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打包32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打包32套.zip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打包32套.zip
201607180219.doc
201607180220.doc
201607180221.doc
201607180222.doc
201607180223.doc
201607180224.doc
201607180225.doc
201607180226.doc
201607180227.doc
201607180228.doc
201607180229.doc
201607180230.doc
201607180231.doc
201607180232.doc
201607180233.doc
201607180234.doc
201607180235.doc
201607180236.doc
201607180237.doc
201607180238.doc
201607180239.doc
201607180240.doc
201607180241.doc
201607180242.doc
201607180243.doc
201607180244.doc
201607180245.doc
201607180246.doc
201607180247.doc
201607180248.doc
201607180249.doc
201607180250.doc
  • 全部
    • 201607180219.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0.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1.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2.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3.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4.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5.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6.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7.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8.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29.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0.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1.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2.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3.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4.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5.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6.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7.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8.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39.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0.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1.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2.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3.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4.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5.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6.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7.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8.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49.doc--点击预览
    • 201607180250.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1)1.已知反应 2A(g)⇌ 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 c(A)增大同时使 v(正)增大,应改变的条件为( )A.减小容器容积 B.增大容器容积 C.减小 B 的浓度 D.降温2.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乙烷(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 Cl2,气液分离②乙酸乙酯(乙酸)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③苯(苯酚)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④乙醇(水)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鉴别二甲醚和乙醇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下列方法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A.利用金属钠或金属钾法 B.利用红外光谱法C.利用质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4.一定温度下,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 1mol/L 和 0.1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为( )A.小于 10 B.等于 10 C.大于 10 D.无法确定5.1 体积某气态烃和 2 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 6 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 ) (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A.乙炔 B.丙炔 C.丁炔 D.1,3﹣丁二烯6.下列说法正确的共有几个( )①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都发生氧化反应②原电池的两极,一定要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③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不一定是阴离子放电④电解稀硫酸制 H2、O2 时可用铜作阳极⑤原电池失去电子的电极称为阴极⑥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⑦用惰性电极电解 K2SO4 水溶液时,溶液中的 SO42﹣向阳极移动,K+向阴极移动.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7.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 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度数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C.碱式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8.下列溶液中有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水中:2c(Cl2)=c(ClO﹣)+c(Cl﹣)+c(HClO)B.25℃时,pH=12 的 NaOH 溶液与 pH=12 的氨水:c (Na+)=c(NH4+ )[Z+xx+k.Com]C.pH=4 的 0.1 molL﹣1 的 NaHA 溶液中:c(HA﹣)>c(H+)>c(H2A)>c(A2D.在 K2CO3 溶液中:c(CO32﹣)+c(OH﹣)=c(HCO3﹣)+c( H+)29.