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初步探讨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财力正逐步撤出竞争性投资领域,转向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投资。基于这些项目将会对国民经济、区域环境、群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实施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我国经济运行态势,仅就调整投资绩效审计工作思路、完善投资绩效审计法律体系、建立审计技术操作平台等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推进投资绩效审计向纵深方向发展。关键词 审计 投资 绩效 政府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部门以其客观、公正、超脱于经济活动之外的立场,对政府投资的立项决策、资金利用率、使用效果、区域环
2、境形成和影响,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以及经济责任等进行监督、评价。其目的是向纳税人提供政府投资运用效果的有关信息,使政府及时修正投资运行过程中的偏差,调整决策方向,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最大限度地节约政府资金,提高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效应。近几年来,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蓬勃兴起,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观要求各级审计部门应把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纳入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成为我国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有效监督投资过程中的合法性,评价政府投资决策行为的正确性与投资结果的效益性,是摆在各级审计部门面前一项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经济运行
3、态势,尝试就调整投资绩效审计工作思路、完善投资绩效审计的法律体系、建立审计技术操作平台等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推进投资绩效审计向纵深方向发展。把握经济运行态势调整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工作思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财力逐步转向农业、水利及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等项目,政府在注重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力求发展节约型经济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与之相关的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开始形成、新的投融资管理体系正在建立、投资活动规则将同国际接轨,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决定了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思路必须及时调整,才能体现审计的高层次监督职能。政府投资
4、绩效审计应适应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随着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我国已着手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资金的使用逐步转移到满足政府履行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上,突出财政的公共性特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政府将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减少直至停止财政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投资,保障科教文卫、社会保障、政权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部门支出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到,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给投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政府投资被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管理范畴,审计要适应这些要求,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一是进一步明确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决策审计、概
5、算控制审计、管理审计、决算审计、资产移交及运行审计。其中的重点应是决策审计和资产移交及运行审计。二是进一步明确投资绩效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对象将主要是使用政府财政资金的行政事业单位和投资公司等。三是进一步提升投资绩效审计的层次。国家投资绩效审计,应摒弃就账查账,就审计而审计的陈旧审计理念,把服务于政府投资宏观监控作为审计的立足点,促进消除影响投资领域市场化进程的体制性障碍,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作出审计应有的贡献。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应适应投资管理体制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投资机制与管理也逐步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投资主体、投资方式打破了过去单一形式,
6、已开始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国际化。但从目前审计结果分析来看:建设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过程中违纪屡查屡犯现象有禁不止;重项目、轻管理、低效益在建筑行业时有发生;部分国有资产通过所谓的正当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黑洞”,这说明我国新的投资管理体制尚未健全,投资机制与其内部控制还存在管理上的缺陷,这给实施投资绩效审计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扰。审计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要紧扣国家正着力建立新的建设投资管理体制的有利时机,找准审计位置,重新调整投资监督范围、对象,创建适宜的审计模式和体系,及时与新的建设管理体制对接,并在新的建设管理体制中建立有形式、有质量、有力度的监督环节,使投资审计真正能在宏观和微观的投资
7、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应适应国际投资规则的引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会计市场进一步开放,社会审计组织将得到空前的发展,他们将可以承担目前政府投资审计中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预决算、效益评估”等许多工作,与此同时,随着涉及投资活动的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传统投资审计中的查漏补缺的监督活动将大大减少,因此传统投资审计必须向以制度评审、绩效考核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审计过渡,才有生存空间和存在价值。目前,国内一些大的工程已按国际工程建设的通用规则实施,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制度、公开招投标等规则已成为投资管理的基本形式,政府将弱化微观管理职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作为体现政府管理职能
8、的投资绩效审计应面对新规则、新问题,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迅速适应国际审计理论和实务,建立新的审计操作体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全面提高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效果和投资效益。主动寻求法律支持完善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法律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已开始为人们所了解,但是这项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审计的概念模糊、职能范围不清,并与政府的财政、监察部门的职能存在交叉,工作被动,没有从法律权威上体现审计部门在投资领域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随着依法治国意识深入人心,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投资审计特别是投资绩效审计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必须有完善的法律
