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
201607080228.doc
201607080229.doc
201607080230.doc
201607080231.doc
201607080232.doc
201607080233.doc
201607080234.doc
201607080235.doc
201607080236.doc
  • 全部
    • 201607080228.doc--点击预览
    • 201607080229.doc--点击预览
    • 201607080230.doc--点击预览
    • 201607080231.doc--点击预览
    • 201607080232.doc--点击预览
    • 201607080233.doc--点击预览
    • 201607080234.doc--点击预览
    • 201607080235.doc--点击预览
    • 20160708023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 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第Ⅰ卷(本卷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读 我国陕西省区图 完成 1-2 题 1、陕西省北部生产的苹果比山东半岛品质优良的原因是A 水热条件更优越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 生产技术水平先进 D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下列有关图中①②两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主要粮食作物:①地为春小麦,②地为冬小 麦B ①地为旱地耕作为主,②地为水田耕作为主C ①②两地分别是我国棉花和大豆的优势产区D ①②两地均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机械化水平高2010 年 8 月 5 日,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在郑州设立,在富士康工厂周围有十几家相关企业落户, 今后甚至还将达到 100 多家配套企业聚集。这种 “母鸡带小鸡”的模式, 右图为富士康及相关产业集聚示意图。据此回答 3~4 题。3.影响富士康自深圳向郑州进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力、交通、原料 B.原料 、科技、劳动力 C.劳动力、市场、交通 D.交通、市场、科技4、富士康这种 “母鸡带小鸡”的模式有何优点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B.交通便利,有利产品产业集散C.增加就业,提 高城市人口比重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5、荷兰与我国都为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国家,与我国西北地区相 比,荷兰发展风能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A 土地资源不足 B 劳动力资源短缺 C 科技水平低 D 国家支持力度小读我国贵州某农场“稻、鱼、鸭耕作模式图 ,该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在稻田里可养鱼又可养鸭。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读图回答 6-7 题26、该农场经营模式所属的农业地域是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立体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7、农业生产的显著优势是A.农产品品质优良 B.一年 三熟产量大C.有效控制病虫害 D.促进了水循环读珠海市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产值占 GDP 比重变化图,回答 8-9 题目8、珠海市 1986 年前的工 业发展状况最可能是A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B 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 工业附加值增长快 D 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9 进入 21 世纪,珠海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资源密集型产业 C 技术密集型 D 现代服务业2013 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 2.85 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突破 60%,5 月 30 日,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读中缅油气管道(昆明—马德岛)路线图,回答 10-11 题。10.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A.管道运输、铁路运输 B.铁路运输、海洋运输C.海洋运输、管道运输 D.铁路运输、内河航运11、影响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决定性区位因素是A 气候因素 B 地形条件 C 经济水平 D 水文特征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城镇地形与交通示意图,完成 12—13 题12、该地政府规划建设 一个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以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最佳选址应为A 甲地 B 乙 地 C 丙地 D 丁地13 随着图示矿产资源的开发,M 地的农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 水源条件的改变 B 交通通达度的提高C 农业科技的进步 D 市场需求的变化14 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有A 矿产资源枯竭,经济效益逐渐下降B 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C 交通拥挤、劳动力成本提高、污染严重D 人口大量外迁,劳动力严重短缺15、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3A.气候和地貌B.土壤和气候C.植被和土壤D.地貌和植被临沂城建于公元前 492 年,因濒临沂河而得名。但至 20 世纪末,河流湿地面积不断减小、水污 染严重、洪灾频繁,河道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大事。21 世纪后,临沂市展开了一系列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措施。读临 沂城区河流分布及部分治理措施分布图,完成 16-17 题16、临沂市城区沂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地理背景是A 地形起伏大,河流航运沟通作用突出B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降水量在 1200 毫米左右C 农业生产排污量大,水污染严重D 城市化发展,湿地被大量侵占17、临沂市河流众多拦河闸、拦河坝等工程的积极影响有A 增加枯水期河流径流量,但阻碍泄洪,增加了抗洪压力B 开发水能,使临沂市的能源利用结构调整为以水电为主C 构建人工湖等旅游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D 改善沂河水生环境,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 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 月份透明度不足 l 米。 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 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 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 18—20 题。 18.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断裂下陷 B.河流改道 C.褶皱凹陷 D.冰川作用 19.马拉维湖 12 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丰富,人湖水量大 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太阳高度角小 20.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 A.河流人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湖岸沿线水质好 D.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第Ⅱ卷4(本卷共 3 题,共 40 分)二、综合题(40 分)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 2015 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1)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6 分)(2)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8 分)(3)简述高速公路建设对贵州省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的积极作用。(6 分)2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5(1)现拟在 A、B、C、D 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业布局在 E 处的合理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 分)(2)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和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试说明其对郊区农业的影响。(6 分)2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有很大关系。读图回答问题。(10 分)(1)分析正常年份,图 1 中天气状况出现的大致时间和形成的原因。(4 分)(2)结合图 2,说明正常年份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大致规律。(4 分)(3)归纳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2 分 )1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A.Na2S B.NH3 C.MgCl2 D.NaOH3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B.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被任何氧化剂氧化C.甲烷分子中具有极性键 D. 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 4.金属锂是密 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 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高能量电池,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法是A.电解法 B.热还原法C.热分解法 D.铝热法5.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 2(g)+O2(g)==2H2O(1) △ H= ―285.8kJ/molB.2H 2(g)+ O2(g)==2H2O(1) △ H= +571.6 kJ/molC.2H 2(g)+O2(g)==2H2O(g) △ H= ―571.6 kJ/molD.H 2(g)+ O2(g)==H2O(1) △ H = ―285.8kJ/mol16.