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舞弊案例精选.doc

上传人:USER 文档编号:2011457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弊案例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舞弊案例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舞弊案例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弊案例 篇一:作弊审计案例 第五章 作弊审计经典案例 第一节国内作弊审计经典案例 案例一:银广厦作弊案例 一、案例介绍: 背景材料: 银广厦的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厦(银川)磁技术。 1994年1月28日,?广厦(银川)实业股份?宣告成立。同年6月17日,?银广厦A?在深圳证券买卖所上市买卖。 公司运营范围: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消费、销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销售;动植物的养殖、种植、加工、销售;食品、日用化工产品、酒的开发、消费、销售;房地产的开发、餐饮、客房效劳、经济信息以及征询效劳。 银广厦事件是由财经杂志一纸捅破天窗的。财经杂志2001年8月号发表封面文章,银广厦圈套揭露深圳股票

2、买卖所上市公司银广厦,1999年度、2000年度的业绩,绝大部分来自造假。 经中国证监会查证,银广厦(银川)实业股份通过伪造销售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从19982000年虚构利润分别为1176万元、17782万元和56704万元,共计76262万元。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银广厦公司1999年和2000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为其出具了严峻失实的无保存意见的审计报告。由于上述征询题严峻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那么,财政部对该案所涉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进展处分;撤消签字注册

3、会计师的注册会计师资历;撤消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历,并会同证监会撤消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将追查中天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 银广厦的造假流程 银广厦财务报告圈套设臵过程可以用?赤裸裸?三个字描绘。在被指控造假的1999年和2000年两年,先任天津广厦(天津广厦旗下的二氧化碳萃取业务提供了两年间银广厦几乎全部的报表利润)财务总监升任董事长的董博自称银广厦董事、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指示操作了财务造假。而身为银广厦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的李有强承认董博所言属实,天津广厦的账都是假的。 1999年11月,董博接到了丁功民的,要求他将每股的利润做到0.80元。董博便进展了

4、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厦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按照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厦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1999年的财务造假从购入原材料开始。董博虚构了北京瑞杰商贸、北京市京通商贸、北京市东风有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让这几家单位作为天津广厦的原材料提供方,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蛋黄粉、姜、桂皮、产品包装桶等物,并到黑市上购置了发票、汇款单、银行进账单等票据,从而伪造了这几家单位的销售发票和天津广厦发往这几家单位的银行汇款单。 有了原材料的购入,也便有了产品的售出,董博伪造了总价值5610万马克的物资出口报关单四份、德国捷高公司北京办事处支付的金额5400万元出口产品物

5、资银行进账单三份。为完善造假过程,董博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厦萃取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消费记录,因此,阎金岱便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萃取产品虚假原料入库单、班组消费记录、产品出库单等。 最后,董博虚构天津广厦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898.60万元。后该虚假的年度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入银广厦公司年报。当年,银广厦公司向社会发布的虚假净利润高达12778.66万元。银广厦虚构了巨额的出口销售,主要客户是德国诚信公司,而德国诚信公司的货款进账单都是伪造的。 次年,财务造假行动接着进展,只是此次已不再需要虚构原材料供货方。据董博称,照旧是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

6、行汇款单、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结果,2000年天津广厦共虚造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400万元,虚假年度财务报表由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签署无保存意见后,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764.6431万元。 2001年年初,为进一步完善造假程序,董博虚报销售收入,从天津市北辰区国税局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份。除向正常销售单位开具外,董博指使天津广厦公司职员傅树通以天津广厦公司名义向天津禾源公司(系天津广厦公司萃取产品总经销)虚开290增值税专用发票份,价税合计22145.6594万元,涉及

