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试题全科.zip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试题全科.zip
2016071202117.doc
2016071202118.DOC
2016071202119.doc
2016071202120.DOC
2016071202121.doc
2016071202122.doc
2016071202123.doc
2016071202124.DOC
2016071202125.DOC
2016071202126.doc
  • 全部
    • 2016071202117.doc--点击预览
    • 2016071202118.DOC--点击预览
    • 2016071202119.doc--点击预览
    • 2016071202120.DOC--点击预览
    • 2016071202121.doc--点击预览
    • 2016071202122.doc
    • 2016071202123.doc--点击预览
    • 2016071202124.DOC--点击预览
    • 2016071202125.DOC--点击预览
    • 201607120212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湖南师大附中 2017 届高三摸底考试地 理得分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 1~2 题。农作物 生长期平均 气温(℃) ≥10℃积温(℃) 降水量 (mm) 日照时数(h)① 18~30 >3 500 >600 >800② 20~30 >4 500 850~1 500 >1 800③ 15~18 >1 600 200~500 >800④ 20~30 >8 000 >1 500 >2 0001.四种农作物中,适合于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不足 B.水分条件不足C.水热配合不好 D.光照条件不足读我国(40°N~45°N)间某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 3~4 题。3.甲地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4.乙地可能有丰富的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水能 ④地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中,M 与 N 之间、E 与 F 之间是海区,N 地附近有著名的河口三角洲,M、E、F 的附近都有港口和东西向铁路。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5~6 题。5.关于 M 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①M 港濒临海域属中国的内海 ②M 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港 ③M 港的腹地是东北地区 ④M 港附近泥沙淤积问题较严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关于图中 E、F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E 港所在地是上海B.E 港所在地是青岛2C.F 所在地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的起点D.F 所在城市在陇海—兰新线上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 7~8 题。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8.2011 年 11 月 4 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199 元/斤。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 ,回答 9~10 题。9.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土壤肥沃 B.生长期长,少病虫害C.年较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D.旱涝灾害较少10.珠三角地区上世纪 80 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3几,其主要原因是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 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③水稻生产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 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 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1~12 题。11.图中 A 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图中 B 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 13~14 题。13.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4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14.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C.昆仑山脉 D.祁连山脉下表是我国某地连续三个月 21 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表,完成 15~16 题。时间 a 月 21 日 b 月 21 日 c 月 21 日日出 5:10 5:05 5:19日落 19:05 19:20 19:1515.从 a 月 21 日到 c 月 21 日期间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B.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C.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c 月D.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16.许多地理现象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下列现象不是出现在 b 月的是A.江淮地区适逢梅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角马大规模南迁C.华北平原正在收割小麦 D.南非好望角附近海域风大浪高读某区域图,回答 17~18 题。17.图中 A 河谷地形所属的地质构造为A.向斜 B.背斜C.地垒 D.地堑18.图中 B 河段A.含沙量逐渐增加B.有凌汛现象C.是明显“地上河”D.航运价值高在下面等高线图中,沟谷流水向东流。读图回答 19~20 题。19.图中分水岭为A.120°E 经线 B.a 线5C.b 线 D.30°N 纬线20.马尾松为喜阳植物,图中最有利于马尾松生长的地区是A.a 线南坡 B.30°N 线北坡C.120°E 线东坡 D.b 线南坡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21~22 题。