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52603231.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3234.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3237.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3239.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324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重庆十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高 一 化 学 试 题(小班)考试注意:1.本试题由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组成,总分 100分,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2.可能用到的原子的相对质量是:H-1,O-16,Na -23,N-14,Cl-35.5,C-12第Ⅰ卷 选择题(48 分)本题有 16个小题,每小题都有一个合符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3分,共 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69 年俄国化学家编制完成了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B.氢原子电子云图上的一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C.在常温常压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 1mol水放出的热量大于 57.3kJD. 29Cu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 64S23d 92、化学用语在学习化学时很重要,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3、下列微粒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A.N/Na B. O 2—/Al3+ C. H—/H+ D. K/Cl4、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表有 7个横行 18个纵行,因而有 7个周期 18个族。B.最外层电子数为 1的元素是碱金属或过渡元素C.同一周期第ⅠA、Ⅶ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为 6、16 或 28D.主族元素的化合价遵循:最高正价+最低负价=0,2,4,6。5、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质 子数的不同核素称为同位素B.科学家发 现氢元素可以形成 H3,那 么 H2和 H3互为同素异形体C. 14C与 14N的质量数相同,但它们不是同位素D. 16O与 18O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完全 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26、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ⅠA 族和ⅦA 族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全部是离子化合物B.第ⅣA 族的元素既易形成简单阳离子,又易形成简单阴离子C.周期表对角线附近左下方的元素都是两性的金属元素,能与酸和强碱反应D.要寻找制取农药的元素,应该在过渡元素区域寻找。7、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只能表示物质的量的多少C.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中和反应和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反应的热效应既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过程有关。8、下列关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正确的是A.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最高价 H3XO4、H 2YO4、HZO 4的酸性依次增强,则可判断非金属性 X<Y<ZC.NaOH、Mg(OH) 2、Al(OH) 3的碱性依次 减弱,则 Na、Mg、Al 非金属性增强D.已知:2HBrO 4 + I2 == 2HIO4 + Br2,则可判断非金属性 I>Br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电子为 8电子结构的是A.BF 3 B.NCl 5 C.CCl 4 D.HClOA.1 mol S(g)与 O2(g)完全反应生成 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297.0 kJB.一定条件下 1 mol SO2(g)和 0.5mol O2(g)反应,生成 1 mol SO3(g)放出热量为98.7 kJC.在相同条件下,SO 2 (g)比 SO3 (g)稳定D.S(s)与 O2(g)反应生成 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S(s)+3/2O 2(g) ==SO 3(g) Δ H=+395.7 kJ·mol -111、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进行的下列预测中,正确的是①B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②Tl 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均能产生氢气3③At 的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④Li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后的产 物为 Li2O2⑤SrSO 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⑥H 2Se无色,有毒,比硫化氢更稳定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 T 218O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NAB.117g NaCl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2NAC.5.3g Na 2CO3溶于水配制成 100mL溶液,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0.1NAD.N 2与氢气合成氨反 应中, 28g N2 完全反应生成的氨气中含有共价键数 6NA13、已知分子E和分子G反应,生成两 种分子L和M(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小于 10 “○” 代表原子“—”表示化学键 ) ,如下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未配平) A. G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B. L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C. E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 D. M 的化学性质活泼14、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小数都因有同位素而形成的 B.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或离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K + 和 A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氧化性为 K + 比 Ar强 D.金属离子的电子层数一定比金属的原子电子层数少15、在 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①H 2S(g)+ 3/2 O2(g)=SO2(g)+H2O(g) △H 1 ②2H 2S(g)+SO2(g)=3/2 S2(g)+2H2O(g) △H 2③H 2S(g) + 1/2 O2(g)=S(g)+H2O(g) △H 3 ④2S(g) =S 2(g) △H 4 则△H 4的正确表达式为A.△H 4=2/3(△H 1+△H 2-3△H 3) B.△H 4=2/3(3△H 3-△H 1-△H 2)C.△H 4=3/2(△H 1+△H 2-3△H 3) D.△H 4=3/2(△H 1-△H 2-3△H 3)16、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4数分别为 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第Ⅱ卷 非选择题(52 分)17(本题 8分) . 