7、税款3764.7619万元,后以销售货款没有全部回笼为由,仅向北辰区国税局缴纳?税款?500万元。2001年5月,为中期利润分红,银广厦总裁李有强以购置设备为由,向上海金尔顿投资公司借款1.5亿元打入天津禾源公司,又 以销售萃取产品回款的方式打回天津广厦账户,随后其中1.25亿元以天津广厦利润的方式上交银广厦。 处理结果: 法院以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分别判处原银川广夏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李有强、原银川广夏董事兼财务总监兼总会计师丁功民、原天津广夏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阎金岱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分金3万元至8万元;以出具证明文件严峻失实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加荣、徐林文有期徒

8、刑二年零六个月、二年零三个月,并各处分金3万元。 二、考虑与分析: 1、 银广厦造假有什么特征? 2、为什么作为非注册会计师业内人士的财经杂志记者可以觉察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却没有觉察征询题? 案例二 蓝田公司作弊案例 一、案例介绍: 背景材料: 蓝田股份2000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8%来自农副水产品收入和饮料收入。农副水产品主要指的是桂鱼、鲤鱼、草鱼等淡水鱼类,中华鳖、青虾以及莲子、莲藕、菱角、茭白、莼菜等水生植物。饮料那么是出现在各个广告媒体上的野莲汁、野藕汁、蓝田矿泉水等。 蓝田的故事 在蓝田从成功走向成功的路上,留下了特别多?动人?的故事。 白捡的?第一桶金?。洪湖盛

9、产一种淡水龙虾,当地人不吃,蓝田以极低价格收购来。每六斤活虾出一斤冰虾仁;冰虾仁的出口价为20元/斤。而整个本钱仅靠虾壳等副产品加工后的饲料销售收入就可全部抵消,20元是纯利。 一只鸭子两台彩电。蓝田所产的鸭子品种为?青壳一号?,只需散养在洪湖里,吃小鱼和草根,而且一只鸭子一年产蛋高达300多只(比一般鸭子高出一倍以上)。同时鸭蛋个大味美,价格奇高(有报道称每只鸭蛋的纯利为0.4元)。原公司董事长瞿兆玉曾骄傲地说,蓝田?一只鸭子一年的利润相当于消费两台彩电?。 亩产3万元。蓝田股份与中科院水生物科学研究院所共建的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对渔场的改造,将传统单一的粗放养殖变为名特优新品种的立

10、体养殖 ?水面有鸭,水里有鱼,水下有藕?,构成一条自给自足的生物链。据瞿兆玉称,一亩水面一年的产值可以到达3万元。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蓝田还有特别多。可以说,农业行业的许多?新概念?都被蓝田发挥到了极致,许多企业还在探究中的产业化方式在蓝田已经被运用的?驾轻就熟?。 蓝田的征询题 蓝田的业绩神话尽管?美丽?,但却并不?完美?。 蓝田股份2001年中报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公司未分配利润高达11.4亿元。但也正是在公司?业绩增长?最快的近3年间,蓝田股份却捂紧钱包,只在2001年6月进展过一次每10股派1.6元的分红。钱终究到哪里去了?在投资者的纷纷质疑下,蓝田股份发布?中期报告补充说明?并指出,

11、?11.4亿元的未分配利润大部分已转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 蓝田股份每年十几亿元的收入大多化为固定资产。假设这是确实,这至少也是不正常的现象。与工业企业不同,农业企业对厂房和设备的要求与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蓝田股份财务报告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应收账款奇低。公司200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8.4亿元,但当期的应收账款却只有区区857.2万元。蓝田股份对此的解释颇具?地点特色?:由于公司基地地处瞿家湾,?占公司产品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其中上门提货的客房主要是个体户,而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行业务,银行电汇和银行汇票结算要?绕道70公里到洪湖市?,而通过银行专邮到公司在瞿家湾的开户行

