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城市总体规划.docx

相关 举报
资源描述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文本 目 录 导则 ........................................................................... 2 第二十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 38 第二十一章 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 40 第一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二十二章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 41 第二十三章 城市空间景观规划 ................................................ 43 第一章 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3 第二十四章 旅游资源分区及接待设施规划..................................... 44 第二章 城镇经济分区与城镇发展战略...................................... 5 第二十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45 第三章 城镇体系规划...................................................... 6 第二十六章 给排水工程规划 .................................................. 47 第四章 空间管制规划...................................................... 8 第二十七章 电力工程规划 .................................................... 49 第五章 乡村地区城镇发展引导 ............................................ 9 第二十八章 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 49 第六章 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 11 第二十九章 供热和燃气工程规划.............................................. 50 第七章 防灾系统规划..................................................... 15 第三十章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51 第八章 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20 第三十一章 城市防灾系统规划 ................................................ 51 第九章 旅游业发展规划 .................................................. 21 第三十二章 郊区建设规划及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 .............................. 54 第十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 22 第三十三章 近期建设规划 .................................................... 55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3 附则:规划实施 .............................................................. 59 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 .................................................... 27 第十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 27 附表一 三门峡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04 年).......................... 61 第十三章 城市性质和规模 .................................................. 28 附表二 三门峡市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平衡表(合计及分城区) ................... 62 第十四章 城市总体布局..................................................... 29 附表三 三门峡市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平衡表(分近期及远期)) .................. 62 第十五章 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30 附表四 三门峡城市规划主干路一览表 .......................................... 63 第十六章 居住用地规划..................................................... 31 第十七章 公共设施规划..................................................... 33 第十八章 市场及商业网点规划.............................................. 36 第十九章 对外交通规划..................................................... 37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文本 导则 规划编制的目的 0.1 为了实现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镇现代化建设,指导城市和市域城镇的空间发展,管理各项开发建设活动,需要编制《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 规划依据 0.2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为: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 3)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 ( 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 ( 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 ( 6) 《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2000]25 号); ( 