2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我国东部主要的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 5~8 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2013 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度过了一个史上最炎热的夏季。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23~24 题。23.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描述正确的是①“台风”——一般形成于副高南侧 ②“温暖湿润的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③“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 ④“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4.若副高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江淮地区进入伏旱季节 B.华北地区干旱缺水C.青藏地区雪线位置最低 D.西北地区受寒潮影响读黄河干流沿线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回答 25~26 题。625.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A.折线① B.折线② C.③折线 D.折线④26.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是图中黄河哪一河段的自然景观A.源地—兰州 B.兰州—河口C.河口—龙门 D.旧孟津—利津2014 年 7 月 1 日起,上海与重庆、成都之间“朝发夕至”的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下图示意动车组列车运行线路。读图完成 27~28 题。27.沪蓉(成都)、沪渝(重庆)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最慢的路段是A.成都与重庆间 B.恩施与宜昌间C.宜昌与武汉间 D.武汉与合肥间28.上海至重庆的直达客运,受该动车组开行影响最大的运输部门是A.内河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读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 29~30 题。29.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①18 m ②21 m ③36 m ④43 m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0.图中关于 P、Q 两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A.P 一定比 Q 低 B.P 一定比 Q 高C.P 可能比 Q 低 5 m D.P 不可能比 Q 低 5 m第Ⅰ卷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7答案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得分答案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 年 6 月 21 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我国南沙群岛是南海上散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南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多台风、缺土地、缺淡水、缺土壤的“四高、一多、三缺”恶劣环境条件,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2010 年 5 月,海军南沙部队蔬菜生产生活保障项目——“南沙温室”建设正式启动。(1)指出永兴岛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6 分)(2)分析南沙岛礁种植蔬菜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4 分)(3)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在“南沙温室”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 分)32.(18 分)读“我国沿海盐场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8(1)我国大盐场多分布在长江口以____________的沿海,试分析其原因。(8 分)(2)甲地是____________盐场,此处晒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6 分)(3)海南岛的重化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工业走廊,试分析西部工业走廊发展重化工业的有利条件。(4 分)33.(8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省,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 1 200 毫米左右,大致以贵阳为界,以西的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以东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分布范围广,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其中黄果树瀑布为亚洲第一大瀑布。此外,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抬升的影响,地质条件不稳定,目前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9(1)分析贵阳以东降水集中于冬春季节的主要原因。(2 分)(2)推测贵州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季节,并从自然角度解释原因。(6 分)湖南师大附中 2017 届高三摸底考试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A A D D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C A C B D A B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B D B D D B C B A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 分)原因:永兴岛是珊瑚岛,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岛上无河流、湖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任答两点得 4 分)(2)由于岛礁面积小,缺少土地;由于岛礁是一种石灰质的岩石,不利于成土,缺少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由于四周是海洋,岛屿面积小且石灰质岩石不利于储水,缺少淡水。(任答两点得 4 分)(3)“南沙温室”地处热带海洋环境,多台风、风暴潮、波浪等海洋灾害,以及高温、高湿、高盐容易腐蚀物质的大气环境,所以“南沙温室”建设中,注意抗风、抗波浪、抗暴雨、抗腐蚀等问题。(4 分)32.