂的价值判断和逻辑分析,无法顾及信息本身的价值导向。数字技术在广泛嵌入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同时,也将一切人类现象数据化,抹除了人类主体的主观性意义。作为内容生产和分发环节的核心要素,算法会因为设计者的不同呈现多元差异。传统媒体凭借新闻价值判断、新闻选择等新闻生产机制影响大众对社会事件的认知。但是智能算法全面介入新闻选择和新闻生产环节,深刻影响受众所认知的世界。智能算法编织的过滤气泡,会通过一系列网络过滤器为用户构造环境,

16、个性化搜索、新闻推送以及其他以用户为导向的内容共同作用限制了大众接触新知识、新观点的途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影响着信息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际交往模式,重构着社会结构。今日头条尝试捕捉用户的阅读偏好、不断推送相关内容,但是,计算机的抓取难以保持阅读的品质,导致用户接收信息越来越狭隘,显性偏好扼杀了隐性偏好,兴趣逐渐萎缩。当用户被过度智能化的个人偏好信息包围时,就会失去了解多元信息的机会,如同将自己困在由信息编织的茧房中,这种封闭系统助推了某种被受众认可的观念在反复传播之后被加强和扩大,形成了“回音室”效应,当受众被固化观念长期包裹时,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倾向于选择疏远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形成“

17、群体极化”现象。6(二)数据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平衡。数字化生存图景通常以数据为连接基础延伸出更广泛的联系,数据的采集既可以是用户身份特征,也可以是用户行为特征,还可以是用户的关系特征。作为内容推送的核心,算法主导了推荐效果,间接影响着用户决策。从价值取向来看,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更倾向于迎合用户习惯,基于内容的推送越精确,多元信息流就容易被拦截,用户接收信息的同质化程度越高,这种算法推荐机制将用户封锁于信息茧房中,难以进入公共议程的讨论中。当智能媒介与生理感官交互甚至开始融合时,人的有机性与无机性界限变得模糊,在未来简史中,赫拉利将此视为人文主义转向数据主义的前兆。人工智能发展的价值基础之一便是数

18、据主义,在大数据看来,生物体本身就是一个建构数据库的过程。当数据主义大行其道,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人文主义面临被忽视的风险。不断进步的技术帮助人类迈入现代社会,其数据主义的精准测量却消解了人的独特性以及立足其上的价值观念。7在平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平台媒体在商业领域开疆拓土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人文价值、道德伦理、传播效果等维度的挑战。算法虽然能尽量贴近用户的口味,却难以保证信息内容的覆盖面和营养均衡。当人接触、获取的信息越多,就会形成固定的类型偏好,如果人们心理上确实已经存在对某类信息的固定偏好,那么使用算法推荐非但没有扩大这类用户的接触内容,反而可能限制他们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可怕的是,用户自

19、己都无法掌握自己的行为轨迹而互联网却可以通过IP地址和登录信息来记录用户的行为轨迹,而这些信息可能被广告商和政府利用。算法推送机制对于公众而言目前仍是一个“黑箱”,人们难以决定和控制个人信息环境被算法个性化影响的程度。【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编号:JDZS2021001)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2诺姆莱梅尔史萃克拉塔尔.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人会被取代吗?M.胡钰,王一凡,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4,3.3 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4虞鑫.语境真相与单一真相:新闻真实论的哲学基础与概念分野J.新闻记者,2018(8):30-37.5李德顺.人工智能对“人”的警示:从“机器人第四定律”谈起J.东南学术,2018(5):64-74+247.6陈昌凤,翟雨佳.信息偏向与纠正:寻求智能化时代的价值理性J.青年记者,2018(13):21-24.7张志安.平台媒体的类型、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8(12):74-80.(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