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为 1×10﹣12mol/L,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SO42﹣、NO3﹣ B.Na+、K+、ClO﹣、CO32﹣C.Fe2+、Mg2+、Cl﹣、SO42﹣ D.NH4+、Cl﹣、K+、SO32﹣10.HA 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 0.1molL﹣1 NaA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A﹣)>c(H+)>c(OH﹣)B.c(Na+)>c(OH﹣)>c(A﹣)>c(H+)C.c(Na+)+c(OH﹣)=c(A﹣)+c(H+)D.c(Na+)+c(H+)=c(A﹣)+c(OH﹣)11.有 4 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 0.1mol/L 的 2 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 与HCl;②CH3COONa 与 NaOH;③CH3COONa 与 NaCl;④CH3COONa 与 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C.溶液中 c(Na+):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12.将 AgCl 分别加入盛有:①5mL 水;②6mL 0.5mol/L NaCl 溶液;③10mL 0.2mol/L CaCl2 溶液;④50mL 0.1mol/L 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 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13.硫和铁的各种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I、 (1)已知 1g H2S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硫气体,放出 17.24kJ 热量,请写出 H2S 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式: .II、已知常温下在 NaHSO3 溶液中 c(H2SO3 )<c(SO32﹣ ) 且 H2SO3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1.5×10﹣2 K2=1.1×10﹣7;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1.8×10﹣2(1)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三种溶液:①NH3H2O ②KHSO3 ③KHCO3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2)0.1molL﹣1 的 NaHSO3 溶液中 C(H+) C(OH﹣) (“>” 、 “<”或“=”):Ⅲ、已知 25℃时 Ksp[Cu(OH)2]=2. 2×10﹣20,Ksp[Fe(OH)2]=8.0×10﹣16,KspFe(OH)3]=4.0×10﹣38,Ksp[Al(OH)3]=1.1×10﹣33(1)在 25℃下,向浓度均为 0.1mol/L 的 AlCl3 和 CuCl2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 .(2)向 1.0mol Fe2(SO4)3 和 1.0mol FeSO4 的 1L 酸性混合溶液通入 NH3,至该溶液的 PH 为 3 时,所得溶液中 c(Fe2+):c(Fe3+)= .14.如图所示的装置,X、Y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路接通后,向(乙)中滴人酚酞溶液,在Fe 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3(1)(甲)装置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的结构示意图,b 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2)如果(丙)装置中精铜电极的质量增加了 6.4g,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 L,(3)(丁)装置中 Y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15.已知室温时,0.1mol/L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 c(H+)= .由水电离出的 c(H+)= .(2)已知 MgA2 是难溶电解质,则其溶解平衡时的 Ksp(MgA2)= ;(3)pH=3 的盐酸和 pH=3 的 HA 溶液各稀释至其体积的 100 倍,稀释后盐酸的 pH (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HA 溶液的 pH;(4)NaA 的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欲测定某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 0.1000molL﹣1HA 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至终点的颜色变化为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填序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答案1. A 2. C.3. C.4. A. 5. B. 6. C.7. C. 8. B.9. A.10. D.11. B.12. C.13.硫和铁的各种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I、 (1)已知 1g H2S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硫气体,放出 17.24kJ 热量,请写出 H2S 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式: H2S(g)+3/2O2(g)=SO2(g)+H2O(l)△H=﹣586.16kJmol﹣1 .II、已知常温下在 NaHSO3 溶液中 c(H2SO3 )<c(SO32﹣ ) 且 H2SO3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1.5×10﹣2 K2=1.1×10﹣7;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1.8×10﹣2;(1)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三种溶液:①NH3H2O ②KHSO3 ③KHCO3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③>②>① 4(2)0.1molL﹣1 的 NaHSO3 溶液中 C(H+) > C(OH﹣) (“>” 、 “<”或“=” ):Ⅲ、已知 25℃时 Ksp[Cu(OH)2]=2.2×10﹣20,Ksp[Fe(OH)2]=8.0×10﹣16,KspFe(OH)3]=4.0×10﹣38,Ksp[Al(OH)3]=1.1×10﹣33(1)在 25℃下,向浓度均为 0.1mol/L 的 AlCl3 和 CuCl2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Al(OH)3 沉淀(填化学式) .(2)向 1.0mol Fe2(SO4)3 和 1.0mol FeSO4 的 1L 酸性混合溶液通入 NH3,至该溶液的 PH 为 3 时,所得溶液中 c(Fe2+):c(Fe3+)= 2.5×104 .14.(1)(甲)装置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的结构示意图,b 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O 2+2H2O+4e﹣ =4OH﹣ ;(2)如果(丙)装置中精铜电极的质量增加了 6.4g,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L L,(3)(丁)装置中 Y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Cu 2++2e﹣ =Cu . 15. 已知室温时,0.1mol/L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 c(H+)= 10﹣4mol/L .由水电离出的 c(H+)= 10﹣10mol/L .(2)已知 MgA2 是难溶电解质,则其溶解平衡时的 Ksp(MgA2)= c(Mg2+)c2(A﹣) ;(3)pH=3 的盐酸和 pH=3 的 HA 溶液各稀释至其体积的 100 倍,稀释后盐酸的 pH 大于 (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HA 溶液的 pH;(4)NaA 的水溶液显 碱 性,原因是 A﹣+H2O⇌HA+OH﹣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欲测定某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 0.1000molL﹣1HA 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至终点的颜色变化为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AC (填序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1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11)1.