7) 《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河南省城市规划编制暂行规定》; ( 8)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 9)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 10) 《三门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 11) 《三门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  ( 12) 《三门峡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1995~2010); ( 13) 《三门峡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及专家咨询意见; ( 14) UNDP 项目办《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任务书》; ( 15) 国家和河南省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 ( 16) 省、市各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及其他有关资料。 规划指导思想 0.3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结合三门峡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实际状况,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4 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三门峡市在河南省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根据国家、河南省城镇建设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和技术规定,基于三门峡市域各城镇的现状条件和发展潜力,科学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积极推进市域城市化的发展及提高城镇的现代化水平。 0.5 城市发展的目标切合实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衔接,根据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处理好发展的时序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利于城乡建设的健康有序。 0.6 根据三门峡城市在全市域的地位、职能以及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科学确定城 市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其在市域及更大区域范围内的中心作用。 0.7 统筹考虑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强调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优化城市的自然山水环境,美化城市的市 容景观环境。 0.8 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延续城市发展的脉络,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重视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培育和壮大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规划期限 0.9 本规划期限为 2004~2020 年,近期至 2010 年;远期至 2020 年;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2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规划区范围 0.10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门峡市城市规划区为:湖滨城区和(规划的)陕县城区及周边地区,包括会兴镇、崖底乡、高庙乡、磁钟乡、交口乡、张湾乡、原店镇和大营镇,以及宜村乡、东凡乡、菜园乡、大王镇、张汴乡、阳店镇和 函谷关镇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为 438.5km2。 0.1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适用于三门峡市行政管辖范围。 规划的作用 0.12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三门峡市城市建设的法定文件。凡在三门峡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以经批准的《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0.13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含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宏观调控和引导全市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规定。全市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各级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应以此为指导。  第一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章 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1.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的奋斗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各项发展,强力实施“扩大开放、依托提升、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推进全市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的总体目标 1.2 以工业化为主导,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以上,基本实现工业化,为全省实现中原崛起做出积极贡献。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发展的具体目标 1.3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95% 以上,非农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达到 60% 以上。 