12、,时间需要3至7天,因此?钱货两清?成为惯例。有业内人士指出,水产品的销售方式尽管会因地域不同各有差异,但通过代理中间商销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与个体鱼贩直截了当?一对一?的销售不可能成为主要方式,尤其在水产品买卖量如此之在的的蓝田股份。但让人仍不免感到蹊跷的是,一个现金流量如此丰富的地区除了一个小小的农业银行储蓄所外,竟然没有其他任何一家银行在此驻足。 蓝田股份固定资产占资产的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多。 蓝田股份所处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具有特别性,资产折旧没有固定的标准而且无法盘点。蓝田股份的高收益含有水分,虚构的利润只能变成固定资产?扔到水里去?。 在与中国蓝田总公司的关联买卖上,蓝

13、田股份大概总在占廉价。公司公告称,野藕汁、野莲汁、红心鸭蛋等产品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的广告,以及公交车、路牌等广告的费用均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支付,而且蓝田股份也没有承诺在今后支付该费用。2亿元,其中向湖北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借款2884万元,其余均为向中国蓝田总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借款,仅向中国蓝田总公司的借款就达1.93亿元。 蓝田股份上市后的业绩几乎年年翻番增长,公司1996年至199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927万元、14262万元、36259万元、51303万元,直到2000年才有所下降,净利润为43163万元。其业绩神话主要来自鱼塘效益。2000年上半年,公司总经理瞿兆玉称:洪

14、湖有100万亩水面可以开发,蓝田股份现在只开发了30万亩,而高产值的特种养殖鱼塘只有1万亩,这种精养鱼塘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是粗放运营的10倍。2000年上市的武昌鱼股份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有6.5万亩鱼塘,养殖收入每年五六千万元,单亩产值缺乏1000元。同样在湖北养鱼,蓝田股份?粗放运营?的养殖业绩是武昌鱼的3倍,?精养鱼塘?更是高达30倍,其可信度颇让人疑心。 .cn/GB/jinji/35/161/20020123/653943.html)篇二:会计信息化作弊案例 1998年至2002年间,犯罪嫌疑人叶某在担任厦门某厂出纳、会计期间,其单位实行了信息化。叶利用其担任厂本钱会计,在电脑自

15、动生成会计记账凭证后,输出打印,此凭证与其附件(原始单据)是对应的,此账应对审计、税务;之后叶采纳虚增材料本钱或费用篡改电脑上的会计记录,构成新的记账凭证和账簿,而后盗用出纳口令篡改相应的银行记录,使之与其将贪污的款项相对应,输出出纳银行日记账,用预先截留或盗取的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虚增材料本钱或费用,这部分修正后的记录是为应对单位财务主管每日对账目平衡的审查。 叶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篡改电脑会计账簿,虚增材料本钱或费用,盗用出纳口令篡改相应的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手段,先后数次擅自用预先截留或盗取的 现金支票从银行领取现金,侵吞公款近40万元,给企业造成了宏大损失。 四、案例分析 叶某的案件绝不是

16、个案,现实中利用会计软件篡改凭证和账簿进展财务作弊的案件不胜枚举。许多会计从业人员认为用计算机处理的会计数据用磁介质来保存就绝对平安了,这种错误观念来源于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层次性和协调性的不理解。一旦修正了数据,对企业而言特别有可能导致权责不分,内控失衡,濒临破产。因此,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行为。基于此,我们认识到对信息化下账簿机制的操纵与治理是极其重要的。注册会计师们在对企业财务进展审计之时,要掌握识别作弊的技术,由于这会对审计结果的对与错带来特别大协助。 (一)特点 会计簿记有“记载”和“反映”两项职能,分别由账簿和账户来完成,账户负责“记载”,账簿负责“反映”。传统会计的簿记是被记录在纸介质

17、上的,一经记载其簿记的信息格式和内容都不会再发生变化,假设要修正,必定也是有痕迹的。随着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不断拓宽和深化,更加集成化、智能化的承载财务信息的电子信息平台成为了一种必定地趋势。 1原始数据输入方式多元。 传统的会计账簿登账工作繁琐,容易出错,主要是按照审核无误的凭证,逐笔或汇总记录在会计账簿上。而信息化环境下原始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方式已经发生了变革,如硬盘、u盘等磁介质导入,远程网络搜集与传输等。 2数据处理方式先进。手工会计核算程序下,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登记采纳平行登记,核算过程复杂,容易出错。而在信息化下,由于计算机的智能,会计信息系统根本都是采纳

