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基限时练( 十六) 4.16 过秦论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氓(mn) 隶 迁徙(x)之徒 一夫作难(nn)B逡(qn) 巡 怙恶不悛(qun) 从(zn)散约败C崤(xio) 山 混淆(xio) 黑白 割地赂(hu)秦D隳 (hu)城 良将劲(jn)弩 赢粮景(yn)从解析 A徙:x;C.淆:xio,赂:l;D. 劲:jn 。答案 B2下列各组,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云集响 应(像回声一样,名词作状语)托遗响于悲风(声音)B至若春和景明(阳光)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名词作状语)C秦以区区之地(形容狭小)感君区区怀(诚恳)D不爱珍器重宝
2、肥饶之地(吝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喜欢)解析 D后一句“爱”是“吝啬”的意思。答案 D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解析 A前“却” “回头” ,后“却” “打退” ;B.都作“功业”讲;C. 前“言”是“言论,著作” ,后“言 ”是“说” ;D. 前“过”“指出过失” ,后“过” “责备” 。答案 B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外连衡而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天下云集响应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东割膏腴之地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尊贤而重士,约从离
3、衡 吞二周而亡诸侯A/B / /C/D/解析 依次为:使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答案 A5下列都是省略句,省略成分补足有误的一项是( )A以(之)为桂林,象郡B聚之(于)咸阳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始皇)身死人手D( 百越之君) 委命(于 )下吏答案 C6下列对一些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言文中的山东及关东,多指崤山以东及函谷关以东,与现在的山东关东所指地域不同。B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 赵胜);魏国的信陵君( 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 黄歇) 。C “履至尊而制六合”当中的“六合” ,指天地四方,也就是天下,与“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
4、不同。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七庙,指诸侯的宗庙, “七庙隳”指国家灭亡。答案 D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
5、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A以弱天下之民B奋六世之余烈C百越之君,俯首系颈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答案 D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A铸以为金人十二B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答案 B9翻译下列句子。(1)振长策而御宇内。译文:_ _(2)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译文:_ _答案 (1) 挥舞着长鞭而统治整个天下。(2)始皇心里自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1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
6、项是( )A文段首句采用了排比句式,又精心选用了一系列近义词语,极言始皇之强,形象地表达了始皇威震四海的局面。奋、振、吞、履、执等动词也用得精当。B “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是说秦始皇对内实行了愚民政策, “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 ,写其弱民政策,这为文末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了伏笔。C本段极力形容始皇一朝的强盛,行文如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文段末句刻画出秦始皇洋洋得意、踌躇满志的心理。D本段先极力渲染秦始皇不可一世、声势显赫的统一事业,又写始皇的愚民、弱民政策和加强防御力量的种种措施。此段为下文写始皇迅速灭亡作了有力的反衬。答案 D三、能力提升阅读
7、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5 题。退 让贾谊梁大夫宋就者,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劬 力而数灌,其瓜美;楚窳 而希灌,其瓜恶。楚令固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恶梁瓜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曰:“恶 !是何言也!是构怨召祸之道也。恶!何称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莫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令勿知也。 ”于是,梁亭乃每夜往,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皆已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楚令闻之大悦,具以闻。楚王闻之,恕然丑以志自惛也 ,告吏曰:“微搔瓜,得无他罪乎?
