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卷·2019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奥赛班)暑期考试(2018.08)PDF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49184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卷·2019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奥赛班)暑期考试(2018.08)PDF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卷·2019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奥赛班)暑期考试(2018.08)PDF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卷·2019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奥赛班)暑期考试(2018.08)PDF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卷·2019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奥赛班)暑期考试(2018.08)PDF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卷·2019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奥赛班)暑期考试(2018.08)PDF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暑期奥赛班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 5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第I卷阅读题(7 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术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诗三百”一般被认为指诗经共有约三百篇,这一词语涉及先秦时期的诗经名称。“孔子删诗”则为汉代以来诗经学术史的一个重要公案,涉及孔子与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的关系。“诗三百”一语,先秦文献习见,孔子多次提及。持孔子未曾删诗说的学者认为,孔子屡言“诗三百”,证明当时已有一种篇数约为三百的诗经文本,甚至由此认为“诗三百”是先

2、秦时期诗经的名称。文艺研究2 0 0 7年第1 1期刊登“诗三百”正义指出:先秦文献中“三百”联言,往往并非实指,而是极言其多的一种修辞手段。这在诗经中不乏用例,如“三百维群”(小雅无羊)、“三百赤芾”(曹风候人)、“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困”(魏风伐檀)等。“三百”一语尚见于礼记左传周易等文献,出土文献中也有所见。由“诗三百”之本意审视孔子之言,可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当释为:诗有许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其余所释亦当类此。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语,不能证明当时存在数目为三百篇的诗经文本,据此否定“孔子删诗”之说自然就失去了合理性。从对历史事实考证的角度来说,“诗三百”

3、词语内涵的阐释只关乎“孔子删诗”可信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术史的追溯。“孔子删诗”本源于史记。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至于孔子何时开始“删诗”,即修订诗经文本的呢?华锺彦先生判定为鲁定公五年,即孔子四十七岁之时。华先生此说本于史记孔子世家:“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世家以下续记鲁定公八年孔子事迹,说明孔子系于盛年收徒立教,授诗书礼乐,故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是

4、年。下面对“孔子删诗”的具体工作流程试作描述。司马迁孔子世家叙述孔子删诗时,“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何为“去其重”?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来看,“去其重”首先就是选取某组诗篇中有代表性的篇章,而将其他部分视作意义重复而不取。因为教学读本,篇幅必有所限制。“去其重”的第二层意义是,从同一诗篇的诸多变体中择优挑选。清华简耆夜篇载周公所作之蟋蟀,与今本既有诸多相似,又有明显相异之处。今本蟋蟀当为孔子所选取,而清华简本仍流传于世。刘向自述,其“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复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这一编选原则与结果,都与孔子删诗相类似,显示了文献传承的内在规律。(选编自中国传媒大学文法

5、学部李颖诗三百与孔子删诗)1与“诗三百”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在诗经学术史上,“诗三百”和“孔子删诗”关系密切,它们和诗经名称、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等内容紧密关联。B“三百”用以“极言其多”,可谓古已有之,与此类似的修辞手段很多,如李白“天台四万八千丈”的“四万八千”就是表示数量多。C史记称孔子编订的诗歌集为“诗”。此诗集在先秦时期的另一名称是“诗三百”,但与孔子所说的“诗三百”的意思迥异。D孔子把古时三千余篇诗删订成三百零五篇,让它们合于韶武雅颂之类音乐,礼乐从此有了条理可以讲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有些学者根据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

6、思无邪”这句话就否定“孔子删诗”之说,是曲解文意,主观臆断。B根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在盛年收徒立教,授诗书礼乐,故其删订2诗经必不晚于鲁定公五年。C孔子回鲁国后,不满“陪臣执国政”的状况,不愿出仕,“退而修诗书礼乐”,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等内容。D孔子删诗“去其重”的原则有两层含义:从某组诗篇中去除缺乏代表性的篇章,从同一诗篇的诸多变体中去除不太优秀的篇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作者从历史事实考证的角度,旁征博引,条分缕析,从说“诗三百”开始,来逐步论证“孔子删诗”之说。B由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中“诗三百”词语内涵的正确阐释,我们可以确认孔子删诗可信

