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警嫂事迹材料好警嫂 你的事迹是首歌 王晓红,女,1966 年 10 月出生,大专文化,现任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护士长,系安康市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委员苗文岐的妻子。自 1989 年 12 月与苗文岐结婚以来,她以一个女人特有的勤勉和坚忍,为消防部队的一名警官撑起了一片天空,用青春的激情诠释了生命不平凡的价值。特别是苗文岐同志 XX 年从渭南支队交流至安康工作以来,夫妻俩日东月西,天各一方,苗文岐很少能照顾到家庭,作为丈夫的后盾,王晓红同志以女人柔弱的双肩承担起了侍奉 4 位身体多病老人的生活和抚养儿子成长的重担,始终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苗文岐同志从组教科长逐渐走上了政治处主任、副
2、支队长、政委的领导岗位,并先后 2 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支队、总队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警官、优秀共产党员,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事业上的辉煌。是什么赋予了他如此强大的精神动力?苗文岐深情地说,家庭是生命力的源泉,妻子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坚强的后盾,是她成就我今天的事业! 爱岗敬业,勇做事业的强者 王晓红身为医院的护士长,工作性质特殊,上班时间三班倒,每天八小时的工作都是满满的,几乎没有任何的休息时间,八小时之外也常常被电话喊去,有时候是吃着饭,有时候是洗着衣,有时候是半夜三更,一个电话打来,马上就要投入到紧张的急救工作中去,展开与时间争夺生命的赛跑。由于常年的工作时间不规律,长期超负荷工作,她的
3、身体一直不好,日见消瘦。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王晓红深深地爱着自己的职业,在护理工作中,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力争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工作多年来,她认真钻研业务,视病人如亲人,尽自己最大努力解除病人的疾苦。尽管爱人常年不在家,家里大小事都靠她,但她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做到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勇挑重担,废寝忘食,以苦为乐,成为业界的精英、同行的榜样。 相夫教子,勇做子女的导者 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事业的成功仅是人生的一半,子女教育的成功应占据另一半。王晓红同志教育孩子的责任心、爱心、专心、恒心、信心令很多人叹服。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爹的孩子母逞强” ,丈夫常年在外
4、,一年回家的时间可以用天来计算,从儿子上学到高中毕业,作为父亲,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和孩子交流,更谈不上教育,教育孩子成长的任务只能靠王晓红,丈夫为此觉得愧对她和孩子,但王晓红却对人说:“作为军嫂,带好孩子,让其读好书,为丈夫分忧,这也是对部队建设作贡献,看到父子俩都进步,我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 王晓红教育子女,是“先成人,后成才” ,儿子思想抛锚时,她会以“心的交流”来浇灌;儿子学习困难时,她会让儿子尝试成功的喜悦;儿子学习成功时,她会与儿子一道确立新的起跑线。 “人人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我妈顶起了全家这片天”,已经参军的儿子这样介绍:“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扎根安康工作了,我的功
