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歙县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安徽省歙县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全科.zip安徽省歙县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全科.zip
20160620021.doc
20160620022.doc
20160620023.doc
20160620024.doc
20160620025.doc
20160620026.doc
  • 全部
    • 20160620021.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22.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23.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24.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25.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2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歙县中学 2016 届高三理综最后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4 页,第 II 卷 5 至 16 页,共30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126 分)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均相同B.RNA 具有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C.脱氧核苷酸的功能之一是储存遗传信息D.mRNA 和 RNA 聚合酶通过核孔的方式相同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结构相似,功能基本相同B.细胞生长时,细胞体积变大,物质运输效率降低,核糖体的数量增加 C.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黑藻细胞内的叶绿体会干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D.某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16 条染色体,则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 8 条染色体3.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定浓度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PFOS)不仅可以诱导小鼠redBA/gam 报告基因产生缺失突变,还可以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DNA 双链断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FOS 能够定向诱导基因突变B.PFOS 诱导基因突变的因素属于物理因素C.PFOS 的长期使用,将会使小鼠发生进化D.PFOS 诱导 DNA 双链断裂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被破坏4.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一类环状非编码 RNA(EIciRNA) ,这种 RNA 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可以与细胞核中的 RNA 聚合酶结合来调控其自身所对应基因的表达。由此可以推断出A.EIci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B.EIciRNA 可能是由细胞核中的 DNA 转录而来的C.EIciRNA 是通过调控基因的翻译过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D.EIciRNA 与 tRNA 的结构都是环状的5.某同学早上只喝水未吃早餐,出现头晕症状,此时体内最可能出现的生理变化是A.血糖浓度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B.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加快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内环境中血糖的氧化分解供能减少,心跳加速6.关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去除顶芽前后侧芽的生长状态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对同一器官产生相同的效果D.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茎生长,抑制根生长是两重性的体现7.化学与环境、材料、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O 2、NO 2、CO 2这些酸性氧化物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用米汤可检验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C.iPhone6s 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对其进行分馏可获得柴油28.A、B、C、D、E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D 元素的原子序数,E 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BD B.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DEC C.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Dt3t2 B.t 1=t2=t3C.t 2t1=t3 D.t 1=t3t218.