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① ②乙烯 ③CH 3COOH ④CH 3CH2OH ⑤CH 2===CH—COOH ⑥A.①⑤ B.①②④⑥ C.①④ D.①③⑥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7.已知反应: ①2C(s)+O 2(g)=2CO(g) ΔH=-221 kJ/mol2②稀溶液中,H + (aq)+OH - (aq)=H 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 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活泼金属如铝可作还原剂法的还原剂B.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C.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D.回收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9. 已知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 kJ,且O 2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形成1 mol H—O键时放出热量463 kJ,则H 2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10.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B.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C.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D.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11.欲制取较纯净的1,2 二氯乙烷,可采取的方法是A.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B.乙烯与氯气加 成C.乙烷与氯气以1∶2的体积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D.乙烯先与氯化氢加成,再 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在光照下反应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C 4H9Br的同分异构体 有4种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第Ⅱ卷(非选择题)313.(8分)(1)第三周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_(2)C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3)第三周期元素中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4)在C、N、O、F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14. (13分)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 ==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 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_____(填“高”或“低”)。(3)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______转化成______释放出来。(4)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5)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KJ/mol,请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5.(12分)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① NO2和N 2O4 ② 12C和 14C ③ K和 Ca40192④异戊烷( )和新戊烷( )⑤ 和 ⑥甲烷与丙烷⑦乙醇(CH 3CH2OH)和乙二醇(HO—CH 2—CH2—OH)(1)互为同位素的是 ;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3)互为同系物的是 ; (4)为同一种物质的是 。 16、(9分)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 2(g)===2H2O(l) Δ H=-571.6 kJ·mol -1C3H8(g)+5O 2(g)===3CO2(g)+4H 2O(l) Δ H=-2 220 kJ·mol -1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回答下列问题:4(1)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 ______。(2)现有H 2和C 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 kJ,则在混合气体中H 2和C 3H8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3)已知:H 2O(l)===H2O(g) Δ H=44.0 kJ· mol-1 ,试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 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2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子数,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回答:(1)写 出元素符号: A ;B ;C 。(2)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3)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 (填“酸”或“碱”)性。18、(10分)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D中含官能团名称为 。(3)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4)乙烯大量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工艺一:5工艺二: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理想的生产工艺是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 ___________(填“工艺一”或“工艺二”)更环保、更经 济。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1A,2D,3B,4A,5D, 6D;7AC, 8AD, 9C, 10AD, 11B,12B。三、填空题13.每空1分,共8分(1)Ar Si (2)三 VIIA (3)NaOH HClO 4 Al(OH) 3 (4)C14.前4个小题每空2分,第5小题3分,共13分(1)放热 (2)高 (3)化学反应 热能 (4)低 (5)CH 4(g)+2O 2(g)=CO 2(g)+H 2O(l) Δ H=-890kJ·mol -115.每空3分,共12分(1)② (2)④ (3)⑥ (4)⑤16、每空3分,共9分(1)4 725.8 kJ (2)3∶1(3)C3H8(g)+5O 2(g)===3CO2(g)+4H 2O(g) Δ H=-2 044.0 kJ·mol -117.每空2分,共12分(1)N S F (2)原子结构示意图略,H 2SO4 (3)碱18 1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科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七、八单元;必修二;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交卷只交答题卷第 I 卷(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在中国古代“布衣”是对平民的统称。诸葛亮在《出师表》为表明自己出身卑微,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 的那个时代里, “布”最有可能是指A.毛纺织品 B.麻纺织品C.丝纺织品 D.棉纺织品2.2013 年,位于南京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对外开放。考古证明,该博物馆所在地就是江宁织造局的旧址。该局从顺治年间设立到光绪年间废止,曾经辉煌了 200 多年。据史料记载曹雪芹祖辈曾多年担任“江宁织造郎中”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 B.主要满足海外市场需要C.只供皇室、官府享用 D.满足皇室和市场需求3.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 ,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的商业 A.江南经济的繁荣 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C.城市的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D.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4.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一月,兵部等衙 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5.1521 年,麦哲伦发现菲律宾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岛是 12 月 17 日,是圣徒圣拉萨鲁斯的节日) 。20 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菲律宾。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A. 带有宗教色彩 B. 尊重了当地文化C. 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D. 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6. “哥伦布大交换”是生态史学的一种观点,是一场东西半球之间生物、人种、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下列有关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黑奴成为欧洲工业革命劳动力来源B.中国的丝绸瓷器开始传入欧洲大陆C.美洲的玉米、土豆丰富了世界的餐桌 D.天主教信仰由美洲传入欧洲和亚洲7.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材料中“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2A.手工工场生产方式 B.白由主义经济政策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城市化生活方式8.某报纸曾刊登一则消息:“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该消息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一枝独秀 B.企业利润不断萎缩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 D.德国经济日益恶化9.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A.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过程10.1896 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 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 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同时将商部和传统的工部合并,成立农工商部。