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小编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关注网获得更多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一: XX 年毕节 5 名留守儿童因在垃圾箱生火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阴影还未散去,XX 年 6 月 9 日晚,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 4 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死亡,悲剧又一次上演,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生存命运和困境的深深关切和担忧。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万,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贫困程度比物质贫困更为严重。XX 年 5 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状况调查” ,并最终形成了题为农
2、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课题报告。我们编发此报告,目的是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关注他们学习、生活和心理面临的诸多问题,让上述悲剧不再上演。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 、和个百分点(图 1)。意外伤害的发生源于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监护人履责不到位。 2.留守儿
3、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有%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 和个百分点;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和个百分点。 然而,有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其学习态度与状态的差异,一方面缘于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与留守儿童自身的情况有关,因为缺少有效监督和应有的学习辅导,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问题积累多了,势必影响学习的
4、自信心。有%的留守儿童表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高出个百分点。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 “你最信任的人是谁” “你和谁最亲近” “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 “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 “谁经常鼓励你表扬你”5 种情况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亲、父亲和同学朋友,留守儿童则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较弱,而朋辈性倾向明显,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警惕。%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和个百分。老师
5、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此外,还有%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社会支持弱化使得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更多,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以及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的都多于非留守儿童。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更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和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个百分点。经常感到烦躁(%)、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女童比例比男童
6、高、1 和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个百分点(图 2)。 总体来看,留守女童负面情绪多、孤独感强。其原因:一是性别的差异使留守女童更需要父母的爱抚;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支持不能满足留守女童的心理需求;三是传统的社会角色期待加重了留守女童的心理负担。留守女童的家务负担远高于男童,也高于非留守女童。在为家庭转移更多劳动负担的同时,留守女童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与父母外出带给她们的心理影响叠加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会影响到她们未来的发展。
7、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逃学(%)、受老师惩罚(%)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和个百分点;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没完成作业(%)、成绩下降(%)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 3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 某县综治委的同志说留守男童是当地犯罪青少年的重要群体,称他们为“110 的后备大军” 。其原因: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管,这是留守男童不良行为相对突出的直接原因。男生成熟较女生晚,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监控,否则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理解、掌握和内化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
8、道德准则,从而导致价值观和行为偏差。数据显示,留守男童更赞同诚实守信的人容易受欺骗(%)、一夜成名的人令人羡慕(%)和做好事经常得不到好报(%)等说法,比留守女童高 46 个百分点。 二是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男童影响较大,本次调查中有%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或双亲外出。父亲外出缩小了儿童的生活和活动空间,也使得家庭中缺少权威形象,使男孩的管教和监督变得更为困难。此外,对于男童而言,父亲还提供了男子的基本模式,供其参照和认同,父亲远离不利于留守男童的性别认同。 6.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逃学(%)、不想学习(%)、对
9、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以及被老师惩罚(%)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经常和爸爸交流(%)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和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吓唬(%)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初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他们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变化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
10、求独立等特点。对于初二留守儿童来说,青春期的影响与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叠加,放大了种种问题。 7.父母外出对小学四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在四年级到初三 6 个年级的留守儿童中,过去一年,有%的四年级儿童遭遇触电,比例最高;而非留守四年级儿童为%,比例最低。在上网的留守儿童中,有%的四年级儿童玩网络游戏,%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内容,在 6 个年级中位于前两位。此外,有%的四年级留守儿童在生病后选择自己忍着。 外出父母及代理监护人,因为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长大了,已经适应校园生活而又尚未面对升学压力,容易对其放松监管。这不仅使得他们更易遭受意外伤害,也忽视了他们一些不良品德和行为的滋生和发展。按心理学家皮亚
11、杰的划分,十岁左右的儿童正是道德水平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 6个年级中也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5 和个百分点。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曾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寄宿生(%)比非寄宿生高个百分点,平均每天睡眠 9 小时以上的寄宿生(%)比非寄宿生低个百分点。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上学迟到(%)、没完成作业(%)、不想上学(%)、对学习不感兴趣(
12、%)、听不懂老师讲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以及被老师惩罚(67%)的寄宿生比例均高于非寄宿生,相差个百分点。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习经常有老师答疑的仅有四成(%)。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寄宿生学习之余或节假日最经常做的是在宿舍和同学聊天(%),其次是在室外锻炼、玩耍(%)和看电视(%)。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
13、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就餐满意率仅六成多;安全状况堪忧,有%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 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母亲外出的最少,占%,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
14、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
15、,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 2 个百分点;有%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个百分点(图 3)。 图 1 图 2 图 3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二: 据悉,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xx 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
16、、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 18 岁以下(0-17 岁)。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 20xx
17、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 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 20xx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万,占农村儿童%,占全国儿童%。与 20xx 年全国 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
18、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 242 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 岁)达 2342 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比 20xx 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 757 万,增幅达%。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 2948 万,其中小学(6-11 岁)和初中(12-14 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和%,规模分别为 1953 万和 995 万。与 20xx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 89 万和226 万,共减少 315 万,降幅为%。大龄留守儿童(15-17 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规模达 813 万
19、,比 20xx 年减少了 199 万,降幅为%。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女孩占%,性别比为。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和),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 4、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 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