5、课几乎都是妈妈一个人辅导我,家务事也是她一个人承包了。由于离家远,爸爸回家的日子特别少。妈妈因积劳成疾,情况严重时吃不下饭、睡不了觉。我想打电话告诉在安康工作的爸爸,妈硬是夺下我己拿起的电话,告诉我说:你爸工作很忙,我这点病能撑着,没事的,不要打搅他,影响单位工作。 当我看到妈妈弯着疼痛的腰洗衣、做饭、干家务的时候,敬佩之情顿生:妈妈,你真伟大!” 母亲的言传身教,也使得儿子比别的孩子显得懂事早。 崇尚团结,勇做家庭的和者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王晓红同志深知其中奥妙,在努力搞好自身事业的同时,融洽地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使自己的小家庭、大家庭内部呈现祥和的气氛和蓬勃
6、向上的生机。长期以来,该同志善于处理婆媳、夫妻、母子、妯娌关系,成为婆婆眼中的好媳妇、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儿子眼中的好妈妈、弟媳兄妹中的好嫂子、好姐妹。 由于夫妻双方父母均已接近 80 岁高龄,身体时常会出现病症,照顾四个老人的重担只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她也从没向丈夫诉苦过。XX 年 8 月,王晓红的公公患上了肾结石,病情十分严重,当公公的病情不见好转的时候,自己母亲又患上了多囊肾高血压,也住进了医院,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在双方老人生病住院的时候,她既要操持家务,教育孩子,还要到医院照顾病重的老人,不但身体上疲惫不堪,精神上还要承受种种压力,可就在这种
7、情况下,她每次给丈夫打电话都报平安,周围的人都劝她打一个电话,让丈夫回来,对于这种善意的劝告她只是一笑了之,她知道丈夫的使命应以国事为重、家事为小,即使自己再累也不能耽误丈夫的工作,影响部队的建设。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妙,老人的病情加重,急剧恶化,医院已下病危通知,为让外地工作的丈夫在老人弥留之际能见最后一面,王晓红才不得已给正在基层检查工作的丈夫拨通了电话,但即便是赶回去也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怎么也来不及了。或许是老人意志坚强,或许是老天怜悯这对父子,老人奇迹般地渡过了重症期,很快又脱离了危险。为了使公公的病快点好起来,她四方询医问药,又是做理疗,又是熬中药。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病情得
8、到控制和好转,很快两位老人都出院了。 老人年龄大了,性格脾气有些急躁,有时候会为一点小事对她乱发脾气,对此,她总是一笑了之。当她心里觉得委屈时,也只是暗地里流泪。单位的同事们都感叹地说:现在像亲生女儿一样悉心照顾公婆的媳妇真是太难找了。从 89 年到现在,她和公公婆婆共同生活了 20 年,在此期间她从未和老人红过一次脸。在家里,大事小事她都抢着干,生怕老人累着了。老人高兴地逢人就夸:别看俺儿媳妇是城里人,可她又体贴,又孝顺,这样的好媳妇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从嫁给一名军人开始,王晓红就已经准备为丈夫的工作付出辛苦,就准备为他的事业撑起一片家的天空。因为她爱他所以也爱他的这份工作;因为她爱他所
9、以也爱他对事业的热情。多年的婚姻生活使他已经习惯了做军人的妻子,习惯了为家为丈夫付出。 “警嫂”这一词对她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鼓舞。她将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辛勤操持家务,精心哺育儿女,尽心孝敬老人,为丈夫的事业撑起“半边天” 、当好“贤内助” ,用女性博大的爱心和广阔的胸怀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正如她所说“如果两朵花不能同时盛开,那就让其中一朵开得更艳丽些吧” ,这就是军人的妻子,可歌可敬的好警嫂! 无怨 无求 无悔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这是古人对兰花的赞美。如果说女人如花,那么警嫂李春静正如兰花般默默吐露芬芳,遇严寒从不低头,用意志克服困难,留给他人的则
10、是一成不变的馨香。 李春静,42 岁,德州市公安局运河经济开发区分局民警宋金涛的妻子。所在企业破产,她自强自立,起早贪黑卖煎饼补贴家用;公公患脑血栓,母亲做心脏手术,她奔波于德州、平原两地照顾两位老人;丈夫突发脑出血导致瘫痪,她不离不弃,全身心照顾丈夫做康复治疗,为丈夫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她的事迹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日前,李春静作为全省 3 名候选人之一,入选由公安部、全国妇联联合主办的“好警嫂”推选宣传活动。 无怨默默奉献,独挑家庭重担 1998 年,李春静和许多女孩一样,怀着对军人的崇拜和敬仰,嫁给了正在东北服兵役的宋金涛。婚礼后没几天,宋金涛就回到部队,之后很多年,两人一直过着“牛郎织
