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同步练习(打包6套)湘教版选修5.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同步练习打包6套湘教版选修5.zip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同步练习打包6套湘教版选修5.zip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监测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防御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6.doc
  • 全部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4.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3.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5.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监测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7.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的防御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018082423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答题时间:15分钟)1. 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面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壁、桥梁等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 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2006年2月28日凌晨2时左右,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11节车厢被狂风吹翻,造成4人死亡。据测风仪记录,当时瞬间风力超过13级。据此回答3~5题。3. 在车厢被吹翻时,旅客应( )A. 赶快从车窗里跳出去 B. 紧紧抓住栏杆降低重心C. 抱头蹲在过道里 D. 钻在座位底下躲避4. 当事故发生后,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招呼大家不要慌乱,避免因混乱造成更大伤害B. 赶紧与外界联系,告知事故发生地点及大致情况C. 用打火机等明火做照明,搜寻伤员,了解灾情D. 可以对伤员做简单地外伤处理5. 沙尘常发季节出行时,下列做法没有必要的是( )A. 全副武装,戴上帽子、耳套、风镜和雨衣B. 戴好防护镜和口罩,将衣扣和袖口系好C. 注意观察交通情况,能见度低时,骑车者应下车推行D. 远离危房、危墙、广告牌及高大树木,尽量避开各类施工工地6. 2在灾难事故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判断在以上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判断理由。(1)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 D 解析: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在室外,要寻找空旷地带,避开危险物。2. C 解析: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生”,后救“人”;抢救时不要盲目乱挖、乱刨,注意保护支撑物,以防意外。3. B 解析:该状况下的正确做法是应抓住栏杆,降低重心,保护头部。4. C 解析:禁用明火,防止造成新的灾难。5. A 解析:因为是大气中沙尘污染,防止其从眼、鼻、口进入即可,没有必要全副武装。6.(1)不正确 逃离泥石流不能顺着流动方向跑,而应垂直于泥石流流向跑往高处(2)正确 墙角易于形成三角空间,不易被压埋、砸伤,还要注意保护头部(3)正确 火灾时,近地面有新鲜空气,为防烟尘窒息,可卧倒在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4)正确 水灾发生时,应逃往高处,远离河流和桥梁,不要往低处跑解析:面对泥石流突发,应垂直于其方向逃向高处;地震时若不能跑到室外应降低重心,保护头部;火灾时应卧倒在地上,捂住口鼻,防止窒息;水灾发生时,应逃往高处。1我国主要减灾工程(答题时间:30分钟)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 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 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D. 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2. 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①霜冻 ②干旱 ③土地荒漠化 ④泥石流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在我国防灾过程中,建设了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据此完成3~4题。3. 就水系特点而言,下列流域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 )①松花江 ②海河 ③辽河 ④淮河 ⑤长江 ⑥雅鲁藏布江A. ①⑤ B. ②④ C. ②③ D. ④⑥24. 下列水利工程的建设以防洪防汛为首要目标的是( )①长江的荆江大堤 ②珠江的北江大堤 ③南水北调④龙羊峡水库 ⑤引滦入津A. ①② B. ①⑤ C. ④⑤ D. ②④读下图,完成5~6题。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示意图5. 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A. 虚线——淮河河堤 B. 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C. 主坝——调蓄洪水 D. 新河——改善航运条件6. 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 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 000多个。据此回答7~8题。7. 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②生物物种增加 ③加剧土壤盐渍化 ④湖泊环境容量减小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 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扩大水田面积 ②退耕还湖 ③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④禁止在长江采沙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9. 读“我国防护林分布图”,回答问题。3(1)A地区为________防护林,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地区为________防护林,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C、D、E三地防护林,功能与A地防护林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区。(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10.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地区最重要的天然调蓄湖泊。目前湖泊面积2 625平方千米,湖泊容积167亿立方米。洞庭湖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三口与长江相连,湖水经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能够蓄纳长江洪水,削弱长江洪峰,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长江的防汛压力。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在洞庭湖区频繁进行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修建了大量的垸堤,把原来的水域改造为耕地和建设用地,结果造成了洞庭湖水面面积急剧缩小,使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显著减弱。材料二 为了确保长江中游地区的防汛安全,我国政府下决心把洞庭湖水面恢复到解放初期时的面积。即由目前的2 625平方千米扩大到4 350平方千米。洞庭湖容积也要自167亿平方米扩大到293亿立方米。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出洞庭湖“4 350工程”规划。根据规划,退田还湖面积达1 448平方千米。如下图:洞庭湖现状4洞庭湖规划范围(1)为何说洞庭湖是长江中游地区最重要的天然调蓄湖泊?