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区宏观税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拳蓖 2007/8地区宏观税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李猷民摘要:本文对 l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宏观税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 30 省区 19942004 年的面板数据,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对外开放程度,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对地区宏观税负的影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征管水平提高是我国省级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的最大影响因素,而 FDI 则在短期内对宏观税负水平起负面作用.相对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宏观税负的影响比较有限.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宏观税负;面板数据;对外开放程度;
2、税收优惠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7)80l803作者: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72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出现了持续的高增长,从1996 年以来,税收的增长速度就一直远远高于 GDP 的增长速度,这导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预算收人占 GDP的比重已经从 1994 年的 11.16%提高到了 20o4 年的 l9.28%.与此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同省区之间的宏观税负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 2003 年为例,宏观税负最高的上海市达到 24.14%,是最低的河南省(除西藏以外
3、)的 3倍强.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 1994 年以来各省区的宏观税负水平都在提高,但不同省区之间的提高幅度差异很大.到了 2002 年以后,东部地区的税负率则显着高于中西部地区.可见,不同省区之间的宏观税负率的变化存在着显着差异,东部地区的提高幅度显着高于中西部地区.实际上,税负往往是内生的,所以应该研究宏观税负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一部分学者也注意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宏观税负差异并做出了理论解释,如潘贤掌和黄耀军(1998)通过简单的数据列举认为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西部地区宏观税负水平反而高于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包括所有制结构,预算外收人,国民
4、收人分配,物价水平和税收优惠政策上的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进一步对这种差异进行了简单的实证分析,武利华(2000)对我国地区税负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解,认为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税负不平等性以及东部经济区域内部的税负不平等性是我国各地区税负总体不平等性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种回归分析没有考虑到不同省份之间的个体差异,这在我国的现行税制下显得问题更为突出,比如在现行税制下,不同地区之间由于汇总纳税政策,特定税种征收,不同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等的影响,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甚至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省区之间的区位因素,民族政策乃至特色产业上的一些差异也可能导致宏观税负的不可比性.以上的这一切
5、都意味着在分析不同省区之间的宏观税负影响因素时,还需要控制它们各自的特征.但这正是现在大部分关于地区之间宏观税负比较的文献所忽略的,而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已有一些学者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宏观税负进行探讨,如付广军(2005)使用九个省区 19962003 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宏观税负与第一产业比重之间的关系,发现第一产业比重越低,宏观税负越高.但是作者只使用了部分省区的样本,而且只检验了一个变量,所以结果仍需要扩展并检验其结果的稳健性.综合其他学者的分析,我们认为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税制结构和税收征管质量三个方面.首先,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对宏观税负的
6、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剩余产品增多,收人中的可税部分比重提高,可以支持的宏观税负率上升.另一方面,根据瓦格纳定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关系也愈加复杂,由此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同时经济发展带来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将产生外部拥挤性等问题,需要增加公共部门进行管理,以上因素都引起了对公共品供给的需求增加.(刘玲玲,2003) 以上两个方面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共品来说无论是供给能力还是需求方面都在上升,所以最终的公共产品产量也必然提高,从而导致宏观税负的上升.其次,在同样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同的国家出于不同的政治和经济考虑,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税