1.4 到 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550 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0%(按可 3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比价计算),人均达到 23900 元(2888 美元)以上;到 2020 年,生产总值达到 945 亿元,2011~2020 年年均增长 8.4%以上。 1.5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乡社会保 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1.6 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进步。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依法治市方略得到较好落实。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科技创新体系比较完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健全。 1.7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天蓝、水清、地绿的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1.8 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跳出就“三农”发展“三农”的圈子,积极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城镇化带动农村,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 1.9 建设五大基地,强化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已有基础,着力搞好能源、铝工业、黄金加工、煤化工、果品加工五大工业基地建设,拉长产业、产品链条,提升工业发展的档次;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着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在果品加工、能源、化工等领域重点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1.10 建设特色城镇,繁荣城乡经济。加快发展以“一主“(一城三区)、“两副”(灵宝、义马和渑池)、“一点”(卢氏)为主框架的城镇体系,特别要搞好沿 310 国道工业走廊的规划和发展,促使这一区域实现率先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振兴带、推进城镇化的突破带。落实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11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快高素质人才和各类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1.12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全市人民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把构建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努力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举措 1.1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特色工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突出城镇的各自特色;发展特色旅游,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1.14 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 4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第二章 城镇经济分区与城镇发展战略 市域城镇经济分区 2.1 以渑池城区-义马城区为中心的东部能源、煤化工、铝加工经济区。规划以“渑 池城区-义马城区”为中心城,以张村镇为中心镇。 2.2 以湖滨城区-陕县城区为主中心,以灵宝城区为副中心的中西部综合经济区。规划以“湖滨城区-陕县城区” 为主中心,以“灵宝城区”为副中心,以陕县的西张村、观音堂和灵宝市的朱阳、豫灵为中心镇。 2.3 以卢氏县城为中心的南部农林经济区。规划以卢氏县城为中心城、以五里川为中心镇。 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2.4 规划确定三门峡市空间发展战略重点:强化发展中西部,加快发展东部,扶持 发展西南部。 2.5 统筹陕-灵盆地的整体空间发展: ( 1) 本规划期内,三门峡的城镇发展格局为“一主两副一点”。构建以“湖滨城区-陕县城区”为主中心、以“灵宝城区”和“渑池城区-义马城区”为副中心、以“卢氏县城”为一点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 ( 2) 随着陕县城区的发展壮大,基于统筹陕—灵盆地的整体空间发展的规划战略,2020 年后,三门峡的城镇发展格局应向“一主一副一点”转变。即“湖滨城区-陕县城区-灵宝城区”构成区域主中心,“渑池城区-义马城区”构成副中心。从而一方面提升三门峡中心城市的实力,同时使“渑池-义马城区”进一步呼应洛阳市的发展。 2.6 中西部经济区应向“多中心组合城市”演变,2020 年后,陕-灵盆地的整体空间发展战略要点为: ( 1) 三门峡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包括湖滨城区、陕县城区和灵宝城区三大部分,在依托现有建设的基础上,统筹各项发展要求,合理划分各类用地; ( 2) 三个城区均为综合性城市发展区,职能各有侧重。湖滨城区以文化、旅游和商贸为主,陕县城区侧重于重工业、行政和商贸,灵宝城区侧重于轻工业和旅游度假;  ( 3) 三个城区之间规划两个生态型的功能组团,东侧组团以会展、文教为主,西侧组团以旅游度假、居住为主; ( 4) 通过快速交通线紧密连接三个城区,确保多中心组合城市的可达性;从有利于组合城市发展的角度确定黄河二桥、临三高速公路、郑西客运专线铁路和支线机场的选址; ( 5) 坚持紧凑集约的空间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使用功能适度综合; ( 6) 保护黄河湿地,建设三个城区之间的生态“绿心”。利用自然河道、山体构筑结构性绿化网架,长期坚持自然山水环境的保育。 表 2-1 三门峡市城镇经济分区一览表 面积(km2) 人口(万人) 中心城镇 分县 合计 分县 合计 三门峡 一主:“湖滨城区—陕县城区”、 9936.65 221 两副:灵宝城区和“渑池城区— 市域 义马城区”、一点:“卢氏县城”。 东部经 渑池县 1361.94 1462.40 33.36 47.31 以“渑池城区—义马城区”为中 济区 义马市 100.46 15.69 心城,以张村镇为中心镇。 湖滨区 204.62 29.9 以“湖滨城区—陕县城区”为主 中西部 中心城,以灵宝城区为副中心城, 陕 县 1609.72 4808.47 34.59 140.4 经济区 以陕县的西张村、观音堂和灵宝 灵宝市 2994.13 75.92 市的朱阳、豫灵为中心镇。 