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微山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A)化 学(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C1-35.5 Ca-40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57 分。 )1.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 α 射线会致癌,WHO 认定的 19 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86 D.222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 146、质子数为 92 的铀(U)原子 U146923.1934 年居里夫妇用 α 粒子( 4He)轰击 27Al 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核素— 30P,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其发生的变化可表示如下: 27Al+ 4He→ 30P+ 1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0P 和 31P 两种核素互为同位素B.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D.在 30P 中存在: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4.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强弱:HIO 4HBrO4HClO4 B. 原子半径大小:MgPNC. 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 金属性强弱:NaMgAl5.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2①碘升华 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③酒精溶于水 ④HCl 气体溶于水⑤冰融化 ⑥NH 4Cl 受热分解 ⑦氢氧化钠熔化 ⑧(NH 4) 2SO4溶于水A. ①②④⑥⑦ B. ④⑥ C. ①④⑤⑧ D. ①②④⑤⑥⑦6. 某元素原子 L 层电子数比 K 层电子数多 5 个,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A. +7 B. +5 C. +3 D. 无最高正价7. 元素周期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8.下列物质性质的递变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Al>Na>K B.碱性:NaOH>KOH>Ca(OH) 2>Mg(OH) 2C.离子半径:O 2- >F - >Al 3+ >Mg 2+ >Na + D.最高价:Cl>Si>Al>F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电池B.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 Pb,负极是 PbO2C.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D.原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11.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①甲单质比乙单质容易与 H2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的简单阴离子反应生成乙的单质;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一般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铁棒上析出铜,而铁的质量不变,符合要求的原电池是( )。A.铁棒作负极,铜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 CuSO4溶液B.镁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 CuSO4溶液C.镁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 FeCl3溶液D.铁棒作负极,铜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 H2SO4溶液313.关于铅蓄电池 Pb+PbO 2+2H 2SO4 2PbSO4+2H 2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放 电 充 电A.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 +2e - ===PbSO42-4B.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C.放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D.放电时,每当消耗 1 mol 铅时转移电子 2 mol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可逆反应 A(g) 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15.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置于 1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 2C(g) 。若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1.2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1.2 mol/(L·s)B.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6 mol/(L·s)C.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D.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6 mol/L16.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 +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C.消耗 1 摩尔 A 同时生成 1 摩尔 D D.混合气体的密度17.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4A.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 H2气体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 2O(g) CO2(g)+H 2(g)”为放热反应D.图④中的装置可形成持续稳定的电流。将锌片浸入 CuSO4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图④中的原电池装置反应不相同18. .有 A、B、C、D 四种金属。将 A 与 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为正极。将A、D 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 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 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 C 的盐溶液里,有金属 C 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19.一定温度下,在 1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 10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 mol·L-1·s-1B.反应开始到 10s,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 mol·L-1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 Y(g) Z(g)D.反应开始到 10s,Y 的转化率为 79.0%5二、非选择题(共 43 分)20. (12 分)根据下表所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族周期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二 ① ②三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四 ⑩ ⑾ ⑿(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 ,⑥ ,⑦ ,⑾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5)在③与④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在 ⑧与⑿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21. (8 分) 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 + =2 Ag +Cu2+ ”设制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6(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发生 反应(填 “氧化”或“还原” ) ,电解质溶液是 ; (2)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正极的反应式为 .(3)若导线上转移电子 1 mol,则生成银 克。 22.(12 分)i 某温度时,在 2 L 容器中 A、B 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中,A、B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 4 min 时,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min 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8 min 时, v(正)________v(逆)(填“>” 、 “<”或“=”)。ii 为了研究 MnO2与双氧水(H 2O2)的反应速率,某学生加入少许的 MnO2粉末于 50 mL 密度为 1.1 g/cm3的双氧水溶液中, 通过实验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5 分钟时反应停止。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4)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 ; (5)A、B、C、D 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是_________。 23. (11 分)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 。 OH22(1)为了加快该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使用催化剂 B. 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C. 适当降低反应的温度 D. 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7(2)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3)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资料】①键能:拆开 1mol 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或是形成 1mol 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②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H—H O=O H—O键能 1molkJ436 496 463在理论上 1molO2充分反应生成水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kJ。(4)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若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电极材22料为疏松 多孔石墨棒,其中氢气在________(填“正”或“负” )极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 。 写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电路中每转移 0.2mol 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 H2的体积是________L。89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A)化学试题答案1.B 2.B 3.C 4.A 5.B 6.D 7.B 8.D 9.D 10.A 11.C 12.B 13.A 14.C 15.C 16.D 17.D 18.B 19.C20. (共 12 分,每空 1 分) (1)①N、⑥Si、⑦S、⑾Ca;(2)F、K;(3)HClO 4、KOH、Al(OH) 3;(4)F;(5)Na、Cl 2。21. (共 8 分) (1)Cu (1 分) ; 氧化(1 分) ;AgNO 3溶液(1 分) ;(2) 碳棒上出现银白色物质(1 分) ; Ag ++ e-= Ag (2 分) (3) 108(2 分)22.(共 12 分,每空各 2 分)(1)2A B(2)0.05 mol·L-1 ·min-1(3)否 =(4)1 min (5) ;DCBA;23. (11 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1 分) (1)C (2)B (3)放出 484 (2 分) (4)负 氧化 O 2+4e-+2H2O=4OH- (2 分) 2.24(2 分)1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A)历 史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卷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3.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4.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5.下列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它首先出现于中国的四川地区 C.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它最早是由北宋政府印制和发行的6.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7.“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8.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B.五口开始通商C.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9.