18、集中处理(批处理)的方式,即多个业务子系统采集原始凭证信息,记账凭证一次输入或生成,数据的运算与归集高度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时运作。 3数据存储电子化。 传统的会计账簿是以纸张存储方式保存与治理信息。而在计算机方式下,以电磁介质作为会计信息的存贮载体,有需要时可通过打印机输出纸质账簿。但是这种存储介质具有可逆性,极其容易被修正而不被觉察。 (二)产生作弊的征询题及缘故 按照以上特点,我们不能觉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在目前的市场上,国家对财务软件研发环节没有严格、有效的限制性法律条款制约,对财务软件及其安装环境、存贮方式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对财务软件推行环节也没有

19、强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保护,从而造成治理标准上的失效。一些软件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设置多项违法违规的功能,如“修正数据库”、“多套账”等。这种行为伪财务作弊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契机。 在信息化下,会计账簿的存储介质选择空间大,既可以存储在本机硬盘中,也可通过网络存储在其他外部介质中会计数据往往保存在硬盘等可反复读写的可逆式存储介质上,这一方面可以便于电子数据的输入和修正,但另一方面,对账簿可以进展无痕迹修正,虚增材料本钱或费用,产生多套账簿,到达贪污腐败的目的。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致使企业的信息系统没有构成统一的操作流程和方式,进而导致操作的随意混乱,如不兼容职位没有别离,造

20、成职能重叠,越位操作,不法分子确实是抓住了这个破绽,一手操作多个板块,就容 企业的财务作弊,需要内外的稽查来觉察。但在企业内部,往往出现相关职能部门或相关人员互相包庇,互相串通修正数据使得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监管力度大大减弱。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犯罪手段隐蔽,把戏多,外部审计会由于经历的缺乏等缘故造成审计的失效。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叶某确实是利用电子数据存储的特点,抓住无痕迹修正的破绽,进展非法套现贪污。他所使用的作案手法与传统的贪污手段截然不同,传统的贪污手段一般采纳收不入账、大头小尾、重复报销等,只要通过对会计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单据与银行、现金日记账的审查即可查出,而本案中此厂的记账凭证及原始

21、单据均为真实,只是利用了信息化下的财务信息无痕迹修正良行了大量套现。这种行为造成了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也极大地扰乱企业内部操纵,阻碍企业的开展。尽管纂改数据看似容易,但作为一个整体运作的企业,这种大范围修正也需“合力而为”。只要有外部的审查和内部的操纵, 总能觉察隐秘的破绽。 四、研究结论 1.完善对应的政策法规仍是重中之重。国家要以法立国,经济也是如此。要及时出台有关治理方法,从财务软件开发和推行环节入手进展治理整顿市场秩序,改变无序竞争,惩治财务软件开发商的违规开发、违规推行征询题,实在保证财务软件服从会计及审计法律法规 2. 完善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操纵 公司内部

22、要加强操纵,这是防范财务作弊最根底的一道防线。由于财务作弊通常给债权人也带来宏大损失,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等机构有意愿且有才能来监视公司,我国可考虑适当借鉴大陆法系公司治理方式,加强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本例中,叶某通过截留的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费用可以得逞,除了其造假水平高超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银行的治理构造与内部操纵存在缺陷。因此应加强财政,银行等部门交流合作,采纳科技手段,尽快建立监管信息的沟通机制。 货币资金操纵是企业内控中最最重要的环节。由于货币资金是企业流淌性最强、操纵风险最高的资产,是企业生存与开展的根底。大多数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都与货币资金有关。面对日益复