南部经 卢氏县 3665.78 3665.78 36.01 36.01 以卢氏县城为中心城、以五里川 济区 为中心镇。 2.7 在空间发展上需要处理好渑池、义马的关系。根据渑池县和义马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本规划提出渑池城区-义马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渑池城区-义马城区一体化发展的原则性要求如下: ( 1) 明确两个城区的各自功能定位。两个城区均为综合性城市发展区,职能各有侧重。渑池城区以煤电铝、建材业、医药业、酿造工业和文化、旅游和商贸为主,义马市侧重于煤炭开采加工业。 ( 2) 制定共同的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 ( 3) 形成利益协调机制,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互补和错位竞争;在重大基础设施 5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建设上实现共建共享。 新设建制镇 2.8 基于对全市城镇发展条件的评价,充分考虑市域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需要,逐步增加市域的建制镇数量。在规划期内拟将渑池县的笃忠、段村、果园、南村,卢氏县的横涧、双槐树、沙河、瓦窑沟,陕县的张茅、菜园,灵宝市的寺河、西闫、程村、苏村、五亩等乡改为镇。 中心镇 2.9 规划确定灵宝市的豫灵镇、朱阳镇,渑池县的张村镇,陕县的西张村镇、观音堂镇,卢氏县的五里川镇为中心镇。要切实加强中心镇的规划和建设。 沿边镇 2.10 规划在现状建制镇的基础上,确定 6 个沿边镇:渑池县的洪阳镇、天池镇、南村(镇),卢氏县的朱阳关镇、官坡镇、官道口镇。要充分发挥沿边镇的商贸功能和门户展示功能。  第三章 城镇体系规划 空间布局规划 3.1 规划期三门峡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应按照“一主两副一点”的总体格局进 行调整。 3.2 以 310 国道、连霍高速公路、陇海铁路组成的带状交通骨架为主轴线,以市域其它主干公路为辐助轴线,形成一个分布有序,层次分明,彼此联系方便,相互协调和促进的空间网络系统。根据“强化发展中西部,加快发展东部,扶持发展西南部”的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进行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3.3 三门峡市的城镇等级结构突出“湖滨城区-陕县城区”的主中心地位,以及灵宝城区、“渑池城区-义马城区”的副中心地位,形成五级城镇等级(表 3-1),和相应的规划人口规模(表 3-2)。 表 3-1 三门峡市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表 序列 城镇等级 城镇名称 1 主中心城市 湖滨城区-陕县城区 2 副中心城市 渑池城区—义马城区、灵宝城区 3 县域中心城市 卢氏县城 4 中心镇(6 个) 豫灵镇、朱阳镇、张村镇、观音堂镇、西张村镇、五里川镇 5 镇域或乡域中心 略 职能结构规划 3.4 基于现状特征,规划要求强化中心城镇的综合职能,提升有地域特色的各级城镇职能,并突出乡镇的工业和商业贸易职能。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对外整体统一, 6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内部分工协作的城镇职能体系。(表 3-3) 表 3-2 三门峡市主要城镇人口规模规划表 (单位:万人) 城镇名称 2003 年 2010 年 2020 年 湖滨城区-陕县城区 32.8 45 65 灵宝城区 13.5 20~23 25~30 渑池城区-义马城区 渑池城区 义马城区 渑池城区 义马城区 渑池城区 义马城区 8.5 12.3 10-12 15-20 15-18 25-30 卢氏县城 6.5 10 15 豫灵镇 1.4 2.5 4 朱阳镇 1.2 1.7 2.2 张村镇 1.2 1.5 2.0 观音堂镇 1.0 1.5 3.0 西张村镇 0.81 1.2 2.0 五里川镇 0.76 1.0 2.0 表 3-3 三门峡市主要城镇职能类型结构规划一览表 类型 个 城镇名称 城镇职能 数 市域 湖滨城区 市域政治、经济、文化、商业、金融、交通中心,工业以机械、 主中 纺织、食品等为主 1 心城 陕县城区 铁路、公路交通要道,商贸集散地,休疗养地,工业以电力、 市 化工、食品、轻纺为主 灵宝城区 西部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商品集散地和交通 市域 要道,工业以黄金采选、机械、食品、化工、轻纺为主 副中 2 渑池城区:县域中心,工业以煤电铝、建材业、医药业、酿造 心城 渑池— 工业等为主。 义马城区 义马城区:工业城市,以电力、煤化工、铬盐为主。  续表 3-3 三门峡市主要城镇职能类型结构规划一览表 类型 个 城镇名称 城镇职能 数 区域 1 卢氏县城 南部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工业以食品、电子、 中心 农副产品加工、中成药加工为主,山区综合性城镇 国家和省重点镇,灵宝市西部的中心镇,工业以黄金开采、建 豫灵镇 材、化工为主。豫、秦、晋三省交界处重要物质集散地,风景 旅游胜地 中 朱阳镇 灵宝市南部的中心镇,工业以黄金开采为主 心 6 观音堂镇 陕县东部的中心镇,工业以煤矿开采、建材、化工、造纸、食 镇 品为主 西张村镇 省重点镇,陕县南部的中心镇,以商贸、旅游服务为主 张村镇 国家和省重点镇,渑池县西北部的中心镇,以工业、商贸为主 五里川镇 省重点镇,卢氏县南部的中心镇,以商贸、旅游服务为主 朱阳关镇 市际沿边镇,以商贸为主 官坡镇 省际沿边镇,以商贸、旅游服务为主 沿 6 官道口镇 市际沿边镇,工业以矿业采选为主 边 洪阳镇 市际沿边镇,渑池——义马的工业备用地,以商贸为主 镇 天池镇 市际沿边镇,以商贸为主 南村(规划) 省际沿边镇,以旅游服务为主 大王镇 省重点镇,工业以轻纺、食品加工为主 县市应 阳平镇 工业以农机、轻纺、食品、黄金开采为主 重点发 6 西闫(规划) 郑西客运专线铁路客车站所在地,连霍高速公路出入口 展的城 故县镇 工业以黄金开采、化工、机械为主 镇 果园(规划) 郑西客运专线铁路客车站所在地 英豪镇 工业以煤炭开采、建材、造纸、电线、陶瓷为主 一 焦村镇、函谷关镇、阳店镇、杜关镇、范里镇、寺河(规划)、程村(规划)、 般 17 苏村(规划)、五亩(规划)、笃忠(规划)、段村(规划)、横涧(规划)、 镇 双槐树(规划)、沙河(规划)、瓦窑沟(规划)、张茅(规划)、菜园(规划) 7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第四章 空间管制规划 优先发展区域 4.1 “优先发展区域”指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的城市化区域,包括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的城市规划区,具体范围由城市(镇)人民政府在总体规划编制中划定。该区域为城镇人口与非农产业聚集区域,空间利用以城镇建设、工业布局为主导。