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 同学我们一起来学习黄芪同药异功的比较。结合我们的方剂学解读,我把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归脾汤里面的黄芪拿出来进行比较。黄芪在补中益气汤是君药,它具有补中益气升阳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补中益气汤是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的病证的。针对这样一个病因病机病证,所以它主要是起到了一个甘温益气升阳的作用,补中益气。那在补阳还五汤当中呢,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的方。气虚为什么会血瘀?因为血液的动力,血液运行的动力依赖于气的推动。当气虚了,血液动力不足,血不行叫什么?血不行就是瘀。所以治病求本,在补阳还五汤里面重用生黄芪四两来大补元气,使气旺能助血行,血行能瘀去。这是补气行血,
2、补气活血之用。那黄芪在归脾汤里面的作用呢?归脾汤是补血的代表方剂。在归脾汤里面不仅是用了黄芪,还用了补气的白术、人参、甘草。我们从这里面不难看到,这里用黄芪与那些补气药,在补血的方里面用这么重的补气药体现了什么理论呢?体现了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这里面补气是来生血,补气是来健脾,来使气血化源,源源不断,这就是归脾汤里面的作用。它补气既可以健脾,补脾虚,又可以化生气血,来补气生血。补阳还五汤呢?补气来活血;补中益气汤呢?补气来升阳。这就是黄芪在这三首方中的作用,不同点都是从补气出发,目的升阳,活血和生血。好了,黄芪在这三首方当中的作用,我就给同学鉴别了。接下来我就要给同学你鉴别柴胡的同
3、药异功的比较,根据我们方剂学解读里面所学的方剂,我要拿出这么几首方来鉴别,第一逍遥散,第二小柴胡汤,第三补中益气汤,第四龙胆泻肝汤。这四首方柴胡的作用分别是如何呢?首先我们看看逍遥散。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血虚,它是治疗肝郁的。但是疏肝解郁是不是它独立完成的呢?显然不合适,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知道柴胡疏肝,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用阳,它必须要肝藏血充足,肝的气机才能舒畅。因此,在治疗肝气不畅的情况下,我们除了选择柴胡来行气疏肝之外,还应该配合养血柔肝的芍药,才是疏肝解郁的黄金搭档,这是逍遥散当中柴胡的作用,它与芍药搭档来完成疏肝解郁的使命,既能行肝气又能合肝用,养血柔肝。在小柴胡汤里面呢?我们知道小柴胡
4、汤是和解少阳的方剂,这里面重用柴胡来解少阳半表之邪,少阳胆经,柴胡能入肝胆之经,配上能入肝胆的黄芩,来解少阳半里之郁热。所以和解少阳也不是柴胡独立完成的,它必须与黄芩搭档,一个解少阳半表之邪,一个清少阳半里之郁热,合起来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它要重点重用透少阳之邪的柴胡。第三个就看一看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它是治疗脾胃气虚,中气虚陷的,你这个时候用了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大补中气,补中益气。如果说没有升举清阳之药,它也难以达到目的,它只是去健脾。所以在这首方里面选用了柴胡配上升麻来升举下陷之清阳,与柴胡在逍遥散和小柴胡汤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那最后我们讲一讲柴胡在龙胆泻肝汤中的作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上下并治的一首方。所以龙胆草配上黄芩栀子能够去泻肝胆之实火。龙胆草配上泽泻木通车前能利肝经之湿热。这里面选用了柴胡起什么作用?起两个作用,第一,它能够解实火湿热导致的肝郁胁痛。第二,它能够领这些药达病所,起到引经报史的作用。第三,龙胆草、黄芩、栀子苦寒降泄,泽泻木通车前渗利也往下降,用一点柴胡升有没有别的意思啊?有,防止降泄太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柴胡在龙胆泻肝汤当中身兼多职,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好了,黄芪和柴胡这两味药的同药异功的比较,我就讲到这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