在真空中某区域有一电场,沿 x 轴各点的电势 φ 分布如下 图所示,且图中 x 轴坐标 x2=2x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x 轴上 ox1段与 x1x2段电场方向相反B. x1处场强大小为 0C.将一正电荷沿 x 轴从 x=0 处移至 x=x2处的过程中,电 场力先做正功,然后做负功,但总功为零。D.将一负电荷沿 x 轴从 x=x2处移至 x=0 处,电场力一直做正功。19.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1=1T,长 L=1m 的直导线通有 I=1A 的恒定电流,导线平行于纸面与 B1成 60°的夹角时,发现其不受安培力。而将导线垂直于纸面放置时,可测出安培力为 2N,则该区域存在的另一匀强磁场 B2的大小和方向可能是A.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 T3B.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7C.大小为 ,方向在纸面内与导线成 arcsin /41D.大小为 ,方向在纸面内与导线成 arcsin /4 220.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是 5m/s,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 v 和弹簧缩短的长度 Δx 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 A 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小球重为 2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形变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θA C Bφo xx1 x2a1soa 甲甲t乙2sa 乙B160°4A. 在撞击轻弹簧到轻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B. 从撞击轻弹簧到它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 小球在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弹力为零D. 此过程中,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最大弹力为 12.2N21.将相距距离 L=1m 与地面成 37°角的两平行导轨放入磁感应强度 B=1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于两导轨平面向上,在两导轨底端之间连接有阻值为 R=9Ω 的电阻,在导轨上有一质量为 m=1kg,阻值为r=1Ω 的导体棒,现给导体棒施加平行于 导轨斜向上的拉力 F(如图甲) ,使之从静止开始运 动,其运动中受到的拉力 F 与速度的倒数 1/v 的关系 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B.导体棒以恒定加速度运动C.拉力 F 的功率等于 70w 恒定不变D.导体棒运动达到稳定后电阻 R 上的热功 率为 9W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40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 (6 分)某同学利 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高度和直径(1)图甲为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由于遮挡,只能看见游标卡尺的后半部分,这个物体的长度为 .c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厚度为 mm,若将可动刻度再逆时针转过 72°(从右向左看) ,则读数为 mm.23. (9 分)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导电溶液在体积相同时,电阻值与长度的关系。选取一根乳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进行了如下实验:(1)该小组将盐水柱作为纯电阻,粗测其电阻为几 KΩ.现采用伏安法测盐水柱的电阻,有如下实验器材可供选择:①直流电源:电动势为 12V,内阻很小,额定电流为 1A;②电流表 A1:量程 0~10mA,内阻约为 10Ω;③电流表 A2:量程 0~600mA,内阻约为 0.5Ω; 图甲 图乙5④电压表 V1:量程 0~3V,内阻约为 3KΩ;⑤电压表 V2:量程 0~15V,内阻约为 15 KΩ;⑥滑动电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5 KΩ;⑦开关、导线等.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图,则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选用的电压表是 (填“V 1”或“V 2”) ,应选用的电流表是 (“A 1”或“A 2”).(2)握住乳胶管两端把它均匀拉长,多次实验测得盐水柱长度 L、电阻 R 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6长度 L(cm) 40.0 50.0 60.0 70.0 80.0 90.0电阻 R(KΩ) 1.3 2.1 3.0 4.1 5.3 6.7为了研究电阻 R 与长度 L 的关系,该小组用纵坐标表示电阻 R,作出了如图 1 所示的图线,你认为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 .(3)若已知乳胶管中盐水的体积为 V,图 1 中图线的斜率为 k,由此可得,盐水的电阻率的表达式 ρ = . 24. (14 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倾角 θ=53 0的固定光滑斜面,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 M 的木板。