这些措施( )A.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 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11.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因在生产关系上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急于向更高级形式过渡,从而造成重大失误的事件是A.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12.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13.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 “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 ,它是 35 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开放“行动”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14.据《东方杂志》记载,1929 年 10 月到 1930 年 9 月底在北平的 974 起离婚案件中,妻子请求与丈夫离异者占 521 例。出现该状况的社会原因是( )A.西方思想传入,婚姻观念完全西化 B.男士休妻盛行,思想观念陈腐不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潮流 D.女性思想解放,女权主义观念兴起15. “1933 年,美元贬值约 30%。1944 年,美、英、中等 44 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 ,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 年,美元贬值 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 的是: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16.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3路—一有管制的资本主义” 。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 B.开创了国家干顶经济的先河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17.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其代言人将“柯立芝繁荣”说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有的鼓吹“美国资 本主义已经克服了内在矛盾,不会再有经济危机” ,有的鼓吹“福特已经替代了马克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民主政治侧度克服了经济危机B.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遭到排斥C.自由主义政策曾推动美国经济发展D.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的机率较小18.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道,20 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 A.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 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 二战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19.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他是改革的先驭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 ”戈尔巴乔夫的这一评价 A.充分肯定了勃列日涅夫改革 B.客观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C.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历史功绩 D.是对自身改革深刻的反思20.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①艾哈德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大于市场调节②明确了政府应为经济运行创造必要环境的责任③该思想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④由此形成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21.1995 年 11 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他所评价的事件最可能是( )A.欧洲联 盟宣告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22.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 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 战略。目前,中国在多边、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成就最大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 上海合作组织 D.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3.原新华社记者高梁曾回忆道:“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4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的‘C’,还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据材料判 断,此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A.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问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B.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24.1946 年 2 月 22 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美国必须在政治舞台上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 ,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性无动于衷,但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 。因此,美国若拥有足够的实力,并表明准备使用实力时,几乎用不着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这一文件:A. 使二战后美苏关系由战时盟友转为对手B.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政治格局C.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D.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2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的支持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5第 II 卷(非选择题)26.美国与苏联是世界现代史上两个重要国家,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很多启迪。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经济实力录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 年3 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把“和平共处” 、 “和平竞赛” 、 “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寻求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事务。美苏军事实力差距缩小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都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摘编自赵登明《 美苏争翁》 材料二 由于美苏之间长期的争霸,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展负担沉重,美国也因为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债务国。因此我们中国应大力发浪生产力,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美苏争霸,史学家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霸权主义是成协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倡导世界和平。同时美苏争霸体现了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从其结果来看,对抗显然不是国家和世界之福,所以应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对话,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与分歧,共建和谐世界。― 摘映自豆丁网《美苏争霸的启示》请回答:(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争霸的背景。(4 分)(2) 根据材料,指出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一种启示,并进行论证。 (只需写出其中一种并加以论证即可) (7 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全球通史》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向市场化的变革。回答:(1) 材料一中的“重要转折点”指哪一历史事件?(2 分)(2)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原因。 (12 分)(3) 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做出哪些努力?(2 分)28.阅读材 料,回答下列问题。 (11 分)材料一 清朝雍正帝曾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6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创办了一些近代商办企业,但在中国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 1898 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 料三《中国 1957~1960 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 1960 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请回答:(1) 材料一中雍正帝主张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1 分)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1 分)(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近代商办企业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 分)甲午战争后,这些商办企业为什么会得到清政府承认?