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 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Si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uCl(s)与 O2反应生成 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 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 1 mol CuCl(s),放热 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3)ClO 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 可用 Cl2氧化 NaClO2溶液制取 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杀菌消毒时,等质量的 ClO2的消毒效率是 Cl2的 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18(本小题 12分)、下表是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⑧表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⑦的原子半径与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③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为 ,(4)④和⑤形成的一种物质 M能与②和④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生成④的单质,该物质M含有的化学键有 ,(5)Be 的性质与⑥的单质相似,Be 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①和②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A,该化合物 A的电子数为 16,则它的化学式为 ,5属于 (填化合物的类型) ,它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甲酸 (HCO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g A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19(本小题 15分)Ⅰ、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CO、CO 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①CO(g)+2H 2(g) CH3OH(g) △H 1②CO 2(g)+3H2(g) CH3OH(g)+H 2O(g) △H 2③CO 2(g)+H2(g) CO(g)+H2O(g) △H 3(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 H-H C-O H-O C-HE/(kJ.mol -1)436 343 1076 465 413由此计算△H 1= kJ.mol-1,已知△H 2=-58kJ.mol-1,则△H 3= kJ.mol-1Ⅱ、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七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2)元素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④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 (用化学式回答) 。(3)元素③与元素⑤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化合物的类型) ;元素②的气6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4)元素⑥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 ;元素⑦分别与①和④形成的化合物中,熔点较高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5)④⑤⑥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理由是: 。(6)写出证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两性性质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本小题 17分)Ⅰ.A,B,C,D,E,F,G,L,I 九种主族元素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三个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B,C,D位于同一周期,A 与 E ,B与 G,D与 L分别位于同一主族,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8,F的质子数比 D的多 5,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F最外层电子数的 2倍.C 和 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1.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弱的是 (填化学式),E,F,L 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2)L,I两元素可按原子个数比为 1:1组成化合物 X,化合物 X中各原子均满足 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 X的电子式为 (3)固体化合物 E2D2投入化合物 E2L的水溶液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 A,B,C,D可按原子个数比 4:1:1:2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 Y,则 Y的化学式 ,向Y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再加高锰酸 钾溶液,溶液褪色.写出使溶液褪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W、A、B、C、D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 元素原子核外 M层的电子数与 K层相差 5,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B、C 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C 同主族,都可与 B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和 2∶1 的化合物,W 的半径最小。A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试回答下列问题:(5)五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7(7)单质铜能与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已知化合物 CDB与 W、A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液体物质、一种常见盐和一种常用于火箭燃料的 6核 18电子分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庆 11中 2015-2016学年度下期半 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C A D D C B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C D D C A B17(8分)(1)2(1分),1S 22S22P63S23P2(1分)(2)4CuCl(s)+ O2(g)== 2 CuCl2(s) + 2CuO(s) ΔH=-177.6KJ/mol (2 分)(3)Cl2 + 2ClO2- == 2Cl- + 2ClO2(2分), 2.63(2 分)18(12 分)(1) Cl(1分), (2)r(P 3-)>r(P)(1 分), (3)HNO 3>H 3PO4(1分)(4)离子键和共价键(1 分)(5)Be + 2OH - == BeO22- + H2↑(2 分)(6)C 2H4(1分),共价化合物(1 分)(7)5C 2H4 +8KMnO4 + 12H2SO4 == 10HCOOH + 4K2SO4 +8MnSO4 +12H2O (2 分) , 8NA或4.816χ10 24(2 分)19(15 分)(1)-99(2 分) ,+41(2 分)(2)第 3周期,VIIA 族(1 分) ,NaOH(1 分)(3)离子化合物(1 分) , (1分)(4) (1 分) , O= C = O (1 分), NaCl(1 分)(5)r(Na)>r(Mg)>r(Al)(1 分)从钠到铝,核电荷数增加,核外电子数也在增加,但增加的电子填充在同一电子层上,因而,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大,所以原子半径减小。 (1 分)(6)Al 2O3+6H+ == 2Al3++3H2O(1 分)Al 2O3+OH-== 2AlO2-+2H2O(1分)8(5)r(Cl -)>r(N 3-)>r(O 2-)>r(H +)(2分)(6)HClO 4(1分)(7)3Cu + 8H++ 2NO3- == 3Cu2++2NO ↑+ 4 H 2O(2分)(8)NaClO + 2NH 3 == H2O + NaCl + N2H4(2分)1重庆十一中高 2018级高一下半期试题(小班生物)一、单选题:(共 50分、1-30 题,每小题 1分;31-40 题,每小题 2分)1.购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好氧细菌呼吸,产生 C02和 H20 B. 酵母菌呼吸,产生 C02和 H20C.乳酸菌呼吸,产生 C02和 C3H6O3 D. 微生物呼吸,产生 C02和 C2H5OH2.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植物细胞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 ATP,其余的存留在乙醇中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3.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浆分别放人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有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和 H2O B.乙试管中产生少量[H]C. 丙试管中无 CO2产生 D.丙试管中有大量的 ATP产生4.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实验材料甲 25mL 75mL 无氧50mL 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乙 25mL 75mL 通氧丙 25mL 75mL 无氧适宜浓度的酵母菌液50mL 未处理丁 25mL 75mL 通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不产生 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5.在 a、b、c、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CO2和 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0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d条件下,产生的 CO2全部来自线粒体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26.