开始时质量 m=3kg 的滑块在水平向左的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撤去 F,滑块下滑并滑上木板(不考虑滑块从斜面滑上木板时的能量损失) ,滑块滑上木板后与木板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sin530=0.8,cos53 0=0.6,g 取10m/s2,求:(1)水平作用力 F 的大小(2)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μ 1(3)木板的质量 M 的大小25. (18 分)在直角坐标系的二、三象限内有沿 x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E,在一、四象限内以 x=L 的直线为理想边界的左右两侧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1和 B2 ,y 轴为电场与磁场的理想边界。在 x轴上 x=L 的 A 点有一个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速度 v 沿与 x 轴负方向成 450的夹角垂直于磁场射出。粒子到达 y 轴时速度方向与 y 轴刚好垂直。若带电粒子经历在电场和 磁场中的一系列运动后刚好能够返回 A 点。不计粒子的重力(1)求 B1的大小;(2)求粒子从 A 点出发到第一次返回到直线 x=L 上的时间;(3)求 B2大小的可能值。图10A626. (14 分)无水硫酸亚铁是白色粉末,溶于水,水溶液为浅绿色,常见其七水合物(绿矾 FeSO4•7H2O ) ,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成难溶于水的棕黄色碱式硫酸铁。主要用于净水、照相制版及治疗缺铁性贫血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确定某 FeSO4•7H2O 样品加热后的产物,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称取 2.78g 样品,置于 B 试管中;③打开活塞 K,从 C 处通入某种气体;④关闭 K,对试管 B 充分加热;⑤打开活塞 K,从 C 处再通入该气体。(1)E 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FeSO4•7H2O 分解有 生成。(2)步骤③中从 C 处通入的气体作用为 ,该气体可以为 。A.SO 2 B.Cl 2 C.N 2 D.NH 3 若不通入气体,则 E 中发生的副反应为 。(3)甲同学将 F 中反应后溶液共 100mL 取出,用 0.020mol·L-1的酸性 KMnO4溶液进行滴定,KMnO 4溶液应盛装在 滴定管中。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滴定完毕,三次实验记录 KMnO4标准溶液的读数如下:滴定次数实验数据 1 2 3V(样品)/mL 20.00 20.00 20.00V(KMnO 4)/mL(初读数) 1.50 0.20 0.00V(KMnO 4)/mL(终读数) 19.85 20.22 19.98通过计算,甲同学认为 B 中的固体产物化学式为 。(4)设计实验证明 FeSO4•7H2O 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Fe2+的水解: 。27.(14 分)2015 年 8 月 12 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剧烈爆炸,造成多人死亡。据调查,瑞海公司出口量较大的危险品有 NaCN、NaSCN、KClO 3、Na、NaNO 2等,使得现场营救工作困难重重,环境污染严重。NaCN 常用于金银等贵重金属提炼和电镀等。(1)NaCN 中 C 元素的化合价为 ,工业上将金属钠和石油焦(主要成分为 C)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加热条件下通入氨气制备氰化钠。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2)金的提炼和电镀工艺流程如下:7t /sa b o v 正v 逆v(SO 2)/mol·L -1·S-1()①在浸取工艺中,研究人员发现若在操作Ⅰ中使用 5%H2O2溶液代替空气可提高浸取率,请说明理由 。若改用 I2-NaI 溶液进行浸取,将会得到含[AuI 2]-溶液,采用电解法提炼金原理如上图,电解方程式为:2AuI 2- === I3- +I- +2Au,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交换膜为 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②反应Ⅲ属于置换反应,请写出离子反应式 。(3)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饮用水中 CN—限值为 0.07mg/L。已知:Ag + +2CN - =[Ag(CN)2]- ; 爆炸发生后,工作人员取附近居民区饮用水样品各 10.00mL,进行三次测定 CN- 含量,平均消耗 2×10-5mol/LAgNO3标准溶液 12.50mL。由数据分析可知,该饮用水样品中 CN- 含量为 mg/L,则该饮用水中氰含量 (填“是”或“否”)超标。28.(15 分)已知:有机氯化剂磺酰氯 SO2Cl2的制法:SO 2(g)+Cl2(g) SO2Cl2(g) △H、=)。(2)反应速率 v 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用实验方法测定, v = k·cm(SO2) · c n (Cl2),k 为反应速率常数。根据下述实验结果,求 m = n = 。c(SO2)/mol·L-1c(Cl2)/mol·L-1v/mol·L-1·S-11.0 1.0 1.0k2.0 1.0 2.0k2.0 4.0 8.0k(3)恒温下,若在容积固定的 2L 密闭容器中,充入 SO2、Cl 2各 2mol,发生可逆反应:SO 2+Cl2SO2Cl2,达到平衡时,以 SO2的浓度改变表示反应速率 v 正 、 v 逆 与时间的关系如上图,其中 S 表示面积,则 SO2的平衡浓度为 。A.1—S(bod) B.S(bod) C.1—S(aob) D.S(aob) (4)若在催化剂作用下,将 n molSO2与 n molCl2充入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并始终保持温度为T,压强为 P,起始气体总体积为 10L,t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气体总体积为 8L。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②相同条件下,若将 0.5nmolSO2与 0.5nmolCl2充入该容器达平衡状态时,混合物中 SO2Cl2的物质的量是 。