7、制,不同的税制结构则会带来宏观税负上的差异.具体来说,在我国现阶段,我国仍然实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和产品出口的政策,所以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和产品出 El 企业在税收政策上有比较大的倾斜.另外,由于我国有相当多的这种税收鼓励政策是具有地域性的,所以需要我们在分析中控制不同省区之间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的区别.如我们前面所述,在以前的分析中,对于这方面特征的控制相对不足.最后,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被很多学者认为是近来中国宏观税负持续提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高培勇(2006)指出,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是中国税收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对具体数字进行的研究中,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02)
8、 在对 2001 年的税收征收情况进行研究后指出,当年税务系统通过清缴历年欠税,打击走私等手段加强征管增收近 700 亿元,约占全年税收增加总额的 26%.尽管这个因素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宏观税负的变化非常关键,但是这个因素也是难以直接衡量的,因为在一般的分析中,税收征管水平都是作为一个把数据按照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后的余量.因此,我们就必须找一个能间接代表这种征管水平的变量.如上所述,在回归中涉及的原始变量包括宏观税负,省区GDP,人均 GDP,第一产业 GDP,固定资本形成,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出 El 总额等,此外,为了得到可比的人均 GDP 数字并把FDI 和进出 El 数字变成人民币计价,
9、还需要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各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19942003 年各地区宏观税负数字来自各年中国财政年鉴.2004 年地区宏观税负数字为笔者利用与中国财政年鉴相同的方法计算所得,即各地区财政收人数字为地方本级收人加上消费税和增值税 75%的部分.其中,2004 年增值税和消费税数字来自中国税务年鉴 2005;2004 年地方本级财政收人数字来自中国财政年鉴 2005);2004 年地区生产总值数字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5).进出 El 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先利用各年平均汇价处理成人民币计价,然后计算得到相应变量.人均 GDP 数据为现价数据,也经过消费者物价指数处理成 1978 年计价的
10、数据序列.在 31 个省区中,由于西藏数据缺失较多,我们只利用了除西藏外 30 个省区的数字.最后,我们一共得到了 30 个省区从 19942004 年的面板数据集.各年各主要变量的平均值如表 1 所示.20o3l2.2131.6l8.17l5.0l49.1627432O04l3.7236.397.06l5.0751.363l39(其中重庆市缺少 1996 年前的部分数据.)四对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最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分别是随机影响(randomeffect)模型,固定影响(fixedeffect)模型和混合数据普通最小二乘法(pooledOLS). 随机影响模型和固定影响模型都考虑到了不同地区
11、之间的差异,混合数据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前两者都不同,这种方法假定所有的地区都是同质的,完全不考虑他们之间的差异.正如引言部分所述,不同省区之间的差异往往不能通过少数控制变量来完全刻画,所以我们应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来进行分析.前者采用 LSDV(带虚拟变量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进行估计,而后者则采用 GLS(广义最小二乘)方法估计.尽管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有效性更强,但是该模型对数据性质的要求也更高一些,需要假定这种地区之间的差异服从某一随机分布,从回归结果上来说就是保证个体效应项与其他变量之间线性无关;而固定效应模型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出于稳健性的考虑 ,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来对我们的数据进
12、行分析.回归模型如下:宏观税负 it=i+BlX1n(人均 GDP)it+B2X(一产比重)i+B3X(FDI/定资本形成)i+B4X(资本形成总额/GDP)it+B5X(进出 lYl/GDP)it+0it(1)其中变量下标 i 代表不同地区,下标 t 代表不同的年份.oti 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个体效应项,这一效应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为了考察不同年份的一些共同效应的影响,我们还可以在模型中加人年份哑变量.由于我们的数据包含了 11 年的时间长度,所以一共需要 10 个年份哑变量.假如年份哑变量后的模型如下:宏观税负 it=di+BlX1n(人均 GDP)it+B2X(一产比重)“+B3X(FD
13、I/固定资本形成)+B4X( 资本形成总额 /2004GDP)it+B5X(进出 lYl/GDP)it+.rXdummynt+8it五利用第四部分提到的两种模型和两个回归方程式,本文表 130 个省区各年主要变量的简单平均数得到了如下的回归结果:宏观税负进出口 FDI/I定第一产业资本形成人均 GDP年份/CDP 资本形成 CDP/CDP 总额/GDPf1978 年不(%)(%)(%)(%)(%)变价.元)l994l0.7727.40l5.2l22.1546.I8127ll995l0.3825.07l3.65225645.88l349l996l0.2922.92l2.6222.4244.20l
14、440l997l0.5522.33l3.0l21.1543.84l57ll998I1.0o21.IlIJ.1420.2645.74l702l999IJ.1821.2l9.23I8.7844.6ll83l20o0IJ.3024.678.6ll7.4l44.05201020oll2.Il24.508.5ll6.5645.272l8020o2l2.0l26.608.85l5.8l46.1l242lI宏观税负(%)(1)(2)(3)f4)In(真实人均GDP)2134(n5631184.5(n5118 孵1414)0. 观 f1.Cg/)第一产业 GDP/GDP(%1n007(n1n0(n0411nB