(2)近一个世纪以来,洞庭湖萎缩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3)洞庭湖规划范围与现状比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规划的目标?51. C 2. B 解析:第1题,(1)通过cd棒的电流为 BLMgsin, MNPQ区域内磁场的方向为垂直于斜面向上;(2)当ab棒进入CDEF区域后,cd棒消耗的电功率为 RLMg2)sin(;(3)ab棒刚下滑时离CD的距离为L 。第2题,“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但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是要减轻上述自然灾害。3. B 4. A 解析:第3题,海河、淮河中下游支流众多,水系庞大,如果降水集中,易导致干支流同时来水,从而形成洪涝灾害。第4题,长江的荆江大堤和珠江的北江大堤主要目标是防洪,跨流域调水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5. A 6. B 解析:第5题,图中黑粗线为淮河,虚线为湖泊的边界,而不是淮河河堤。第6题,淮河水系呈扇形特征,夏季淮河流域降水集中,来水量大,而中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入海河道少,故多发洪涝灾害;历史上淮河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更增加了洪涝的程度和灾害度。7. D 8. B 解析:第7题,湖泊面积减少后,对长江径流的天然调节作用减弱,造成洪水集中在干流,导致长江洪涝灾害加剧;同时由于湖泊面积减少,导致水面减小,而使湖泊的环境容量减小。第8题,扩大水田面积会减少湖泊水量,占用湖泊土地;禁止在长江采沙主要是为了保护两岸大堤;而退耕还湖,增加了湖泊面积;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减少了湖泊淤积,也是控制湖泊面积减少的重要措施。9.(1)长江中上游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三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3)E (C为沿海防护林,是防风防浪林;D为华北平原林网,是护田林;E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4)①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②对水质的影响: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使入河泥沙量减少,故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将减少。解析:图示为我国防护林分布图,答题的思路是首先弄清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气候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然后分析森林在当地的作用。我们知道,“三北”地区是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植被稀少,地表裸露,风沙之类的灾害严重,故森林在这里主要是起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森林在这些地区的作用主要是水土保持。沿海地区风浪大,对海岸有严重的侵蚀作用,森林在这里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海浪的侵蚀。10. (1)湖泊面积大,接纳河流多;能够蓄纳长江洪水、削弱长江洪峰,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长江的防汛压力。(2)自然原因:地势低洼,泥沙大量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根本原因)。6(3)不同:规划湖泊水域面积大大增加,集中连片。主要措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长江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洞庭湖湖泊面积大,接纳河流多;能够蓄纳长江洪水、削弱长江洪峰,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长江的防汛压力。第(2)题,由材料一中叙述可知洞庭湖近一个世纪以来萎缩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们在洞庭湖区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修建了大量的垸堤,把原来的水域改造为耕地和建设用地。自然原因主要与湖区地势低平,泥沙淤积有关。第(3)题,由材料二中的叙述及洞庭湖规划前后的两幅图的对比可知,洞庭湖规划范围与现状比较最大的不同是规划湖泊水域面积大大增加,集中连片。实现规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应针对洞庭湖萎缩的原因进行分析。1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答题时间:15分钟)1. 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④⑤⑥2. 下列洪水应急方法错误的是( )A. 登上大树 B. 爬到电线杆上 C. 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D. 尽量跑到高坡上3. 下列洪水互救方式不正确的是( )A. 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 对溺水人员施行人工呼吸C. 划船、游泳去救人 D. 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4. 下列应对洪水灾害的办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地避水时,可将家中物品放在楼上,并贮备一些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品B. 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C. 洪水冲散了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和病原体,洪水过后可放心饮用地下水D. 被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鲜艳的衣服发出求救信号2009年7月11日16时左右,一支由重庆“驴友空间”网站组织的自助旅游团队,在穿越万州与云阳交界的潭獐峡区域时突遭山洪袭击,35名队员大部分被洪水卷走。共造成7人遇难,12人失踪。据此回答5~6题。5. 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A. 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B. 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 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 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6. 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A. 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B. 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C. 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D. 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7.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灾害,应该如何自救呢?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 等处转移。(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 ,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 等地质灾害的伤害。(4)洪水过后,要服用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231. B 2. B 3. D4. C 解析:洪水袭来时,由于厕所粪便,垃圾等被水冲散,再加上动物尸体在高温下腐烂和其本身携带的病菌极易污染水源引发流行病。因而要注意保护水源,地下水抽取后要用漂白粉严格消毒,并且饮用前一定要烧开。5. A 解析: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6. C 解析: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有异于一般洪水,应选择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7.(1)山坡、高地 (2)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 (3)山体滑坡、泥石流 (4)预防流行病的药物1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答题时间:15分钟)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 2008年初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 )A. a B. b C. c D. d2. 