(1)北 (2 分) 长江以北为沙岸,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2 分)且北方沿海春季晴天多,气温高;(2 分)风速大,(2 分)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2)布袋(2 分) 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2 分)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2分)(3)海南岛西部地区有莺歌海盐场,可为化工提供原料,有石碌铁矿,可为钢铁工业提10供原料。(2 分)西部地区有优良海港和铁路线等,交通便利。(2 分)33.(1)贵阳以东地势向东北方向倾斜,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易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以东受此准静止锋影响,冬春季节降水多。(2 分)(2)冬季或冬春季。(2 分)原因:贵州省西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降水少(或冬春季受云贵准静止锋暖气团控制,晴天多,降水少);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保水;石漠化严重,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差;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多裂隙、漏斗,地表水下渗强。(4 分)1湖南师大附中 2017 届高三摸底考试化 学得分: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Al~27 Cl~35.5 K~39 Fe~56 Cu~64Sn~119第Ⅰ卷 选择题(共 42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B.长期摄入肉、蛋、鱼偏多易导致血液偏酸性C.碘酒中的碘因有还原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碘盐、铁强化酱油等营养强化剂适合所有人食用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仅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苯和甲苯B.仅用氯化铁溶液可区分苯酚稀溶液和甘油C.仅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可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D.仅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区别液态的植物油和动物油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 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镀件油污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 CaCl2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生成 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CO3)不能与 NH4Cl 混合使用K2CO3与 NH4Cl 溶液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氮肥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有 Cu2+ 的溶液中置换出铜4.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 X 为直流电源,Y 为铜棒接正极,则 Fe 棒上镀铜B.若 X 为直流电源,Y 为碳棒接负极,则 Fe 棒被保护C.若 X 为电流计,Y 为锌棒,则 SO42- 移向 Fe 棒2D.若 X 为导线,Y 为铜棒,则 Fe 棒发生还原反应5.某 KCl 样品中含有少量 K2CO3、K 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 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滤 液 ― ― →过 量 试 剂 Ⅰ 混 合 物X ― ― →过 量 试 剂 Ⅱ 混 合 物Y ― ― →适 量 试 剂 Ⅲ 混 合 物Z ― ― → ④ KCl晶 体A.起始滤液常温下 pH=7 B.试剂Ⅰ为 Ba(NO3)2溶液C.上图过程须经 2 次过滤 D.步骤③目的是除去 CO32-6.若往 20 mL 0.01 mol·L-1 HNO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c 点b 点B.b 点混合溶液显酸性:c(Na + )c(NO2- )c(H+ )c(OH- )C.c 点混合溶液中:c(OH - )c(HNO2)D.d 点混合溶液中:c(Na + )c(OH- )c(NO2- )c(H+ )7.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 2NO2(g)+O 3(g)N 2O5(g)+O 2(g)。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相关图象如下列选项,其中对应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平衡后升温,NO2含量降低0~2 s 内,v(O3)=0.2 mol·L-1 ·s-1v 正 :b 点a 点b 点:v 逆 v 正恒温,t1时再充入 O38.常温下,向 20 mL 0.2 mol /L H2A 溶液中滴加 0.2 mol /L NaOH 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其中Ⅰ代表 H2A,Ⅱ代表 HA- ,Ⅲ代表 A2- )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 V(NaOH)=20 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 + )c(HA- )c(A2- ) c(H+ ) c(OH- )B.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与 H2A 溶液按 2∶1 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C.NaHA 溶液中:c(OH - )=c(H + )+c(HA - )+2c(H 2A)D.向上述加入 20 mL NaOH 溶液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水的过程中,pH 可能减少39.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H 2SO4浓度为 2.5 mol·L-1B.OA 段产生的是 NO,AB 段的反应为 Fe+2Fe 3+ ===3Fe2+ ,BC 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4D.原混合酸中 NO3- 物质的量为 0.1 mol10.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NaH 中阴离子所含电子总数为 NAB.标准状况下,22.4 L 苯中含有 C—H 键数目为 6NAC.CO 2通过 Na2O2使其增重 a g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NA/28D.常温常压下,14.9 g KCl 与 NaClO 的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的数目为 0.15 NA11.在含有 Ag+ 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 NH4Fe(SO4)2作指示剂,用 KSCN 的标准溶液滴定 Ag+ 。