23、杂的作假手段,尤其是货币资金的作假段越来越“高超”,要制定和完善新环境下的审计标准和准那么。利用先进技术,方法和工具,编制专门的货币资金审计程序,利用计算机快速方便的分类,检索和查核功能,测试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程序和数据文件。篇三:内审案例之作弊调查 我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某4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了一些年的外审工作,也有1年多的海外交流工作经历,但毕竟老Pa(下级员工私下对合伙人的称呼)不是我的目的,自认也没有才能熬到那把椅子,因此进入了一家美国500强公司,DB,担任亚太区内审经理。说是经理,事实上确实是一干活的,上有领导,下无小兵。但现在想来,这些年“干活”的经历让我掌握了大量内审的实务工作经历

24、,确实是老外所说的 hands-on 经历。同时,我还要独立完成写报告(全英文),清Q (报告交给老总复核会有特别多征询题 “query”,要一一去除),组织子公司治理层和总部领导一起开会,跟踪审计觉察事项 (“issue”)的处理? 说实话这些年确实特别忙,但回头看来仍然相当充实的一段经历。相比于整日埋头于报告和开会的那些纯粹“经理”来说,我自认为这些年的内审实务经历让我的工作更扎实,也让我在和高管们的沟通中有了更多的底气。 事实上你假设在企业呆久了,就会觉察大多数的治理人员擅长的事实上是“说”,而且是说条条框框的道理,确实让他们“做”,或者让他们说出细节和门道,他就开始支支吾吾模模糊糊了。

25、作为内审,这个时候你就开始觉得脑子有点乱了,事实上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家伙开始胡诌了!这个时候你一般有两个选择: 1.重复刚刚的征询题,重点词汇做强调,让他给出明确的 这个做法会给他一个下马威,因此有时候也会引起他的防范和反感,对接下来的工作不利,或者 2.就此打住,私下里找其他途径获取答案如此做会给他留点面子,但增加审计时间,而且你从其他途径获取的答案假设构成issue,你还需要回到他这里来确认。否那么写在里就会留下后患,这是后话了。 说岔了,言归正传。说起我从外审转入内审后不久,和比我年长几岁的另一个经理在上海闵行区的一家子公司作审计。这是一家工厂,负责消费产品卖给中外的关联方销售公司,年

26、销售额$100 M (1亿美元)以上,其president也由于身为1 million club的一员,而且又是DB在中国的元老,而在整个集团享有较高的声望。审计过程中,我觉察该公司在其他应收款(OR)科目某年底有240万元的余额。对外资企业来说,OR科目的余额一般比较固定,无非是一些押金/质保金,员工借款,待摊费用等。因此看到这笔不小的金额挂在年底我觉得有些惊奇,征询财务总监,答复是年底清库存时有些不需要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构成的余额。 一般来说,关于外审而言,看到这里也就可以了,毕竟人家有发票,又有合理解释,而且由于不是专项的样本测试,也不一定需要查3单对应(发票,订单,出库单)。而且这笔余

27、额次年3月底就没有了,对外审来说通过期后事项也没觉察有征询题。 但对内审而言,这是一笔有点惊奇的买卖,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征询题直截了当会冒出来: 1.把不需用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在DB甚至大多数企业特别少发生,尤其是这么大金额的一次性买卖;2.OR显示的客户名称不是该其企业的客户(还记得该企业产品都卖给关联方么?) 3.如此的买卖发生在年底也比较惊奇,由于年底大家都忙着冲业绩,哪有时间来整理库存。况且DB对企业的存货余额有明确指标,存货太高会阻碍治理层业绩。 4.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是否都齐备,包括出库单,年后收款单等。 因此找来财务总监,征询出以下几个详细的征询题,事后的进一步审计结果和财务总监的答