7、性的结论。C虽然有些诗歌亡逸于诗经之外,但其中有些至今仍流传于世,而且在论证诗成书过程方面同样具有研究价值。D孔子删诗所遵循的编选原则,符合后世之人在文献编选方面的内在规律,文献编选能一脉相承,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二、古代诗文阅读(3 6分)(一)文言文阅读(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周仁美,深州人。开宝中,应募隶贝州骁捷军。关南李汉超选备给使,屡捕获契丹谍者。从汉超战于西嘉山,身中重创,补队长。汉超上其功,隶殿前班,赐衣带、鞍勒马、什物、奴婢、器械。命王继恩引入纵观,过祗侯库,太祖问其力能负钱几许,仁美曰:“臣可胜七八万。”太祖曰:“可惜压死。”止命负四万五千,因赐之。稍迁右班都

8、知、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戍环州。时牛耶泥族累岁为寇,仁美与陈德玄、宋思恭往击之,斩首三千级,获牛羊三百余,发戎族困窖以饷师。至道初,石昌牛耶泥族复叛,德玄令仁美提兵抚辑之。仁美谓石昌镇主和文显日:“此贼不除,边患未弭。”因厚设肴酒,召酋长二十八人缚送州狱,自是诸族慑畏。二年,又与马绍忠、白守荣、田绍斌部刍粮趣清远军,仁美为先锋。至岐子平,与虏角,走之。明日,又战于浦洛河,自巳至戌,战数十合,进壁乾河。绍忠、守荣皆败走,绍斌退止浦洛,独仁美所部不满三千,身中八创,护刍粮、官吏直抵清远。绍斌继至,深叹其勇干,表上其功。时运粮民道路被伤者相继,仁美领徒援护,悉抵环州。补澶州龙卫军都虞候。召见,会令

9、诸军射,仁美自陈筋力未衰,愿对殿廷发二矢,上许之。既而前奏曰:“臣老于戎门多戍外郡罕曾入觐京阙前后征行体被三十余创今日得对万乘千载之幸倘或备员宿卫立殿庭下一日足矣。”上顾傅潜而笑,潜亦称其武干,力留,补马步军副都军头。累迁龙卫军都指挥使、领顺州刺史,复屯镇、定。时州有亡命卒聚盗,剽村闾为患,王超委仁美招捕。仁美选勇敢卒,诈亡命趣贼所,得其要领,即自往谕以祸福,留贼中一日。超忽失仁美,求之甚急。诘旦,仁美至,具道其事,乃出库钱付仁美为赏。不数日,贼悉降,凡得二百余人,以隶军籍。景德中,徙屯陈州,入掌军头引见司。先是,巡兵捕亡卒盗贼,不获皆有罚,而获者无赏。仁美因差立赏格以闻,诏从其请。天禧三年,

10、卒。(选自宋史周仁美传,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老于戎门多戍外郡罕曾入觐京阙前后征行体被三十余创今日得对万乘千载之幸倘或备员宿卫立殿庭下一日足矣B臣老于戎门多戍外郡罕曾入觐京阙前后征行体被三十余创今日得对万乘千载之幸倘或备员宿卫立殿庭下一日足矣C臣老于戎门多戍外郡罕曾入觐京阙前后征行体被三十余创今日得对万乘千载之幸倘或备员宿卫立殿庭下一日足矣D臣老于戎门多戍外郡罕曾入觐京阙前后征行体被三十余创今日得对万乘千载之幸倘或备员宿卫立殿庭下一日足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稍迁,意思是“两次升迁担任某职”;累迁,则指“多次升迁

11、担任某职”。B表,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如“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3C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如,补官(补授官职)、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D领,兼任,本职之外兼较低职。如“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仁美从军征战,屡次建有功劳。参加西嘉山战斗时,他英勇善战;面对牛耶泥族的两次叛乱,运用谋略,最终解除边关忧患。B周仁美勇武有才,深得大臣喜爱。李汉超、田绍斌、傅潜等都先后夸赞过他的功劳和能干,向朝廷上表举荐他或当面向皇上推荐他。C周仁美贪慕名利,常有非分愿望。经过祗候库时,太祖问他能背多少

