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全部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doc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湛江一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考试高二级化学科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各 4分,共 40分)1.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C.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2.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它的分子式是 C16H10N2O2C.该物质不属于烃D.它是不饱和烃3.有一环状化合物 C8H8,它不能使溴的 CCl4溶液褪色;它的分子 中碳环上的 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有机生成物只有一种。这种环状化合物可能是( ) 4.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5H11Cl,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几种( )A.8 种 B.7 种 C.6 种 D.5 种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电石与蒸馏水 制乙炔B.苯与液溴反应时,要加入铁粉,所以真正起到催化作用的是铁粉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D. 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6.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右所示,则其 单体的名称为( )A.乙烯和 2-甲基-1,3-戊二烯 B.2,4-二甲基-1,3-己二烯2C.2,4﹣二甲基﹣2﹣已烯 D.乙烯和 2﹣甲基﹣1,3﹣丁二烯7.已知: ,如果要合成 ,所用的起始原料可以是( )A.CH 2=C(CH3)CH=CH2和 CH≡C-CH 2CH3 B.CH 2=CHCH=CHCH3和 CH3C≡CCH 3C.CH 2=C(CH3)C(CH3)=CHCH3和 CH≡CH D.CH 2=C(CH 3) C(CH3)=CH2和 CH3C≡CH8.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A.①和② B.⑤和⑦ C. ④和⑥ D.③和④9.为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 X元素,有下列实验操作:①加热煮沸 ②加入 AgNO3溶液 ③取少量的卤代烃 ④加入稀硝酸酸化 ⑤加入 NaOH溶液 ⑥冷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 是( )A ③①⑤⑥②④ B.③②①⑥④⑤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①⑥②④10.有机物 CH3—CH==CH—CI能发生的反 应有(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聚合反应A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B 只有①不能发生 C 只有③不能发生 D 只有④不能发生二、填空题(包括 4个大题,共 60分)11.(12 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 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下所示(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 17.1 g 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 O2燃烧,生成 CO2和 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入过量 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E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 A中是否 含有氧原子?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4)若 A的摩尔质量为 342 g·mol-1 , C瓶增重 9.9 g,D 装置增重 26.4 g,则 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5)写出 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14 分) (1)写出下列官能团的名称: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C≡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 ① 2,2—二甲基—3—乙基己烷 ② 2-甲基-2-丁烯③ ④ (3)写出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制备 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6 分)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请回答下列问题:(1) 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该分子在 H-核磁共振谱中有______组吸收峰;(2)二聚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分子中的 CH2基团有________个;(3)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环戊烷 的一 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不含碳环 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④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E—C=C—4___________14. (18 分)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克/厘米 3,沸点 131.4℃,熔点 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 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 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 d中装有浓溴(表面覆盖少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1)a 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 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 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二元醇的化学方程式:。(3)安全瓶 b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 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 b中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容器 c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5)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因是(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6)e 装置内 NaOH溶液的作是 。5湛江一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考试高二级化学科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4分,共 40分)1—5 CDCAB 6—10 ADBCA二、填空题(包括 4个大题,共 60分)11.(12 分)(1)使有机物 A充分燃烧转化成 CO2和 H2O(2)吸收 A燃烧后生成的 H2O;吸收空气中的 H2O和 CO2,防止它们进入 D装置中干扰实验(3)能 (4) C 12H22O11 (5)C12H22O11+12O 2 12CO2+11H 2O― ― →点 燃 12.(1)①碳碳双键 ②碳碳叁键 ③氯原子(2)① ② ③3-甲基-2-乙基-1-戊烯 ④2-甲基戊烷 (3)13. (1)9 3 (2) C 10H12 2(3) NaOH/醇,加热(或 NaOH的醇溶液,加热)(4)14. (1)蒸馏烧瓶 CH 3CH2OH CH2=CH 2↑+H 2O℃浓 硫 酸170(2) CH 2BrCH2Br+2NaOH → CH 2OHCH2OH + 2NaBr(3)b 瓶中液面会下降,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4) (4)除去乙烯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5)①乙烯通过液溴速度过快 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 170℃,没有生成乙烯(只 要合理就给分)(6)吸收挥发出来的溴,防止污染环境CH3—C=CH—CH3 CH3水Δ=CH-CH31湛江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考试高二级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 择题(每小题 3 分,20 小题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材料的“变”最早出现于(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唐朝2.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史的等级制度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下列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 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思想 ④顾炎 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有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 “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4.右侧图片分别描述了中国古代某一段时期的历史疆域和文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转型B.国家大统一C.文化大发展D.民族大融合5.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 。