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虚假企业会计信息泛滥现象的思考摘要: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关键词:虚假会计信息;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当今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它不仅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而且央及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及其具体表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直接危害了企业会计工作的生命力,已经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两种,其中非故意失真是会
2、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即会计造假,是指造假行为人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账务中弄虚作假,伪造、变造会计事项,从而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本文重点对会计造假进行探讨,一般来说会计造假采用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类型:在原始凭证上造假或编造虚假经济业务,让这些虚假的原始凭证进入记账程序,进而编造虚假的记账凭证,这是造假者最常用的手法。私设“小金库”,将销售收入或预算外收入擅自存入企业单位的经济实体,或者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所,
3、乱支乱用,滥发奖金,在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中造假。在成本上做文章,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为了调节利润的需要造假账,制造虚盈,将已支付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挂在往来账上,将已竣工的基建项目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挤入工程成本。二、虚假会计信息泛滥产生的根源企业单位领导人法律意识淡薄,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一些企业单位领导人法律意识淡薄,直接授意甚至强迫会计人员做假账,会计人员害怕坚持原则会遭到打击报复,屈从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对违法事件不抵制,按照领导人的意图做假账。少数职业道德差的会计人员,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也主动做假账,从而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
4、原因某些企业领导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不惜一切代价,账上添彩,表中生花,虚报产值,虚报收入,虚报利润,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甚至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会计造假,直接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还有的企业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瞒天过海、浑水摸鱼、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多提多摊费用、截留利润、偷逃税款。内外部监督不力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和外部监控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三、从根本上解决虚假会计信息泛滥问题虚假会计信息泛滥、信息失真问题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
5、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防范和治理。强化企业单位领导人的法律法制观点,加强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优化会计环境。坚持法制宣传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好会计法的宣传工作,使单位领导人明白自己是单位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促使他们带头执法,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会计工作。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树立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原则,不做假账”。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严格按新会计法办事,并把处罚重点放在对责任人个人的处理上。特别是对那些指使财
6、会人员进行造假的企业领导人,在实施严厉经济处罚的同时,财政部门要加强同人事、司法等部门的协作和配合,采取降职、撤职等必要的行政处罚手段,并配合刑事处罚,使造假者不敢以身试法。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加强内外部监督。财政部门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起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立科学的内部牵制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强化政府监督,并以财政部门为监督协调组织,使财政、审计、税务、信贷监督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形成监督合力。逐步明晰企业产权,组建国有企业的经营组织。由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并承担起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责任。组建各类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投资控股公司等法人实体作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组织,以所有者的身份而不是以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对投资企业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约束。总之,解决会计造假将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工程,但绝不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只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虚假会计信息泛滥问题,使会计工作永葆活力,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