12、钱,他说七八万;入觐京阙时,向皇上要求留在朝中宿卫,哪怕一天也好。D周仁美恪尽职守,维护一方平安。无论是平定叛乱,还是护送运粮,或者招捕盗贼,他都能随机应变,机智勇敢,圆满完成各项任务。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 )关南李汉超选备给使,屡捕获契丹谍者。从汉超战于西嘉山,身中重创,补队长。(2 )因厚设肴酒,召酋长二十八人缚送州狱,自是诸族慑畏。(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开愁歌李贺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13、。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注:李贺二十一岁应河南府试。初试告捷,不料因“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飞鹑(chn):形容衣衫褴褛。马如狗:形容马极瘦小。临歧:面临岔路。旗亭:此指酒肆。贳(sh):赊欠。填豗(hu):豗,相击。填豗,就是填塞心胸的意思。8诗的末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9 .本诗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浑然一体,又脉络清晰,被钱钟书称为“眉疏目爽之作”,请简要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轨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 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

14、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的尴尬局面。(2 )诗经氓中,“_,_”两句诗是女主人以河为喻来说明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制,以此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3 )在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所结交之人非平庸之辈的句子是“_”。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 1 )、第四(1 2 )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 B铅笔在答题卡卷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 5分)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2 5分)圈养在心中的狼游睿男人惧怕一匹狼,是儿

15、子出生以后的事情。男人是山里最优秀的猎人。他有一把祖传的猎刀,那刀锋芒毕露,削铁如泥。有刀在手,男人握住的就是满满的自信,别说狼,就算老虎也不怕。4男人曾经被四大一小五匹狼团团围住过。男人拔出猎刀唰唰一阵挥舞,四匹大狼瞬间就被砍成数段。剩下那匹小狼睁着黑豆般的眼睛连连后退,男人犹豫了一下,仍一刀挥了过去。小狼哀号一声跑开,只留下了一只灰色的狼耳朵。看着小狼边回头边跑远,男人有些后悔,他知道狼的报复心极强,它迟早会找他报仇。儿子出生之后,男人就放下了猎刀。儿子很瘦,半眯着眼睛像只孱弱的猫。男人抱着他,心都快融化了。男人想,如果儿子看到一个残忍血腥的爸爸,会是什么后果?男人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做个好

16、父亲,让儿子健健康康地成长。于是男人用麻布将猎刀缠住,挂在了墙角。但男人总会想起那匹独耳狼,担心它随时可能出现。伤害他也就算了,万一伤害到了儿子怎么办?所以男人从不让儿子离开他的视线。儿子渐渐长大,那匹狼一直没出现过。可越是这样,男人越担心。男人知道它一直在,作为一匹狼,它终究会来复仇。不想,儿子却喜欢上了一只羊。儿子五岁的时候,男人在石头缝里发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山羊。这种小羊,以前无一例外地都变成了他口中喷香的烤乳羊。儿子却对这个湿漉漉的小家伙爱不释手。“它多可怜啊。”儿子说,“爸爸,我能把它养大吗?”看着儿子清澈的大眼睛,男人点了点头。男人花了小半天工夫搭出一个羊圈,再把小山羊放在里面。男

17、人从外面割回一些草,一根一根地喂到羊的嘴里。儿子用小手抚摸羊的毛,小山羊就把身子往儿子身边靠。儿子开心极了,拍着手说:“它和我交朋友了。”男人就笑了。儿子渐渐成长,小山羊也渐渐变成大山羊。儿子经常翻进羊圈和羊一起玩儿,还骑在羊身上。男人发现不光是儿子,就连自己也和这只山羊有了感情。每次男人走近羊圈,山羊都会咩咩地叫几声,还会把头撒娇般往他身上靠。男人甚至觉得,这只山羊和儿子一样,看着就特别温暖。只是一想到不知何时可能有一匹狼会出现,男人的心顿时就冷却了。因为羊的存在狼可能更容易出现,这是狼的本性。何况,它还要复仇。山羊在圈里越长越肥硕。男人的儿子也上了学。男人希望儿子成绩能好点儿,将来能走出大

18、山。但男人很快就发现,事与愿违,儿子的成绩十分不好。每天放学回家,儿子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喂山羊,把作业丢在了一边。男人牵儿子回屋,手把手辅导他,可儿子却总是心不在焉。男人咬咬牙,耐心地哄他,诱导他,鼓励他。可男人一转身,儿子就溜到了羊圈边。男人再拉,儿子就挣扎不已。儿子哭着说:“我不要读书,我长大了就放羊。”男人强拉不动,忽然抡起手,给了儿子一个耳光。这是男人第一次打儿子。儿子捂住脸哇哇大哭,男人后悔不已。他感到自己的心在淌血,他比儿子更难受。男人走出门打算透口气,没走出几步,猛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一匹一只耳朵的狼,正怒视着男人。男人瞬间惊呆,果然,该来的,总会来。男人迅速转身,回家取出猎刀