(5)SO 2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生成两种强酸,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已知 25℃,Ksp(AgCl)=1.8×10 -10 ,Ksp(Ag2SO4)=1.4×10-5 ,向 SO2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最先生成的沉淀是 ,当第二种离子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2(Cl-)/c(SO42-)= 。829.(10 分)将某绿色植物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如下图 1 所示。先黑暗处理后置于恒定光照下并测量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测量结果如图 2 。(1)植物以葡萄糖为底物时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2)图1 中通过变换光源可研究 、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将多株健壮的生长状态相同大小相似(假设干重相同)的该植株幼苗均分甲乙两组,置于图 1 的装置中。甲组适宜光照处理,乙组黑暗处理。10 小时后,甲乙植株烘干称重,分别记为 M 甲 、M 乙 。若 M=M甲 -M 乙 ,则 M 的准确含义是 。(4)图 2 中 B 点时,叶肉细胞内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呼吸作用速率。如果植物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 5~15 min 内,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___mol/h。30.(10 分)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人体能调节体温相对稳定,请回答相关问题:(1)体温的调节是由________和体液调节协调参与完成的,相关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2)进入________(填“寒冷”或“炎热” )环境,人体通过分级调节,导致________分泌的激素增多,作用于甲状腺并促进其分泌,提高细胞的代谢;同时在相关神经作用下,皮肤血管收缩。参与这两种调节途径的信号分子在内环境中分布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3)重度中暑的表现之一是热痉挛,即下肢或腹部肌肉群因大量丢失钠盐导致痉挛,这与炎热环境下,人体的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散热有关。31.(9 分)研究小组对一弃养多年的鱼塘进行鱼类丰富度调查,结果如下表:采样编号 1 2 3 4 5鱼的种类 3 1 2 5 4(1)采集、调查鱼类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鱼塘中鱼的种类至少有_______种。(2)调查同时发现,与人工养殖时相比,浮水、挺水植物有所增加,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这是鱼塘在弃养后发生了________演替的结果。(3)在没有人为投放饵料和捕捞的情况下,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______(填“能”或“不能” )循环利用。32.(10 分)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 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其中等位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 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 A 和 B 时,表现为紫眼;当个体不含 A 基 因时,表现为白眼;其它类型表现为红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 结果如右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 B、b 位于 染色体上。由此推断果蝇野生型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 定律。(2)亲本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 1中 a 基因的频率为 。(3)F 2中表现型为白眼的果蝇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__。图 1 图 29(4)若选择上述实验中不同眼色的果蝇进行杂交, (填“能”或“不能”)使杂交后代中白眼果蝇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判断理由是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3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各选一题做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 3-3](15 分)(1) (5 分)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增加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不变D.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的总数之比E.如果分子的质量为 m,平均速率为 v,则平均动能为 mv212(2) (10 分)农村常用来喷射农药的压缩喷雾器的结构如图所示.A 的容积为 7.5 L,装入药液后,药液上方空气的压强为 105Pa,体积为 1.5 L,关闭阀门 K,用打气筒 B 每次打进105Pa 的空气 250 cm3.则:(i)要使药液上方气体的压强为 4×105Pa,打气筒活塞应打几 次?(ii)当 A 中有 4×105Pa 的空气后,打开阀门 K 可喷射药液, 直到不能喷射时,A 容器剩余多少体积的药液?34.