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②“葡萄干布丁”模型;③量子力学模型;④道尔顿原子学说;⑤核式模型.A.①③②⑤④ B.④②③①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⑤②①③2.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自由电子无关的是( )A.密度大小 B.容易导电 C.延展性好 D.易导热3.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 6 个电子,分布在 K 与 L 电子层上,在下列 L 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A. B. C. D.4.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上,最小的环上有 6 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 Na+周围距离相等的 Na+共有 6 个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 Cs+周围紧邻 8 个 Cl﹣D.干冰晶体中,每个 CO2分子周围紧邻 12 个 CO2分子5.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个碳原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如有机物: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①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②与 NaOH 溶液反应③与银氨溶液作用④在催化剂存在下与 H2作用.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2A.Na2S 的水解:S2﹣+2H2O⇌H2S+2OH﹣B.NaHCO3 的电离:NaHCO3 ⇌Na++H++CO32﹣C.HSO3﹣的电离:HSO3﹣⇌H++SO32﹣D.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Fe3+7.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 E 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E(4s)>E(3p)>E(3d) B.E(3s)>E(3p)>E(3d)C.E(6s)>E(4f)>E(5d) D.E(5s)>E(4p)>E(3d)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 P 区B.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C.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 族到ⅡB 族 10 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9.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最多的是( )A.6s B.4p C.3d D.4f10.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Ca:1s 22s22p63s23p64s2 B.Mg 2+:1s 22s22p6C.F ﹣ :1s 22s22p5 D.Br:1s 22s22p63s23p63d104s24p511.关于丙醇(CH 3CH2CH2OH)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共含有 11 个极性键 B.分子中含有配位键C.分子中只含 σ 键 D.分子中含有 1 个 π 键12.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F 2<Cl 2<Br 2<I 2B.熔点由高到低:Rb>K>Na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13.用下列:①H 2O ②H 2O2③Ba(OH) 2④Na 2O2⑤Cl 2⑥Ar⑦CO 2等物质填空. (1﹣4小题填序号)(1)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 (2)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 (3)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4)共价化合物有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 2O2 .14.T℃时,在容积为 0.5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一反应,且测得不同时间容器中四种物质 A、B、C、D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物质 A、B、C 均为气态,D 为固态,正反应时吸热反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容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前 2 min,v(A)= mol•(min•L) ﹣1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3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消耗 0.1mol 的 B 同时生成 0.1mol 的 DD.B 的物质的量不变(4)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措施能使 A 的转化率增大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只增加 A 的物质的量 B.移走一部分 DC.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D.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倍(6)T℃时,容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时充入 0.2 mol A、0.4 mol B、0.3 mol C、0.5 mol D,此时 v(正) v(逆) (填“>” “<”或“=”) .15.Cu 3N 的晶胞结构如图,N 3﹣ 的配位数为 ,Cu +半径为 acm,N 3﹣ 半径为bcm,Cu 3N 的密度为 g•cm ﹣3 .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Cu、N 相对分子质量为 64、14)16.A、B、X、Y、Z 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B 与 A 同周期,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X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 1=578kJ/mol,I 2=1 817kJ/mol,I 3=2 745kJ/mol,I 4=11 575kJ/mol;常温常压下,Y 单质是固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Z 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 65,中子数为 35.请回答下列问题:(1)AY 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为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 ,分子中存在 个 σ 键.(2)X 形成的单质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超高导热绝缘耐高温纳米 XB 在绝缘材料中应用广泛,其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属于 晶体.(3)X、氧、B 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4)Z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答案1. .2.A.3.D.4.B.5.B.6.B.7.D.8.A.9.D.10.C.11.C.12.B13.