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过程消耗的 ATP来自 1、3、4、5 过程产生的 ATPB.1、2 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3、4、5 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C.1过程产生的 NADPH参与 2过程,3 和 4过程产生的[H]与氧结合产生水D.高等植物所有的细胞都可以进行 1、2、3、4、5 过程7.历经一个半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指出了植物更新空气和光在这个过程起关键作用B.恩格尔曼的实验中,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C.萨克斯的实验中,叶片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叶 片中的营养物质D.鲁宾和卡门实验中,用 18O标记 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 H2O而不是CO28.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植物乙光合作用各阶段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直接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超过某一温度时,净光合作 用速率降低一定是由于酶的活性降低C.从曲线图可推知,植物甲可能更耐高温,可能是阳生植物或热带植物D.叶温为 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 09.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5(即 RuBP)→2C 3。为测定 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5与 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 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内 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B.实验需严格控温,单位时间内 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C.上述反应属于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所以暗反应跟光反应没有关系D.该过程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其原理是同位素标记的物质化学性质会变化310.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 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他取 A、B、C、D 四株都有 5片叶的小白菜,用直径 l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 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 100mL三角瓶 4个,编号 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 )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B.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C.制备的叶圆片投入三角瓶前应放黑暗处D.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11.下左图中曲线 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 CO2总量的变化,曲线 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A B C D12.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结构模式如右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的场所依次是③②①B.光补偿点下,叶绿体吸收光的能量大于①②③产生 ATP中的总能量C.适宜光照和温度下,③处生成的 C02可扩散至④处被利用D.光照下还原氢、ATP、0 2从⑤向④处扩散13.有关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利用光能 ②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葡萄糖等有机物 ③利用环境中物质的氧化所产生的化学能 ④有叶绿素的参与 ⑤自养生物 ⑥异养生物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⑤⑥ D.②③⑤ 14.将两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片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片叶片(乙、丙),叶片置于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 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实验处理 30min内上浮编号叶圆片来源 叶圆片数(片) 自来水(mL) NaHCO3(g) 叶圆片数(片)1 A 10 40 0 22 B 10 40 1 63 C 10 40 3 44 D lO 40 5 54盒中注入 14CO2,装置如下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是 ( )A.在甲、乙和丙中 B.仅在甲中 C.仅在甲和乙中 D.仅在甲和丙中 15.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 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③c、d 两段都要消耗 ATP ④b 段的主要变化是 DNA的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6.科学家用含 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物质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数据(单位:h)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CD段完成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 CD+DE)等于 17.3D.BC段结束时 DNA含量增加一倍1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以下各组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 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C.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与 DNA分子数目18.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 DNA数目加倍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C.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分子数相等D.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19.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5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増加而增加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都相同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 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20.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C.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 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1.大部分的细胞体积都非常的小,主要的原因是( )A.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B.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C.有利于加快细胞新陈代谢速度D.有利于细胞抵御外界恶劣的环境22.TGF-β 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β 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耙细胞仍能正常凋亡C.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D.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23.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新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人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 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C.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差异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24.下列各图为学生所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625.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 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造血干细胞 → 幼红细胞 → 网织红细胞 → 成熟红细胞→凋亡A.