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年北京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复习资料 (包括闭卷和
开卷)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闭卷真题和答案,包括 59、64、
66、67、68、69、71、72共8期的真题及出现期数,背好真题能够保证闭卷考试 50分拿到
30-40 分。
资料目录
1、《高等教育心理学》词解释、简答题
2、《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3、《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4、《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5、《高等教育法规》复习资料
6、《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群体定义和类型(59、64、67、68、72)
群体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群体的类型:有大小、正式非正式、实际假设、典型一般之分。
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社会助长、社会阻抑、社会惰化)
2)从众和服从 从众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 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服从是个体按照社会的要求、 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2、集体(66、69、71)
集体是为了实现有价值的社会目的,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是群 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3、心理发展(59、66、68、69、71)
是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 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4、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71)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知识定义和类型(64、67、69、72)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类型:
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2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6、自我意识(59、66、67、71、72)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 也就是主格我对宾格我的存在、活动及活动过程的有
意识的反映,是对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反映。
7、最佳刺激水平理论(59、67)
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程度。
8、社会助长(68)
社会助长作用,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 的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
9、成就动机(68、72)
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 并 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10、教学目标(64)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师生的学科
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11、意识(59)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 是心理发展
的最高级阶段。
12、最优计划理论(64)
最终的结果是产生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符合所有的限制条件,主 要是符合逻辑关系、强制连接条件和资源约束;第二,这个计划必须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整个流程。最优计划理论保证了它所产生的计划是可行和最优的。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66、67、69、71)
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
心理学研究方法:①观察法 .是在自然地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行
为表现,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②实验法 .指在某种控制情景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
间关系的一种方法③调查法, 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 间接了解被调研
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④个案法, 指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 以便发
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3、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72)
1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2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
3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
4、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 (59、64)
教学机智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新的、 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恰
当教育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包括:
1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2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3方式多样,对症下药;
4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的进行教育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
1、组织教学的能力
2、言语表达的能力
3、了解学生的能力
4、独立创新的能力
5、实践操作的能力
6、教育科研的能力
5、正迁移负迁移(举例) (66、68、71)
正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6、教学测验的分类(59、67、71、72)
1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2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
3标准化学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7、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
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3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4定势的作用。
除上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态度以及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迁移。
8、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71)
1智慧技能,指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 组织起来的能力。
3言语表达,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4运动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及对某些事情的选择倾向。
9、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 或 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69)
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
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10、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即包括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也包括后继学习
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按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汉语
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2按照迁移的层次来划分, 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加减法学习对乘除法学习的促进; 直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
3按照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物理概念平衡对化学、生态、经
济概念平衡产生影响;动物概念在学习植物、微生物的概念后更加丰富)
4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跳水项目将基本动作重新组合;
将原理、原则、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
11、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 (67)(注意:《高等教育学》中有类似概念. 切勿背混!)
1、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
2、年轻一代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
3、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
4、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
5、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良师益友)
6、学生的“心理调节者” (身心健康保健员)
12、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哪些( 67)(注意:《高等教育学》中也有此概念:切勿背混! )
是指教师为成功的进行教育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
1、组织教学的能力
2、言语表达的能力
3、了解学生的能力
4、独立创新的能力
5、实践操作的能力
6、教育科研的能力
13、群体对个体影响
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社会助长、社会阻抑、社会惰化)
2)从众和服从 从众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
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服从是个体按照社会的要求、 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14、教学测量与评价(66、68、71)(注意:《高等教育学》中也有此概念,切勿背混! ) 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 对学生的学习成
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成绩测验所得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前提和手段;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结果和目的。
15、情绪情感的分类(64)
1、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从情绪的状态来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的种类来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16、心理学研究原则(72)
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践、教育性。
17、大学生形式逻辑的发展状况(72) 27页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见教材
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 )2 )在常规思维
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
思维的元认知。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掖育心理学I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府等教育心理学| (66闭,名词解释)P4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后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 P6-7
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 . “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 .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 .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 .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 .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 .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10 .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其他问题
5、怎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
P12-13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庙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3.问卷调查法4.个案分析法
7、卜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论述,重点。P2〜3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 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激发学习动机 n树立行为目标 n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知识的准备 n能力的要求 n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心理发展水平 n知识能力水平 n个体差异n需求差异n动机 强弱
4、设计课程 n合适的教材 n适当的教法 n理论讲授n实践环节n课外练习n考试 要求
5、教学n学生的学习 n老师的教学 n教学互动n教学相长
6、评价n心理学提彳^测量工具 n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8、心理学在教学中作用: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
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
n举例分析n详见教材P2。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论述
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心理动力(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
理特征(性格、特征、能力)
10、精神分析心理学 分心梦境,佛洛依德,治疗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研究无意识状态
11、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重点
应用课程,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交叉,社会与自然科学交叉,新的不成熟的学科
12、做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相: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
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
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 ”
具有教学效果的不是教学的意图, 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布贝尔)即中国古语所说亲
其师,信其道。”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两段话的涵义
激励作用:1做好教育工作就要了解学生细腻之处 2.认识上述的基本规律 3.用教师的上述六
点去影响学生4.师生间的接触非常重要,良好沟通 5.只有情感上相互接纳才能---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心理发展 概念P17 (66闭,名词解释)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
高级的发展过程。
2、代学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沪23-26
(1)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k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简答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 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
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
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伙学生情绪情感体验上的特点: P28
1.