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使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B.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技术条件2C.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刺激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10.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 )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②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进入劳动力市场 ③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 ④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1.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的资本本输出,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外国投资B.列强的资本输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D.维新变法运动的刺激12.从 1912 年至 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 600 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鼓舞C.有识之士的倡导,政府的政策调整 D.群众性的爱国运动。13、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间割据混战14.据统计,1936 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 1927 年增加 80%。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和发展C.西方列强因受经济危机打击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的统一推动了经济发展15.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后天畸形” ,是因为深受压迫。压在民族工业身上的三座大山是 (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 ④愚昧主义 ⑤教条主义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16、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曾经犯过“左”或“右”的错误, “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17.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这是党在农业问题3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1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10 年 4 月 14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观察下面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读《1952——1956 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工、农业生产均衡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20.下图为“大跃进”时期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B.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C.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 D.片面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水平2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4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端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22.上海市的高冉同学在一本书上了解到 1984 年党中央开放了 14 个沿海城市,而他的家、叔叔的家、姑姑的家、爷爷奶奶的家均在上海以南的开放城市中。那么,他们的家可能在以下哪些城市中( )①湛江 ②北海 ③宁波 ④广州 ⑤武汉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23.下列服装在中国开始流行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装 ②长袍马褂 ③列宁装 ④唐装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24.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了( )A.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B.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C.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25.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26.1896 年 8 月 14 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蕴涵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A.上海开风气之先 B.中国的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C.中国人开始拍摄电影 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27.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联系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28.下列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哥伦布远航——西班牙占领巴哈马群岛 B.《航海条例》——英荷殖民战争C.美洲劳动力不足——从非洲贩卖黑奴D.无敌舰队被打败——英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29.工业革命密切了当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基本的媒介是( )A.先进的政治制度 B.先进的通讯手段 C.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D.价格低廉的商品30.我们习惯上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A)5历 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31 题 14 分,32 题 10 分,33 题 16 分,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 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2 分)材料二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2)材料三反映了古代农业什么样的经营模式?(2 分)其主要特点是什么?(6 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家业大饶” ,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频繁来上海的外国商船。材料三 1863 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6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经济因素?(2 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 分)它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 分)(3)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 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先驱之一。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材料二 2010 年 11 月 6 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 “世界中国学论坛” ,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请回答:(1)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 分)谈谈你对它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 (4 分)(2)各方学者所热衷的“中国经济模式”指什么“(2 分)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 分)7(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改革的成败给我们的启示。 (4 分)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A)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A A B D D D A A B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C A A D A D A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C B A D B A D D C二、非选择题:31、 (1)土地制度:井田制(2 分) 。变化:土地私有制确立(2 分) 。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2 分) 。(2)经营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个体经济) (2 分) 。主要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分散性;脆弱性;封闭性(任选其中的三点) 。 (6 分)32、 (1)新的经济现象: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2 分) 。经济因素:农业、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2 分) 。(2)历史现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船到中国通商口岸倾销商品(2 分)内在联系: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 分)(3)变化:自然经济不断解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和发展(2 分)33、 (1)历史事件:洋务运动(2 分)理解:洋务运动只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4 分)(2)经济模式:中国从 1978 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成果(或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2 分)史实: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贸等(4 分)(3)改革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变革落后的制度;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4 分,任选两点)1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A)地 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8 页,第Ⅱ卷9—1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请将第Ⅱ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第Ⅰ卷 选择题 (共 60 分)选择题(每题 1.5 分,40 个小题,共 60 分。 )下表是非洲和欧洲某年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读下表,完成 1~2 题。1.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低—低—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 D.传统人口增长模式2.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 B.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C.资源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D.人们的离婚率较低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3.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4.甲、乙两国相比( )A.甲人口出生率低 B.乙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人口平均寿命短2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5.该年,图中所示各省区中 ( )A.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 B.江苏新增人口最多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 D.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6.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性别比例 B.文化教育 C.人口年龄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的结果。世界上一般以老年人口(即 65 岁及其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称为老龄化。右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老年人口比重的示意图。7.图中已经进入老龄化的有(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8.图中标出的各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总数最多且人口迁入量最大的是( )A.苏 B.粤 C.沪 D.辽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 2000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 2001~2050 年世界移民趋势。