用下列:①H 2O ②H 2O2③Ba(OH) 2④Na 2O2⑤Cl 2⑥Ar⑦CO 2等物质填空. (1﹣4小题填序号)(1)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 ④ (2)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 ② 4(3)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⑥ (4)共价化合物有 ①②⑦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 2O2 .14.T℃时,在容积为 0.5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一反应,且测得不同时间容器中四种物质 A、B、C、D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物质 A、B、C 均为气态,D 为固 态,正反应时吸热反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容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3C+D (2)前 2 min,v(A)= 0.4 mol•(min•L) ﹣1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D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消耗 0.1mol 的 B 同时生成 0.1mol 的 D D.B 的物质的量不变(4)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1.69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措施能使 A 的转化率增大的是 C (填选项字母) .A.只增加 A 的物质的量 B.移走一部分 DC.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D.把容器的体积缩 小一倍(6)T℃时,容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时充入 0.2 mol A、0.4 mol B、0.3 mol C、0.5 mol D,此时 v(正) < v(逆) (填“>” “<”或“=” ) .15.6; .16.答案为:非极性分子;2;(2)X 是 Al 元素,铝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 +3H2↑;XB 是 CN,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属于原子晶体;故答案为:2Al+2OH ﹣ +2H2O=2AlO2﹣ +3H2↑;原子;(3)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Al、O、N 元素的电负性与非金属性一致,则三种元素电负性大到小顺序为:O>N>Al,故答案为:O>N>Al;(4)Z 为 30 号 Zn 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2 3S23p63d104s2;故答案为:1s 22s2 3S23p63d104s2.1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12)1.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聚合反应 D.催化裂化反应2.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自由电子无关的是( )A.密度大小 B.容易导电 C.延展性好 D.易导热3.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 6 个电子,分布在 K 与 L 电子层上,在下列 L 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A. B. C. D.4.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且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CH 3OH B.CH 3CH(OH)COOHC.(CH 3) 2C(OH)CH 2CH3 D.HOCH 2CH2COOH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3H2O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Na2S 的水解:S2﹣+2H2O⇌H2S+2OH﹣B.NaHCO3 的电离:NaHCO3 ⇌Na++H++CO32﹣C.HSO3﹣的电离:HSO3﹣⇌H++SO32﹣D.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Fe3+ 7.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 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度数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C.碱式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8.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稀溴水 观察白色沉淀三溴苯酚B 向待测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鉴别乙酸、乙酸乙酯、乙醇C 向 3ml5%CuSO4溶液中滴加 3﹣4 滴 2%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加入 0.5ml 乙2醛,加热 检验醛基D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A.A B.B C.C D.D9.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 0.01mol/L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 +)+c(H +)=c(HC 2O4﹣)+c(OH﹣)+c(C 2O42﹣ )B.c(HC 2O4﹣)+c(C 2O42﹣)=0.01 molL ﹣1C.c(C 2O42﹣ )<c(H 2C2O4)D.c(K +)=c(H 2C2O4)+c(HC 2O4﹣)+c(C 2O42﹣ )10.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pH=2 的 HA 溶液与 pH=12 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c(H +)+c(M +)═c(OH ﹣ )+c(A ﹣ )B.pH 相等的 CH3COONa、NaOH 和 Na2CO3三种溶液:c(NaOH)<c(Na 2CO3)<c(CH 3COONa)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H3COOH 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c(CH 3COO﹣ )+2c(OH ﹣ )═2c(H +)+c(CH 3COOH)D.0.1molL ﹣1 的 NaHA 溶液,其 pH=4:c(Na +)>c(H +)>c(H 2A)>c(A 2﹣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CH 2=CH﹣COOH,CH 3﹣CH 2﹣CH 2﹣COOHB.CH 3﹣CH 2﹣COOH,CH 3﹣CH 2﹣CH 2﹣COOHC.D.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含义不相同的是( )A.CH 3CH2CH3,C 3H8 B.﹣NO 2,NO 2C. D.313. 答下列问题:(1)烃( )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 ;(2)某烃类化合物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4,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则 A 的结构简式为 ;(3)下列四种有机物分子式都是 C4H10O,其中不能被氧化为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14.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4s24p1,它属于第 周期 族,属 区元素.15.乙酸苯甲酯( )广泛存在于可可、咖啡、草莓等物质中,可用作食物和日化用品的香精.已知:X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工业上可用 X 和甲苯人工合成乙酸苯甲酯.其合成路线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由 Y 生成 A 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 A 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2)实验室为鉴别 A 和 B 两者的水溶液,可以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A.纯碱溶液 B.NaOH 溶液 C.金属钠 D.