下列人物“言” 、 “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言论 事件 A 秦始皇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魏孝文帝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迁都洛阳 C 唐太宗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开创三省六部制 D 明太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建立内阁制度 6.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 。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代7.有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 ”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是( )A.宗法制原则 B.九品中正制选官C.皇位世袭原则 D.科举制创立完善8.右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 。 《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 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 ) 2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9.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 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10.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 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 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 文献记载很少 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11.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12. “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主要表明(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13.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 ”这表明当时( )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血缘关系是商人集团纽带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14.汉代时市的长官称“市令”或“市长” ,南北朝时设有“草市尉” ,唐代州县设市日益普遍,唐宣宗七年(853 年) , “废州县市印” ,五代以后市司机构再也没有恢复。对上述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从汉代开始起政府对市进行了直接管理B.南北朝时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C. “废州县市印”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D.政府最终放弃对市的管理是在五代之后15.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马丁•路德 ④孟德斯鸠A.①④ B. 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6.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 “义” “礼” “平” “利” “法” “孝” ,东 汉是“道”“平” “礼” “法” “义” “孝 ”“信” 。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17.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 ,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A.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B.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3C.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18.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本质上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19.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 ,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20.农历 2014 年腊月腊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C.精准 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二、非选择题21. (20 分)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变迁需要多角度地考查和认识。阅读材料:材料一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有两种看法具有代表性。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 19 世纪时积弱不振。 ” 吕思勉对宋代文化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推崇的,认为“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 ”材料三 表 3 晚清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江苏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江苏昊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江苏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墟集会 福建宁化 远近商贩,至皆依之 西湖八社 浙江杭州 地文人定期聚会,饮酒赋诗 (据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整理) 请回答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4 分)(2)你会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看法?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只列看法,不说理由不得分) (8 分)4(3)自定一个标准对表 3 中的民间社团进行分类。 (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时期这些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的原因。 (6 分) 22. (20 分)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研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 “有一分材料,只说一分的话。 ”材料二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 昔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於此处(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 ,宽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至永乐五年(1407 年) ,朝廷差太监郑 和等统领西洋大宝船到此处。有施进卿者,亦广东人也,来报陈祖义凶横等情,被太监郑和生擒陈祖义等,回朝伏诛。 ——明•马欢著《瀛涯胜览》 (马欢曾随郑和三下西洋。本书成书于 1451 年) 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番舶长张琏。广东潮州饶平县人。张本大盗,明嘉靖末作乱,扰广东、江 西、福建三省。西籍言嘉靖间有海寇张士流夺据葡人之澳门。殆即琏也。中国 人之胜西人,自是始。琏后为官军剿平。已报克获,万历五年,商人诣旧港者,见琏列肆为番舶长。漳、泉人多附之。犹中国市舶官。盖琏虽不称王,实握王权矣。 ——梁启超著《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 (1)根据材料一所给史学原则,补充表中空缺的史料和结论,并对错误结论加以修正。 (6 分)(2)历史记述能反映记录者的观点和立场。请比较材料二中关于民间海外活动的记述,指出陈祖义张琏的共性,分析马欢和梁启超观点的差异。 (10 分) (3)有学者指出,历史研究的本质是选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5湛江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考试高二级历史科答案一、选择题(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B B D D B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B B D A A C D B二、非选择题21. 【答案】 (1)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 (任答两点得 2 分) 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2 分)(2)看法:同意费 正清的看法。 (2 分)理由: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所著《四书集注》作为答题的依据,束缚中国思想发展;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伦理和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压抑人性;理学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 要作用 。 (6 分,每点 2 分) 看法:同意吕思勉的看法。 (2 分)理由:学术思想上,宋开创了理学和心学,涌现出朱熹和陆九渊等大家,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分)文艺上,宋词繁荣,涌现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等诗人;宋代书画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北宋都有名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3 分)(3)分类;从人物身份的角度,分为文人社团和商人社团;从活动内容的角度,分为政治类社团、经济类社团、学术类社团。 (任选一标准 2 分,从其他角度进行的合理分类亦可同等给分) 原因:政 治上,政治腐败黑暗(君主专制强化) ,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中小市镇兴起、商帮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初步发展;社会层面上,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市民阶层崛起) ; 思想文化上,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兴起,市民文学繁荣。 (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6 分)22. 【答案】 (1)修正结论:分封制下中央尚未实现高度集权,后期诸侯国的兼并也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 分) 补充史料: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三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 (2 分) 补充结论: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而只是皇帝统治的耳目和工具,专制制度的本质也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王朝末期的腐败和监察官员以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更使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任 2 点,2 分)(2)共性:都从事海上劫掠(海盗) (1 分) ;都在海外 建立殖民统治。 (1 分) 差异:①马欢:否定陈祖义的海外活动。 (2 分)马欢在记述时强调陈祖义的凶残,对其行为完全否定。(2 分) ②梁启超:一定程度肯定了张琏的海外活动。 (2 分)梁启超在记述时强调张琏战胜葡萄牙人的历史;同时将张琏称赞为殖民伟人。 (任意一点,得满分 2 分) (3)理解:历史研究者一般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件加以记载和研究;历史研究者一般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史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史料的选择。 (每点 21湛江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考试高二级 地理科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30 题共 60 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②光照充 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我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读“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 ,回答以下问题。3.关于 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 1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B.区域 2 处于发展后期阶段C.区域 3 进入起步阶段 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4.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C.从区域 3 到区域 1 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D.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能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 ,回答下列问题。5.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与四川相比,新疆乙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壳运动频繁下表为我国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统计资料,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27.关于四个省区从 1996—2004 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 A 省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B. B 省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C. C 省区—退耕还林,扩大森林种植面积D. D 省区—城市化发展建设占地多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 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 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B.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9.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A.必须立即停止开发,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C.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10.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 。读下图,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①“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②“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1996―2004 年耕地减少类型所占比重(%)省级行政区字母人口(万人)耕地面积(km2)1996―2004年减少耕地面积(km2)建设占用灾毁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A 8428 62224 614 5.96 1.74 70.27 22.03B 4105 23164 143 17.33 0.91 68.99 12.77C 2232 55689 1010 1.78 2.26 95.27 0.69D 1419 2948 71 62.58 5.73 13.27 18.423然保护区 ③“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④“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读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下题。1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位于地势阶梯 交界处,落差大C.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12.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 ②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水能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稀土用途广泛,是很多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由于生产无序、竞争无度,作为世界第一大稀土生产国的中国,不具有定价权,稀土价格长期低位徘徊。下表反映的是 2009 年中、美、日三国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读表完成 13 题。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中国 36 97 41美国 13 0 13日本 0 0 26其他 51 3 2013.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稀土资源储量曾占世界总量的 74%,而到 2009 年仅占世界总量的 36%,其主要原因是(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下图为“甲、乙 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完成各题。甲地: 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乙地: 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14.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415.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发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 江三角洲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2001 年 2005年2005 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2005 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2005 年人均 GDP(元)长三角 1381 5024 41.3% 4:55:41 40612珠三角 1684 4107 17.9% 3:51:46 4199016.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B.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江苏兴化垛田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 2 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状高田称为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右图为垛田镇垛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洼 B.河网密布 C.气候湿润 D.地狭人稠19.