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26.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 表 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c 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⑤ 27.根据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 式是胞吐B.若刺激 A点,图中电流计 B将偏转 2次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①为神经递质合成提供能量,②与神经递质分泌有关28.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B.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C.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 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D.图中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29.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7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B.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30.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 e为感受器,a 为效应器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处膜外的电位变 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31.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 Cl-同时内流C.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32.右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产物实际量、呼吸量等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单位面积中叶面积的数量,此数量越大,表示叶片交叉程度越大)。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曲线 1、2、3 及 D点的生物学意义依次表示( )A.光合作用实际量、呼吸作用量、干物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B.干物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呼吸作用 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大于零8C.呼吸作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小于零D.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量、呼吸作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33.科研人员发现甘氨酸可能对支持癌细胞中的 DNA和 RNA合成特别重要,为此,哈佛医学院的课题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和细胞摄入甘氨酸的数量有关B.甘氨酸影响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作用在分裂间期C.缺乏甘氨酸可缩短快速分裂的癌细胞的细胞周期D.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向外分泌甘氨酸34.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足量培养液,试管中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从阀门通入的空气已去除 C02,实验过程其他条件适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替代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B.若打开阀门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通入锥形瓶的 02属于无关变量C.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检测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中是否有乙醇产生D.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则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 的有氧呼吸越旺盛35.下图所示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B.1500m跑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当C.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 C02量与吸收的02量之比为 1:19D.100m跑时,所需 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36.在 某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可以获得不同产量的小麦。适宜温度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 点条件下限制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C 点条件下限制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湿度C.比较 D、E、F 三点时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D.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是光强和土壤湿度两个方面37.为了探究大蒜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某小组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不同温度下 a、b 值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 16℃条件下,10h 光照、10h 黑暗,大蒜叶片最多能增重 10mgB.a 表示大蒜的呼吸速率,b 表 示大蒜的净光合速率C.在 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减小D.14℃条件下大蒜的实际光合速率最大38.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一昼夜温度变化Ⅰ、光照强度变化Ⅱ和植物吸收 CO2变化Ⅲ,错误的是(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 c和 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与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量相等B.从时间轴上的 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 e点有机物的合成停止C.a 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 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1039.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 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 5 klx、10 klx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结果如图下所示(横坐标为时间,单位:h)。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叶片 20℃时的呼吸速率是 10℃时的 4倍B.在 10℃、5 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 02 量是 3mgC.在 5 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 20℃时少D.在 20℃、10 klx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 02 量是 6 mg40.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 1所示。根据细胞中核 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 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 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 2中的 BC段B.图 1中的甲组细胞绝大多数位于图 2中的 DE段C.图 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 2中的 AB段D.图 1中的丙组细胞中部分细胞不出现纺锤体11二.非选择题(共 40分,每空 2分)41.(共 6分)下图 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 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 2组成分裂间期,M 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回答:(1)若图 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 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2)图 C中的 DNA含量为 2C~4C 之间的细胞,处在图 B的(填字母)_________期。