银氨溶液(3)请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乙酸苯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①含苯环结构;②具有酯的结构 .16.有甲、乙、丙三种物质:4(1)乙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其中反应 I 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II 的条件是 ,反应 III 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需注明反应条件).(3)由甲出发合成丙的路线之一如下:(a)下列物质不能与 B 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a.金属钠 b.FeCl 3 c.碳酸钠溶液 d.HBr(b)丙的结构简式为 .(c)写出 2 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D 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b.遇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能与 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答案1. B 2. D 3. C 4. D. 5. B. 6. C.7. C 8. B 9. D 10. D 11. B 12. B.13.回答下列问题:5(1)烃( )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 2,3﹣二甲基戊烷 ;(2)某烃类化合物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4,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则 A 的结构简式为 CH 3C(CH 3)=C(CH 3)CH 3 ;(3)下列四种有机物分子式都是 C4H10O,其中不能被氧化为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D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14.答案为:四;ⅢA;p.15. 乙酸苯甲酯( )广泛存在于可可、咖啡、草莓等物质中,可用作食物和日化用品的香精.已知:X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工业上可用 X 和甲苯人工合成乙酸苯甲酯.其合成路线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由 Y 生成 A 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 3CH2OH+O2 2CH3CHO 生成物 A 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醛基 .(2)实验室为鉴别 A 和 B 两者的水溶液,可以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AD .A.纯碱溶液 B.NaOH 溶液 C.金属钠 D.银氨溶液(3)请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CH3COOH+ +H2O .6(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乙酸苯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①含苯环结构;②具有酯的结构 .16. 有甲、乙、丙三种物质:(1)乙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羟基、氯原子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其中反应 I 的反应类型是 取代反应 ,反应 II 的条件是 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反应 III 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需注明反应条件).(3)由甲出发合成丙的路线之一如下:(a)下列物质不能与 B 反应的是 bc (选填序号).a.金属钠 b.FeCl 3 c.碳酸钠溶液 d.HBr(b)丙的结构简式为 .7(c)写出 2 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D 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b.遇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能与 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1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14)1.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 200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 0.5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 0.02mol 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①=②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 ﹣ ﹣4e ﹣ =2H2O+O2↑②中负极:2H ++2e﹣ =H2↑D.溶液的 pH 变化:①减小,②增大2.已知某元素 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一定是金属元素 B.M 一定是 S 区元素C. M 的最高价是+1 价 D.M 可能呈现出﹣1 价3.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 s、p、d、f 的顺序依次为 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 s 能级开始至 f 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 n﹣1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 2n24.用阳极 X 和阴极 Y 电解 Z 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 W,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一组是( )X Y Z WA C Fe NaCl H2OB Pt Cu CuSO4 CuSO4溶液C C C H2SO4 H2OD Ag Fe AgNO3 AgNO3晶体A.A B.B C.C D.D5.500mLKNO 3和 Cu(NO 3) 2的混合溶液中 c(NO 3﹣ )=6.0mol•L ﹣1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L 气体(标准状况) ,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 c(K +)为 2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 2mol 电子2C.电解得到铜的物质的量为 0.5molD.电解后溶液中 c(H +)为 2mol•L﹣16.按图电解实验装置(都是惰性电极) ,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左池中溶液的 pH 上升,右池中溶液的 pH 下降,不仅 a,b 两电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且 b,c 两电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则电解液应选用下表中的( )选项 左池 右池A KCl Cu(NO 3) 2B AgNO3 CuSO4C NaCl AgNO3D KOH CuSO4A.A B.B C.C D.D7.如图两个装置,工作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反应完成后往①中加入 9.8gCu(OH) 2固体,溶液恰好能回复原浓度和体积.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 ①=②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C.电极反应式:①中阴极: Cu 2++2e﹣ ═Cu②中正极:2H ++2e﹣ ═H 2↑D.反应完成后溶液 PH:①<7,②>78.关于如图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电子移动的途径是:负极→Fe→M 溶液→石墨→正极B.若 M 为 NaCl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可能有 NaClOC.若 M 为 FeCl2溶液,可以实现石墨上镀铁D.若 M 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9.