[物理——选修 3-4](15 分)(1)(5 分)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图 1 是波传播到 x=5 m 的 M 点的波形图,图 2 是质点N(x=3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 Q 是位于 x=10 m 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 1.25 m/sB.质点 P 在 4s 内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的距离为 4mC. M 点以后的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沿- y 方向D.质点 Q 经过 8 s 时,第一次到达波峰E.在 0~16 s 内,质点 Q 经过的路程为 1.1 m(2)(10 分)如题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 A=60°,∠ C=90°,一束极细的光于 AC 边的中点垂直 AC 面入射, AC=2 a,棱镜的折射率为 n= 2.(i)作出光在棱镜内传播到第一次射入空气的光路图;(ii)求出光在棱镜内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35.[物理——选修 3-5](15 分)10(1) (5 分)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3726+→ QNCH212657+→ QXCH方程中 Q1、 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则 X 是______, Q2______ Q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原子核 H1 He32 He42 C126 N137 N157质量/u 1.007 8 3.016 0 4.002 6 12.000 0 13.005 7 15.000 1(2) (10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右边与墙壁连接,木块 A、 B 和半径为 0.5m 的 1/4 光滑圆轨道 C 静置于光滑水平轨道上, A、 B、 C 质量分别为 1.5kg、0.5kg、4kg。现让 A 以 6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之后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为 0.3s,碰后速度大小变为 4m/s。当 A 与 B 碰撞后会立即粘在一起运动,已知 g=10m/s2,求:(i) A 与墙壁碰撞过程中,墙壁对小球平均作用力的大小;(ii) AB 第一次滑上圆轨道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h。36.[化学——选修 2:化学与技术](15 分)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锌锰电池中,MnO 2是催化剂 B.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 2O 被还原为 AgC.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D.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Ⅱ.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 FeS 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 操作。(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 ,其作用是 。(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 Pb-Ag 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 。(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 “氧压酸浸 ”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我国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37.[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钛、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1) 钛铁合金是钛系储氢合金的代表,该合金具有放氢温度低、价格适中等优点。① Ti 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② Fe 的基态原子共有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2) 制备 CrO2Cl2的反应为 K2Cr2O7+3CCl 4===2KCl+2CrO 2Cl2+3COCl 2↑。①上述化学方程式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②COCl 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 8 电子构型,COCl 2分子中 σ 键和 π 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3) NiO、FeO 的晶体结构均与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相同,其中 Ni2+ 和 Fe2+ 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10-2 nm 和 7.8×10-2 nm。则熔点:NiO________(填“” 、 “ClC(1 分) ②3∶1(2 分) sp 2 (2 分) (3) (2 分) (4)①LaNi 5 (2 分) ②M/N Agd (2 分)③1236(2 分)38.