15、(n 啪 1n 旺(0.0161FD/固定资本形成(%)-0.0/8(no18)一 n084(oo17)一066(0.019)一 nO 巧 fno18)进出 El/GI)P(%1n077(nB1n074(n0o71n076(nB1n076(nB1资本形成总额/CDPf%1 一 n013(no14)一(1oo7(no14)一 n016(no16)一 0.010(n0l51年份哑变量 NoNoYesYes回归模型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固定效应黼胡鼓应样本总数拼拼拼样本组数 30303030x2 统计量 3,丘 546Prob)X2nnDF 绕汁量 67992425Prob)Fn0m0n)Rsquared
16、a54n540n56注:表示在 5%显着性水平下显着,表示在 1%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回归结果中均已把常数项略去,Rsquared 只反映组内差别的 withineffectRsquared.基于篇幅考虑,没有把年份哑变量的估计结果列出.由于重庆直辖市于 1997 年设立,所以 19941996 年数据缺失,也同时导致了四川省 1996 年以前和 1997 年以后的数据口径不可比,所以把四川省 19941996 年的数据去除,最后总样本数为 324.我们发现,无论是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结果都相当类似.人均 GDP 越高,宏观税负也相应提高 ,人均GDP 提高一倍,宏观税负大约提高
17、2 个百分点.但这一结果在引入年份哑变量后显着性有所降低,这是因为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均 GDP 增长速度相对比较一致,都主要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所以这种效应就被反映到了各个年份哑变量的估计参数上了.而在所有回归方程中,FDI 占固定资本形成的比重,进出口/GDP 的比重这两个变量都非常显着,而且估计结果接近.当 FDI 在当年固定资本形成中的比重越高,该地区的宏观税负就较低,这比较好理解,因为在样本年份,我国为吸引 FDI的进入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财政上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 FDI,也竞相提供各种财政优惠.FDI 企业的进入在短期内带来了 GDP 的增长
18、,但同时却没有带来同样比例的税收增长,也就是说分母的增长速度高于分子,这就使得本地的宏观税负下降了.尽管地方政府都希望这些 FDI 企业在税收优惠期结束以后能够给本地带来更好的财政收益,但起码从短期来看,FDI 的进入对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反而有负面的影响.具体来说,FDI 在固定资本形成中所占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宏观税负就相应降低 0.0680.083个百分点,一个 FDI 占固定资本形成额 50%的地区和一个没有FDI 的地区,宏观税负将相差 3.4 到 4.3 个百分点,即使和 2004年平均宏观税负 13.72%相比,这个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而进出 VI/GDP 的比重则是另外一
19、个对宏观税负有显着影响的变量,而且是正向影响.说明相对于出口增加而带来的宏观税负下降而言,参与外贸的企业增多而带来的企业财务质量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效应更为明显.具体到数值上,进出口占 GDP 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宏观税负就提高 0.075 到 0.077 个百分点;即外贸依存度每提高 13%,宏观税负就提高一个百分点.我们的结论验证了高培勇(2006)的观点,即中国过去10 多年宏观税负的提高更多是来自于税收征收率的不断上升,主要是税收征管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而在其他变量上,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和资本形成总额占 GDP 比重的影响方向都和我们的预期相反,但是这两个变量都很不显着,从我们
20、的回归结果来看,尽管三产结构的调整从长远来看对宏观税负影响深远,但从税改以来的这段时间来看,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并不是导致我国地区宏观税负上升的主要因素.而我国的投资率直保持在高位,变动不大,所以也不构成宏观税负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综上述,人均 GDP 的提高对于宏观税负的提高有显着作用,人均 GDP 提高一倍,宏观税负大约提高 2%.夕商直接投资在短期内会阻碍宏观税负的提高,FDI 在固定资本形成额中的比重每提高 10%,宏观税负就下降 0.680.83 个百分点; 最后,进出口比重的提高会显着提高宏观税负,我们认为这反映了税收征管能力提高对宏观税负的正面作用,因为进出口企业一般来说有更完善的
21、财务状况,更容易进行税收征管;一个地区外贸依存度每提高 13%,宏观税负就提高 1%.通过上面的分析,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我们对 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地区宏观税负提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在控制了不同省区之间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个体差异以后,我们得到了与以往只利用横截面数据进行回归不一样的结果.这 l1 年来地区宏观税负的提高更多地反映为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即人均 GDP 水平和外贸依存度上,而单纯的三大产业结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FDI 在短期内会降低一个地区的宏观税负.参考文献: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税收
22、的超常增长和减税,税务研究2002 年第 8 期.2付广军: 基于面板数据的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分析,扬州大学税务学院,2005 年 l2 月(第 4 期).3高培勇: 中国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 经济研究)2006年 l2 期.4刘玲玲: 公共财政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年版,第 9293 页.5潘贤掌,黄耀军 :我国各地区税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 年第 11 期.6张社安: 最优税收与促进经济增长 ,求索,2006 年第 3期.7武利华: 我国地区税负差异的实证研究 ,财经研究,2000 年第 l0 期.8王玉明: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 ,甘肃社会科学2006 年 1 期.(责任编辑: 余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