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934018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 B10 C40 D100 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3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 )A水发生汽化 B水蒸气发生液化 C水发生凝

2、固 D水蒸气发生凝华4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 快 了 水 面 空 气 的 流 动 , 提 高 了 水 温 , 也 可 能 增 大 了 水 的 表 面 积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5寒冷的 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

3、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C樟脑丸越放越小 D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7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8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9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

4、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固 D先升华后熔化102016 年 4 月份,郴州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 。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11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A蒸发 B升华 C液化 D沸腾12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错误的是( )加热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5、 8 9 10 11石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A.石蜡是非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 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42 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3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2)和(3)三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第 13 题) (第 14 题)14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如图甲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_ 。如图乙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

6、(填“晶体”或“非晶体”)。15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 后_。(第 16 题)16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_经过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填“会吸热” “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填“内侧” “外侧”或“内、外侧”)。17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

7、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 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或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要_热。(第 17 题)(第 18 题)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18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 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分析:(1)测得水的沸点为_,此时的大气压可能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BC 段表示物质处于_状态。(3)AB 段比 CD 段倾斜程度大,

8、表明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该物质处于固态时,吸热升温_(填“快”或“慢”) 。19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分组实验时,各实验小组使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兰兰同学所在的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 A 所示;梅梅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 B 所示。两个实验小组从同一时刻开始对水加热,从图象可知,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_(填“先”或“后”)沸腾,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_。从图象还能看出,两个实验小组测得的水的_点不同,这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_(填“增大”或“减小”)有关。(第 19 题)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时间/min

9、 0 0.5 1 1.5 2 2.5 3 3.5温度/ 90 94 97 98 99 99 99 9920 “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水沸腾时,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为 98 。完成该实验后,小组同学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继续探究。当盐水温度接近 90 时,开始每隔 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温度/ 88 91 94 97 100 102 102 102 102 102(1)实验时,当看到盐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_(填“变大”或“变小”),到液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盐水沸腾了,由上

10、表可知盐水的沸点为_ 。继续给沸腾的盐水加热,盐水的温度会_(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2)老师认为“创新”小组的实验发现很有价值,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_。四、综合运用题(21 题 6 分,22 题 10 分,23 题 9 分,共 25 分)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第 21 题)热 管如图 A 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 B 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 。管内装有容

11、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变成蒸气,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变成液体,液体在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高温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1)热管 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和_;(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 _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本小题三个横线内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 停止“制冷” ;开始“制冷” ;热量;温度;高于;低于)。22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

12、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1)结合你的探究 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 113.6 ,碘的沸点是 184.25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为 400 ,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 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第 22 题)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熔点(凝固点)

13、 0 117 30 113.6 1 083 1 535 1 064沸点 100 78 150 184.25 2 360 2 750 2 50023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第 23 题)(1)请根据水循环示意图,简单描述水循环过程。(2)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至少写出两条 )答案一、1A2C 点拨: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汽化现象,A 正确;高空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

14、为雨,B 正确;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C 错误;雪花是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D 正确。3B 点拨:镜面“模糊”是因为浴室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的小液滴附着在镜面上造成的。4C 点拨:抓住“热风”解题。5D 点拨: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或凝华形成的。6B 点拨: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是飞机发动机喷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7D 8A 9B 10D 11A 12C二、13(1)凝固放热 (2)汽化吸热 (3)升华吸热14热胀冷缩

15、;3;晶体 15凝华;熔化16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7汽化;凝华;吸三、18(1)98;小于 (2)固液共存 (3)快19先;水的质量不同;沸;增大 点拨:由图知,兰兰组的水先沸腾;兰兰组的水的温度变化较快,说明兰兰同学所在的小组的水的质量较少,所以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水的质量不同;沸腾时的温度不同,可能是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有关。20(1)变大;102;不变 (2)盐水的沸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吗(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四、21(1)汽化;液化 (2);点拨:当“冻土”区路基温度偏高时,热管内下方的液体吸收热量,发生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蒸气上升

16、到温度较低的管的上方时,蒸气放出热量发生液化再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后的液体又回到热管温度较高的下方一端,再次发生汽化如此循环往复,就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管的下方转移到热管的上方,直至热管的上、下方的温度相同为止。22解:(1)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2)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 100 ,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23解:(1)太阳照射使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下落。(2)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采用滴灌或喷灌,节约用水,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等。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