(15 分)(1)CH 2===CH2 (1 分) (2)2CH 3COOH→(CH 3CO)2O +H2O (2 分)(3)取代反应(1 分)(3 分)(4)3,4-二羟基丁酸(2 分) C(2 分)(5)9 (2 分)(2 分)物理参考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A A D B D AC AD CD22. (6 分) (1)3.140 (2)1.600,1.70023. (9 分) (1)V 2,A 1 (4 分)(2)L 2 (2 分)(3)KV 3 分)24.(14 分)(1)对物体受力分析可得:mg sinθ = F cosθ (2 分)代入数据可得: (2 分)N30(2)由图象可知,二者先发生相对滑动,当达到共速后一块做匀减速运动,设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1,二者共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a1=1m/s2,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 (2 分)gμmMμa1=+)(=可得: μ 1=0.1 (2 分)(3)设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为 μ 2,发生相对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 a2=1m/s2,滑块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a3=4m/s2 在 0~2s 内分别对 m 和 M 做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 M: (2 分)21=)(agg-对 m: (2 分)32μ带入数据解方程可得: M =1.5kg (2 分)25. (18 分) (1)设带电粒子在磁场 B1中的运动半径为 R1根据题意有 (2 分)LR=45sin0由向心力方程 (2 分)121vmqB解得 (2 分)L(2) 粒子在磁场 B1中的运动周期 (1 分)12=qBmπT粒子在磁场 B1中的运动时间 (1 分)4t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 (1 分)qEa粒子在电场中匀减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时间相等,则时间(1 分)avt2=粒子从 A 点出发到第一次返回到直线 x=L 上的时间(2 分)qEmvLπtt2+21(3)如图所示,设带电粒子在磁场 B2中的运动半径为 R2,带电粒子第一次出 B2磁场的位置和 A 点的距离为 Δ y,有(1 分)OP=-而 (1 分)L-1只要满足 带电粒子就能够返回 A 点n A xyp Δyo Δy R2L即 (1 分)[]LRn12(=)12(---解得 +=2-又由向心力方程 (1 分)22RvmqB得 (n=1,2,3, …) (2 分)Ln)1+(233.[物理——选修 3-3](15 分)(1) (5 分)BCD(2) (10 分) (i)设打 n 次气,以容器 A 中与打入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其状态参量为:p 1=1×105Pa,V 1=(1.5+0.25n)L,p 2=4×105Pa,V 2=1.5L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1=p2V2代入数据解得:n=18 次(ii)当内外气压相等时,药液不再喷出,此时:p 3=1×105Pa由玻意耳定律得:p 2V2=p3V3代入数据解得:V 3=6L剩余药液的体积:△V=V 3-V1=6-1.5=4.5L34.[物理——选修 3-4](15 分)(1) (5 分)CDE(2) (10 分) (i)光在棱镜内传播到第一次射入空气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ii)由上图可知,因为光线在 D 点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和图中几何关系得:∠4=30°根据折射定律有: 4sin5= n,sin∠5= 2所以第一次射入空气的折射角∠5=45°35.[物理——选修 3-5](15 分)(1) (5 分) He,大于42(2) (10 分) (i)A 与墙碰撞过程,规定水平向左为正,对 A 由动量定理有:1Ftmv解得 F=50N (3 分)(ii)A 与 B 碰撞过程,对 A、B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2 分)2AA、B 滑上斜面到最高度的过程,对 A、B、C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2 分)34Bvmv由能量关系: 223411A BAvmgh(2 分)得 h=0.3m (1 分)12016 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数 学(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 , ,则 ( )1|2xAxyB| BA. . . .,0C1,0D1,02.设随机变量 ,若 ,则 ( )2,3~N2.4P43P. . . . 80 23.已知复数 ( 为虚数单位),则 ( )1izz. . . .ABC231i231i4.过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 作两渐近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 ,若0,12baxy FPQ,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3PFQ. . . .AxyBxy3CxyDxy235.将半径为 的圆分割成面积之比为 1:2:3 的三个扇形作为三个圆锥的侧面,设这三个圆锥底1面半径依次为 ,那么 的值为( )32,rr. . . .16.如图是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 是( )T出出a=0 出出TKcosk-12π ?K=1,T0.2 .3 .4 .5ABCD7.等差数列 中, ,若 ,则数列 的前 8 项和为( )na1,75312nabnb. . . .327928798.已知 ,则 ( ) 10102101 )()()( xxx  8a2442. . . .A45B180C180D7209.右图为三棱锥 的三视图,其表面积为( )ACSA. B.166C. D.110.已知椭圆 的左焦点)0(:2bayxE, 为椭圆上一动点,椭圆内部点)0,3(FP满足 的最大值为 ,则椭圆的1M17离心率为( ). . . .A2B2C3D3211.