该区的管制规则为: ( 1) 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区内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 2) 本着“集约、节约”的原则,鼓励和促进旧城区改造,尽量少占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标准; ( 3) 保护与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及保护区域;不准安排污染严重的项目,严禁随意排放、堆放未经治理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 4) 在用途改变方案批准之前,区内农用土地应当按原用途继续使用,不得提前废弃、撂荒,对于占而不用的农用土地必须依法收回; ( 5) 各种民营经济园区、工业区应纳入所在城镇的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管理。 引导发展区域 4.2 “引导发展区域”指以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密度较大、开发强度较强、空间利用矛盾突出的带状地域。区内交通、城镇、生态等各种建设活动较为集中,处理好各种开发活动的空间关系,引导区域协调有序发展,是区域管制的首要任务。该区的管制规则为: ( 1) 要以地带为整体、空间布局协调为重点,组织编制重点地带的地域性发展 建设规划,划定城镇隔离绿地,整体协调和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 2) 在建筑红线与道路边沟之间划定“不准建设区”,用于绿化建设。过境道路走向及其出入口、公路与铁路站场建设要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 ( 3) 搞好各类交通线路及用地布局的协调,避免相互干扰。合理规划各类交通线路和相关设施,建设统一、协调的交通设施体系; ( 4) 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引导二、三产业集中布局;切实搞好基本农田保护; ( 5) 鼓励在生态廊道内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绿化、美化沿岸、沿路环境,严禁在河流两侧取土挖沙,不得随意砍伐树木。  控制开发区域 4.3 “控制开发区域”指以农业生产、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为主要任务,严格限制非农业开发建设活动的低密度开发区域。主要包括:重要农耕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屏障区和人文与自然景观保护区等四类区域。 4.4 水源地保护区:指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河段、水库等水体和地下水赋存地区等,具体保护范围由城市(镇)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划定。该区的管制规则为: ( 1) 禁止建设布局各种类型的污染源项目,不得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得倾倒垃圾、废物,沿岸不得堆放有害废渣和垃圾等环境污染物。 ( 2) 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农田不得施用有持久性的剧毒农药;绝对保护区内不得存在一切可能对河道产生污染的活动。 ( 3) 严禁在区内及其附近地区进行矿产开采,保护地质构造环境和生态植被。 ( 4)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区内土地不得作为与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用地使用。鼓励植树种草,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 4.5 重要农耕区:该区是全市主要的农业基地,以生产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功能,以自然环境、绿色植被和自然村落为主要景观,为低密度开发区域。该区的管制规则为: ( 1) 鼓励发展高效种植业,支持粮、油等农产品的合理轮作和间作,确保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开发。 ( 2)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规模和农村宅基地、村镇建设占地标准,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城镇、村庄和工业小区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整理与复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 3) 有计划地引导居民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积极进行村庄迁并与农田整理;鼓励非农土地、闲置土地转为种植业和果业发展用地,鼓励农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 ( 4) 鼓励建设节水灌溉设施,鼓励推广节水农艺技术,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严禁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环境的经营活动,保护农业环境。 4.6 生态环境屏障区:该区指为城镇建设提供生态保护和环境屏障的大型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包括山丘、河流源头、山地森林以及城市与工业区之间隔离绿带等。该区的管制规则为: ( 1) 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防止城镇、工矿企业等建设对绿色隔离带的蚕食。 8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 2) 实行植树造林、改良草地和退耕还林还牧,严禁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垦荒,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林(草)覆盖率。 ( 3) 禁止随意毁林、填河、开山。对于已经造成的破坏应逐步恢复,严格限制对山体植被破坏的行为。 ( 4) 逐步搬迁零散居民点,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 4.7 人文与自然景观保护区:该区指为保护人文景观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而划定的区域,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该区的管制规则为: ( 1) 一切开发建设活动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区总体规划。 ( 2) 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合理进行旅游开发。对于旅游开发项目也要严格审批,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 3) 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建设与资源保护和风景旅游事业无关的项目,控制开发建设量,降低开发建设强度。 ( 4)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