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A. 救生圈 B. 外伤用药 C. 破拆工具 D. 棉衣3. 救灾应急预案( )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②应急预案主要是在灾中应急时发挥作用 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也毫无办法 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4. “国际减灾战略”倡导的科学减灾观念是( )①减少灾害 ②战胜灾害 ③杜绝灾害 ④减轻灾情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汶川大地震后,各地减灾部门重新审视本部门工作,加紧防抗救灾的筹备与演练。据此回答5~6题。25. 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灾物资到达时间的是( )A. 救灾物资的种类 B. 救灾物质的数量C. 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D. 救灾物质的生产6. 新疆是地震多发区,为应对地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将救灾物资储备到西安B. 准备大量的救灾食物和救生衣C. 灾中应急时对陇海——兰新线实行交通管制D. 灾后组织募捐活动,恢复生活、生产秩序7. 下列交通线一般不作为自然灾害主要应急交通线的是( )A. 公路 B. 高速公路 C. 航空 D. 水运8. 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有( )①政府救济 ②民间救济 ③国际救济 ④个人救助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刚进入2008年,一场雪灾冻裂了中国南方大地,缺油、缺煤、缺电,几十万人困在路上,成千上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以亿万计。大雪无情人有情,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1)本次南方雪灾与气候异常有关,与厄尔尼诺造成的暖冬相反,这次雪灾与________效应造成的寒冷有关。(2)在该次救援中,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际情况试制定雪灾应急措施。10. 读“中国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C分别表示的是应急预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一旦发生灾害,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对于______________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4)有无应急预案结果大不相同。若无应急预案会使灾区失去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如________;有应急预案,伤员会得到及时救治,灾民会得到很好的安置,如________________。341. B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粤北段高速离长沙最近。2. A 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救生圈。3. C 解析: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4. C 解析:减灾防灾的核心是“减”,强调“减”就是在观念上强调减少灾害、减轻灾情,而不是“战胜灾害”、“杜绝灾害”。5. C 6. B 解析:储备救灾物资时,应选择距离灾区近且交通联系便捷的储备基地。救生衣主要应用于洪灾中,地震灾害中基本不需要救生衣。7. D 解析:灾情紧急,时间宝贵,水运速度较慢,会贻误救援最佳时机,一般不选择水运作为应急交通线。]8. B 解析: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9. 4(1)拉尼娜 (2)交通通行能力的恢复(3)①启动应急预案;②调拨防冻物资;③调集军队铲除道路积雪(冰);④调运电、煤;⑤疏散旅客,保证安全。解析:根据题目知,南方雪灾与天气异常有关,应是拉尼娜现象。交通应急能力是救灾中最关键的一环,关系到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能否及时顺利到达。面对雪灾,应启动应急预案,保障道路畅通,恢复供电,疏散旅客。10. (1)应急机构职责 应急救助准备 灾害评估准备(2)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3)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不可准确预测(4)唐山地震 甘肃天祝—景泰地震(合理即可)1自然灾害的监测(答题时间:30分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我国不同地区的灾害种类不同,救灾物品的储备要求因时、因地、因灾种而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 若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物资中,节水设施、救生艇以及净水剂等比重较大,则该基地最有可能是 ( ) A. 武汉 B. 成都 C. 西安 D. 昆明 2. 探生仪器、破拆工具、顶升设备、起重设备等多用于哪种灾害的储备 ( ) A. 地质灾害 B. 海洋灾害 C. 生物灾害 D. 气象灾害 3. 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是( )A. 沈阳 B. 哈尔滨 C. 重庆 D. 长沙4. 为了提高救灾交通应急能力,我国以10个储备基地为中心建立了应急交通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空运在l小时内可到达全国70%的县域D. 高速公路在4小时内可到达全国1/3的县域C. 国道及省级公路在6小时内可到达全国1/2的县域D. 铁路在5小时内可到达全国1/3的县域5. 大灾面前有大爱。玉树地震发生以来,中国移动迅速行动,在积极恢复受损线路保障通信的同时,向灾区提供多种便利的通信服务,并向玉树灾区捐款2 000万元。这种救援形式属于( )A. 政府救济 B. 民间救济 C. 国际救济 D. 部队救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 刚进入2008年,一场雪灾冻裂了中国南方大地,缺油、缺煤、缺电,几十万人困在路上,成千上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以亿万计。大雪无情人有情,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1)本次南方雪灾与气候异常有关,与厄尔尼诺造成的暖冬相反,这次雪灾与________效应造成的寒冷有关。(2)在该次救援中,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际情况试制定雪灾应急措施。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22011年6月,我国南方地区发生洪灾。在了解灾情和抗灾过程中,先进科技手段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回答1~2题。1. 在这次洪灾中,对水位进行准确快速监测,采用的是( )A. 遥感技术 B. 多媒体技术C. 水上监测站人工监测 D. 航空目测2. 在这次洪灾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监测网有( )①气象监测网 ②地震监测网 ③水文监测网 ④海洋监测网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3. 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报台风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C. 全球定位系统 D. 雷达技术4. 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 )A. 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B. 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C. 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D. 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5. 对台风和暴雨洪涝进行实时监测的最重要的手段是( )A. 利用气象雷达 B. 利用专用飞机C. 利用气象卫星 D. 气象台的人工监测6.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作用的连续性表现在( )①灾前预警 ②灾中跟踪 ③灾后评估 ④提出减灾决策方案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③ D. 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 不属于GIS系统在减灾防灾中作用的是( ) A. 可以集成与减灾防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B. 模拟和预测灾情发展趋势C. 对减灾防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D. 