已知 ,若函数 恒有一个零点,则 的取值范围为( ))0(1)ln)(xexfx kxfy)(k. . 或 . 或 . 或0kk0eD0e112.已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设napna2nb42nb,若在数列 中 ,则 的取值范围( )nbcnc)6,(6Np. . . .A)25,1(B),1(C170,1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若平面向量 、 满足 , ,则 在 上的投影为 .ab27baab14.若数列 满足 , ,则数列 前 项和n121)(2,12Nknn na2.nS215.若直线 把区域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 的042ayax32904yx axy4最大值为 .16.已知函数 对任意的 、 ,恒有13)1(ln)(2axfxaxf 102x3,则 的取值范围为 .21214xxff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在 中,角 的对边分别 , ,且ABC,cba, 0)cos()in(sioBAaCB.1c(Ⅰ)求角 的大小;(Ⅱ)求 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角 的值.2baA,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在四棱锥 中,侧棱 , , ,ABCDPBCDP底 面/09ABC, , 是棱 中点.2ABP1M(Ⅰ)求证: ;平 面平 面 (Ⅱ)设点 是线段 上一动点,且 , NN当直线 与平面 所 成的角最大时,求 的值.M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是两个独立的转盘(A)、(B),在两个图中三个扇形区域的圆心角分别为 60°、120°、180°.用这两个转盘进行游戏,规则是: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待指针停下(当两个转盘中任意一个指针恰好落在分界线时,则这次转动无效,重新开始),记转盘(A)指针所对的区域为 ,x转盘(B)指针所对的区域为 ,y{1,23}x、 设 xy的值为 .(Ⅰ)求 2且 的概率;(Ⅱ)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椭圆 ,倾斜角为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 两点,且线段)0(1:2bayxE45NM、的中点为 .过椭圆 内一点 的两条直线分别与椭圆交于点 和 ,MN)3,(E)21,(PCA、 DB、且满足 ,其中 为实数.当直线DBPCA平行于 轴时,对应的 .Px51(Ⅰ)求椭圆 的方程;E(Ⅱ)当 变化时,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此定ABkxyDAC OPB112233(A) (B)4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与直线 平行.xmfln)()(xfy2e02eyx(Ⅰ)若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求实数 的最小值;afg)(21,1a(Ⅱ)若函数 无零点,求 的取值范围.)(2xkFk请考生在 22、23、24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目记分.22. (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所示, AC为⊙ O的直径, D为弧 BC的中点, E为 B的中点.(Ⅰ)求证: /DEB;(Ⅱ)求证: 2.23. (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在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l13xty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Ox C2cosin(Ⅰ)求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 的普通方程;Cl(Ⅱ)若直线 与曲线 相交于 两点,求 的面积.lAB、AO24. (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DECOAB5S=16+842525 25442DCBA已知函数 .31)(xxf(Ⅰ)解不等式 ;6(Ⅱ)若不等式 对任意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af Ra2016 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数学(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C A B D A B D C A B D5.解析: ,同理 ,所以 ,选 D.6211r21,32r1321r7.解析: 得 ,所以 ,选 B.na 4)(nnb 98S8.解析: , ,选 D.1010)(3x720)(2108Ca9.解析: 选 C.10.解析:设右焦点为 ,则 ,所以 ,Q52)(2aMQPaPFM6则 ,选 A.5.0e11.解析:数形结合,选 B.12.解析: (1)当 ,2175pab 2016,12766 pbapac(2)当 ,综上 ,选 D.14,4566 c 0,413. .解析: 在 上的投影为 .1abba14. .解析: .2n12421531 12  nnnnS 15.2.解析:直线 恒过 ,将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直04ayax,6线过 ,所以 ,则 最大值为 2.3,221a24xya16. .解析:由 得 ,所以, )1(32)1(faf 13(af在 单调递减,不妨设 ,则2ln)1(xaxf),0(210x,即 ,令 ,则 在1214f214)(4xffxfF4)()(F单减,故 恒成立,所以 恒成立,得 .),0()(xFaa17.解(1)由 ,0cosinsicoBACB可得 ,即 ,……………………………3 分0insaCcosi又 ,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cAs Acsini因为 ,所以 0,从而 ,即 .………………………6 分0iin4(2)由余弦定理 ,得 ,22cosCab12ab又 ,所以 ,于是2ba11,………………9 分2当 时, 取到最大值 .