(2 分)(3) 根据材料三概括 20 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分)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 分)29. 《走向 21 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 20 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 30 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 70 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在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0 分)请回答:(1) 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各是指什么?(3 分)(2) 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3 分)说明其共同本质。 (2 分)(3)三次改革作用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据此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2 分)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B C D A C C B C D C D D D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D A C C C B B B C D D D26.(1)背景:战后美苏实力均有一定发展,美国制定了称霸全球的战略,对苏联加以遏制;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推行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政策。(6 分)(2)启示:霸权主义是阻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分)论证:美苏在争霸中取得优势,大力扩军备战,使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之下;同时美苏为争夺战略优势,获得世界霸权,在各地发动局部战争;美苏还 分别领导成立了“北约”和“华约” ,为其霸权主义服务,两大集团对峙,这些都威胁了世界和平。 (7 分,启示与论证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7. (1)新航路开辟。(2)原因:科技发展,交通、通讯技术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两极格局结束,市场经济体制完善。(3)努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28. (1)重农抑商政策(2 分) ;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 分) 。(2)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3 分) 。 承认的原因: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 分) 。(3)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2 分) 。原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 分) 。29、 【答案】 (1)苏俄 1921 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美国 1933 年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中国1978 年的改革开放。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 。 (6 分)(2)特点: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罗斯福新政是通过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来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邓小平改革是在改革开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分)本质:都是对本国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其调整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2 分)(3)发展经济、加快发展需 要改革;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社会主义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有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 资本主义的标准。 (2 分)1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卷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第一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 分)1. 生物育种的方法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育种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纯种 B. 单倍体育种就是为了获得单倍体 C. 不是只有多倍体育种才能获得无子果实 D.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要用到秋水仙素,且秋水仙素处理的部位都相同2. DNA 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 DNA的 ( ) A. 双螺旋结构 B. 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3. 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20 种 B. 每种 tRNA 只运转一种氨基酸C. 密码子的顺序决定氨基酸序列 D. 核糖体可在 mRNA 上移动4. 已知某双链 DNA 分子中, G 与 C 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34%,其一条链中的 T 与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2%和 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 和 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 34%和 16% B. 34%和 18% C. 16%和34% D. 32%和 18%5. 如图为真核细胞 DNA 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酶②是 DNA 聚合酶,它能催化脱氧核苷酸链的形成 B. 若两条母链中 A+T 占 35%,则两条子链中 A+T 也占 35%C. 酶①是解旋酶,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时需要酶①来断开碱基之间的氢键D. 由图可知引物能与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其本质是核苷酸链6. 下列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孟德尔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阐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 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7. 图示为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 控制黄身与白眼的基因可发生交叉互换C.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不能自由组合 2D. 一条染色体上只能有一个黄身基因8.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 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 mRNA 的合成B.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存在 A-T 和 U-A 的配对方式C. 转运 20 种氨基酸的 tRNA 总共有 64 种D. 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9. 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 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 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C. mRNA 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1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下列哪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 ) A.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 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11. 对于二倍体西瓜来说,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的物种,原因是 ( ) A. 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B. 产生了生殖隔离C. 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 出现了新的基因12.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A 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 A→B 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 B→C 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13. 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 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②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⑤⑦14. 据 2014 年 11 月《科学家》杂志报道,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当矮壮健实的褐色蜥蜴侵入该森林,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仅仅经过 20 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过程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过程,这是因为他们认为 ( ) A. 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B. 褐色蜥蜴的入侵决定了绿色蜥蜴变异的方向 C. 褐色蜥蜴的入侵可能改变了绿色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 D. 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中产生了生殖隔离15. 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下列推3断错误的是 ( ) A. 用 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可诱导产生抗性突变体 B. 