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
2.
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情绪、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4.
情绪、情感的内隐性
5、情绪情感的分类:情感(中)、情绪(表浅)、情操(更高级,有一定理想信念相结合)
6、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 35):
(1) 一年级大学生面对高校生活的适应问题。
(2)二三年级是大学生活全面展开和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时期。
(3)四年级大学生面临择业和求职的矛盾。
第三章 学习理论概述 (7-8讲)
1、必习的心理学涵义是什么?(学习的涵义) -I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38-40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持久的变化。
次广义的学习是指 人的学习。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
自觉地、积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
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
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 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
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学习是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 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和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学习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个性品质的形成, 它是教育心理学中最中心、 最重要的问 题。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 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2、收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不是考试 重点,思考重点,重视。
1 .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
第一,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第二,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第三,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 .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第一,学习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
第二,学习的批判性、独立性、自觉性不断增强;
第三,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外学习相结合。
3、彳十么是观察学习?(社会学习) |概念:p60非常重要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 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 并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 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4、用答我国的学习分类|概念:P42 (3类)
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
会与人相处
5、各派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3)联结一一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6、简答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连结学习、辨
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7、简答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度
8、简答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9、简答我国的学习分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10、请结合任教学科,论述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现代认知理论市场
奥苏泊尔 布鲁纳认知学习论,家捏信息加工学习论,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9-10讲)全是闭卷形式
1、I习动机的概念和分类 | P66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种类:
(1)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2)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4) 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2、人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3、保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P78简答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强化动机理论)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最佳激起水平理论)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败归因理论)
4、3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1)强化动机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再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
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强化必不可少)
(2)成就动机理论(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
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3)归因动机(66开,论述如何正确指导归因理论分析 p84)(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
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 (4)自我效能理论(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
特殊工作时,对该项特殊工作动机之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
5、学习需要的形成与有效运用 :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
足的心理状态。学习驱力包括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生存发展需要,直接与间接需要
6、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合成动机,外诱因,社会责任感,学科动机
7、最佳激起水平理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 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第五章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11讲)
1、伊习迁移| P85概念: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包括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
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66闭,论述迁移和正负迁移,举例)
2、片习迁移的类型,举例说明 | P85
1 .按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
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2 .按照迁移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加减法学习对乘除法学习的 促进;直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相互相互影响)
3 .按照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物理概念平衡对化学、生态、 经济概念平衡产生影响;动物概念在学习植物、微生物的概念后更加丰富)
4 .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划分, 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跳水项目将基本动作重新组
合;将原理、原则、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
3、忖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策略、有效条件)有哪些? |简答P99-101
?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讲授学习方法
4、标习迁移的理论与最新研究进展
(1)形式训练说
(2)相同要素说
(3)概括原理说
(4)关系转换说
(5)学习定势说
(6)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7)迁移理论的新发展
5、学习迁移的作用: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对学生以后工 作起到积极作用,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6、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当两种学习中存在相同成分或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 一种学习,存在的相同成分或要素越多,迁移的作用越大。
7、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学习对象间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的理解和巩 固程度,学习定势作用
8、如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附加论述题)
四环节教学准备,开始,进行,结束四阶段。 第六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
1、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含义|概念P103 (66闭,名词解释,自我意识)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 是心理
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自我,从内容看是指一个具体的人的存在, 从在自我意识中发挥的机能看, 可以分解为