……………………………………………12 分83BA2ba218.解:(1)取 PC 的中点 E,则连接 ,由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得 , DAEMDEA/由 平面 得, 平面 , ……………………5 MPC PBCPCB平 面平 面 分(2)因为点 N是线段 上的一点,可设 )0,21(N)0,21()0,),1(DA7)1,2()1,0,21( AMN又面 PAB 的法向量为 n,设 N与平面 PAB所成的角为 222(,,)(,sin115310)(2)1(52)1(025 57)31(02531当时, 即 3, 时, sin最大,所以 与平面 所成的角最大时 ……………………………………………12 分MNPAB219.解:(1)记转盘 A 指针指向 1,2,3 区域的事件为 123,;A同理转盘 B 指针指向 1,2,3 区域的事件为 .B11()()PB∴1()6P () ()P1()32()3639∴…………………………………………………………5 分(2) 2,45 16(2)()810AB1 2()PAPB32319()()()8P23(5) 08 396()108PAPB45662391089108826315425086E……………………………………………12 分20.解:(Ⅰ)设 ,则 ,),(),(21nmNM、 2221banb两式相减 ,故 …2 分3)()( 2221221 aabnkN 23当直线 平行于 轴时,设 ,因为 , ,则 ,解得APxdAC)1,(P551dPCA,故点 (或 )的坐标为 .23d)2,3(代入椭圆方程 得 ………………………………………4分12byax149ba,所以方程为 ……………………………………………6 分,32a32yx(Ⅱ)设 ),(),(),()( 4321 yxDCByxA、、、由于 可得P ),(4321 yxx、、、……①)(123131 yyyP同理 可得 ……② … …………………………………8 分DB)(242yx由①②得: ……③)1()(4321 yx将点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 ,BA、 32yx两式相减得 ,0))(()(112121 x于是 ……④ )(3kyAB同理可得 : ,………10 分4343xCD于是 ( , ))(CDAB/CDABk所以 ……⑤)(4343kyAB由④⑤两式相加得到: )]()[()]([ 43214321 xxyy 9把③代入上式得 ,解得 ……………………………12 分)1(2)1(3ABk32ABk21.解:(Ⅰ) 由于 ,所以 ,解得 ,………2 分xmf2ln 14)(mef 2故 ,则 ,显然函数 的定义域为 ,xfln2)(ag)( xg),1(),0而 ,又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ag21 )(),1在 ,上恒成立 ……………………………………4 分0l)(x∴当 时, 的最大值.,1x2ln,即右边的最大值为 ,41)2l1()(ln2 xx右 边 41所以 ,故实数 的最小值 ……………………………………………………6 分4aa4(Ⅱ) 由题可得 ,且定义域为 ,)1ln(1)(2xkxkfxF ),1(),0要函数 无零点,即要 在 内无解,)(ln,,0亦即要 在 内无解. 0)12lnxk )(),构造函数 ,则 …………………………………7 分h(l(2xkh(1)当 时, 在 内恒成立,所以函数 在 内单调递减,k) ),1(),)(xh1,0在 内也单调递减.),(又 ,所以当 时, ,即函数 在 内无零点,0h),0(x0)(xh)(x,同理,当 时, ,即函数 在 内无零点,,1(,1故 满足条件;………………………………………………………………………9 分k(2)当 时, 022)()(xkkxh①若 ,则函数 在 内单调递减,在 内也单调递减,在 内单k)1,0()2,1(k),2(k调递增. 又 ,所以 在 内无零点;)1(10又 ,而 ,故在 内有一个零点,所以0)1(2hk 02)(2kkee ),2(k不满足条件;0②若 ,则函数 在 内单调递减,在 内单调递增. 又 ,所以当2)(x1, ),1( 0)1(h时, 恒成立,故无零点.所以 满足条件;),1()x0h2k③若 ,则函数 在 内单调递减,在 内单调递增,在 内也单调k)(x2,k),( ),(递增. 又 ,所以在 及 内均无零点..0)(h1)(易知 ,又 ,2k )(22keehkk 则 ,则 在 为增函数,所以 .)()ek)(06)(2e故函数 在 内有一零点, 不满足. 综上: 或 . ……12 分xh,0k0k22.解(Ⅰ)连接 , D为弧 的中点, BDCBCE为 C的中点, E ……………………………………………………3 分A为圆的直径,所以 90A, /E …………………………………5 分(Ⅱ) 为弧 BC 的中点, A,又 ,则 .又 D, ,C∽ E. ……………………8 分A, ACE,2B……………………………………………………………………10 分23.解:(Ⅰ)由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是: ,得 .2cosin2sincos∴由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3 分C2yx由直线 的参数方程 ,得 代入 中消去 得:l13xt1tt40xy所以直线 的普通方程为: ………………………………………………5 分l 40y(Ⅱ)将直线 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 的普通方程 ,得 ,C2yx2870t DE COA B11设 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AB12,t所 …………………8 分2121()48476t t因为原点到直线 的距离 ,40xyd所以 的面积是 ………………………………10 分AOB16212A24.解:(Ⅰ)由于 ………………………………2 分1,243,3)( xxxf等价于 或 或 ,解集为 .……5 分6)(xf6423x1651x(Ⅱ)函数 的图象(如图)是由射线 ,线段 ,射线 构成,其中)(f AMBN,射线 , 的斜率分别为 .图象如,3),1(BAABN2,右 …………7 分要使 恒成立,只需 的图象恒在直线1)(axf )(xf的上方,又由于直线 是过 且斜率y 1ay),0(P为 的直线,由于直线 斜率为 ,射线 的斜率为 PBAM2……………………………………………………9 分所以符合条件的实数 的范围为 ………………10 分a],2[PONMBA x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