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 芥子油苷可能会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 D. 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16. 1979 年科学家对野生大象的种群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地球上大概有 1 300 000只大象。但到了 1999 年,大象只剩下 700 000 只。另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有 50%的非洲雄象不再长有长牙。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野生大象一旦灭绝,人类将丧失部分宝贵的基因资源 B. 非洲象群中控制长牙的基因频率下降 C.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可使大象的数量回增 D. 上述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7. 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 A. 1 B. 1/2 C. 1/4 D. 1/818.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发生了 基因突变,合成的蛋白质一定改变B.①上四个 核糖体从右往左移动进行翻译,最终能合成四条长短不同的肽链C.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翻译仍然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①上的一个密码子最多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 tRNA 转运19.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 中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9∶3∶3∶1,下列条件不需要具备的是( ) A. 基因间的显隐关系为完 全显性B. F2 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观察 F2 代样本数量足够多C.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D. 不同基因型的精子与卵细胞数量相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率相同20.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 A.在 RNA 聚合酶作用下 DNA 双螺旋解开 B. DNA-RNA 杂交区域中 A 应与 T 配对4C. mRNA 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 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21.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 F1 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 自交得 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 F2 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F2 中有 9 种基因型,4 种性状 B. F2 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 3 : 1C. F2 中与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大约占 3/8D. F2 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将会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22. 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16 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经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数分别是 : ( )A. 32、16、64、64 B. 32、32、32、64 C. 16、8、32、32 D. 16、0、32、3223. 1903 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这一科学发现过程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 假说——演绎法 B. 类比推理C. 实验法 D. 模型构建法24. 如图所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的数目分别为 ( ) A. 5 个、4 个 B. 10 个、8 个C. 5 个、2 个 D. 2.5 个、2 个25. 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的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分子数(无阴影)和染色体数(阴影)在 1、2、3、4 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假如没有发生变异,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 ) A. 1 B. 2 C. 3 D. 4第二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填空题(共 4 题 50 分)26.(14 分) 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 5(1) 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期。 (2) 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 重组技术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 (3) 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 3 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 (4) “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 (5). 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 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_______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的合子。 ② 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________分裂。 ③ 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_____ __的方法。 27. (16 分)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 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A.肌肉细胞 B.肺泡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 D.造血干细胞(2)图中过程① 是 ,此过程既需要 作为原料,6还需要的 进行催化以及能量。(3)过程②中,核糖体在物质 b 上的移动方向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4)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 ,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 的 tRNA 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 AGA、CUU,则物质 a 中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5)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该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的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则两种基因所得物质 b 的长度 。28. (每空 1 分,共 10 分)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 200 厘米长,平均重量 45~57 千克,身高 70~100 厘米。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 ,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而产生的。(2)随机从苔原狼的种群中抽出 100 只,测知基因型 AA(灰身)35 只,Aa(灰身)60 只,aa(黑身)5 只,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a 的基因频率为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3).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 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定向改变。(4)苔原狼和马鹿是捕食和被捕时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苔原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马鹿发展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D.马鹿的进化速度比苔原狼的进化速度快729. (10 分) 图 是某家族单基因遗传的甲病(由基因 A、 a 控制)和乙性状的遗传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病的致病基因为 ______ 性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 (1) 控制乙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遗传特点是 _____ (2 分) . (3)若Ⅰ-2 不携带乙性状基因,则Ⅱ-4 的基因型为 ______ . (4)该家族生活于相对封闭且少与外人通婚的地区.经调查,该地区人群中每 5000人中甲病患者有 2 人.据此,可推断该地区人群中基因 A 的频率为 ______ (2 分) ;该地区一表现正常男子的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为 ______(2 分) .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卷【答案】1. C 2. D 3. A 4. A 5. C 6. B 7. C 8. A 9. D 10. B 11. B 12. D 13. C 14. C 15. A 16. D 17. C 18. C 19. D 20. A 21. D 22. A 23. B 24. A 25. B 26.(14 分)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2)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3 分) (3)基因重组 1/8 (4)基因频率的改变 (5)①雌蕊(或柱头) 22 33 ②减数 ③组织培养27.(16 分) (1)C (2)转录 核糖核苷酸 RNA 聚合酶(3)B A (4)--AGACTT-- (5)蛋白质结构 相同(不变)28. (10 分) (1)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 (2)65%;35%;60%8(3)共同进化;种群;基因频率 (4)D29.(10 分) 隐;常;Y;仅限于男性中遗传(2 分) ;Aa; 98% (2 分) ;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