主格我和宾格我。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 是指主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和客观世界关
系的认识也就是主格我对宾格我的存在、 活动及活动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 是对于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反映。
2、H我意识的结柢T~|概念p104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
自我认识(自我意识在认识方面的表现,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认 识。)、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反映个体对自我所持的态度, 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责任感、自豪感、
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层次。)、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在意志方面的表现,指个体对自己的 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或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主动的掌握。 )
3、|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进程
(1)自我中心时期
(2)客观化时期
(3)主观化时期
4、加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一
(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
(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5、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所实施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主体主 动地提出自我修养的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
6、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 (110) a、总体水平高,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基本一致,其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基本协调一致。 B、自我意识总体是随年纪上升而发展的。
但大三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水平较低,而自我体验最为强烈,是转折期。 C、具有较明显的
时代特点。
7、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111) a、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日能力在增长,但仍
有片面性。C、
8、大学生的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112) a、内容比较丰富。B、敏感性较强。C较为强烈。
9、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115) a、树立远大理想,激发自我教育的高尚动机。
B、通过多种渠道全面认识自我。 C、不讳疾忌医,积极地取悦自己。 D、有效的控制自我,
不浪费时间、精力,合理适度交往。 E、加强自我反省和监督,努力完善自我。
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1、厢%既念或简答P119 (66闭,集体,的概念,没打错,是集体。变态) 群体的含义: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 活动的人群。
群体的类型:有大小、正式非正式、实际假设、典型一般之分。
群体的特点:共同目标、分工合作、心理依存
群体的功能:生产性、维护性
2、集体对个体的影响 :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社会助长、社会阻抑、社会惰化) (66闭,简答)
(2)从众和服从
3、从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丘丁指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
为的心理状态。从积极方面讲,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消极方面讲, 传统中的某些具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或社会上不良风气, 也会产生社会压力,也会使人们从众。
从众受情境和个性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
情境因素(问题的性质、群体的权威、群体意见的一致程度)
个性因素(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切关系;
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
4、,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意义 强调130 (66闭,简答)
特点(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系统的开放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意义(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人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建立联系,丰富心理内容;促进自
我概念的形成)
5、女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强调,闭卷答。132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 )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
误、学会批评)
6、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效率的提高。
7、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前是基础前提,后是表现结果,交往在前,关系在后,交往是动 态,关系相对持久。 第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
1、心理健康的概意概念136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
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2、3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从广泛和根本意义上说,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具体目
标是:
(1)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并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3)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 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内容:
(1)智力发展的教育
(2)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3)环境适应教育
(4)协调人际关系的教育
(5)健康人格的教育
3、相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p139
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
4、篙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66开卷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3)设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
(4)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健康新概念: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既包括生理健康有包括心理健康。从 生理、心理、行为三方面分析。
6、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36) a、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 日 能从心
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C、有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 D、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
于交往。E、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的协调与控制情绪。 F、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
征。G、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8个,生理发育,社会化程度低;学习方法人际关系,交 往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导致自卑,恋爱;网络心里障碍;就业
8、心理咨询的方式 有哪些? ( 152)开卷
9、心理咨询的过程与重要原则 是什么? ( 150)开卷
10、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补充三方面:1、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心理研究, 2.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3、建立完 善心理咨询机构
11、举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案例。附加 案例,分析原因,解决方法
第九章高等学校中的教师
1、1等教师的社会角色或职责(功能) | (非常重要170-174牢记)闭卷和开卷会反复 考。
1、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
2、年轻一代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
3、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
4、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
5、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良师益友)
6、学生的“心理调节者” (身心健康保健员)
2、我师的教育能牙~| 185-187 (66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哪些) 是指教师为成功的进行教育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
1、组织教学的能力 4、独立创新的能力
2、言语表达的能力 5、实践操作的能力
3、了解学生的能力 6、教育科研的能力
3、村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
(1)教师的认知特征(智能、学科知识、学术方面的准备)
(2)教师的人格特征(理解别人、与别人相处、了解自己)
(3)教师的威信:是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