19、。再出来时,狼不知去向。男人感到恐惧,攥紧了猎刀想,这刀恐怕再也不能离手了。这天下午,男人回家的时候,儿子依旧在羊圈边喂羊。“作业做了吗?”男人问。儿子摇摇头。“为什么不做?”男人又问。儿子依旧摇摇头。男人看了看那只山羊,此刻它正温顺地靠着儿子。男人却突然发现,这只羊实在太肥硕了,一点儿也不好看。以前儿子可以和它玩,可现在影响学习,还能继续玩吗?“你不做作业我就杀了它!”男人说。“你敢!”儿子猛然站起,“你杀了羊,我就再也不读书了。”男人实在没忍住,给了儿子一记耳光:“读,还是不读?”“不读!”儿子大哭着说,“打死也不读!”“我让你不读!”男人跳进羊圈,抽出随身紧握的猎刀,没有任何前奏,没有丝

20、毫犹豫,动作娴熟而流利,一道白光闪过,喷薄的羊血溅了他一身。哭声戛然而止,只见儿子睁大眼睛,脸色惨白。他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扔掉猎刀伸手去搂,儿子却哇地一声大叫,撒腿就跑。“站住!”男人呵斥道,立刻起身去追。跑出数米,却见儿子竟然连滚带爬地往回跑。5男人一把抓住儿子的衣领。就在此刻,男人才惊恐地发现,儿子的前方,正伏着一匹只有一只耳朵的狼,狼呲着牙,眼里一片血红。(选自2 0 1 6年第一期小小说选刊)(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采用设置悬念,一悬到底的办法展开故事。由于猎人的心慈手软而放走的那只独耳灰狼,带着耻辱印记,报复心极强。所以,猎人心里埋

21、下了忧患的种子。B小说第三段叙述猎人用祖传的猎刀砍杀五匹狼的情节,不仅表明猎人技艺高超,也充分展现其性格中凶狠残忍的一面;同时,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C父子间的冲突有两次:父亲打儿子,猎人杀山羊。矛盾最终爆发的原因是:父亲认为山羊的柔弱温顺造成了儿子的胸无大志,不思进取,这与猎人的期待是不相符的。D整篇小说脉络清楚,情节始终保持紧张警惕,前后呼应。借父亲和儿子的形象,说明人人应该有“狼性”,有危机感,人应积极进取,不能沉湎于平庸的生活。E以“圈养在心中的狼”为题,引发读者阅读冲动;结构上统领全篇,使故事情节不蔓不枝;内容上猎人在生活中曾经默许儿子过羊一样平庸的生活,但心里一直担心狼报复。(

22、2 )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3 )小说两次写到“一匹一只耳朵的狼”出现在猎人面前,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样写的用意。(6分)(4 )请结合“山羊”、“独耳狼”的象征意义及父子形象,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 5分)1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2 5分)一代狂儒辜鸿铭2 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1 8 5 7年生在南洋。他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 3个博士学位,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23、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字汤生,1 8 5 7年7月1 8日生于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他的父亲辜紫云虽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但却一直藏有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1 8 6 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

24、:“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到了英国,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很快掌握了多种西文。1 8 7 7年,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4 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1 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完成学业后,辜鸿铭敏锐地发现,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于是他回到祖国大陆,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

25、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辜鸿铭精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他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鸿铭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的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

26、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当时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穿着长衫,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鸿铭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6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辜鸿铭的狂放,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对民族的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7、而这种热爱也是他在学术上汲取营养的动力。(选自国学网狂儒辜鸿铭,有删改)相关链接: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文化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节选自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2 0 1 4年5期)辜氏实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之唯一之宣传员。吴宓(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具有深厚的国家

28、情感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离不开父亲对他的教育和儒家经典的影响。B辜鸿铭精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曾赴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他自己的著作成为了学校指定的必读书。C辜鸿铭之所以狂放,是因为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炎黄文明的忧虑和强烈的自尊,以及被故土抛弃而长期旅居海外的特殊经历。D辜鸿铭学贯中西,骨子里却轻视洋人,敢于嘲弄洋人,但洋人却非常尊重他,在海外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使得他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E辜鸿铭精通国学,学贯中西,将论语大学中庸等中国文化经典译介到海外,同时又将歌德、席勒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4 )“辜鸿铭的狂放,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