可以及时发现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范围2. 关于GPS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GPS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高精度的三维位置B. GPS在扑灭林火减灾领域发挥不了作用C. 利用GPS可以提高减灾效率D. 救灾物资空投,利用GPS可以提高精确度“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hic Information 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复杂的“模式分析”和“虚拟模拟”预测性分析……。据此回答3~4题。3. 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 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 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3C. 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D. 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4. 有的渔民已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 )A. 可以使鱼获量持续增长B. 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 绝对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 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面对雪灾,社会各界众志成城。1月30日,谷歌中国宣布紧急推出春运交通图,意在帮助身在异地的人们及时了解国内交通情况。在春运交通图上标出了主要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如果铁路或公路被“加红加粗”,那就说明它可能处于封路或受阻状态。点击后即可了解滞留人数、目前情况、持续时间等信息。据此,读图完成5~6题。5. 图中主要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技术 B. GIS 技术 C. GPS 技术 D. 虚拟技术6. 运用图中所示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抗雪救灾中还可以( )A. 及时获得各地积雪的范围 B. 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 C. 为施救车辆选择合理线路 D. 分析预报未来各地的天气 4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 A 解析:根据储备的物资种类判定该灾害为洪涝灾害,四地中受洪灾影响最大的城市是武汉。2. A 解析:根据救生设备可判定是为地震等地质灾害储备的。 3. C 解析:我国国家级的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有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4. C 解析: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国道及省级公路在6小时内不可能到达全国1/2的县域5. B 解析:题目中的捐款形式属于民间救济。6. (1)拉尼娜 (2)交通通行能力的恢复(3)①启动应急预案;②调拨防冻物资;③调集军队铲除道路积雪(冰);④调运电、煤;⑤疏散旅客,保证安全。解析:根据题目知,南方雪灾与天气异常有关,应该是拉尼娜现象。交通应急能力是救灾中最关键的一环,关系到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能否及时顺利到达。面对雪灾,应启动应急预案,保障道路畅通,恢复供电,疏散旅客。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 A 解析:在这次洪灾中,防汛部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跟踪监测。2. C 解析:这次洪灾是由长时间特大暴雨造成河流水文要素变化而形成的。3. A 解析: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4. A 解析:通过遥感可以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并监测其动态,还可以利用它对洪灾进行跟踪监测。5. C 解析:对天气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6. A 解析:四项都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连续性表现在①②③三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 D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但不能用于救灾物资空投,利用GPS可以提高精确度。2. B 解析:采集某点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所以GPS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可以提高救灾物资空投精确度,提高减灾效率。3. D 解析:“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4. B 解析:渔民已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可能导致过度捕捞,5使渔业资源枯竭。5. B 6.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的状态,点击后可了解滞留人数、目前情况、持续时间等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获取信息,分析与管理信息,查询信息。因此图中主要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GIS 技术。及时获得各地积雪的范围和分析预报未来各地的天气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依靠 GPS 技术。GIS 技术可以了解各路线的交通状况,为施救车辆选择合理线路。1自然灾害的防御(答题时间:15分钟)1. 关于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正确的是( )A. 1990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B. 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计划(1998~2010年)》C. 制定了《洪水灾害防御法》等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D. 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读下图,完成2~4题。2. 图中所示的人工建筑工程,主要是用来( )A. 实施小流域开发B. 蓄水—灌溉—防洪等C. 拦沙—泄水—防治泥石流D. 固坡—护山—防治山体滑坡3. 图示区域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南沿海24. 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属于工程性防御中的( )A. 改变地表环境B. 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C. 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高抗灾性能D. 以上都不符合5.(安徽文综)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31. D 解析: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①制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等),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②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把减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整体之中。③利用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分别针对社会民众、军队、武警、政府官员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效增强全民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2. C 解析:图示为格栅坝,其作用是预防地质灾害,据此不难得出答案。3. C 解析:四地中我国的西南地区多泥石流灾害。4. B 解析:格栅坝可以使水流下泻,但能够阻隔泥石流中的大块物质冲击村庄、交通线等。5. 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依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点,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