已知:AgSCN(白色 s)Ag + +SCN - ,K sp=1.0 ×10 -12Fe3+ +SCN -  FeSCN2+ (红色),K=1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边滴定,边摇动溶液,溶液中首先析出 AgSCN 白色沉淀B.当 Ag+ 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 SCN- 与 Fe3+ 生成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C.上述实验采用相同指示剂,可用 KCl 标准溶液代替 KSCN 的标准溶液滴定 Ag+D.滴定时,必须控制溶液一定的酸性,防止 Fe3+ 水解,影响终点的观察12.醋酸钡[(CH 3COO)2Ba·H2O]是一种媒染剂,下列是有关 0.1 mol/L 醋酸钡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A.c(Ba 2+ )>c(CH 3COO- )>c(OH - )>c(H + )B.c(H + )+2c(Ba 2+ )=c(CH 3COO- )+c(OH - )C.c(H + )=c(OH - )-c(CH 3COOH)D.2c(Ba 2+ )=c(CH 3COO- )+c(CH 3COOH)13.N 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 2N2O5(g)4NO 2(g)+O 2(g) ΔH0,T 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 0 500 1 000 1 500c(N2O5)mol/L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 s 内 N2O5分解速率为 2.96×10-3 mol/(L·s) B.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1=125,1 000 s 时转化率为 50% C.其他条件不变时,T 2温度下反应到 1 000 s 时测得 N2O5(g)浓度为 2.98 mol/L,则T1T2,则 K1K2414.以 H2、O 2、熔融盐 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 Fe(OH)2,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 P 端通入 CO2。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Y 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B.不可以用 NaOH 溶液作为电解液C.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 2O+ 2e - ===H2↑+2OH -D.白色沉淀只能在阳极上产生第Ⅰ卷 答 题 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得分答案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8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8 分)15.(14 分)某工业废水中含有 CN- 和 Cr2O72- 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厂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CN - 被 ClO- 氧化为 CNO-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③的反应为 S2O32- +Cr 2O72- +H + ― →SO 42- +Cr 3+ +H 2O(未配平),则每消耗0.4 mol Cr2O72- 转移________mol e - 。(3)含 Cr3+ 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 25 ℃下,将 a mol·L-1 的 NaCN 溶液与 0.01 mol·L-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 pH=7,则 a______0.01(填“>” 、 “<”或“=”);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HCN 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取工业废水水样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加至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 Na2S 溶液,蓝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1 分)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已知:Sn 的熔点为 231 ℃;5Sn2+ 易水解、易被氧化;SnCl 4极易水解、熔点为-33 ℃、沸点为 114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元素锡比同主族碳的周期数大 3,锡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2)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的锡粉纯度测定:①取 1.19 g 试样溶于稀硫酸中(杂质不参与反应),使 Sn 完全转化为 Sn2+ ;②加入过量的 Fe2(SO4)3;③用 0.1 000 mol/L K2Cr2O7溶液滴定(产物中 Cr 呈+3 价),消耗 20.00 mL。步骤②中加入 Fe2(SO4)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3)用于镀锡工业的硫酸亚锡(SnSO 4)的制备路线如下:①步骤Ⅰ加入 Sn 粉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调节溶液 pH。②步骤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步骤Ⅲ生成 SnO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步骤Ⅳ中检验 SnO 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已洗净。⑤步骤Ⅴ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4)SnCl4蒸气遇氨及水汽呈浓烟状,因而可制作烟幕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欲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 SnCl4(夹持装置略),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当开始装置 C 中收集到有 SnCl4时即可熄灭 B 处酒精灯,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4 分)Ⅰ.(1)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量 A、B 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aA(g)+bB(g)cC(s) +dD(g),平衡时测得 A 的浓度为 0.6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 3 倍,再达平衡时,测得 A 的浓度降为 0.20 mol/L。