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全科.zip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全科.zip
201605270349.doc
201605270350.doc
201605270351.doc
201605270352.doc
201605270353.doc
201605270354.doc
201605270355.doc
201605270356.doc
201605270357.doc
201605270358.doc
  • 全部
    • 201605270349.doc--点击预览
    • 201605270350.doc--点击预览
    • 201605270351.doc--点击预览
    • 201605270352.doc--点击预览
    • 201605270353.doc
    • 201605270354.doc
    • 201605270355.doc--点击预览
    • 201605270356.doc--点击预览
    • 201605270357.doc--点击预览
    • 20160527035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 5月月考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本卷包括 3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7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瑞典北部边陲有个小镇叫洛布尔,由于纬度高,冬天天寒地冻且地广人稀。当地人用一块块冰砌成圆形的小屋。名曰“冰砌旅馆”,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投宿。据此完成 1~2 题。1.青年人到“冰砌旅馆”旅游的目的是( )A.娱乐消遣 B.科学研究 C.探险寻古 D.增长知识2.洛布尔小镇是通过下列哪一要素吸引游客的( )A.民俗活动 B.名胜古迹 C.住宿 D.旅游纪念品3.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宗教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中的一类B.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C.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地质地貌景观D.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4.下列现象与所反映的旅游资源的特性对应不正确的是( )A.想体验北方草原文化最好去内蒙古草原——位置相对稳定性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美学属性C.游故宫,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文化属性D.登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感叹人类的智慧——物质景象组合性5.下列景观中,主要取决于天气的是( )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据此回答第 6题。26.下列关于四种民居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B.②图所示民居反映了干热的自然地理条件C.③图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D.④图所示民居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矛盾冲突7. 假如你生活在山区,周末要和几个朋友去登山,以下物品不宜携带的是 ( )A.雨衣 B.雨伞 C.防蚊虫的药 D.手电、相机 8. 下列现象中,可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是 ( )①暴雨天气 ②崎岖的山地地区 ③野外烧烤 ④社会安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旅游超载是指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超过极限容量值,旅游超载带来的危害有( )①旅游资源被破坏 ②旅游地域的生态系统遭到损伤,温室效应加强 ③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和谐关系破裂 ④给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造成很大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区域中同一种灾害可能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导致的。回答 11~13 题。。11.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旱灾 C.冻害 D.洪涝灾害13.上述灾害在两地区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3A.海拔高,距海近 B.纬度较低,海拔高C.地势低,纬度较高 D.纬度较高,海拔高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 14~16 题。1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 的地区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 洪流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15.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16.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发生在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 )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B.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大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回答 17~19 题。17.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A.①② 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⑤18.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 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19.图中 a、b、c、d 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4A.a B.b C.c D.D读 下图,回答 20~21 题。20.图中山脉与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山脉位于我国的东部经济地带B.②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④图所示山脉是我国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21.位于青 藏高原上,且为我国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穿过的山脉是( ) A.① B.② C.③ D.④右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多年平均等温线变化 示意图,读图回答 22~23 题。22.图中甲、乙两处的数值最可能分别是( )A.20、10 B.15、10C.20、0 D.15、023.1951~2000 年,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 区为( )A.青藏高原 B.南方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5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 P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 24~26 题24.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25.P 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26.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 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 27~29 题。27.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 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28.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 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29.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 接 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③水源、动力充足 ④市场前景广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 回答30~31 题。30.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110°35°P甲 丙乙P6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31.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松花江 B.塔里木河C.淮河 D.珠江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完成 32~35 题。32.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33.城市 P是在某原料基地建立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 ( )A.非金属 B.有色金属 C.棉花 D.石油34.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35.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工业地带属于( )A.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 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7第Ⅱ卷 综合题36. (9 分)读“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 ,回答下列问题。