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CH4+H2O 3H2+CO,每消耗 1 mol CH4转移 12 mol 电子B.电极 A 上 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 ﹣2e ﹣ ═2H 2O3C.电池工作时,CO 32﹣ 向电极 B 移动D.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2CO2+4e﹣ ═2CO 32﹣10.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中只存在 3 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装置 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C.装置 X 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 剂再生D.装置 X、Y 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 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11.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有 CN﹣ 、Cl ﹣ 废水中的 CN﹣ 时,控制溶 液 pH 为 9~10,阳极产生的 ClO﹣ 将 CN﹣ 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 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Cl ﹣ +2OH﹣ ﹣2e ﹣ ═ClO ﹣ +H2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 2O+2e﹣ ═H 2↑+2OH ﹣D.除去 CN﹣ 的反应:2CN ﹣ +5ClO﹣ +2H+═N 2↑+2CO 2↑+5Cl ﹣ +H2O1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 c(SO 42﹣ )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13.分子式为 C9H11Cl,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可能的结构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种.14.有下列各组物质:①石墨和碳纳米管②甲烷和十八烷③ 和4④乙酸和甲酸甲酯⑤ 12CO2和 14CO2⑥H、D、T⑦ 和⑧CH 2﹣CH 3和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为 (填序号,下同)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为 ; 属于同位素的为 ;属于同系物的为 .15.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它们分子里的碳原子数相同.将 1.0 体积的这种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2.0 体积的 CO2和 2.4 体积的水蒸气(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求混合气体中的烷烃和烯烃及它们的体积比为多少?16.请你书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用硫氰化钾检验 Fe3+存在的离子方程式: (2)用铁氰化钾检验 Fe2+存在的离子方程式: (3)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 D.2. D.3. A.4. C.5. A.6. C.7. D.8. B.9. D.10. C.11. D.12. C.13. 分子式为 C9H11Cl,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可能的结构有 15 (不考虑立体异构)种.14.有下列各组物质:①石墨和碳纳米管②甲烷和十八烷③ 和④乙酸和甲酸甲酯⑤ 12CO2和 14CO2⑥H、D、T⑦ 和⑧CH 2﹣CH 3和15. x:y=2:3,16. 请你书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用硫氰化钾检验 Fe3+存在的离子方程式: Fe 3++3SCN﹣ ═Fe(SCN) 3 (2)用铁氰化钾检验 Fe2+存在的离子方程式: 3Fe 2++2[Fe(CN) 6]═Fe 3[Fe(CN) 6]2↓ (3)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H 2C2O4+6H++2MnO4﹣ ═10CO2↑+2Mn 2++8H2O .31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15)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丁烷 B.3﹣甲基﹣2﹣乙基戊烷C.1,1﹣二氯乙烯 D.2,3﹣二甲基戊烯2.近年来 AIST 报告正在研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 2Li+Cu2O+H2O=2Cu+2Li++2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 +透过固体电解质向 Cu 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O+H2O+2e﹣ =Cu+2OH﹣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3.纳米级 Cu2O 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 OH 一的浓度制备纳米级 Cu2O 的装置如图所示,发生的反应为:2Cu+H 2O 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阳极附近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C.离子交换膜应采用阳离子交换膜D.阳极反应式是:2Cu+2OH 一 一 2e 一 ═Cu 2O+H2O 4.下列反应产物属于不饱和烃的是( )A.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产物 B.乙醇的消去反应产物C.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产物 D.丙烯的加聚反应产物5.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2A.CH 2=CH﹣CN B.CH 2=CH﹣CH=CH 2C. D.6.欲除去甲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 )试剂的装置.A.澄清石灰水、浓 H2SO4 B.酸性 KMnO4溶液、浓 H2SO4C.溴水、浓 H2SO4 D.CCl 4、碱石灰7.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乙烯和 1,3﹣丁二烯 B.CH 3Cl 和 CH2Cl2C.乙烯和聚乙烯 D.苯和二甲苯8.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 5H10 B.C 8H10 C.CH 4O D.C 2H4Cl2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酸性 KMnO4溶液反应、又能与溴水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①苯 ②丙烷 ③乙炔 ④己烯 ⑤乙醇 ⑥己烷 ⑦聚丙烯.A.①② B.⑤⑥ C.③④ D.⑥⑦10.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11.1 体积某气态烃和 2 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 6 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 )A.乙炔 B.丙炔 C.丁炔 D.丁二烯12.某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体密度是 1.07g/L(标况下) ,该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是 4:1,则这两种烃是( )A.CH 4 和 C 2H4 B.C 2H6和 C2H4 C.CH 4和 C4H8D.C 2H4和 C 3H61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①CH 3CH(C 2H5)CH 2CH2CH3 ;② ;③ ;④CH 3CH(Br)CH 3 .14.科学家认为,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近 20 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 . (选填字母)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D.