28、案一并附上: 1.征询:这家客户(A)是如何找来的。 答:采购部门找来的。往常只从A这里买原材料,从来没有卖材料给A (采购部门找客户?)征询:为什么要卖材料给A。这些材料当初是从A这里买的么? 答:我们本人不需要了,产品停顿消费了。不是从A买来的。 征询:你本人都不需要,A买过去干什么,况且他为什么同意按照你的库存价格购置,(A是不是脑子有病) 答:这个我就不明晰了 征询:卖出去的存货清单有没有 答:我去找找看(过了两天弄了一份给我,但如何看都像现编的,VAT发票上也没有明细) 征询:为什么这些型号的材料年底的存货帐上还剩特别多?既然不需要了,为什么不全部卖掉? 答:这些要征询采购部 (采购

29、部最后没有给出缘故) 2.征询:把12月份卖出去的发货单找来给我看 答:当时特别焦急,没有相对应的出库单 征询:那么物流公司的运单或者运输记录拿来看 答:是A安排的物流公司,我们这里没有任何单据。 征询:发货没有任何记录是不是内控有征询题 答:是的,这是我们的忽略,以后一定改正(财务总监觉得最后征询题落在内控失误上,无关痛痒,想抓紧认罪就这么完了。岂料我的兴趣刚刚提起来) 3.征询:3月份这笔余额为什么没有了,是收款么? 答:今年开始我们又收到了订单,开始逐步回购这些物资,3月份全部按原价回购了,应收应付相抵。 征询:其间没有实际的款项结算? 答:确实没有。 征询:把3月份回购时候的入库单拿来

30、看 答:找不到了。 征询:这些物资卖出买进有没有 答:有 ,赶忙拿给我看(合同尽管简单,但没有明显破绽,签字人是采购经理。 她哪里明白我要这份合同不光是为了理解买进卖出的合同按照,更是要拿到作弊的罪证由于整个故事到现在都是财务总监跟我“说”的,没有出库单,入库单,运单,销货/购货清单,确实是说没有任何的纸面按照,万一他们到时候翻供,我这里就什么证据都没有了。但这份合同构成了最重要的证据,把整个卖出买进的过程说的一清二楚,签字盖章,再也赖不掉) 事后我有把一部分的相关征询题征询了一遍采购经理,得到了近似的答案。最后再征询了President,他老人家竟然声称对整个事件不是特别理解! 这里就可以交

31、代背景了,该公司作为集团内的主要消费厂家,治理层最重要的业绩之一确实是存货水平,年底的存货水平一定要降到指标以下,才能拿到这部分的奖金。我想大家应该多少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吧? 详细的审计工作到此为止,毕竟我们不是警察律师,不能再接着深挖。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不过瘾,由于这么多疑点还没有解开,也远未到水落石出的时候。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确实是内审最特别,也是最需要水平的一点:你如何样把所有现象都挖出来,有条不紊的列在报告里,其中植入一条思路引导报告阅读者本人得出你想要的结论。报告之外,我们还通过其他途径与该公司President的美国老总获得联络,让他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另外,美国总公司的CF

32、O也得知了此事,压下来让他们集团内部调查。最后的结果是: 1.该子集团的调查工作没有获得明确的结论,该President也没有供认造假,但他的年终奖只拿到一半,40万人民币; 2.该公司的财务总监(确实是前面答复了特别多征询题的那位),3个月后离任了。我相信这件事情不是她主导,但由于她年轻也没有根基,做了替罪羊 我希望给各位分享的几点经历是: 1.与外审不同,内审更多的要看合规性(compliance),合理性 (reasonableness)。第二点需要一定的功力;合理的地点,同时得到一些证据支持,要尽力查下去。在这件事件中,我那位年长的同事曾经劝我别再多费力气了,他觉得只是一笔常规的买卖。 3.内审不是警察,你不要希望弄清黑与白,你需要做的是把现象和证据按照合理的方法列示给治理层,让他们本人调查作出结论。你要相信,有些结果尽管你不一定明白,但有你的功绩。 4.作内审需要有热情,对内审缺乏热情,或者不爱好研究的内审,更多的会把工作留于外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办公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