地区 河北 辽宁 山东 江苏 湖北 河南 黑龙江所占比例(%)12.35 10.30 6.91 5.45 6.40 5.25 5.05地区 吉林 山西 湖南 上海 内蒙古 陕西 四川所占比例(%)4.82 4.80 3.85 3.52 3.40 3.02 5.11(1)到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地区分布受到 和 的制约,北京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 的特点。 (3 分)(2)简述北京市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6 分)37.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1)图中 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 分)(2)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4分)38. (11 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1)分析图中甲湖成为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6 分)(2)分析图中乙市附近发展水果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5 分 )9高二地理答题纸第Ⅱ卷 综合题36. (9 分)(1) (3 分) (2) (6 分)37. (1)(6 分)(2)(4 分)38. (6 分)(2)(5 分)10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 1—5 A C A D B 6—10 C B A D B 11—15 B C D C D16—20 A D C B B 21—25C C D D C 26—30 A B D D C31—35 A C B C A二、综合题:36.(1)距离(距北京的远近) 收入(经济水平的高低) 随距离增大而减少(每空 1分,共 3分)(2)旅游资源丰富,且地域组合与集群状况好;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带,市场距离近;交通通达度高;地区接待能力强。 (每点 2分,任答三点 6分)37. (1)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每点 2分,共 6分)(2)非洲气候干旱,总体降水相对较少;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每点 2分,共 4分)38.(1)深居内陆,四周被高山环绕,形成内陆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补充大量淡水;地势低洼,利于汇水;有河水流出,降低湖水含盐量。 (每点 2分,共 6分,酌情给分。 )(2)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好;气温日较差大,糖分积累多;有灌溉水源;宜林地区面积广;冬季气温低,虫害少。 (每点 1分,任答 5点即可,共 5分)1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 5 月月考试题(本次考试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6第Ⅰ卷 (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54 分)。1.近年来,建筑装潢装饰材料进入家庭,调进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以中由装潢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这些污染物主要是 ( )A.CO B.SO 2 C.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D.臭氧2.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一种有机物,其分子式为 C3H8,它属于(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正确的是( )A. 1,4—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丁烯C. 2—甲基丁烷 D. 二甲苯CH3CH34、在下列物质 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蒸馏水 B.无水酒精 C.苯 D.75%的酒精5.下列有机物在 H-NMR 上只给出一组峰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6石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7.某烃结构式如下: -C≡C-CH=CH-CH 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8. 某有机物 A 用质谱仪测定如图①,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②,则 A 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2+2=OCH3=O+2A. HCOOH B.CH3CHO C. CH3CH2OH D.CH3CH2CH2COOH9.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 3 + 2H+ = Ca2++ CO 2↑+H 2O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O ¡¥+ C2 + H2OOH+ C32¡¥2C.用铜做电极电解 CuSO4溶液: 2Cu2+ +2H 2O 2Cu↓ +O 2↑+4H +电 解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 3CHO+2Ag(NH 3) +2OH - 水 浴 加 热CH3COO- +NH 4+ +3NH 3+2Ag↓+H 2O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H 4)2SO4和 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B. 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 C.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C 6H14和 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D.叶酸的结构为 ,它 可以发生酯化、水解、加成等反应11. 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 30 个碳原子及 6 个 C=C 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A. B. C. D.CH306305H3052C30512. 依曲替酯是一种皮肤病用药,它可以由原料 X 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料 X 与中间体 Y 互为同分异构体B.原料 X 可以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C.中间体 Y 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氧化、还原反应3D.1 mol 依曲替酯能与 2 mol NaOH 发生反应13.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各组中的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的甲苯(溴水) B.乙醇中的水(新制 CaO)C.甲烷中的乙烯(溴水)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 Na2CO3溶液)14. .某烯烃与 H2加成后的产物是 ,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15.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 A 逐滴加入到固体 B 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若 A 为醋酸,B 为贝壳(粉状),D 中盛 C6H5ONa 溶液,则 D 中溶液变浑浊B.若 A 为食盐水,B 为电石,D 中盛 KMnO4酸性溶液,则 D 中溶液紫色褪去C.若 A 为浓氨水,B 为生石灰,D 中盛 AgNO3溶液,则 D 中不会出现新的现象变化D.实验中仪器 C 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16. 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 ) A. C5H10 B. C7H8O C.CH4O D.C2H4Cl217. 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 CO2和 H2O 都是恒量的是 ( )A.C 2H2、C 2H4 B.C 2H4、C 4H6 C.C 3H8、C 3H6 D.C 6H6、C 2H218.11.2L 甲烷、乙烷、甲醛组成的混 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 15.68LCO 2(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混合气体中乙烷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A.20% B.40% C.60% D.80%第Ⅱ卷(共 46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46 分)19.(10 分)按要求填空:(1)羟基的电子式是 ;(2)(CH 3CH2)2C(CH3)2的名称为 ;(3)2-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 ;(4)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4后,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0.Ⅰ.(3 分)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1)甲醇、乙醛、乙酸,选用的试剂是 。(2)乙酸、甲酸甲酯、乙酸乙酯,选用的试剂是 。(3)苯、四氯化碳、1—已烯、苯酚的水溶液,选用的试剂是 。Ⅱ. (8 分) “立方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图所示:(1)“立方烷”的分子式是 ;“立方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2)“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立方烷”的三氯代物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21.