下列有关判断一定正确的是6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 的转化率增大C.D 的体积分数增大D.a+bc+d(2)①25 ℃,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Ka1 Ka2H2SO3 1.3×10-2 6.3×10-8H2CO3 4.2×10-7 5.6×10-11HSO3- 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②H 2SO3溶液和 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 H2SO3的电离常数数据,判断 NaHSO3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Ⅱ.0.98 gCu(OH) 2样品受热分解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 1 100 ℃时所得固体 B 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理或计算过程)。(2)固体 A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反应,得到红色固体单质和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 0.015 mol 电子,则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3)取少量固体 B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试管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8.(8 分)工业尾气 SO2有多种吸收和处理方法。(1)亚硫酸钠吸收法写出 Na2SO3溶液吸收 S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化学处理法①如图所示,Pt(1)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电路中转移 0.02 mol e- 时(较浓 H2SO4尚未排出),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增加________mol 离子。(3)在甲酸钠、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可以制备工业产品保险粉(Na 2S2O4),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1 分)聚碳酸酯无色透明,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用于制造宇航员的面罩、智能手机机身外壳等。双酚化合物是合成聚碳酸酯的单体之一,某种双酚化合物 G 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COH CHNH2COOH― ― →i. HCN ii.NH3NO2 NH2― ― →Fe, HCl (1)G 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酰胺键和____________;B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个峰。(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__________;反应③ ____________。(3)写出 A 的名称 ______________;F 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属于 α-氨基酸,且苯环上有三个互为间位的取代基(Ⅱ)与 FeCl3溶液作用无显色现象(Ⅲ)1 mol 该同分异构体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时消耗 3 mol NaOH8湖南师大附中 2017 届高三摸底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 号 1 2 3 4 5 6 7答 案 B C C A D B C题 号 8 9 10 11 12 13 14答 案 B D C C A C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8 分)15.(每空 2 分,共 14 分)(1)CN- +ClO - ===CNO- +Cl -(2)2.4(3)调节废水 pH,使其转化成 Cr(OH)3沉淀除去(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4)> (100a-1)×10 -7 mol·L-1 (没有单位扣 1 分)(5)Cu2+ +2OH - ===Cu(OH)2↓Cu(OH)2(s)+S 2- (aq)===CuS(s)+2OH - (aq)(不注明状态也可)16.(每空 1 分,共 11 分)(1)50(2)将 Sn2+ 全部氧化为 Sn4+ 60%(3)①防止 Sn2+ 被氧化为 Sn4+②漏斗(或普通漏斗)、玻璃棒③Sn 2+ +2HCO 3- ===SnO↓+2CO 2↑+H 2O④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滤液少许于试管中,依次滴加足量硝酸、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无白色沉淀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4)SnCl4+4NH 3+4H 2O===Sn(OH)4+4NH 4Cl在 A、B 装置间依次连接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5)熔融锡与氯气化合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放出的热足够此反应持续进行17.(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2 分,共 14 分)Ⅰ.(1)D(2)①K=c( SO32- ) ·c( H+ )c( HSO3- )②H 2SO3+HCO 3- ===CO2↑+H 2O+HSO 3-③HSO 3- 既能水解又能电离,HSO 3- 的电离常数Ka2=6.3×10 -8 。HSO 3- +H 2OH 2SO3+OH - ,设水解平衡常数为 Kh,则 Kh== = = ≈7.7×c( H2SO3) ·c( OH- )c( HSO3- ) c( H2SO3) ·c( OH- ) ·c( H+ )c( HSO3- ) ·c( H+ ) KwKa1 10- 141.3×10- 210-13 Ka2。由此可知 HSO3-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其溶液显酸性。Ⅱ:(1)0.98 g Cu(OH)2即 0.01 mol,加热至 1 100 ℃时失重 0.26 g ,则 1 mol Cu(OH)2加热至 1 100 ℃时失重 26 g,加热时失去的重量应为 2 mol H 原子和 1.5 mol O 原子,则 1 mol Cu(OH)2加热后剩余 1 mol Cu 和 0.5 mol 氧原子,Cu 与 O 原子个数比为2∶1,故剩余固体化学式为 Cu2O。(2)3CuO+2NH 3 3Cu+N 2+3H 2O 0.005 mol(1 分)= = = = =Δ (3)Cu2O+2H + ===Cu+Cu 2+ +H 2O(1 分)918.(每空 2 分,共 8 分)(1)SO32- +SO 2+H 2O===2HSO3-(2)①SO 2-2e - +2H 2O===4H+ +SO 42- ②0.03 mol(3)HCOO- +2SO 2+OH - ===S2O42- +CO 2+H 2O19.