分解天然气(2)用水分解获得氢气的能量变化如图 1 所示,表示使用催化剂是曲线 .该反应为 (放热还是吸热)反应3(3)1g 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释放出 142.9kJ 的热量写出其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利用氢气和 CO 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 2(g)+CO(g)═CH 3OH(g) ;△H=﹣90.8kJ•mol ﹣1②2CH 3OH(g)═CH 3OCH 3(g)+H 2O(g) ;△H=﹣23.5kJ•mol ﹣1③CO(g)+H 2O(g)═CO 2(g)+H 2(g) ;△H=﹣41.3kJ•mol ﹣1总反应:3H 2(g)+3CO(g)═CH 3OCH 3(g)+CO 2 (g)的△H= (5)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图 2所示实验:①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图 2 装置中,某一铜电极的质量减轻 6.4g,则 a 极上消耗的 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6)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 N 2、H 2为电极反应物,以 HCl﹣NH 4Cl 为电解质溶液制取新型燃料电池.则正极电极方程式 .15.有机物 M(分子式:C 6H4S4)是隐形飞机上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其组成元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少量样品放入 A 的燃烧管中,通入足量 O2,用电炉加热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余下装置. (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1)写出 A 中样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 B 的目的是验证有机物中含氢元素,则 B 中盛装的试剂为 .(3)D 中盛放的试剂是 (填字母) .a.NaOH 溶液 b.品红溶液 c.KMnO 4溶液 d.饱和石灰水(4)能证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现象是 .(5)燃烧管中放入 CuO 的作用是 .(6)请指出装置 F 中的错误: .16.0.2mol 某烃 A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各 1.2mol.试回答:(1)烃 A 的分子式为 (2)若取一定量的该烃 A 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各 3mol,则有 g烃 A 参加了反应.4(3)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 4 个甲基,烃 A 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 1 个) .(4)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请写出其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5)若烃 A 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 A 的结构简式为 .(6)比烃 A 少一个碳原子且能使溴水褪色的 A 的同系物有_ 种同分异构体.答案1. C. 2. B.3. D.4. B.5. D.6. C. 7. D.8. C.9. C.10. B.11. B.12. C.1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①CH 3CH(C 2H5)CH 2CH2CH3 3﹣甲基己烷 ;② 2﹣甲基﹣1,3﹣丁二烯 ;③ 1,2,4﹣三甲基苯 ;④CH 3CH(Br)CH 3 2﹣溴丙烷 .14.科学家认为,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近 20 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 C . (选填字母)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D.分解天然气(2)用水分解获得氢气的能量变化如图 1 所示,表示使用催化剂是曲线 b .该反应为 吸热 (放热还是吸热)反应(3)1g 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释放出 142.9kJ 的热量写出其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H 2(g)+O 2(g)=2H 2O(l)△H=﹣571.6kJ•mol ﹣1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4)利用氢气和 CO 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 2(g)+CO(g)═CH 3OH(g) ;△H=﹣90.8kJ•mol ﹣1②2CH 3OH(g)═CH 3OCH 3(g)+H 2O(g) ;△H=﹣23.5kJ•mol ﹣1③CO(g)+H 2O(g)═CO 2(g)+H 2(g) ;△H=﹣41.3kJ•mol ﹣15总反应:3H 2(g)+3CO(g)═CH 3OCH 3(g)+CO 2 (g)的△H= ﹣246.4kJ/mol (5)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图 2所示实验:①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 2+4e﹣ +2H2O=4OH﹣ .②图 2 装置中,某一铜电极的质量减轻 6.4g,则 a 极上消耗的 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6)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 N 2、H 2为电极反应物,以 HCl﹣NH 4Cl 为电解质溶液制取新型燃料电池.则正极电极方程式 N 2+8H++6e﹣ ═2NH 4+ .15.有机物 M(分子式:C 6H4S4)是隐形飞机上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其组成元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少量样品放入 A 的燃烧管中,通入足量 O2,用电炉加热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余下装置. (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1)写出 A 中样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 6H4S4+11O2 6CO2+2H2O+4SO2 .(2)装置 B 的目的是验证有机物中含氢元素,则 B 中盛装的试剂为 无水硫酸铜 .(3)D 中盛放的试剂是 c (填字母) .a.NaOH 溶液 b.品红溶液 c.KMnO 4溶液 d.饱和石灰水(4)能证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现象是 E 中品红不褪色,F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5)燃烧管中放入 CuO 的作用是 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 .(6)请指出装置 F 中的错误: 没有排气管,会使容器内气压变大造成危险 .16.0.2mol 某烃 A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各 1.2mol.试回答:(1)烃 A 的分子式为 C 6H12 (2)若取一定量的该烃 A 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各 3mol,则有 42 g 烃 A 参加了反应.(3)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 个甲基,烃 A 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 (CH 3) 2CHC(CH 3)=CH 2或(CH 3) 2C=C(CH 3) 2或(CH 3) 3CCH=CH2 (任写 1 个) .(4)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请写出其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n(CH 3) 2C=C(CH 3) 2 .(5)若烃 A 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 A 的结构简式为 .(6)比烃 A 少一个碳原子且能使溴水褪色的 A 的同系物有_ 5 种同分异构体.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