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有( )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 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 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境内溪5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主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2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读下图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 ,回答下题。2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C.地面 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23.对图中②所示资源调出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B.沿途将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C.调出区是从长江干流直接取水,水量丰富D.该项目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均能产生积极效应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 ,完成下列各题。24.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25.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6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读“我国承转全球 IT 产业转移的路径” (图 A)和“IT 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 (图 B) ,完成下题。26.图 A 中,我国承接全球 IT 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27.图 B 为 IT 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 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市场和运输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品牌和核心技术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它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下表是近年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代表性事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公司名称 事件 所属行业谷歌 决定在美国而非中国生产家庭娱乐设备 IT 电子通用电器 开始在美国纽约和肯塔基建立工厂,生产精密电池 IT 电子福特汽车 把在中国的部分零部件和欧洲整车生产转移到美国 汽车28.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技术外传 B.重塑美国制造C.解决就业 D.遏制制造业的国际分工29.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 )①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 ②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③美国本土市场扩大 ④美国政府的支持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0.美国制造业“回巢”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 )A.海外市场萎缩 B.成本优势丧失C.自主创新增强 D.区域合作加强7二、综合题(2 题,共 40 分)31.(共 18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两侧多河流和湖泊,湖泊鱼类品种数量分布差异非常大,呈现出海拔越高、湖面积越小,鱼类品种越少的特点。材料二:北欧简图材料三:挪威于 1971 年开始开采北海石油,估计到 2020 年北海石油将枯竭,挪威石油城斯塔万格将受到影响。材料四:地源热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地源热泵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用该技术把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地源热泵在北欧各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下图是地源热泵技术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请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北欧湖泊鱼类品种数量分布的特点。 (6 分)(2)针对资源枯竭,尝试为斯塔万格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3)推测北欧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并结合材料四中简述该季节其工作原理。(6 分)32. (共 22 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 160 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 6.2 米/秒,夏季多干热风,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8材料二: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下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1)(共 6 分)简析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共 8 分)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3)(共 8 分)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原因。9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考试高二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30 题共 60 分)1.C 读图,根据山脉界线,图中序号①表示的区域降水稀少,河流大多为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A 错。②区域是内蒙古高原,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草原,B 错。③是华北、东北平原为主的北方地区,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C 对。④是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 错。2.B ①到②地势由第二级阶梯到第三级阶梯,A 错。②到③是由草原过度到灌溉农业区,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B 对。③到④人口密度较大,分布不均匀,没有递增特点,C 错。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带性规律,D 错。3.C 从图中可以看出,t 2时间区域 1 处于发展的顶峰时期,即将进入衰退阶段;区域 2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 3 进入起步阶段。4.D 若该图表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则区域 1 起步早、水平高,为我国东部地区;区域 2 为中部地区;区域 3 起步最晚,水平最低,为我国西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同,东部地区对资源依赖程度已经降低,而中西部地区对资源依赖程度仍较高;东部地区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应积极建设基础设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 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5.D 上述四省区中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新疆、陕西和四川,故选丁。6.B 综合判读可知,乙资源为太阳能资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所以光照强,太阳辐射能丰富;四川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晴天少,而且处于盆地地形区,云雾多,太阳辐射弱,故选 B。7.D 四川省位于我国湿润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内蒙古自治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发展畜牧业;江西省退耕还林,保持水土;上海市经济发达,城镇建设用地居多。8.A9.B 三江源地区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人为破坏,源头地区和周边区域植被减少,草场退化、鼠害肆虐、土地沙化、干旱加剧、冰川萎缩、雪线上升、江河断流、湖泊干涸、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受自然条件限制,植被以草甸、草原为主,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就是生态环境建设。10.C 黄河上游“大量脱发” ,是过度放牧造成,与气候寒冷干燥无关,①错。黄河宁夏平原段 “动脉阻塞”是指由低纬流向高纬过程中的凌汛现象,与过度放牧与垦殖无关,②错。黄河中游的 “腹泻”是因地表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③对。 黄河下游的“脚肿” 是因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治理措施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④对。11.B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主要流经青藏高原其下游进入四川盆地,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选 B 正确。12.A 金沙江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该地区人口、城市分布少,能源需求量小;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水能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选 A 正确。13.A 题干问资源储量的变化,有中国储量和世界储量两个变量,所以分析时也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对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并提高资源的附加利润。