(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11 分)(1)酚羟基 6(2)酯化(取代)反应 还原反应(3)苯乙醇 OHCH 2CHNH2COOH(2 分)(4)2ONaCH2CH2OH+O 2 2ONaCH2CHO+2H 2O(2 分)― ― →Cu △(5)H3CCHCOOHH2NOOCH(2 分)1湖南师大附中 2017 届高三摸底考试历 史(命题范围:必修一、二、三)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得分:________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右图为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词的文书。其誓词为:一定要“忠心事主” ,决不“与贼为徒” ,否则夷灭氏族,绝子绝孙。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宗法制度的严酷苛刻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C.卿大夫对诸侯的忠诚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王位世袭制度 B.皇帝制度C. “推恩令”制度 D.郡县制度3.关于《三字经》(如右图)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 ,以课家塾” 。它的出现和流行说明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增强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4.学者李国祁等曾对清朝五万余名地方官的任期做了量化分析,发现 50%的地方官任期只有一年左右,75%~80%的任期在三年以下,这表明A.清朝吏治腐败,官员更替频繁B.中央王权对官僚控制相当有效C.中央已对地方失去了有效控制D.皇权的强化使地方失去积极性25. “(它)含情循礼, ‘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 , ‘会通于意态之际’ ,……意趣在将发未发,君子有情,至真即为止乎与心。 ”在此苏轼形容的书体是A.行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6.1840—1866 年满汉官员比例变化为:年代 满汉总督比 满汉巡抚比1840 年 1∶0.75 1∶2.31866 年 1∶6.5 1∶12对此表解读最准确的是A.鸦片战争加剧了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晚清统治危机激化了满汉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清朝权力结构变化D.鸦片战争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7.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 ”该主张意在A.说明国际社会中强权政治盛行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8.1913 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曰: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 ”由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C.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 D.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9.五四游行总指挥傅斯年在运动后不久说:“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 ”该观点A.认为五四运动是民众的自发行动B.说明五四运动起到了社会动员作用C.着重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直接作用D.揭示出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10.1920 年, 《新青年》从第八卷起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右图第一期的封面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全新的编辑意图:封面正中是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握。这反映出A.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B.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C.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向D.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支持11. “好花终须绿叶扶”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哪一项制度实行的必要性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基层民主自治制度3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12.1969 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 。他们的认识A.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B.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基本一致C.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13.1984 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 ,并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运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B.改变分配方式C.增强企业活力 D.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4.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之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宴请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并亲自设计菜名:情同手足、龙族一脉、琵琶琴瑟、前程似锦等,这不能反映A.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两岸“三通”的实现C.求同存异,互利共赢D.两岸血肉相连15.演说曾经是雅典人最引以为荣的一项技能。但是,公元前 5 世纪末期以后,演说家们在演说开始前,往往都要先表白自己不会演说,反过来说对手很会演说。这是因为古雅典A.公民的民主自觉性增强 B.民主制度日益走向没落C.公民参政范围有所扩大 D.演说家们大都谦虚谨慎16.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指出:罗马是一个重实行的民族,他们的想象力虽远不如希腊人丰富,但他们的头脑冷静镇定,最富于普通知识。最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A.罗马是西方宗教的源泉B.罗马人建立了法制政治C.罗马人的建筑、雕刻艺术成熟D.罗马对希腊的继承和发展17.