4、和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
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 包括:社会对教师的态度; 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导
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态度。 但教师本身的条件对教师威
信的形成是决定性的因素。
第一,崇高的思想和道德风范, 优秀的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 以及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是
高校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第二,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和习惯对形成威信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有重大影响。
第四,教师要在全体学生中建立威信, 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使
所有得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5、教师的教育智慧(机智)(184):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灵活果断,随机应变;方式多样, 对症下药;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6、根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试论述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发扬师爱。
威信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伟大的爱是形成基础,具有哪些特征
7、师爱的涵义
师爱:教师的心理智慧,关爱力量,从知识角度教育,
8、师爱的特征。 仁爱学生,一视同仁,培养目标
9、师爱的心理功能。 激励成长,感化,调节学生功能,榜样功能
10、师爱的表现形式 关怀与爱护,尊敬与信任,同情与理解,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
11、从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任务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第十章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1、/识的概念|重要概念,答概念及其类型。 191-192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类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M识学习 | P195-204
知识学习是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 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
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过程:识的领会一一感知与理解、知识的保持一一记与忆、知识的应用一一审题、 联想、解析与类化
3、%题解决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概念207-209)
1.试误说 2.顿悟说
3 .杜威的五步模式:疑难、分析、假设、检验与评价、结论
4 .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创造性思维四阶段) :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
阶段
4、,可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基本条件的储备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训练
(3)训练的程序
5、如何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重要简答,开卷 10分,闭卷8分。212)真的浪
费时间,还没考,不敢说有没有用
1 .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 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
2 .教师要注意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3 .让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 现知识的策略,使学生养成有分析地提出异议的态度, 准确地使用自己的阐述解题过程的习
惯
4 .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特定的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与策略上;放在 问题的有效解决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
5 .理论联系实际
书上:
(1)基本条件的储备
a.具备有关课题的知识并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方法
b.认知因素
c.人格特性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训练
(3)训练的程序
6、加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 (重要简答218) 答:培养创造性的教学原则:
(1)创设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
(2)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3)引导全面发展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4)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脑力激荡法(开窍反应):集体讨论
(2)隐喻训练法
(3)戴维斯与豪特曼创造力训练法
7、教学直观的形式及评价 (P197)开卷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8、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209)知识的储备,范瑛定式和功能固着,问题的呈现方式,酝酿 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第十一章 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
1、1十算机网络发展与普及带来的全新的教学形式 | (重要)?
1、现代化教育技术
2、现代教育媒体
3、网络教学
4、远程教育
2、通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正负效应 (重要)P240-246
书上:
一、网络团体心理
(1)网络的心理诱惑
A.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高速性、及时性,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时效的特点
B.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符合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追求
C.网络的自由性正好符合大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
D.网络交往的隐蔽性、广泛性符合大学生渴望真情又怀疑真情的心理特点
E.上网的时尚性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
(2)网络诱惑对大学生的影响
A.摒弃或减少接触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
B.在网上可以快速切换浏览信息
C.网络信息丰富,开阔眼界,但有信息爆炸、信息污染
D.网络是信息宝库,也是信息垃圾场
二、网络人格
(1)自我认知不协调(2)人际关系产生障碍(3)阻塞对真知的内化(4)深埋真实情 感(5)唯我独尊的意志膨胀
三、网络情色:(1)网络色情(2)网恋
四、网络拼凑抄袭
五、网络成瘾
3、研究材料初步揭示,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大约发生在大学二年 级末、三年级初。在你的教育工作中是否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请你谈谈对这转折时期的看法。
(附加)
4、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 我们并不对教师说,你们得这样或那样做,但是,我们得
对他们说,你们要研究你们想支配的那些心理现象的规律, 并且在工作中考虑这些规律和那
么想应用这些规律的情况。 ”
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
老师总结:
1、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积极效应
1)促进了教学信息的 多媒体:提高了学习效率
2)实现了教育网络化,构建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3)促进了教育的全方位开放,推动了教育的社会化
4)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适应了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
5)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力化,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课堂和书本给予的知识 ,因为这和海量的网络信息比起来 ,其
使用方法和新鲜程度显然要落后得多,书架上一本一本寻找的龟速怎比得上鼠标的轻点快 捷。n许多大学还购买了一些专业资料网站的使用权, “中国期刊网”等资料库已被很多学
生所熟悉并使用,在这里可以精心研读自己所关注的领域 ,吸取来自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
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器, 而是主动的信息处理器,他们从各种渠道主动参与和
得到立体多媒的相关知识。随意采集信息、加工知识和整合思维;网络上的自主学习方式, 已经成了年轻人追求的时尚
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负面效应 网络垃圾、伦理失范、减少锻炼、网络成瘾、网络犯罪
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1、1校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W一|强调P 248-249
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 对学生的学
习成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成绩测验所得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前提和手段;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结果和目的。
2、篙校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有何作用? 强调250
1、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效
2、有利于调整和改进教学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4、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