9、规范程序,必须明确审计的范围、内容,才能使审计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从法律上明确投资绩效审计的重要地位。目前我们依据的有关投资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内容上出现了矛盾冲突,部分内容已不能适用现实的审计环境和条件,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投资审计法律体系,才能保证审计的顺利开展。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在法律意义上明确投资绩效审计的的合法地位、监督范围、界定清楚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重复监督问题。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通过地方小立法的方式,建立地方性的投资审计法规制度,如我们岳阳市政府就出台了岳阳市投融资项目审计监督暂行规定,审计部门根据此规定实施审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缺少
10、国家投资审计法律法规的支持,基层审计阻力比较大,难以保证审计监督效果。建议国家以新审计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在制订审计法实施条例时将投资审计特别是绩效审计作为一条列入其中,进一步明确审计的范围、内容、赋予必要的法律强制措施,将会极大地促进投资绩效审计的长足发展。从法律上明确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一直是投资审计的重点,但随着国家投资主体多元化及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重点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在投资决策、资本结构、管理形式上都有明显变化,目前的法律法规对重点项目的类别、金额、时间要求并没有明确规定,给实施投资绩效审计带来了难度。例如,XX 年岳阳市城建“八大”重点工程审计,就是市委市政府
11、的临时决定,有些工程竣工已近三年,资料堆积成山,工程指挥部已撤消,虽然经过近一年的审计,在二审基础上核减了 XX多万元,但仅仅只是迟到的决算审计,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这种凭长官意志“有什么审什么,安排什么审什么”的审计工作状态,使审计效益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法律法规对重点投资项目应有具体的要求和约束,特别对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无论其投资主体和资本结构如何变化,都应纳入绩效审计的范围,从而保证政府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职能。从法律上明确投资绩效审计的规范操作。国家要从法律上解决投资绩效审计工作中的一些专业性问题和矛盾,并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内容有机衔接,为投资绩效审计提供强力的法
12、律保障和支持。同时,审计署要根据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审计机关投资绩效审计准则、投资绩效审计操作指南、建设项目审计处理办法等配套法规、规章制度,从操作层面上建立绩效审计技术要求、标准、审计操作规程以及审计处罚、资源利用、审计结果公告、内部业绩考核等问题,使投资绩效审计的基础更加扎实,工作更加规范,为全面实施投资绩效审计积累宝贵经验。提高审计质量效率建立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技术平台政府投资绩效审计与传统投资审计在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审计方法、审计基础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投资绩效对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评价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审计部门要不断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突破
13、传统审计方法,培养专业审计人员,摸索积累审计经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使投资审计大跨度向绩效审计推进。培育业务精湛的投资审计专业技术力量。人才是搞好投资审计的第一要素。从我国投资审计的现状来看,从事投资审计的人员中会计专业人员占绝大多数,投资审计专业人员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虽然近几年审计部门陆续配备了一些基建工程技术人员,但专业力量远远不能满足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为使投资审计向更高层次拓展,必须采取四条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内部培养。在面向社会通过公开招考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提高知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努力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二是专
14、家储备。审计部门要建立社会专家审计人才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收集人才信息,与之相配套是建立人才使用、操作程序、激励机制、诚信评价等相关规章制度,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利用社会技术力量,弥补审计部门专业人员不足的目的。三是项目管理。目前,审计部门主要是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社会关注、质量要求高,单靠投资审计机构难以完成好任务,必须建立以项目组为核心结构的审计工作组织制度,打破目前审计机关过细的内部工作范围、职能划分,以项目组织力量,实现审计任务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减少职能设置带来的专业局限、人员固定,业务范围狭窄等问题,提高审计战斗力。四是区域合作。改变审计机
15、关各自独立作战的封闭审计方式,建立地区间的协作和连动制度,对一些跨区域的环保工程、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等,打破行政区域间的限制,以大兵团联合作战的方式来提高审计的整体效应。稳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加快审计监督手段的创新,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矛盾的有效手段。要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审计机关之间的局域网联接,实现审计信息网上传送和远程网上审计。审计机关要搞好硬件配备和审计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数据库,审计信息平台要与其他有关行业、建筑市场的专业网络连接起来,建立
16、相关资料、信息资源的共享制度。通过审计专业网络,及时将国家和地方上最新的政策调整情况、市场信息变化情况、审计经验与方法进行交流使用,以提高投资绩效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建立投资绩效审计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投资绩效审计离不开一个公认、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审计部门要制定统一的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明确评价原则,确立评价方法,并在此框架上制定或修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逐步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从而为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考虑到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建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作为国家审计部门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各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收集整理,测算国际、国内的行业水平,建立科学的审计评价标准以及指标数据库,为一线审计人员提供可操作的参照标准。比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垃圾场、市政道路、污水处理厂等,要按照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的项目建设标准、规模、等级,收集投入指标、经济效益指标、运营指标、环境要求指标等,建立相应的配比系数。根据这些成熟的指标,审计人员通过与所收集的基础数据对比,可以对一个项目投资活动的可行性、效益性、效果性等进行初步判断和评价。只有建立在科学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上,绩效审计结果才会符合客观实际,才能找出普遍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供决策层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