8、”说 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 ”老子曰:“报怨以德。 ”此之谓乎!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使者曰:“否翟窭 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 采椽弗刮。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愧。【注】 劬(q) :勤劳,劳苦。窳(y) :懒惰。恶(w) :叹词,表示愤怒。惛(hn):糊涂。说:同 “悦” ,高兴。窭(j):贫而简陋。翦:同“剪” ,修剪。11对下列句子中加
9、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每莫令人往 莫:不要B楚边亭旦而行瓜 行:巡察C恕然丑以志自惛也 丑:以为羞耻D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 飨:宴请解析 莫,通“暮” ,夜 晚。答案 A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怒其亭瓜之恶也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梁亭觉之,因请其尉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若我教子,必每莫令人往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D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边亭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也解析 A其,均为代词,代梁国边亭;指自己。B.因,副词,于是,就;介词,通过,特指通过某种人物关系。C.若,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D.均为加强判断语气。答案 D13下列用
10、“/”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 堂高三尺壤/ 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B使者曰/否/翟/ 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C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 /堂高三尺壤/ 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D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 /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解析 关注常处于句首或句末的词语,如“也” ;注意对话语境中问与答的内容的起讫点;关注上下文语意对句读的影响。答案 B14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11、一则故事赞美宋就以德报怨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解决了梁、楚两国的边境纠纷,也对和睦邦交起了作用。B宋就让梁边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边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很高兴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C翟王派使者到楚国,楚王想夸奖使者,于是在章华台上宴请宾客。章华台很高,登台的人一路休息多次,才能上到顶上。D全文少说理,多叙事,主旨体现在标题上。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应该谦让。解析 “夸” ,是楚王想向使者夸耀楚国的豪富。答案 C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亭恶梁瓜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译文:_ _(
12、2)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译文:_ _(3)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译文:_ _答案 (1) 楚边亭的守卫怨恨梁边亭的瓜比自己这边好,于是夜间到梁边亭的瓜田去,偷偷用手抓扰梁边亭的瓜。(恶,怨恨;贤,胜过;因, “于是” “趁着”皆给分;窃,偷偷地;搔,抓扰)(2)便用很丰厚的礼品表示道歉,并且请求和梁王交往。(谢, 道歉;状语后置句式;交,交往)(3)翟王尚且还认为盖房者太劳苦,居住者太安乐。(以,认为;大苦,太劳苦;大佚,太安乐)参考译文梁国的大夫宋就,是地处边境的县的县令,和楚国搭界。梁国边亭的守卫和楚国边亭的守卫都种瓜,各有一定数量。梁国边亭的守卫很勤劳,经常浇灌,他们的
13、瓜长得肥美;楚国边亭的守卫懒惰,浇灌次数少,他们的瓜长得很不好。楚国县令常因为梁边亭的瓜长得肥美,对自己边亭的瓜长得不好而不满。楚边亭的守卫怨恨梁边亭的瓜比自己好,于是夜间到梁边亭瓜田去,偷偷用手扒梁边亭的瓜,弄得瓜都有干枯死掉的。梁边亭发觉了这件事,于是向尉请示,也打算偷偷到楚边亭瓜田去,扒坏楚边亭的瓜作为报复。尉向宋就请示这件事,宋就说:“嗨!这说的是什么话!这是结怨招祸的主意。嗨!怎么说得这样过分!假如我教你们,一定每天夜晚派人到楚边亭瓜田去,偷偷在夜间为他们好好地浇灌瓜,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边亭守卫就每天晚上到楚边亭瓜田去偷偷地浇灌瓜。楚边亭守卫早晨巡视瓜田,原来都已经浇灌过了。
14、瓜一天比一天长得好。楚边亭守卫感到奇怪就查访这件事,竟然是梁边亭守卫干的。楚国的县令听到此事后非常高兴,把梁边亭守卫夜间浇灌瓜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楚王。楚王听说后,后悔、惭愧不已,知道自己糊涂了。告诉官吏说:“除了瓜,没有其他罪过吧?”对梁国能暗中忍让十分高兴,便送很丰厚的礼品表示道歉,并且请求和梁王交往。楚王常常夸奖梁王,认为梁王忠诚可信,所以,楚国和梁国关系融洽,是因为宋就的行为才有的。俗话说:“转败而为功,因祸而得福。 ”老子说:“报怨以德。 ”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吧!为人不忠厚老实,怎么值得去效仿呢?翟王派遣使臣到楚国,楚王打算向使者夸耀楚国的豪富,所以在章华台上宴请宾客。登台的人一路休息
15、多次,才到了顶上。楚王说:“翟国也有这样的高台吗?”使者说:“没有。翟是个贫穷的国家,怎么能看到这样的高台呢?翟王自己盖的宫室,堂高三尺,土台阶三层,茅草屋顶不剪齐,柞木椽子不削皮。翟王尚且还认为盖房者太劳苦,居住者太安乐。翟国怎么能看到这样的高台呢?”楚王感到惭愧。四、语言表达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借鉴意义。_,正在于其著述者对待历史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后人应有的敬意,而今人凭空想象,随意为之,并使其庸俗化。否则,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