29、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辜鸿铭的狂放和自尊的理解。(8分)第卷(表达题共8 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 0分)1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亚洲投资银行的顺利成立和运营,将惠及亚投行各国,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现在的生活水平虽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还是需要瞻前顾后,从细处打算;还是要节俭,不可铺张浪费。2 0 0 0年初,他成

30、为“北漂”一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蜗居地下室、挣不到饭钱的艰苦生活,蹉跎岁月中写出佳作。单调的生活、狭窄的空间和严格的管理让人对航母生活心生厌倦,但航母追梦人依然甘之如饴,执着追求强军梦。ABCD1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从公元前2 2 1年的秦朝,我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君主集权制国家,由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B“庄奴不仅是整个华语流行音乐界的一面旗帜,也是台湾地区流行音乐界的一面旗帜。”得知庄奴去世的消息时,中央音乐学院项筱刚博士惋惜地说。C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按照“发现发展文化阐释人物解读面向未7来”为

31、主线,文物类型涵盖青铜器、陶瓷器、金器、玉石角器等多个品类。D对于这类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近期签署的第2 7号令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就对网络外卖平台进行规范,要求其“亮证公示”。1 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其实,傅园慧受追捧的主因竞技表现她很优秀,她的本真深深感染了大众。她在无意识中作出的自然反应,很好地折射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诠释了好的品质。激发了人们有意识反应,人们随傅园慧而动的是,原来我们都可以这样本真,我们可以在这种本真中享受人生乐趣,消解生活的压力和精神重负。1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32、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0个字。(5分)声控灯是运用声音来控制灯的启闭。声控开关内有麦克风光敏电阻、三极管、电容器等电子元件。在白天,麦克风的信号输入会被屏蔽掉。即使有很大的声音,由于光敏电阻的下拉导致信号无法继续传送,因此在白天的时候灯泡不会亮。在夜晚,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此时声音便会通过麦克风,放大电路将此小信号放大,最后推动晶闸管导通,此时。1 7下面是高三(1 )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主题诗歌朗诵会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 5个字(6分)六、写作(6 0分)1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 0

33、 0字的文章。(6 0分)渔鼓道情是安徽萧县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于2 0 0 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某综艺节目上,流行歌手尚雯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加以改编和填词,用法语的“花园伊甸善恶”等唱出了渔鼓道情的要荆州。尚雯婕的这次洋派改编引来了老艺术家李谷一的不满:“我不太喜欢你们在中国的舞台上,尤其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的时候用外语唱。”对此,年轻的尚雯婕却有不同的看法:“世界音乐面对的听众不只是中国人,如果太原汁原味,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懂了。”这段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

34、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8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C(3分)2答案:B(3分)3答案:B(3分)4答案:D(3分)5答案:A(3分)6答案:C(3分)7答案:(1 )关南李汉超选周仁美做给使备用,(周仁美)多次抓到契丹的间谍。(周仁美)跟随李汉超在西嘉山作战,身负重伤,被补录为队长。(“备”“从”“补”各1分,句意2分,共5分)(2 )于是设置丰盛的酒席,召集牛耶泥的酋长等二十八人赴宴,把他们捆绑起来送到环州牢狱,从此各族都震慑畏惧。(“厚自是”“慑畏”各1分,句意2分,共5分)8参考答案:(1 )这两句诗意一折,写酒店主人好言劝慰

35、,要他注意保重身体,不要让俗物填塞心胸。感情本已愤懑到了极致,语气却故作跌落缓和之势。(2 )结尾二句,既起了点题的作用(诗题“开愁”,含有排解愁闷之意),同时深化了诗歌所表达的愤世嫉俗思想,显得深沉有力而又回荡多姿。(共5分)9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由悲秋而生愁,由激愤而“开愁”(排解愁闷),情感变化轨迹分明、自然。(2分)开篇写因悲秋而起失意之感,(1分)中间由失意而至激愤、至绝望,(1分)最后在酒店老板的劝慰下,诗人心情渐趋平复,虽痛苦绝望至登峰造极,语气却故作跌落缓和之势,荡气回肠,意味隽永。(2分)(共6分)1 0(1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 )谈笑有鸿儒往