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 ”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 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18.爱因斯坦羡慕一位融合实验者与理论家为一体的科学家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 。这位科学家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9.近代某一场政治运动得到了社会上王公贵族、平民、商人、店员、农民、地主、工厂主、工人、教师、学生、同性恋和残障人士等各种人的积极参与,这场政治运动,性质最有可能属于A.人文主义 B.社会主义C.民族主义 D.自由主义20.有人曾公开表示:“凡不遵王法而自创邦国者,叛逆所为,岂敢冒此不韪名哉?奈(何)王加征(税),又非法苦(毒)我,始设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 ”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4A.美国“国父”华盛顿 B. “天父”洪秀全C. “铁血宰相”俾斯麦 D.英国首相沃波尔21.有人评价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说它是俄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短短 8天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 。这里评价的是哪一重大事件A.二月革命 B. “四月提纲”发布C.十月革命 D.苏共二十大2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这种思考和讨论主要是基于A.对凯恩斯主义的怀疑 B.苏联实力壮大的威胁C.经济危机的影响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23.清代画家石涛有诗:“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 ”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24.下面是由冯精志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政治、军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的专著的目录(节选),它涉及的核心问题是第一节 雅尔塔:从一张便条到一篇演说第二章 阵营:从马歇尔计划到莫洛托夫计划第三章 德国:从“空中桥梁”到中欧对峙第四章 中国:从重庆谈判到“一边倒”第五章 从笔直的“三八线”到弯曲的“三八线”……A.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趋势B.德国在美苏关系中的角色变化C.中国、朝鲜的荣辱与共D.两极“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25.2015 年 12 月 29 日《人民日报》著文指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扑面而来,这次规则之争成为焦点,区域互动或许才刚上路。 “规则之争成为焦点”体现出A.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国际经济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紧张C.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D.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第Ⅰ卷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中 26 题 17 分,27 题 21 分,28 题 12 分,共 50 分。)26.(1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5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陷害)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 什么是宪政?宪政是指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为依据,以界定与控制政府与公民权力为手段,以保证公民人权为目的的政治模式。全球宪政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先有宪政的实践,后形成成文的宪法。但就目前世界各国来看,有的国家是实行了宪政,但没有宪法,例如英国在 1215 年,国王约翰被迫签署的《自由大宪章》中,就规定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限制国王征税权力,保障民众的自由权和产权等等,1628 年之后,英国又制定了《权利请愿书》 《人身保护法》 《权利法案》以及《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形成了英国独特的不成文宪法体系。所以有人说英国是实现了宪政但是没有宪法。而有的国家具有宪法,也实行宪政。例如法国、美国等等。——摘自李学俊《齐国革命与中国宪政》材料三 1945 年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历史兴亡的周期率问题,即:历史上许多王朝、农民领袖,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努力。团结奋斗时,节节胜利,兴旺发达;而一旦胜利,争权夺利,昏庸无道,急转直下,土崩瓦解。一部历史, “政怠宦成”的也有, “人亡政息“的也有, “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并向毛泽东提出希望现在中共能够找到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听了以后,非常明确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摘自《黄炎培和他的“历史周期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怎样实施“仁政”?(4 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宪政有何突出特点?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比有何共同点和本质区别?(10 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现代宪政政治,解决历史兴亡的周期律问题的。(3 分)27.(21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宪法规定: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设置的下属法院。但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也无人事权,它既不能支配社会力量与财富,又不能采取任何主动行动,因而可以正确地断言,司法部门既无强制,又无意志,而仅有判断,并且在实施其判断时,亦需借助于行政部门的支持。美国立宪先贤汉弥尔顿因此曾评论说:“司法部门是分立的三权中最弱的一个” 。最高法院建立的最初 50 年内,人们根本就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机构,在开始建立的头几年,甚至根本就没有案件上诉到最高法院。