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名称:必修 2 第 4 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指导老师:肖翠松 班级:历院 1301 班 主讲人:鲁荣笑 学号:2013104010152 2015/11/20教学设计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设计初稿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 4 课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过初中中国古代历史和高中历史模块必修一即政治模块,对古代政治的发展有一定了解,也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政治和经济模块分开,内容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不容易透彻,基础知识方面还有些陌生,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对一些重点史实的了解,重点让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
2、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 (2)了解“重农抑商 ”、 “海禁” 、 “闭关锁国 ”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海禁”和“闭关锁国 ”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
3、。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2、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的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2)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资料)等探讨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3)学生积极投入,主动的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讨论评价“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政策所带来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 (2)了解中国古代“ 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3)理解古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4)理解“海禁”和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养和树立开放的世界观。(5)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农、工、商的关系,认识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物要呵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6)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
5、;“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 :【方法一】通过教材情境导入: 从“田”字的写法导入土地制度的演变。教师可以设问:田字在古代的写法有几种?田字是表音还是表意?田字的形状说明什么等。学生可以结合已有知识呼应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便于由浅入深解释历史概念。【方法二】通过设置新情境导入: 2004 年农民阿牛在承包的 10 亩土地上种植玉米,总产量约 3000 公斤。它认为种玉米无利可图, 2005年他把土地卖给
6、小强建房子。 教师可以设问:阿牛收获的玉米将如何分配?试评价阿牛的卖地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土地所有的几种形式(国家的还是集体的,或是个人的) ,区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而导入新课。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 板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含义: 井田制形成于商代;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夏、商、周时
7、期,国君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君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 (又称公田)里集体劳作。井田制的实质就是王田制,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君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 (2)瓦解: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
8、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成: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个国确立。(2)分类: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 :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作为征收赋税、增加国家收入或壮大军队、维护统治的依据。 地主土地私有制 :封建地
9、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其特点是个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由此,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不可避免也无法根除的现象。 小农土地私有制 :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3)措施: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北魏至隋唐的 “均田制 ”: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农民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人。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
10、有被破坏。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 780 年) ,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明朝实行 “鱼鳞图册 ”,即丈量田亩 ,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备课资料】鱼鳞图册 :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以所绘田亩状如鱼鳞而得名,简称鱼鳞册。(过渡: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在古代的经济政策中,统治者除了调整国家、地主与自耕农之间的土地关系之外,那么在农业、商业之间统治者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本课第二目“重农抑商” ) 【 教师板书 】二、 “重农抑商”提问一:叩问历史: (展示 PPT)师:提到这一政策,大家不禁会想: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大力推行这一政策
11、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结合教材第一段来分析探讨一下“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和目的。1、原因学生 1: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 教师板书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还有哪些原因呢?学生 2: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的统治,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教师板书 】师:这位同学也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当时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统治者为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 ,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维护基础,征收赋税 )(了解了“重农抑商”的原因和目的后,现在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
12、来阅读教材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过程。 ) 【 教师板书 】2、演变: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政策: +ppt措施: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农本商末) 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作用: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同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 政策: +ppt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
13、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班固汉书食货志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3)明清继续采取“ 重农抑商”政策:+ppt措施: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等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工作一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
14、人。大清会典事例作用: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违背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追寻历史: 通过对重农抑商政策的了解,总结历代统治者通常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推行“重农抑商” 政策的。 (共同点) 专卖制度:源于春秋管仲相齐时的“管山海”政策;西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实行盐铁官营和榷酒等经济政策;明清时期,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贱商令” :汉朝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也不许其子孙为官。直到明初,政府还在规定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农户一人经商,全家不许穿绸纱;还规定商贾及技艺之人,家用不许用银制器皿等。 其他政策:商税繁重,关卡林立, 对市的时空限制提问二:“重农抑商”
15、政策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各抒己见。 【 教师板书 】3、影响百家争鸣: 一方面, “重农抑商” 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成就了农业文明的辉煌;另一方面, 这一政策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破坏了经济发展规律, 导致环境的恶化, 严重抑制商业资本积累,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 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提问三: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重农抑商” 政策又有那些认识和评价呢? 【 教师板书 】4、评价师总结: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