36、来无白丁(共6分)1 1(1 )参考答案:E,3分;C,2分;A,1分。(共5分)(2 )参考答案:勇武坚毅,“狼”性十足。父亲是优秀的猎人,曾经用祖传的猎刀砍杀五匹狼,心里一直装着对逃跑的独耳狼的复仇的警惕,浑身散发着征服的气息,具有战胜一切的气概。温柔善良,疼爱孩子。孩子的柔弱拨动了慈爱的父亲内心的温柔善良,变成了呵护孩子时的柔情脉脉、小心谨慎,因为爱儿子而收起了他的猎刀,同样是因为爱,再次举起了猎刀。积极进取,有危机感。为了警醒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儿子,再次举起猎刀,愤而杀羊,转变教育方式,重塑崭新生活,寻找昔日雄风。(共6分)(3 )参考答案:第一次出现:当儿子不想读书,想长大放羊,男

37、人第一次打了儿子的时候,男人“猛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一匹一只耳朵的狼,正怒视着男人”,狼来了,但它又走了,这次狼来不是和他较量,这次狼的到来是提醒,更是警告。第二次出现:是在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当男人为了警醒儿子愤而杀羊,展现一个男人的狼性的时候,真正有力量的狼才从幕后走到前台来。用意:表现了人性的冲突,也即“狼性”和“羊性”的冲突,狼的虎视眈眈、儿子的柔弱无助是在警告着人们:如果缺少狼性,就会惨遭失败。(共6分)(4 )参考答案:狼集合着残忍、狂野、狡黠等特点,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象征。山羊性情温顺,柔弱无助,是一种平庸、安泰、得过且过的生活象征。(2分)作为主人公的猎

38、人,身上“狼性”十足,果敢坚毅勇武,具有战胜一切的气概;但儿子出生后,因为爱护他,收敛了作为猎人勇武的个性,变得温善。儿子,是小山羊式的人物,整日与小山羊为伍,不思进取,柔弱怯懦,沉湎于平庸的生活。父亲感受到了这种危险,奋而杀羊,给儿子以当头棒喝,是提醒,更是拯救。(2分)启发:人应该有狼性,积极进取,不能像山羊一样沉湎于平庸;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小山羊式的人物与日俱增,而从人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国际局势的变化来看,人不能失去“野性”,不可缺少“狼性”。(4分)(共8分)91 2(1 )答案:B,3分;E,2分;A,1分。(共5分)(2 )参考答案:辜鸿铭的“狂”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直接,有

39、时甚至是“反唇相讥”,机智善辩;行为:狂放不羁,从不屈服,倒读英文报纸,拒绝拜访毛姆等;装束:穿长衫,留小辫,不惧嘲笑,装束另类。(共6分)(3 )参考答案:辜鸿铭少年时极富天赋,自幼生活的家庭环境,使得辜鸿铭有着对语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并开始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辜鸿铭十岁时来到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英国留学,掌握了多种西文,又先后赴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学习文学、哲学等,留学1 4年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辜鸿铭对中华文化有着敏锐的眼光,发现中国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就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先后将论语中庸大学翻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辜鸿铭思想认识清醒,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

40、开阔许多,对民族的不幸也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4 )参考答案: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列强铁蹄下,病弱的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中华传统文化的衰微甚至断落,炎黄文明的涂炭甚至凋零。(2分)面对祖国的内忧外患,辜鸿铭内心痛苦,绝望挣扎,用狂放的行为维护民族尊严;(2分)精通西欧诸种语言,讥刺自高轻慢的西方人,言辞敏捷犀利,是为了捍卫和宣传中国文化,传播东方文明,体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2分)北大任教时不惜用偏执的态度、不合时宜的穿着言行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民族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民族对祖国的深深忧患和深层叹息。(2分)(共8分)1 3 .答案:A(3分)1 4 .答案:D(3分)1 5答案:B(3分)1 6 .参考答案: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小转化为电信号灯泡就会亮(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三句给5分。意思相近即可。)1 7 .参考答案:高三1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诗歌朗诵会以“庄重节俭、爱国奋进”为宗旨,(2分)班干部负责活动发动、节目编审及采买物品,(2分)团干部负责朗诵会主持、诗歌配乐、场地布置及邀请老师。(2分)(共6分)1 8 .参照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卷标准。(6 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