(12 分)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¼×) (Ò)CHCH2OCHCHO(1)乙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设计步骤①的目的是 ;指出①的反应类型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3)欲检验乙中的含氧官能团,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是______ ____。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的 CCl4溶液 D.银氨溶液(4)乙经过氢化、氧化得到丙( )。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丙的同分异构体CH22COH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上产生 4 个吸收峰。23.(13 分)分子式为 C12H14O2的 F 有机物广泛用于香精的调香剂.为了合成该物质,某实验室的科技人5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A 物质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呈现______种峰;(2)C 物质的官能团名称____ __(3)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 __(填编号);(4)写出反应④、⑥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 _⑥___ ___(5)F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结构简式: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与 F 相同的官能团;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③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H2COOCH3;_____ _.6高二化学答题纸19.(每空 2 分,共 10 分)(1) (2) (3) (4) ; 20.I(每空 1 分,共 3 分)(1) (2) (3) II. (每空 2 分,共 8 分)(1) (2) (3) 21.(12 分)⑴ ⑵ (3) (4) 22(13 分)(1) (2) (3) (4) (5) 7高二化学答案1-5 CACCA 6-10 BCCDB 11-15 DCACC 16-18 CDB19.(每空 2 分,共 10 分)(1) (2)3,3-二甲基戊烷 (3) (4)碳碳双键,醛基; 20.Ⅰ.(3 分)(1)新制 Cu(OH)2悬浊液 (2)新制 Cu(OH)2悬浊液 (3)溴水Ⅱ.(每空 2 分,共 8 分)(1)C 8H8; .(2)3;321(12 分)(1)醛基、碳碳双键(2 分) (2)保护碳碳双键(2 分),加成反应(2 分)(2 分)(3)D(2 分) (4) (各 1 分)CHOOH3H3 CHOOH3H323. (13 分,除标注外毎空 2 分)(1)4;(2) 羟基、羧基(3)②⑤⑥;(2 分)(4)反应④为 CH3CH2C(CH 3)OHCOOH 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⑥为酯化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5)8, (3 分)1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历史 5 月月考试题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 )A.图腾崇拜 B.分封制C.宗法制 D.世袭制2.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周王室与地方的矛盾得以解决 B.受封诸侯以宗法制传承下去C.受封者与周天子必有血缘关系 D.各诸侯国上缴赋税给周天子3.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 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4.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 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 “宰相掌文,枢密掌武”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二府三司制雏形 出现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 对等6.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7.晚清人士黄遵宪曾评价某个条约把“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收为藩篱者” , “拱手而让之他人” 。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2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8.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于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9.“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 ”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10.学者裴钰认为中国近代文明应该从 16 世纪开启,并强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11.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得出结论:“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该观点 (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运动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运动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12.19 世纪中期,英国人看穿了天国,认为其虚弱无力、不堪扶持,所以《泰晤士报》严正表示,“叛军”已经 成为“阻挡我们摘取金苹果的龙,最终英国政府作出 了‘选边’的决定” 。此处“选边”的含义是A.没有太大作用了,干脆淘汰 B.保持中立,静观其发展C.没有利用价值了,让其靠边站 D.放弃中立,参与镇压“叛军”13.下图是 1900 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 理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A. “弱者”最终灭亡 B. “弱者”成为“木偶”C. “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 “弱者”被肢解瓜分14.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 , “武汉的形势” , “排满兴汉宣言” , “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15.1904 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3B. “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C.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D.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16.据《每周评论》(1919 年 5 月 11 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 “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17.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20 世纪 80 年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8.美国战地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后,他把中国共产党提 高到了生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地位,批驳了所 谓中共不过是从属于莫斯科之傀儡的看法,断言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 “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 ”的局面开创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 年 5 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A. 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 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20.下表是 《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A.十 月革命的影响 B. 毛泽东思想的广泛 传播C.国 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1.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历史巨变是鸦片战争以后社会性质改变B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文章篇数 770 631 128“革命”出现的频度 0.78% 2.45% 25.14%4D .五四运动是思想层面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22.1938 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正面战场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23.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2 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年代 阵亡人数(人) 年代 阵亡人数(人)1937 125 130 1940 339 5301938 249 213 1941 144 9511939 169 562 1942 87 719——据《抗日战争研究》1997 年第三期A.国民党军队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B.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24.