(3)用 DNA复制抑制剂处理,图 C中 DNA含量为___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42.(共 18分)研究人员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面两个图是在温度适宜、CO 2浓度为 0.03%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这些色素吸收光能的两个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 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的场所是 ,若在 CO2浓度为1%条件下进行实验,则图甲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 B)位置移动情况是________。(3)得到图乙曲线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 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持不变的时间段有 (用字母回答),限制 EF段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____。当图中 S1、S 2和 S3的面积关系为 时,说明实验结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12了。(4)在图甲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若每天光照 8 h,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 klx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43.(16 分)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 a、b、c 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① ,结构 a 。(2)①在 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3)该细胞吸收 K+,需要膜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 。(4)从经过饥饿处理的该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温度不变):①叶圆片 y比叶圆片 x (填“轻”或“重”),原因是: 。②在下午 4时至晚上 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消耗量可表示为 。③如果从上午 l0时到下午 4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速率不变(与下午 4时至晚上 l0时呼吸速率相同),则这段时间里制造的有机物为 g。13重庆十一中高 2018级高一下半期试题(小班生物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B D D B C C C B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D A D D B D C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B C A A C C C B B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B D C A C D A B D C41. (6 分,每空 2分)(1)线粒体、核糖体; (2) S; (3) 242. (18 分,每空 2分)(1)叶绿素 a 水的分解和 ATP的合成(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向左移动(3)14 AB 和 CD CO 2浓度 S 2S1+S 3(4)643. (16 分,每空 2分)(1)H 2O 叶绿体 (2)二 (3)A—P~P~P (4)① 重 经过光照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重量增加 ② y-z ③ 2y-x-z1重庆十一中高 2018 级 8、9 班月考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满分 60 分)1.已知 中, , , ,那么角 等于( )ABC2a3b60BAA. B. C. D.359045302.复数 zi( 为虚数单位), z为 的共轭复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的实部为 1 B. 的虚部为 2i C. 5z D.zi3.已知向量 ,若 ,则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的3,,,abck/acbac余弦值是( ) A . B. C. D.5155154.已知正项数列{ an}中, a1=l, a2=2, (n≥2)则 a6=( )212nnaA.16 B.4 C. 2 D.455.△ ABC 外接圆圆心为 O,半径为 1,且 2 + + =0,| |=| |,则 · =( OA→ AB→ AC→ OA→ AB→ CA→ CB→ ).A. B. C.3 D.232 3 36.数列{ }满足 ,则数列{ }前 10 项和( )A.55 B.50 C.45 D.407.在△ABC 中,若 sin C(cosA+cosB) =sinA+sinB,则△ABC 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8.函数 在 处有极大值,则 ( )2())fxcxcA. 2 B. 4 C. 6 D.2 或 69.如果△ A1B1C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 A2B2C2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 .A.△ A1B1C1和△ A2B2C2都是锐角三角形B.△ A1B1C1和△ A2B2C2都是钝角三角形2C.△ A1B1C1是钝角三角形,△ A2B2C2是锐角三角形D.△ A1B1C1是锐角三角形,△ A2B2C2是钝角三角形10.等差数列 前 项和为 ,且 ,则数列 的公差为( ).nanS20162015SnaA. B. C. D.1 201611.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①∠ B=30°, a=14, b=7;②∠ B=60°,a=10, b=9.那么,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只有一 解,②也只有一解. B.①有两解,②也有两解.C.①有两解,②只有一解. D.①只有一解,②有两解.12.定义在区间(0,+∞)上的函数 f(x)使不等式 2f(x) a2x0.56重庆十一中高 2018 级 8、9 班月考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满分 60 分)1.已知 中, , , ,那么角 等于( C )ABC2a3b60BAA. B. C. D.359045302.复数 zi( 为虚数单位), z为 的共轭复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 的实部为 1 B. 的虚部为 2i C. 5z D.zi3.已知向量 ,若 ,则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的3,,,abck/acbac余弦值是( A ) A . B. C. D.5155154.已知正项数列{ an}中, a1=l, a2=2, (n≥2)则 a6=( B )212nnaA.16 B.4 C. 2 D.455.△ 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 1,圆心为 O,且 2 + + =0,| |=| |,则 · =( OA→ AB→ AC→ OA→ AB→ CA→ CB→ C ). A. B. C.3 D.232 3 36.数列{ }满足 ,则数列{ }的前 10 项和(A )A.55 B.50 C.45 D.407.在△ABC 中,若 sin C(cosA+cosB) =sinA+sinB,则△ABC 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8.函数 在 处有极大值,则 ( )2())fxcxcA. 2 B. 4 C. 6 D.2 或 69.如果△ A1B1C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 A2B2C2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D ).A.△ A1B1C1和△ A2B2C2都是锐角三角形B.△ A1B1C1和△ A2B2C2都是钝角三角形C.△ A1B1C1是钝角三角形,△ A2B2C2是锐角三角形D.△ A1B1C1是锐角三角形,△ A2B2C2是钝角三角形710.等差数列 前 项和为 ,且 ,则数列 的公差为(B. nanS20162015Sna).A. B. C. D.1 201611.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①∠ B=30°, a=14, b=7;②∠ B=60°,a=10, b=9.那么,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只有一 解,②也只有一解. B.①有两解,②也有两解.C.①有两解,②只有一解. D.①只有一解,②有两解.12.定义在区间(0,+∞)上的函数 f(x)使不等式 2f(x) a2x0.22、(1)解: 1()2cos2fxax分∵ f (x)在定义域(0,1)内单调递增∴ 在 (0,1)内恒成立,即 在(0 ,1)内恒成立 20≥ cos2ax≥分令 ,则()2cosgxx()sin4g∵ 在(0,1)内单调递减,且 0(1)0g,∴ 在(0,1)上存在唯一零点 m()∴ g (x)在(0, m)上递增,在( m,1)上递减,∴ 4()2aa≥ ≥≥分(2)证:当 时,2a()2cos2fxx令 ,则()coshx()in4h由(1)知, 在(0,1)上存在唯一零点 m()∴ 在(0, m)上递增,在( m,1)上递减f∵ ,∴ 6(0)201f()0f分∵ f (x)的极小值为 f (x0),∴ ,因此0()fx 01x∴ f (x)在(0, x0)上单调递减,在( x0,1)上单调递增 8分不妨设 x1 x2,∵ f (x1) = f (x2),∴ 102x令 ,则00()Ff 000()()4cos2xFffx∵ 在(0,1)递减,∴ ()13∴ F (x)在(0,1)递减,∴ F (x) F (0) = 0, 1000()()fxfx分又 12020202((fffff∵ ,∴0xx∵ , f (x)在(0, x0)上单调递减,∴ ,即 1210 102x120x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