9、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10、推动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各国经济收入的差异C.各国宗教信仰的差异 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 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 64.7%。读图 1“2012 年农民工流向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 11~12 题。11. 农民工主要流向( )①东部地区 ②中部地区 ③西部地区 ④沿海地区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2. 农民工流向变化对中西部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 改善投资环境 B. 减小人口合理容量 C. 加大环境压力 D. 缓解人多地少矛盾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 13~14 题13.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读楼层高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 15、影响楼层高度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技术16、在 O 区形成的城市功能区一般是 (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17.图中规律在下列城市中表现最不明显的是( )A.纽约 B.香港 C.新加坡 D.北京下图为“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418.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19.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可能发展为小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读世界某大城市发展示意图。20.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21.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地价上涨,城市化问题突出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中心城区经济衰退C.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展,出现新城和卫星城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出现新的次级中心商务区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 22~23 题。 22.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 1000、1500、2000、 2500。其中数据为 2000 元/m2 的等值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523.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 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下图是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 24~25 题。24.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通达度 B.技术水平 C.地价水平 D.环境优劣25.与 1995 年相比,2009 年该城市( )A.功能分区明显弱化 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 D.近郊制造业密度减小26.下图中 a、b、c 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则最能代表菲律宾该作物生产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627.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光热充足 ②水热组合好 ③有灌溉水源 ④土壤肥沃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28.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①交通不便 ②劳动力价格低 ③政策扶持力度小 ④科技水平低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29、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化(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30.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技术装备好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31.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左图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32.左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乳牛大量繁殖 B.气温偏低 C.鲜草供应偏多 D.降水偏少33.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A.市场的距离 B. 地形的种类 C.雨量的多少 D.奶牛的数量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读图完成 34.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 种植园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35.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读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836.图中 a、b、c 分别表示 ( )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37.该农业模式具有的特点是( )①高污染②高消耗③生态化④可持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38.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热量条件39.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技术40.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年温差较大 D. 日温差较小9绝密★启用前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A)地 理第Ⅱ卷(非选择题 40 分)4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 10 分)材料一: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比。图 3 示意 1980~2030 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材料二: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 2010 年 13.3%提高到 2014 年的15.5%。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人生活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 5 亿人口超过 60 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材料三:计划生育政策自 1980 年开始强化,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 1980 年的 107.4 上升到 2004年的 121.1。到 2014 年依然处于 115.9 的超高位。2013 年底“单独二孩”人口政策出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 2014 年 12 月,符合政策且提出生育二胎的只有 100 万对夫妇,此前国家预计的是每年增长 200 万人。(1)材料一图中表示少儿抚养比的曲线是 ,表示老年抚养比的曲线是 。 (2 分)(2)材料一显示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 ) (2 分)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3)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我国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2015 年底提出“全面二孩”政策。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的背景。 (3 分)AB10(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经济等方面中远期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3 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42.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回答下列问题。 (共 11 分)(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 A、B、C 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3 分)(2)请在 A、B、C、D 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5 分)(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年份(年)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1960 100 40 12 482012 100 27 41 32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的变化及原因。(3 分)43.读“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共 8 分)11(1) 图示阴影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1 分)(2) 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和不利的气候条件分别是什么?(2 分)(3) 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由于人多地少形成了该农业地域类型 和 的特点。 (3 分)(4) 为促进该农作物高产稳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2 分)44.下图中 A 地区是我国某大型混合型饮料企业的番茄原料主产地。读图回答问题。(共 11 分)12“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麓河谷地区。(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素是 ,B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 。(2 分)(2)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2 分)(3) 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4 分)(4) A 地区果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将对 B 河、下游湖泊及周边自然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13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检测(A)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 (共 60 分)1---5 DABCB 6---10 CBBAB 11---15 DCACC 16---20 BDDDB 21---25 CCBCB 26---30 CCBBD31---35 DBAAB 36---40 BDDAD第Ⅱ卷(非选择题 40 分)答案 41. (共 10 分)(1)B A (2 分)(2)B (2 分)(3)老龄化严重,青年养老负担重;性别比失调,男性比例大;生育意愿较低,生育率低,(3 分)(4)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平衡性别结构;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和经济平稳增长,焕发社会活力和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3 分) 42. (共 11 分)(1)ABC (1 分) A 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 分)(2)D 地(1 分) 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4 分)(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建筑物覆盖,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 ;(1 分)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1 分)下渗减少蒸发量减少进而使地表径流量增大, (1 分)43. (共 8 分)(1)水稻种植业(1 分)(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 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小农经营,生产以家庭为主;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3 分)(4)加大科技投入,改良水稻品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2 分)44. (共 11 分)(1)降水 冰川融水(或“冰雪融水”) (2 分)(2)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2 分)(3)分布特点:城镇分布在山麓地带、沿铁路线(交通线)分布、沿河谷分布。(2 分)主要 区位因素: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每点 0.5,共 2 分)(4)随着上游地区果蔬种植面积扩大,取水量过多,导致 B 河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使湖泊的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盐度上升,生态破坏严重;产生土壤盐渍化(3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