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 《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 ……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25.1937 年年底, 《时代周刊》将 1937 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 “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 ”《 时代周刊》这一行动反映了( )A. 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B. 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C. 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D. 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26.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 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 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 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 ”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④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5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27.2015 年是遵义会议召开 80 周年,会议选举毛泽东为常委,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这一决策A、彻底清除了“左”倾思想在党中央的影响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的指导地位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D、是中共长期执行共产国际政策的成果28.“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 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主席林森。 ”这是近代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它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B.其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C.它宣告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它宣告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9.中国历代采用帝王纪年,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末。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中国纪年的变革( )A.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 B.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C.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 D.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30.四位同学学习了 1931-1945 年的中国历史后各自得出一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是导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最主要原因B.中共领导的力量在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C.抗战初期正面战场起主导作用,相持阶段敌后战场起主导作用D.抗战最终胜利主要有赖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材料题(31 题 13 分,32 题 14 分,33 题 13 分,共 40 分)31.(13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3 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 分)6(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6 分)32.(14 分)材料一 洪秀全不愧是一位农民革命的领袖、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他依靠人民群众,把腐朽的清朝打得奄奄一息,由此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他把农民阶级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切齿痛恨和迫切要求土地强烈愿望都熔铸到《天朝田亩制度》的字里行间,他的思想主张达到了农民革命思想的最高峰。他在极其凶恶的外国侵略者面前,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敢于斗争,敢于反抗,领导太平军和广大人民反击侵略者,大显了中国人民的威风,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摘编自刘旒《洪秀全》 (1976 年版)材料二 在近代化的坎坷历程中,洪秀全不失为开拓者和先驱。洪秀全清除近代化的某些沉重政治障碍,在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下,权责派势力衰微,廓清了洋务运动起步的政治舞台……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 ,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制政体,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向往大同之世。这些又不合时代潮流,甚至违背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他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失望。——摘编自崔之清《洪秀全评传》 (2011 年版)(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对洪秀全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的原因。 (6 分)33.(13 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对方的兴衰存亡,也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 2.3 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 4 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 3 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材料二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 ,始于 16 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7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1)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 ,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4 分)(2)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亚洲国际格局的影响。 (4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的理解,并指出这一“不正常状态”结束的直接原因。 (3 分)(4)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仍在曲折发展的中日关系,谈谈你的启示。 (2 分)8参考答案:1---5CBABC 6---10CCDCA 11---15BDBDC 16---20BBBDC 21---25BDAAC26---30DCBAD31.答案:(1)血缘、门第、等级。(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3)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32.【答案】 (1)评价:材料一认为他是农民领袖和民族英雄;材料二肯定洪秀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又看到他主张的落后性。 (4 分 )原因:时代背景不同,材料一编写于文革时期,强调阶级斗争,材料二编写于改革开放后,历史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和客观;运用史观不同,材料一运用革命史观,强调农民战争的作用,材料二运用近代化史观,辩证分析洪秀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4 分)(2)原因:受封建思想影响,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建立专制统治,强化等级制度;维护小农经济,违背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6 分)33.【答案】(1)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 分)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 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2 分)(2)中国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并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日本失去国际政治大国地位,沦为美国的附庸;西欧殖民体系在亚洲解体;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逐渐形成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 (4 分)(3)理解: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 “外交关系” 。(2 分)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1 分)(4)启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理性互信、和则双赢;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同的利益诉求。 (2 分,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