14.D15.A 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两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典型;而乙地区属于大城市扩散型,在苏南地区比较典型。16.B 交通建设与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无必然联系, ①错。交通发展,区域联系加强, 可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对。便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③对。省内与出省通道建设,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④错。B 对。17.A 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A 对。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 错。 两地的矿产资源短缺,主要是调入资源,发展特色产业,10C 错。两地发展重点是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不是发展现代农业,D 错。18.A 据材料知,垛田镇地面平均海拔不足 2 米,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说明了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势低洼,故 A 项正确;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地狭人稠均不是主要的原因。19.B 将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可以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淤泥有机质含量丰富,可以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提高产量,故①④正确;垛田上有作物分布,且地形平坦,水土流失不明显,故②错误;综合选项 B 项正确。20.C 读图,根据图示信息,不能体现该地农业结构变化,有种植业和养殖业,A 错。没有修建温室,B 错。水稻生产,要求排灌便利,图中稻田最低水渠的高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所以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C 对。不能体现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的特点,D 错。21.C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保护环境,D 对。不会因市场需求改变稻田和养鱼所占的比重,A 错。农产品的类型没有增多,B 错。不能显示提高了生产效率,C 错。22.A 图示①是西气东输线路,由我国西北向华东地区调送;该资源调出区主要是荒漠化严重。⑤是西电东送南线,由我国云贵地区调往珠三角地区,该资源调出区主要是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选 A 正确。23.C ②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由丹江口水库调往京津地区;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沿途将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调出区是从长江支流汉江直接取水,水量丰富;该项目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均能产生积极效应。选 C 正确。24.C 根据材料,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水平高,最先成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帽生产,C 对。汽 车零配件生产、节能环保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新兴的知识、技术型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A、B、D 错。25.B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B 对。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不是产业转移,A 错。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集中在经济发达区,C 错。转移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环境污染等问题很少,D 错。26.C IT 产业是高新产业,靠近经济发达及知识密集地区;根据与台湾、韩国的地缘关系,结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布状况可确定①、②、③分别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靠近韩国,可就近接受产业转移。选 C 正确。27.D 处在金字塔底层的是产品附加值最低的,处在顶端的是附加值最高的;图 B 金字塔自下而上依次为加工组装、营销运输、研发与核心技术环节;c 是品牌和核心技术,主要在发达国家。选 D 正确。28.C 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制造业“回巢”是居金融危机发生后,回归产业主要是 IT 电子、电气设备、汽车等,这些产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多,可以为美国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C 对。产业从海外回归,与防止技术外传、重塑美国制造、遏制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无关。29.D 表格中,美国制造业“回巢”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生产成本增加,①对。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技术相关,没有差异,②错。美国本土市场没有明显变化,③错。有美国政府的支持,④对。D 对。30.A 美国制造业“回巢”,在本国制造业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海外市场萎缩,A 对。我国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制造业成本优势不会丧失,B 错。自主创新增强,区域合作加强是以后的应急措施,不是直接影响,C、D 错。二、综合题(2 题,共 40 分)31.(共 18 分)(1)自然原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适宜生存的鱼类品种越少;(2 分)面积越小,鱼类生存空间越小,鱼类品种越少。(2 分)人类活动:水电开发力度大,大坝阻断鱼类繁殖通道。(2 分)(2)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多元化)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任选 3 点得 6 分)(3)冬季。 (2 分)11浅层水源和土壤源吸收了太阳能和地热能温度高于地表温度,(2 分)地源热泵将土壤或地下水中的热能提取出来,供室内采暖。(2 分)【解析】(1)海拔越高,影响气温降低,适宜生存的鱼类减少,面积小,鱼的生存空间小,种类较少;人类活动主要是人类大坝工程的建设阻隔到达上有的通道,减少上游鱼类繁殖。(2)考查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方式,主要从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产业改造重组、延长产业链等分析。(3)考查新能源的利用。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利用主要在冬季,对于原理的阐述主要根据题意从科学合理简单的词语表述。根据材料四图,浅层水源和土壤受地面温度影响较小,冬季其吸收了太阳能和地热能,温度高于地表温度。根据箭头方向,地源热 泵将土壤或地下水中的热能提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室内采暖。夏季北欧地区温度不会太高,北欧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冬季。随着矿产资源的的枯竭,对于依靠资源发展而成的城市,都要面临瓶颈,必须跳出资源瓶颈,从优化产业结构等分析;地源热是新能源,工作原理就是夏季收集,冬季使用。32.(共 22 分)(1)该地区盛行西北风(2 分) ;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2 分) ;甲地山谷呈西北-东南走向,大风日数多,风速大(狭管效应明显) ,风能资源丰富(2 分)(2)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 (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共 4 分。 )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共 4 分。 )(3)该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2 分) ,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 (2 分) ,多干热风(2 分) ,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 分) ,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 分) 。 (任答 4 点得 8 分)【解析】试题分析:(1)该地区盛行偏西风;山谷呈西北-东南走向,和风向大致一致,狭管效应显著;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2)风力发电的条件评价可以从风能资源、地价、移民费用、开发历史、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回答。注意评价类题目既需要评价有利条件,也需要评价不利条件。(3)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多大风天气,荫房四壁的洞孔便于通风,又避免光线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知识拓展】热力环流原理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我们所说的风。利用该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沙漠和绿洲比热容不同,沙漠升温快,近地面易形成低压,绿洲升温慢故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夏季时盛行西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