20、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和%。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和%。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 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 40%。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5、近 1/3 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有%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
21、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6-11 岁和 12-14 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和%,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7、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父亲外出,单独与
22、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和%。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岁,56%的年龄在 60 岁以下,绝大部分在 50-59 岁之间,甚至有 12%的祖父母年龄在 50 岁以下。但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 8%的祖父和 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二)城乡流动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 3581 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根据中国 20xx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 岁城乡流动儿童
23、规模为 3581 万,在 20xx 年基础上增加了%,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 万。 2、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 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 周岁) 规模达到 981 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与20xx 年相比,增幅达%。小学(6-11 周岁)和初中阶段(12-14 周岁)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和%,规模分别为 999 万和 473 万,与 20xx 年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共增加 347 万,增幅为%。大龄流动儿童(15-17 周岁)占
24、流动儿童比例为%,规模达 1128 万,比 20xx 年增加 429 万,增幅为 %。可以看出,与 20xx 年相比,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龄流动儿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学龄前流动儿童增加速度较快,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增幅相对较小。 三、本次调查的几点启示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以及流动儿童面临的平等接受教育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这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且新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此次研究掌握的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变化趋势,使我们对问题有
25、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从中也探索出一些新的规律,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1.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20xx 年我国城镇人口达亿,城镇化率上升到%。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社会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xx 年我国 0-17 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 9683 万,这近一亿儿童的规模,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是
26、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构建减量化机制与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父母监护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均劣于受父母监护的儿童。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最大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使自己不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使更多农村儿童能够在父母身边成长,减少农村
27、留守儿童总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和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动员学校、社区构建关爱网络,落实管护与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3.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是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关键。调查显示,与 XX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 20xx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时相比,流动儿童数量大规模增加,XX-20xx 年五年增加了 551 万,增幅为%;20xx-20xx 年五年增加了 1048 万人,增幅为%。但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融入城市,他们面临经济与福利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多方面障碍,打破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消除城市隔离的关键。市民与农民工
28、、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互动交往,多种文化的包容,将会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为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为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4.关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性别有此长彼消的相关现象,这显示出了家长的“性别偏好” 。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性别比低,流动儿童的性别比高,说明家长往往带男孩进城,把女孩留在家乡,让男孩享用较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而在 16-17 岁大龄儿童中,流动儿童的性别比低,留守儿童性别比高,说明家长会选择刚完成义务教育的女孩进城,让其早早就业,由此导致她们只能进入技术含金量低的
29、、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或传统服务业,缩小了女孩向上发展的空间。按年龄分析,留守婴幼儿有母亲哺乳、科学养育的需求。6-7 岁有按期入学的问题。而大龄流动儿童有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高中学习和异地高考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加入性别分析视角,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5.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完善监护制度。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 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 1 岁前外出,其中 30%在儿童出生 1-3 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不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因为和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和接受教育都受到不同程
30、度的影响,特别是亲情缺失,会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还有,统计显示,有%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自己单独居住和生活,这对儿童的生存状态留下了潜在的危险。为了减少因父母缺失给儿童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伤害,首先应在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福祉。 四、解决农村留守、城乡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心关怀他们的健康成长。党的 xx 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
31、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障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监护缺位。逐步修订建立在二元结构基础上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制定并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 2、进
32、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现阶段的重大社会问题,应纳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共建共享的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诸领域的监测评估指标纳入政府部门常规统计之中。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探索实践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化农村
33、金融改革,出台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3、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进一步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按照适当比例配备生活及心理辅导教师,并将其纳入学校编制中。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每个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开展课外活动。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进行监督。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有关方人员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 4、进一步加强家庭和社区干预。家庭是促进儿童发育、保障起点公平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一切
34、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建议在相关国家规划和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中,把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家庭和社区支持作为重要内容,实施相关项目,以社区、村为基础建立亲子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 5、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留守流动幼儿数量庞大,应特别关注这一儿童群体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增加公立托幼机构的规模,使更多的留守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降低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同时建立多种灵活简便的托幼机构,加强对其规范管理。为农民工子女入园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对困难流动儿童给予入园补贴。对于接收流动学龄前儿童多的地区,中央可通过适度的转移支付,帮助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