11、女”般的两地生活。XX 年宋金涛转业回到德州,被分配到了公安局。本以为可以过上正常人的家庭生活了,但没想到丈夫当了警察后,不是加班,就是出差,有时一个星期也见不到面,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就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然而,她却主动揽下家务事,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 每当丈夫一身疲惫回家倒头就睡时,她默默地去洗那一大堆带回来的脏衣服;孩子生病时,她就一个人带孩子去看医生;即便家里有急事,她也从不给丈夫打电话,最多发个短信,若丈夫没回复,就自己想办法解决她深知,丈夫是人民警察,心系人民安然是他的职责。 “既然选择了警察,就意味着孤独、寂寞和奉献,能让他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让家庭拖他的后腿,这是自己应该做
12、的。 ”李春静说,结婚这么多年,她只做好了三件事:把理解放大一点儿,把心态放平一点,把矛盾放小一点儿。无求自立自强,不向困难低头 XX 年,李春静所在的工厂因经营不善,宣布破产倒闭,李春静也成为了下岗职工。年龄大,学历低,让再就业成为了难题。怎么办?她知道丈夫在工作中经常和一些大企业打交道,如果丈夫肯走走门路,安排一份工作应该不是难事。可是,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偷偷自学了摊鸡蛋煎饼的技术,不久,她推着煎饼车叫卖的身影在每一个清晨出现在了大街小巷。每天凌晨三四点钟,李春静就要起床,除了准备摊煎饼的各种原材料,还要给家人做饭,自己有时却顾不上吃饭。虽然披星戴月、起早贪黑,虽然收入微薄,但想到只靠丈
13、夫一个人的工资很难维持全家的开支,她只能咬牙坚持着。 李春静的公婆都住在平原老家,为了不让丈夫在工作上分心,她经常去探望老人,跑前跑后精心照料。XX 年,年事已高的公公患脑血栓卧床不起,李春静挑起了照顾公公的责任,体贴入微地打理公公的一日三餐,村里人看到后无不称赞。XX 年,李春静的母亲进行心脏瓣膜手术,在医院住院近两个月,她往返于两个家庭之间,不辞辛劳地照料双方老人,从未有过怨言。虽然心力交瘁,但呈现在家人面前的,始终是灿烂的笑容。 无悔不离不弃,创造生命奇迹 XX 年 12 月,苦难不幸降临。宋金涛突发脑出血,陷入昏迷,经过 7 小时开颅手术后,依然昏迷不醒。 “苏醒的几率只有 1%,即使
14、醒过来,也有极大的可能成为植物人。 ”听到医生这么说,李春静泪涌双眼。 “你是家庭的依靠,你怎么会倒下呢?我们以后该怎么办啊?你一定要醒过来啊!”抓着丈夫的手,李春静在心里一遍遍呼喊着这句话。似乎听到了李春静的深情呼唤,第 19 天,李春静在给丈夫擦手时,发现他的大拇指微微颤动,狂喜不已的李春静赶紧叫来医生,在医生不可思议的感叹中,宋金涛奇迹般睁开了双眼。 宋金涛虽然醒了过来,却依旧在重症监护室呆了 40多天。由于无法自主呼吸,他的气管被切开,安装了呼吸机。经过诊断,他的语言和行动能力已经丧失,右半身也失去知觉,面临瘫痪。面对噩耗,李春静没有绝望, “只要人还在,什么都可以克服。我相信,他总有
15、一天能够好起来。 ”为了让宋金涛得到更好的治疗,德州市公安局运河经济开发区分局将他转到了济南齐鲁医院,先后为其垫付医药费近十万元,并安排民警照顾他正面临中考的儿子,来减轻李春静的压力。住院期间,医院的陪护床位紧张,晚上李春静就趴在丈夫的病床边休息;丈夫食欲不振、一吃就吐,她一边耐心劝说,一边手把手喂饭;晚上,为防止丈夫皮肤组织受压坏死,她每隔两小时就要起来帮丈夫翻身。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宋金涛身上从来没有生过褥疮。 宋金涛的右腿由于静脉栓塞,肿的像水桶,医生说,这条腿,废了。李春静不信。她学针灸、学按摩、学理疗,只要有可能帮助丈夫恢复健康的治疗手段,她都去认真学习。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被医生宣判死刑的右腿,居然能够自己抬起一点点了。如今,她给丈夫翻身、扣背、按摩都能手到擒来。体重只有 100 斤的她,虽然每次挪动 200多斤重的丈夫,都感觉非常吃力,但她从没想过放弃,因为“只有他在,我才有个完整的家” 。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李春静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