直至 1803 年,最高法院大法官马歇尔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裁决,正式使“司法审查”原则得到确立和贯6彻,1819 年又通过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的裁决,确立了州不应干涉联邦政府行使职权的原则,美国最高法院才改变了建立初期那种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内战后,许多宪法和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的事情需要由最高法院的裁决来解决,于是最高法院的地位更加突出,司法权力进一步扩张。1937 年以后,尤其是二战以后,最高法院在保护美国公民自由权利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增强,它在解决种族隔离、民权争议、立法席位的重新分配、总统与国会的冲突和许多社会政治等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在保障宪法统一实施,维护法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本身都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如:1905 年“洛克纳案” 。最高法院宣布纽约州关于把面包房工作工时限制为每天不超过十小时的法律为无效。同时还把一批规定工人工资标准、禁止童工、保护女工的法律宣布为无效。理由是违反了“契约自由”原则。20 世纪 30 年代,宣布“罗斯福新政”违宪事件。最高法院对罗斯福提出许多“新政”法案,持较为保守的态度,反对“新政”立法。造成行政与司法关系紧张。二战后,选区划分案。1946 年科尔格罗夫诉格林案,最高法院认为划分选区界线的方法问题属于政治问题,不予干涉。1962 年的贝克诉卡尔案,最高法院推翻上述判决,宣称选区划分问题,关系到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法院有权审理,进行司法审查。同样的选区划分问题,开始是政治性问题,后又成为司法性问题。——摘编自王雅俊《论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府是如何维护“分立的三权中最弱的司法部门”的独立性的?美国最高法院作用和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有哪些?(10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存在哪些局限性?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8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美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对我国有何借鉴和启示?(3 分)28.(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中两张毕业证照都是宣统三年(1901 年)的,左面的是“山东省登州府黄县中区公立两等小学堂”的,右面的是“吉林法政学堂”的,其中吉林法政学堂毕业证上的信息中,包括了毕业生的身世并上溯到了曾祖一辈,也包括了毕业考试学科:人伦道德、刑法、历史、7地理、日文、西洋文等。最终成绩是毕业考试、平时测试以及考勤等各方面的综合结果。——搞编自许善斌著《百年证照:旧纸片上的中国生活图景》文凭变迁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生活历史变迁的多种趋势。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湖南师大附中 2017 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D B B A C D C B C D B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A B A A C A A C B D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中 26 题 17 分,27 题 21 分,28 题 12 分,共 50 分。)26.(1)政治上实行轻徭薄赋,省刑减罚的政策;经济上必须让人民“有恒产” ,分配土地给人民并确定经界。(4 分)(2)特点:强调主权在民,注重保证人权;强调法律至上,限制君主与政府权力;强调国家权力的分割与制衡;限制政府滥用权力,保护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4 分)共同点:仁政和宪政都是要限制行政权利的扩张,防止暴政的产生。(2 分)本质区别:“仁政”强调以君王为主体,注重伦理道德,是“人治”的体现;宪政强调主权在民,注重法律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4 分)(3)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 年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3 分)27.(1)措施: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除非犯罪,终身任职;任职期间薪俸固定;通过确定“司法审查”原则获得审查和禁止违宪立法权力;不断完善司法制度,提高最高法院地位等达到制约立法和行政权以维护独立性。(任答 3 点给 6 分)原因:国家统一完成和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必须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美国社会进一步民主化的必然结果;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美国一代代法律工作者的努力。(任答 2点给 4 分)(2)局限性:最高法院在解释法律时存在根据统治集团利益的需要,随意取舍,歪曲解释的现象;法官个人思想倾向具有决定性意义;违宪审查权的行使有时阻挠了社会进步立法等。(6 分)实质:美国司法制度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手段。(2 分)(3)启示:借鉴美国“宪法至上”的理念、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精神;司法制度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法律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避免成为少数人统治的工具等。(3 分,言之成理,任答 2 点即给 3 分)28.参考示例:趋势:从传统教育到新式教育的转变。(3 分)说明:从毕业文凭上所显示的信息看,学校的教育既包含了传统的教育习俗(如毕业生的身世上溯到了曾祖一辈,体现了传统教育光宗耀祖的习俗;学习内容包括了传统的人伦道德等),又出现了受西方影响的新式学堂,带有近代教育理念(如,从学堂类型看,有小学堂、专科学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课程中安排了日文、西洋文等;毕业最终成绩是毕业考试、平时测试以及考勤等各方面的综合结果等)。(6 分)原因:上述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晚清和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的推动;政治民8主化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学东渐,思想解放的结果等。(3 分)(学生还可以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中国人思想不断开放,日益适应近代化趋势等方面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